"科技大国"为何总拿不到诺贝尔奖

说点心里话,做点想做的事,给朋友一点安慰。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季又将开始。截至10月15日,各大奖项将陆续揭晓。有媒体预测,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今年的科学类奖项也将由美国科学家
占主导。(10月8日《广州日报》)

每逢诺贝尔奖发奖时,总激起国人对诺贝尔奖及整个科研机制的思考。对于国人的诺贝尔情结,你可以不理解,但不可以不正视。这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故而,与其说国人关注诺贝尔奖倒不如说关注民族的尊严与未来。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诺贝尔奖距离中国到底有多远?

应该说,已经不远了。近日,科技部提交了中国科技实力报告,详细披露中国科技实力的“明细清单”。清单显示,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人力资源大国。目前,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2006年中国研究开发人员总量为142万人,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科技投入规模不断增长,投入强度持续提高,已经成为全球研发投入的一支重要力量。2006年,全社会科技支出经费总额4500亿元,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总额3003.1亿元,居世界第5位;研究开发投入强度达到1.42%。

这一组闪亮的数据,揭示了近年来中国科技实力的强劲增长。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中国与诺贝尔奖的距离,也应当是日益接近。

然而,优势未必就能化为实力,虽投入的人力物力如此之多也未必就能亲吻诺贝尔奖。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王绶绾曾表示,“我国目前对三四十岁的年轻科技人才给予的支持是得力的,从人员素质、课题水平,到支持强度、项目数量,较一些发达国家都并不逊色。”一边是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一边是在以诺贝尔奖为代表的重大科学成就上的落后,这才是最值得反思的地方。

断裂在哪里?王绶绾先生认为,主要归咎于学术机遇与学术环境上的差距。而这种差距,首先表现于应试教育机制的摧残。虽然说应试教育较好地实现了公平,也的确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但是,应试教育对科学人才的摧残也是极其明显的。千里马从来都有,但在应试教育下,千里马们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分数枷锁,导致方向不对、跑得不快。这也是中国青少年在“奥赛”上常常披金戴银,但到了成年却“泯然于众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表现于学术领域的非学术化。如果说学生为了分数而努力,那么科研工作者则也多为论文而奋斗。真正的科学家往往是很单纯的,而为论文而忙碌的科学家,则有了太多功利心;并且在对论文的追逐中,也必然牺牲掉对学术本质的追求。“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很多时候,科研工作者未必想如此,可在非学术化的学术领域,他们或许只能选择“沉沦”、无奈接受。

由此来看,中国科研如果不解决以上两大问题,要想获得诺贝尔奖或许只是一个奢望、一种空谈。而“空谈”是很有可能“误国”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