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零七,一晃十年已過,這次來香港,不想走馬觀花、到此一游,打算住下來仔細觀察著名的東方明珠,實際體驗香港的生活、飲食、市井和社會,因此不打算訪問多少地方,有代表性的幾個就夠了。美國的許多朋友,對俺的計劃不以爲然,彈丸之地香港,也值得住上一周?不如順道深圳和海南轉一圈,俺仍是俺原計劃而行。
搭乘西北航空經日本東京短暫停留,午夜時分抵港,降落位于大嶼山的國際機場,還是頭一囘。驗關出関還算順利,在機場取款機那裏遇到點麻煩。在美國日子呆長了,習慣兜裏不帶現金,原想在機場ATM取點,好付出租車費。那知機場只有一台香港匯丰銀行的機器,只能從Checking Account提款,沒有別的選擇。好歹從自己、女兒和太太身上,東拼西湊,湊到約二百美金,在外匯兌換処換得壹千四百左右港幣,才避免了付不出出租車費的尷尬。如果有準備,盡量不要再次換錢,兌換率不好,7.12 簡直就是欺負人,手續費也高,沒辦法,自能自認倒黴。
爲了避免擁擠,希望住在鄉下,特別訂了香港郊區的酒店,位于荃灣附近的黃金海岸,離市區三十多公里,有自己的海灘和花園,服務和飲食也都不錯。聖誕期間,酒店開設了一些品牌服務項目,吸引不少城裏人來此度假。有對對新人,在這裡舉辦盛大婚禮。今年香港股市很牛,還有公司,年終晚會亦在此舉行,紅包拜年,論功行賞,好一個熱鬧。
酒店
俺們特意選了個瀕海的房間,從陽臺望去,藍天白雲,大小島嶼,穿梭的船隻,盡收眼底,風景不錯。這裡有個遊艇俱樂部,有錢人家的船都泊在港灣裏。
遊艇俱樂部
海邊
酒店的花園小巧玲瓏,各種花卉,競相開放。看着樹上的椰子,我還在擔心,會不會落下來砸了路人的頭。每天早餐后在花園散步,總能看見辛勤的園丁,工作非常認真,把個花木、小徑收拾得井井有條。環衛工人也按時來,十分有序。
紫荊花
黃金海岸的夜晚有個小小的夜市,手藝人在海邊的臨時攤位兜售自己的作品,從珠寶首飾,到肖像素描,從零食水果,到石雕纂刻,應有盡有。
酒店周圍有不少住宅,醒目的廣告寫着,擁有一線海景豪宅,雖然房價不菲,但這裡的豪宅仍然一片連一片。
進城除打的外,還可搭乘公交車和地鐵,我們這次乘公交的體驗,遠遠不同于在北京的情況。香港特有的雙層巴士,雖然滿載但並不顯擁擠,地鐵擁擠但並無前胸貼後背的尷尬。連小女這次,也能夠接受擠公交的經歷。從黃金海岸到香港島,車程大約40分鐘,進入上環便開始感覺香港的擁擠,車水馬龍,人流匆匆,中國最顯著的特徵,無論到哪裏,都會提醒你到了中國。
香港的市政建設卓有成就,成千上萬的商店與市區的街道融為一體,特別在中環和銅鑼灣一帶,金融中心、辦公樓、公司總部、政府機構相互參差,並不淩亂。外國明星的大廣告比比皆是,喬治-卡魯尼的臉就佔了整個大樓的一面墻。高清晰電視屏上,不斷變換的畫面,也透出這座國際大都市的活力。在路邊的花旗銀行取款機提款,十分方便,直接取港幣,兌換率7.8,與機場的外幣兌換処相比,真是感到倖慶。
如果你在港島購物,就會感到,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大磨(Mall),從一個商店,不知不覺就逛到了街對面的另一商店。連接各樓宇的天橋、通道也都是店面一個接一個,真是寸土寸金。不知是因爲聖誕假日,還是今年股市的牛勁,商店的生意出奇的好,特別是年輕人,貌似揮金如土。像LOUIS VUITTON、GUCCI等衆多名店,門前居然排長隊,一撥一撥放消費者入内購物。用俺老家的一句話來講,“不曉得他們有好多羊子爻不上山啦”。在其他國家,這也許是不可想像的,你會疑惑,他們真的會有那麽多錢嗎,至於排隊往裏送?
