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的選舉官司即將在下個月16日宣判,屆時勢必再掀起一波政治高潮,尤其一旦需要重新改選,那絕對是大事一件。
從許多跡象看,重選機率似乎不低,因此我們看到民進黨的新潮流開始透過民眾的壓力,希望能避免讓憾事發生,但是這似乎也意味著懂得內情的人也是心裡有數。
因此,在許多高雄人想法裡,市長改選好像並不突兀,所以也大多做好心理準備;尤其,我們看到國民黨籍的候選人黃俊英卻顯得胸有成竹的樣子,對照陳菊市長的略顯焦慮,似乎也說明了許多事情。
只為選舉 難近悅遠來
只是,我們看到國民黨的做法卻相當不以為然,因為我們真的感受不到國民黨陣營對於這次可能的改選做了什麼樣的準備,尤其候選人黃俊英並沒有持續在跑基層(重要場子當然有啦,只是不像選舉時的勤快),更沒有一些相關的文宣品,而這,對於黃俊英的選情是相對不利的,因為民進黨的動作始終沒有中斷。
當然他們會解釋說是官司未定,不能有過度的動作,不過,就我們的立場看,如果每一項動作都只是為了選舉,那又怎麼感動人心?也就是說,即使不為選舉的勝利,難道就不能有其他的理由與民眾多多接觸嗎?
其實,選舉是平時印象的延伸,想想陳菊一直在中央當官,為什麼能在高雄拿到這麼多票,重點不就在於她經常與地方有接觸?如今,不管官司結果如何,黃俊英為什麼無法讓民眾感受到他的真心?
也許,這就是國民黨選舉文化,沒有目標沒有投入,不接近選舉就不與民眾接近,而這樣思維對我們而言是相當不公平,尤其在講求人際關係的高雄,如果我們手中的票輕易就投給這樣的候選人,那麼又怎麼對得起我們自己呢?
所以,不管官司的結果如何,應該要的動作,黃俊英絕對不能少,尤其我們聽到其內部的人說,以後不要再叫「黃老師」,因為這對於選舉是一種忌諱;只是,我們更納悶的,以後即使叫「黃教授」、「黃副校長」,而國民黨的整體選戰還是如此僵化,那麼,黃俊英真的會贏嗎?
選舉當然不是一切,不過沒有贏得選舉,再多的政治理想都枉然,而為了贏得選舉是必須花費心思與用心經營的,或許黃俊英本身條件很好,局勢對他也很有利,不過,如果無法從錯誤中找到方法,恐怕真的改選時,選情並不會像表面上看起來如此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