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冰雪莲原著︰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是如何办教育的?(转贴)

醉人尽是杯中月,浮世犹如镜里花;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宝宝酒吧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712&postID=27127

凤凰节目口述历史:刘敬坤︰到大后方去(摘录)

http://www.phoenixtv.com/phoenixtv/...07/681531.shtml


刘敬坤︰到了潢川以后,广西那个桂系军队,他们想把我们编到他的军队里去,结果我们这个校长,我没接触,我猜他就发电报到武汉教育部了。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就派邵华和方治到安徽,他名义上讲去看安徽的学校的情况。他也是安徽人。这就是那个国民党一个监察委员邵华,他也是这个中学毕业的,后来当国立第8中学校长,我还记得邵华到潢川给我们讲话,说“你们都是不足三尺的童子”,他手还比划,“怎么能执干戈以卫社稷,到后方念书去”。 

刘敬坤︰我们就是跟难民一起走啊,我们到哪,晚上睡的时候,有时候跟难民住在一起。 

解说︰这是今天我们能够看到的当时难民迁移的画面。在每个难民的胸口,有一个小小的白布条,这就是当时国民政府,给难民去往大后方的“通行证”。

    刘敬坤︰只要你自己愿意走,到后方去,你到乡政府里去讲,我几个人,哪一天走,他就给你一个难民条子,白布的,上面写着名字,从那一天起,就发给你一天两毛钱,规定你一天走60里路,5天到哪一个难民站。那时山里有难民站的,他到那凭这个条子,再发给你一个人一块钱,你几个人,他就给你几块钱,就那样一直到武汉,这是政府有组织的。

    解说︰就在如此落后的西南,国民政府设立了22所国立中学。刘敬坤的学校因为是第八个到达西南的中学,在西迁后改名为国立第八中学。

    刘敬坤︰我们这个国立第八中学规模最大,有11个分校,等于一个省的教育体了。上学全公费,还发衣服、棉被。

    解说︰刘敬坤说,在抗战的八年中,他一无所有,穿着草鞋,衣衫破旧,但是他却受到了非常好的中等教育。

    刘敬坤︰我们那个初中教物理的,就是牛津的,那个英文教员特别好,他不是跟你讲语文,他给你讲修辞学,水平特别高,可惜我们当时水平太低。那个教国文的/>先生是黄侃的学生,这样好的教员。

    解说︰根据刘敬坤的回忆,在西迁之前,整个湘西只有一所很小的中学。而教育系统的西迁,首先促进了西部地区中等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原本东部地区的教育事业不致中断,大批青年能够在战乱中继续学业。陈立夫在19381月成为国民政府的教育部长。他在任期间,国民政府改写了“中央向来不直接办理国立中学”的历史。国民政府规定,抗战期间,学生的学杂费一律免收。而且吃饭不要钱,这对于沦陷区来的学生是最大的福音。

    刘敬坤︰抗战8年中间,全是公费,如果不是公费,我们能念书吗? 

大学继续招生,而且大学规模都扩大了。你想这个抗战,抗战前二十几年只有五六万大学毕业生,那时候一个大学的规模都是很小的,而抗战一下就出来五六万、六七万大学毕业的学生,这是中国很大很大的一笔智力财富。 

我有时候讲抗战8年,国民党打仗那个事情我们且不讲,国民党就从这一点来讲,不能否定人家。那么样一个国家,那么困难的时候,人家没有停止办学。 

我有个亲戚在台湾,他当年来,他说,台湾就靠我们在大陆上去的那些人,他讲,我们去的无论如何没有留在大陆上的人多,可是你们呢,都没有得到用,这话讲得很实在。

    历史上的犹太人为什么历经2.000多年的磨难而没有丧失本民族?因为他的文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国家灭亡而中断.再看看历史上的那些曾经风云一时的强大民族︰匈奴族,西夏的党项族,契丹族这些民族呢?

    近的可以看看,在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的消息传到了台湾,在50岁以下的台湾人面对日本的战败有些人竟然〞哭〞了,为什么?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被日本的殖民文化征服了,已经认同了日本的文化.恐怕没有人反对大学教育收费的问题,但是如果收费远远超出了普通人所能承受的程度时.这就不是一个好的教育制度.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存载体,丧失文化的民族也就失去了民族的生存的根基.所以当蒙古人

征服了西夏王朝后,为了达到彻底征服的这个民族的目的,当时的窝阔台大汗下令销毁一切与西夏有关的文化,文化销毁的结果就是这个民族没有了根基,这样就彻底征服了这个民族.

    犹太人尽管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在世界各地漂泊流浪2000余年,但是这个不屈的民族是靠什么维系的?是它的源源流长的文化和宗教.在异国他乡能够扎根顽强地生存下来.

