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传统小吃系列] 耗子洞张鸭子

叫他“随意”,是因为不愿受任何“八股文”风式的约束,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喜怒哀乐,麻辣甜酸,都由它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 成都传统小吃系列 ] 耗子洞张鸭子
– 老 X –
       

    l八十多年前,张国良经营的的卤鸭子生意,由于制作到位,其鸭肉醇香透骨,口味独特,一时名声在外。众多的食客更是直奔其开在总府街一小巷内的小作坊,排对死等卤鸭出锅。小巷细窄,人进人出颇是热闹,被路人戏称为“钻耗子洞”。久而久之,耗子洞张鸭子便真的叫响亮了,叫出名了。

 


    那些年头,成都人吃鸭子,季节性非常强,总是在每年的中秋、国庆节的前后。这个时辰,正是川西坝子诸多职业养鸭人的那一群群体壮肌健、刚好长成的仔鸭上市的季节。

 

    这季节一到,成都市的名小吃、中华老字号耗子洞张鸭子,每天都是店内高堂满座,店外长龙委婉,老远就可以闻到那随风飘来的樟茶鸭的清香味,淡雅,别致,铭心。

 

    老吃客是心知肚明,这时候的鸭肉,质地品味最为上乘,而且因为鸭源充足,只要能得以钻进这耗子洞,就总能够饱口福,不会白跑一趟。若不是这季节,“张鸭子”常常是中午过后不久,当天的现货就会卖断根,着实是苦煞了那些睡醒午觉后、屁颠屁颠的拐来准备喝上两盃的七闲遗少。

 

    说来也怪,成都市大大小小的餐馆是成百上千,街边上的小商小贩更是多如牛毛,腌卤摊子上也都满挂黄灿灿、油光光的不同品味的卤鸭、烟熏鸭、烫皮鸭、樟茶鸭,眼花缭乱,鲜香撩人,有盐有味。然而对吃的讲究、对吃的执著、对吃的敬业,老食客对这些烟花鸭柳,是视而不见,而坐怀不乱。

 

    吃卤鸭子,明明白白的一定得去“耗洞子”里面去吃张鸭子不可,图个口爽,过得足瘾。就如同现今社会上的老少爷们儿,放着沃尔玛价廉物美的T-恤衫不买,非要去专卖店买那价钱贵得离谱的、绣了个破马马的衫衫,图个洋盘,显摆身架。

 

    “张鸭子”的制做工艺精湛。晾干水气的全鸭,首先得用井盐、川椒、料酒、白糖、五香粉、姜、葱等腌制入味后,放入特制的卤水里煮上二十分钟,渗上卤料香味的同时又上了颜色。风干后,再放置熏炉,以樟树叶和茉莉花茶末烟雾熏入樟茶的淡雅清香。趁热再将醪糟、绍酒、胡椒等作料均匀的抹在鸭身上,放入蒸笼里文火蒸上两小时,最后再下油锅炸制外皮酥脆,呈棕红色,大功才算告成。
 

    如此尽数精华且老道的辅料,如此繁琐而精细的烹调,“张鸭子”能不郁香?“张鸭子”能不入味?“张鸭子”能不爽口?

 

    生长在川西坝子的我,打小就看熟了那些头戴斗笠、身披簑衣、手握竹杆的放鸭人。

 

    每年初夏,放鸭人赶着一拨又一拨刚孵出不久的小鸭群,从城市擦边而过,向天府平原那漫无边际、绿油油的水田飞奔而去。风餐露宿、辗转数月,这些被田螺、泥鳅、浮飘等诸多大自然的馈赠而养得硕壮的成鸭,又被牧鸭人赶回都市,由人宰杀,实在是可怜。

 

    “耗子洞张鸭子”,采用这些野生放养的鸭,健壮结实,几为瘦肉,几无肥膘,肉质当为上品,无可非议。

 

    记的70年代早期,我第一次在北京前门外的“全聚德”吃烤鸭,感到除了脆酥的鸭皮和鸭骨汤鲜香爽口外,松弛细软的鸭肉,如若不合上大葱大酱,口感是肥腻而无味。比之“耗子洞张鸭子”相去甚远,且这一感觉至今如此。我无意贬低“全聚德”这名扬四海的烤鸭,这纯属个人的偏爱。即或如此,大凡路过北京,我都还是会去光顾那前门外的“全聚德”老店,吃这世界闻名的“北京烤鸭”,重温我的“第一次”,痛吃痛批,直到肉体上、心里上得到满足。

 

    “樟茶鸭”品牌,赢得众多食品大奖。如同世人皆知的四川名菜“回锅肉”,“樟茶鸭”也早已成为各大川菜馆的当家菜之一。受利润驱使,“樟茶鸭”也不乏被被那些不顾名节的餐馆,为蝇头小利而粗制滥造,乱打招牌,滥竽充数,上当者比比皆是。

 

    品吃“樟茶鸭”,一定得去钻“耗子洞”。约上三朋四友,宰上一只“张鸭子”,一盘撒上花椒面和海椒面的卤鸭君肝,一盘卤鸭翅鸭脚,一盘用泡姜泡辣椒暴炒的芹菜鸭杂碎,一打冰震啤酒,一瓶“五粮液”,那才叫一个“爽”字。

 

    小引一段鲜为人知的典故,“五十年代,擅长烹制樟茶鸭的川菜名厨范俊康随周总理赴日内瓦,并以此菜宴客。喜剧大师卓别林吃后,以世界难得之美味称之,还请求周总理让他带一只回家与家人共享。许多外宾吃后,也称赞不已,有的一次又一次点尝此道菜,认为四川的樟茶鸭子比北京烤鸭更胜一筹”。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有机会走到成都那旮旮角角,不妨钻进“耗子洞”,一试“张鸭子”。
 

 

yufuwang 发表评论于
口水都给我看出来了。特别是芹菜炒鸭杂,很怀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