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友"执樽者"在新浪艾园的跟贴, 转在这里, 与大家分享)
看到后知后觉如此精彩的评论,十分振奋。如果在艾米的博克里经常可以看到故事感人语言优美的文章,还有这样闪着人性光彩的评论,做一个艾园的家人应该是幸运的。
关于大男子主义的评论已经很准确,还想补充一点,算是附和后知后觉的意见。具有“大男子主义”观念的人还有一个“不自觉”的特征,不认为自己具有这种意识倾向,于是出来反驳别人对他的批评。除了先天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的因素形成外,后天所接受到的意识灌输太重要了。
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尊卑系统是一条主脉,其中男女尊卑关系不言自明。于是接受传统思想教育受到儒家文化熏陶的人反驳起批评“大男子主义”的意见来,也是头头是道的。就我个人来说,至少十年前还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大男子主义者,对从前思想嬗变过程是有体会的。
以我的认识而言,国内自打破文革思想禁锢以后,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在经历着一场脱胎换骨的转变,在家庭关系中,家务也不尽是女性承担,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走上社会有创业有成就的也多了起来。当然,独生子女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走上社会后,这种大男子主认和非大男子主义意识间的对抗又激烈起来,独生子女的出生本身凝结了重男轻女的性别选择的社会背景,他们中的某些人从出生就打上这样的烙印。
但我相信,从两千年以来成家的多数新家庭中,就权利和义务的区别已经不再那么鲜明。冰冻千年,岂止三尽,但我对种社会文明的进化还是抱有相当的乐观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