    教育权是一个基本人权,世界大多数国家在发展教育中都遵循美国总统杰费逊的著名理念︰衡量教育是否造福于社会主要不是看它造就了多少杰出人物,而是使大多数人能够享受到必要的教育。

    教育的基本作用︰应该是使所有的社会成员能够得到同一个一个起跑在线得到一个平等的机会。

    而我国在教育发展的今天却背离了教育的宗旨。不仅不能使大多数得到一个平等的教育机会,而且也没有达到大多数的人享受到必要的教育。

    从形式上我国的宪法是规定了公民享受教育的权利,但是实际上公民,尤其是农民子弟并不能得到公平的教育,教育资源对城市的倾斜,已经造成了城乡教育的巨大差异.即使在同一个城市里,不同城区的学校也是在分配和占有教育资源方面不同.

    高中教育一方面强调普及,另一方面资源的集中于城市,造成了农村教育的极度恶化.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一方面是硕士,博士的膨胀,另一方面却是农村失学儿童的增加,呈现出〞哑铃〞形状的基本状况.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大,因此文盲,半文盲的人数也是惊人的.

    韩国是如何保证国民教育的机会均等的。


我这里有韩国是如何普及初中教育和计算器信息教育的。韩国免明确规定费义务教育由偏远的农村、岛屿开始,逐渐向小城市,再向大城市分步推进。

在普及信息化教育方案中,明确提出“讲计算器等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首先普及到农村、渔村、岛屿和偏远的山区及城市中的低收入地区,提供必要的行政和财政支持,以提高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均等性”。

韩国在推进教育平等化过程中,是如何解决学生择校问题的?

规定︰对不利学校增加教育拨款、大力改造教学条件;实行教师每四年流动一次,确保学校师资水平的均衡;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分,各学区由计算器随机决定就读的学校。 

韩国虽然是小国,但是中韩两国在现代化的教育发展中有着极其相似的背景和经历.都是在基础教育落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地区性差异大、教育结构不合理。所以,尽管韩国是个小国,但它的教育的改革发展之路仍然对中国的教育改革有许多可供借鉴之处。

    抗战爆发后,大约有十多万的中学生涌入到了大后方,这么多的学生的教育怎么办? 

当时国民政府是不办中学的,中学教育都是由地方政府所办,但是面对这些到来的中学生,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十分焦急,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刻,一切都为了抗战,“钱”从何来?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向政府借钱。这就是后来的“助学贷金”,而那些拿到政府“贷金”的十几万的学生从此可以继续接受教育。 

如果没有这个重大举措,那么这些学生的教育根本是无法想象的,在这些学生毕业后,他们的毕业证的背后都盖上了“借款”多上的字样,然而实际上这些学生几乎都没有还款,政府并没有追究这些人的行为,即使后来有些学生还了“贷金”,但是由于抗战后的通货膨胀,那些还款等于没还。

    中央大学的畜牧系在西迁的过程中,把一些从国外引进的优良品种的家畜,以一配对,犹如《圣经》描述的“若亚方舟”,不得不忍痛割爱,抛弃一些家畜,但是当时担任畜牧管理员的王酋京不死心,就在南京陷落4天前,他把这些家畜带上,带着这支奇异的家畜队伍,一路赶,走了一年多的时间到了重庆。

    半个多世纪的已经过去了,在抗战的艰苦岁月中,国民政府在苦苦撑着,没有忘记教育,没有中断教育。这是多么可贵啊! 

民国18年到25年(1929年-1936年),学龄前的儿童就学率从171%上升到434%,当时的大学生的比例是116000;中学生的比例是14407;小学生的比例是160

在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在大后方共创办了34所国立中学,23所简易师范学校,43所国立职业学校。抗战过程中,中学生的总人数不但没有因为战争而较少,反而有所增加。 

抗战初期,当时的国民政府所面临的财政艰难是无法想象的。战前国民政府的主要收入(超过50%)是海关的税收,且那时国民政府不收“个人所得税”,战争爆发后,随着各主要城市和港口的被相继占领,海关的收入已经被切断了,而一些大的企业和工厂有的被炸、有的被占领、有的内迁这样又失去了很大一笔的财政收入。

    战争爆发后的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的情况下,政府的开支因战争的需要增加了将近十倍。前方有大约300万的士兵在作战、后方大约有1100万的壮丁的后备军在训练、来到大后方的十几万的教师和学生要安顿,这种情况下,国民政府为每名教授的定的工资为每月120快大洋、中学教师每月80块大洋,另外还有大量的公务员的薪水,最难能可贵的是︰抗战八年十几万的大中学生的学费、食宿和杂费全免。这是在什么样的艰苦情况下,八年的时间一个政府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

    蒋介石公在抗战爆发后讲︰战时要当平时看,平时要当战时看。我们因为过去不能把平时当成战时看,所以,现在许多人不能把战时当成平时看。从此国民政府确定了一面抗战、一面办教育的救国方针。