香港也有一個時代廣場(Time Square),有一點點紐約的影子,不過要小很多,來這裡過聖誕除夕的年輕人很多,小街的夜晚十分熱鬧,五光十色,人們相互祝願,很是溫馨。
香港的髮廊據説不錯,女兒特地留着頭髮要到這裡做,
九龍半島也是俺們消磨時間的重點,南端的天星碼頭,隔香江可望香港島的Water Front,這個規模要比黃浦江畔的外灘雄偉得多。不過香港的天空也是嚴重污染,建築物的上半部也是若隱若現,雲霧繚繞,美中不足。
Water Front
這裡的星光大道頗具特色,雖有仿好萊塢之嫌,但是考慮到這是中國,So what !
應該算是成功的。俺們仔細看着地上的手印、簽名,内心回憶着心目中的明星,女兒在找成龍,太太發現了許文強(周潤發),俺嘛,自然沒有放過林青霞。其實這裡面有很多藝人並不是在香港出道的,不少大陸明星和臺灣明星們,也留下了影跡。周旋、秦漢,…等等,都能見到。走這一遭,大家都覺得,值!
九龍半島的女人街、玉器街也慕名轉了幾圈,時下流行的3/4褲,女兒買了一大堆,俺擔心她究竟能穿幾件,可她只管買,還直説便宜。太太買了些有中國特色小東西,拿回去送朋友。俺也沒閑着,看中一支鋼筆,自到美國以後,很久沒有用鋼筆了,手癢癢的,一直就想再試身手。花50塊錢,買了一支,回來后用起來挺好,下次有機會還要買。一個歐洲模樣的小伙兒,也來買,他與小攤兒的女老闆看起來很熟,並不看攤兒上的貨,張口就要10支名牌的,老闆要從裏邊單拿,看俺一臉驚愕,她給俺解釋,這些名牌價格很高,俺當然不會在這裡買名牌的。在銅鑼灣的專賣商店,售價都在壹萬港元左右一支。俺想,在這裡的東西,不會不是贋品,俺是自己用,關係不大。這小伙兒不像買來自己用,一定是倒爺吧,拿到歐洲,不定賣多少哩,誰知道呢。
逛完夜市小攤兒,就地找個大排檔,叫來些夜宵,什麽避風塘炒辣蟹之類,與各種膚色的夜遊神們坐在街邊,就開始吞吞吐吐起來。
這幾天的逛街,讓人有些疲倦,這腳底板感覺最明顯,在美國很久沒有走過這麽多路了,說人變修了一點沒錯。呆酒店調養一天,哪兒都不去。一大早,俺便起來,打聽哪兒能賣當天的報紙,與美國不同,這傢酒店不提供當地的報紙。樓下有一家Seven-Eleven,買了份星島和蘋果。泡杯咖啡,坐在陽臺上,就翻開了報紙……
香港的博彩業很上報,各種賭博消息隨處可見,NBA、港人賽馬、意甲、六合彩……,樣樣都拿來賭。色情廣告決不掩飾,特別是當地的黃頁(Yellow Page),Call Girl 的玉照和號碼到處都是,篇幅之多有點讓人意外,不過這也提醒了讀者,香港與内地畢竟有別。
香港的樓价和房市還是熱得燙手,100平米左右的3居室套房,約700多萬,還不知地段如何,比美囯的房價高了許多。工薪階層要想養這麽套房子,負擔不輕啊。
還有條消息,説是有名的警花(據説還是位督察)佐小青,涉嫌一起車禍,被警員叫去警局詢問,又是指紋又是筆錄,折騰半天,公事公辦,這香港的法制觀念可見一斑。
太太起來了,我們去樓下用完早餐,便去外邊的海灘走走。這裡的沙灘,只能說很一般,比起夏威夷來換是要差一大節。雖説這裡的氣溫不低,但畢竟冬季,沙灘上遊人極少。冷不丁遠處海水中,有位中年泳者,仰臥水中,悠然自得,他的一划一撥,寧靜的海灣邊打破了岑寂。太太依然如故,開始撿起了貝殼。我們家裏的魚缸裏,已經有了她從夏威夷、大西洋岸邊帶囘的,家中的魚兒們眼看又要與這南海的貝殼爲伍了。
至於女兒嘛,在家看一天電視也不會有問題,可她還是打開帶來的筆記本,與她在日本度假的同學聊了半天。
