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是语言的彩虹,好的诗中必有哲学的深度。诗人是彩虹的画师,许多优秀的诗人,在世上昙花一现,却留下诗和艺术的万世流芳。我不是诗人,但欣赏诗人。一首好诗,一定同时具备:语言、感觉、意象三种魅力,其字里行间流露出哲学的深度。它能唤醒沉睡,它能复活语言。真正的诗人是具有敏感于他人的灵悟,而灵悟是先天的,不是能够培养的。
就“呆霸王”先生在:“续——灵魂自白”一文中的点评:“形而上学的孤独是人间爱的投影”让我有所感悟,情不自禁地想感叹几句。
在灵魂宫殿,我感遇了许多优秀的灵魂。虽然在世人眼里,灵魂的存在并没有根据,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它们只是肉身内在的精神渴望与追求的发动机。我常常妄想:从表面看,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灵魂与肉身的结合体。然而,不同的个体,内在有着质的区别。有的灵魂是沉睡的;有的灵魂是肮脏的;有的灵魂是优秀的。由于灵魂的不同,人大致可分为三种群体:愚昧与麻木;贪婪与索取;奉献与追求。具有优秀灵魂的人,他们来到世上,不是只关爱自己。他们爱戴和关心每一个具有生命的生物。因为,他们能体悟万物同源,众生一体的基本道理,他们是智慧的。他们时常能将精神的自我与肉身的自我分离,高瞻远曙地静观和俯视尘世,时而赞美、时而叹息,时而欢乐、时而悲哀。他们是一些“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的“闲人”,他们深知人间爱与友谊的局限性。他们或许有温暖的家和抚慰他们的爱人。然而,在追求精神完美的道路上,他们不懂得“知足长乐”。他们渴望心灵有不断超越的追求,因为,人生才是他们真正的家?
形而上学的孤独是灵魂寻找自己的起源和归宿的无望,而感到自己在茫茫宇宙中没有根基的一种茫然?这种茫然让它思考和看待问题与现实有偏差。它没有地方去论证其偏差的对否,它我行我素地用自己眼光去分析和观察世界。它在寻找“家”,它出门时的家已经消失,回家的路不再清晰,形而上学的孤独自然也就产生了? 心灵未经历过孤独的人,一定不懂得爱的真实含义,而形而上学的孤独就形成人间爱的投影?孤独创造了爱,形而上学的孤独创造了博爱?
人间有形而上的孤独和形而下的孤独,既:哲学性质的孤独和社会性质的孤独。哲学性质的孤独让人走向神, 它的悲和爱都是博大的、广义的?形而上学的孤独,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产生和湮没往往是超现实的?完美无缺这个形容词,在形而上学的孤独的词典里,是找不到的?人间的爱在它的视线里动人却不完美,它的思维具有一种形而上学的深度,很难让人产生共鸣。
社会性质的孤独让人走向人间的爱,孤独被爱抚慰,于是,有了归宿?孤独被爱伤害,于是,看破红尘达到无爱?或自恋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