    当时的国力为艰,政府并没有因此放弃核中断教育,同时也为校园学术自由留下了一个自由的空间。战火并没有彻底摧毁我们的民族教育事业,相反国民政府的战士教育方针使之发展成了桃李满天下。 

当年,反法联军围攻巴黎时,法兰西大学的学生请求上战场,结果遭到了拿破仑的拒绝。为什么?因为即使法兰西帝国灭亡了,但是法兰西的文化教育没有灭亡,法兰西民族的精神不能灭亡,法兰西的重新崛起靠的是就是他们这些传承文化的青年。

    当年,据说日本在即将战败的情势下,也有一些大学生要求上战场,但是最后也同样遭到了军部的拒绝。我绝非为日本的侵略行为进行辩护。

    但是无论是法国还是日本他们的国家领导至少知道︰决不能因为吃鸡蛋而把老母鸡都赔上。我们这一代没有比上日本,但是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能够战胜日本。战胜自己的对手靠什么?靠的就是--教育!

    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同时号召那些热血青年奔向大后方,国民政府是在努力地办教育为抗战救国培养人才、储备人才,为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不能就此中断,但是反观中共号召青年去延安是为了革命,是为了培养革命的力量、是为了革命而储备力量,是为了最终打败国民政府积蓄力量。所以最后国民政府败在了中共的手里也就不足奇怪了。

    一方面为了吃鸡蛋不惜杀掉老母鸡;而另一方的做法恰恰相反。

    还是谈谈日本人的教育。

在日本侵华期间,为了达到永久占领中国的罪恶目的。日本从国内征召大量的移民组织成开拓团,这些移民来到中国后,移民团开始做两件事︰办医院(有的地方只是小卫生所,只有一两个医务人员)和学校。不管是有多少的移民儿童只要是学龄的,一定要让这些儿童接受到教育。 

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日本的移民和遗孤纷纷从各地准备返回日本,在华北聚集起来的遗孤、移民在战后的中国如此混乱的政局下,暂时回国无望,于是在这些移民团中有人出来开始组织有文化的人为那些正在学龄中的遗孤继续传授教育,决不能因为战时的混乱而终止儿童的教育。

    在战后,日本所遭受的战争创伤并不比我们小。战后的50年代日本的国民收入基本上与我国相差不多。而这时的日本的中小学教育不仅是免费的,而且学生的中午饭还是免费的。这样艰苦的情况下,日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终于迎来了经济的复苏和发展。现在我们与日本的教育差距之大,可以说就是那时日本注重教育的结果。

    记得1949年以后,张伯苓老先生准备参加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南开中学校庆,清晨他穿着一新整装待发,高兴地对他的儿子说︰快,开车,我要去参加校庆。然而他的儿子眼含着泪无法答应他的要求,为什么? 因为南开的新校长根本就没有邀请这个创办者来参加。欲哭无泪的张伯苓无奈地、黯然神伤地退回到屋内。


张伯苓老先生为了响应“***”的号召,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大陆,把他一手创办起来的、中国最成功的私立大中学交给了“***”。但是从此他就失去了他心爱的事业。他竟然连参加校庆的权利都没有给,也不能随意去看望他的学校。


在后来发生的事更让人痛心。周恩来发话说︰张伯苓是对中国人民有罪的,没有几年,一代教育大师张伯苓就在痛心和哀婉之中离开了人世。。。。。。 

灰褐色后记: 

很多中国的知识分子至今都这么认为,日本的经济起飞是因为美援,台湾的经济起飞是因为蒋介石带去台湾的黄金,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想法。 

在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一片满目疮痍的时候,中国也不例外,此时的毛泽东却还在搞韩战、搞文化大革命、发动中国的知识青年支持缅甸共产军;而这个时候的日本、台湾和所有的战后国,虽然国困民乏,仍然不忘教育和与民休养,这时候台湾也开始施行九年的国民义务教育,正确的来说:是「教育」拉开了中国、日本、台湾的经济水平和人民的素质水平。 

文化大革命的黑五类虽然已经获得平反,邓小平曾经在人民大会堂承认文化大革命是一个错误,温家宝在澳洲访问时也于国际媒体前承认「文化大革命是一个历史的错误,中国已经从历史的错误中学习成长和改进。」这是在毛泽东死后的「第二次」,中国政府的高官在公开的场合「公开的承认错误」,这是一个很好的示范,当一个民族「不再怨天尤人」懂得「自我反省自我检讨时」,这个民族才真正的有民生乐利富强的希望。 

Karl Marx 18181883)尔·马克思  碑文:  

There is no royal road to science, and only those who do not dread the fatiguing climb of its steep paths have a chance of gaining its luminous summits.  

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路可以走;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不畏攀登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