囘房間後又打開當天報紙,這幾天香港政壇就特區直選的敏感問題展開了討論,一些政客主張,赴北京開人大的曾陰權提出溫和的建議,循序漸進,不要激怒中央,從而保證現行的民主制度能夠繼續。另一些人則比較極端,希望中央兌現自九七年香港回歸時的承諾,就是直選特首和立法會議員。前者認爲,中央對香港的政策一直很優惠,處處照顧香港的利益,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時,大陸成爲了香港的堅強後盾,為香港度過危機除了大力,可以證明維護香港繁榮穩定的決心,沒有必要非得為直選定出時間表。而後者則認爲,兌現直選的承諾,與中央對港政策的連續性並不矛盾,人大立法定出香港直選的時間表,有利香港社會穩定,從法律上予以保證,法制觀念是港人的一項寶貴的財富。
在港期間,還是看見些反中央政府的呼聲,包括民主人士在港府門前遊行,以及法能功組織的一些示威標語。這些在香港市民的日常生活中顯得比較淡漠了,遠遠不如經濟波動對港人的引響大,與今年港股的牛市相比,簡直就是小事一件。
反對派
到了香港不到澳門是很可惜的,我們是從九龍的中港碼頭離港的,在這裡又一次體會到了中國式的服務態度,爲了一點點小問題,就遭工作人員的白眼,愛理不理,宛如尋求幫助的客人向他們乞討什麽似的,主人公精神在錯誤的地方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思想的根源処,還是根深蒂固的老觀念,與十幾年前,乃自幾十年前的東西沒有兩樣,江主席的與時俱進精神一定沒有傳達到這裡。
從香港到澳門,乘氣墊船大約花了一小時,很是方便,如果肯花錢,可以乘直升機,那就更方便了。船進澳門港時,這裡的海水呈深褐色,可見污染之嚴重。來澳門前,有朋友形容澳門的賭場比拉斯韋加斯還要豪華、氣派,好在親臨其境、親眼所見,也不知他什麽眼神。在我們看來,完全不是一個數量級的,根本無法相比。
澳門的街市,還有小街巷倒是很有特色,俺們到處遛噠,特別是街名、路標,都是中葡雙語,要是不懂中文,倒是很麻煩。路邊兜售咸豬肉的小販,一手夾肉,一手拿刀,見路人就往你身上湊,躲都躲不亟。
澳門街市
澳門文化局
整個澳門,顯得比較落後,比起香港的繁榮來,反差較大,可能相似葡萄牙與英國之比。
囘香港后,發現護照上的新章允許再呆90天,如果想在香港多呆,去澳門打一頭,不失為一妙招。
在香港最好的一頓飯,是在上環的滿江紅,家鄉菜做得十分地道,服務好,非常職業,價錢也不貴,俺還破例喝了些酒,在女兒面前這是不多的幾次。後來在多倫多出差,專門找了“滿江紅”,慕名而去,敗興而歸,更本就不是一回事兒,經驗主義錯誤,教訓深深。
去年曾在上海小住幾日,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不少朋友特別是海外的朋友,對上海的發展讚不絕口,香港任何時候縂要被拿來比較一番。有人講上海快要趕上香港了,有人說上海已經超過香港,正在取而代之。依俺的實地觀察,上海的發展雖然令人信服,凴心而論香港所有用的東西,與之相比上海更需要時間一步一步趕上去。這些東西不是表面的華麗,不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堆積出來的,人們的觀念、社會的和諧、政府的責任、新聞的自由,這些東西兩地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上海所有的亮麗試圖展示她的發展和成功,而香港的魅力,來過的人讀能體會到,更實際更近你的生活。
短短的一周時間,要想對香港有全面地了解,是絕對不夠的。就是這表皮的點點滴滴,已經讓俺深深的愛上中國南海邊的這顆璀璨明星了。望着維多利亞灣内穿梭的各國船隻,想起香港百年的歷史,香港在英國的統治之下,人們並不像以前認爲的那樣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特別二十世紀,英國在香港的發展和繁榮進程中,起到了不可否認的積極作用和貢獻。但願香港回歸中國后,會繼續昔日的輝煌,更上一層樓。祝香港居民,生活幸福,事業發達。
再見,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