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在二次大战期间来中国抗击日本人的美国飞行员,大家马上会想到陈纳德将军率领的“飞虎队”,从 1941 年到 1945 年,共有 2000 多名飞虎队成员,血洒长空,长眠在中国的大地上。
但是在抗日战争中牺牲在中国的第一位美国飞行员却不是飞虎队队员,而是早在 1932 年淞沪战争期间在苏州的一场空战中英勇献身的罗伯特肖特( Robert Short )。
肖特原为美国陆军航空兵飞行员,被授予上尉军衔,退役后一直担任航空公司的试飞员。 1932 年淞沪抗战爆发时,萧特正受雇于波音飞机的出口商盖勒公司。当时由于国民党军的飞机装备落后,日本人完全占据了制空权,中国军队急需引进新的机种。
美国波音公司将他们的 XP218 机种紧急改装加上火炮,增强了了攻击性,改型为 XP925 机,由肖特带样机前往中国,向中国军方展示这一新机型,以期拿到中国军方的订单。
1932 年 2 月 20 日,肖特正在上海附近的一个军用机场试飞这架飞机,向中国有关方面人员演示飞机的各种性能,突然,他发现有三架日本战斗机正在附近向地面上的平民设施轰炸,他义愤填膺,当即掉转机头,向日机冲了过去。
有句话叫“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肖特是“空中见不平,挺机相助”。
他和三架敌机纠缠在一起,气势如虹,几个回合就击伤对方两架战机。日本机组被这架没见过的波音飞机打懵了,摸不清虚实。他们飞机的上升速度没有波音飞机快,占不了高度优势,肖特的技术又好,尽管是三打一,还是一直处于劣势,所以他们掉头狼狈逃离战场。
2 月 23 日下午 4 点半,三架日军轰炸机在三架战斗机的护卫下满载弹药从航空母舰上起飞,向上海、苏杭一带飞来。正在苏州上空巡视的肖特发现了他们,立即加速迎了上去。
他没有理会战斗机,直接飞高冲到轰炸机主机的上方,俯冲扫射,为了提高命中率,他接近敌机,在距离三十米、二十米处才开火,连续进攻了三次,当场将机组指挥官小谷大尉击毙,重伤副驾驶佐佐木。得手后的他准备脱离战场,因为这时他的座机发动机已受伤,速度提不起来,遭到从后面追来的三架日军战斗机的猛烈攻击,火力都集中在驾驶舱上,肖特在空中壮烈牺牲,年仅 27 岁。
那架波音飞机在浓烟和烈焰中落入苏州近郊的港口水中。
当时地面上的许多人亲眼目睹了这场惊心动魄的以一敌六的空战。
当地民众从水中打捞出肖特的遗体,安放在万国殡仪馆,前来瞻仰的民众络绎不绝,无不为他世所罕见的英勇打动。
肖特母亲本来希望中国政府将他的遗体运回美国的家乡安葬,但是中国政府一再商请将肖特葬在中国,供后人景仰。
肖母答应了,并和肖特弟弟随后启程乘船到中国参加他的葬礼。
肖特的英勇无畏,大义凛然,不仅让军中将士动容,更使各界爱国人士震撼,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日热情。
葬礼当天,上海各界下半旗致哀,葬礼所在地“沐恩堂”水泄不通。因为来宾实在太多,竟有一千多来宾最后没能进入教堂。蒋介石、宋美龄都送了花圈,各界人士所送花圈最后用了四十多辆卡车才全部装下。
主持萧特葬礼的是乔治 . 费奇 (George Fitch) 牧师。这里要顺便一提的是,正是这位正直勇敢的美国牧师,在几年后的南京大屠杀时,不仅以日记形式记载下来他所目睹的日军暴行,还冒着生命危险将另一位美国牧师约翰 . 马吉 (John Magee) 偷偷拍摄的,记录日军暴行的八卷电影底片缝在大衣里面,混在装满日本士兵的火车车厢中带离了南京。他在上海柯达公司将胶片洗印出来,这些成为记录南京大屠杀事件最珍贵的史料和后来审判日本战犯的铁证。
葬礼过后,送殡的队伍前往虹桥机场附近的墓地,送殡车共有千余辆,蜿蜓几公里,五十万上海普通民众自发而来,夹道送英雄最后一程。
肖母在葬礼过程中几度昏厥过去,强忍哀痛说: “ 生子如此,死亦光荣。 ”
国民政府追授他空军上尉军衔,并给波音公司加大了定单。
后来日军占领上海后,将肖特的墓地销毁,建成了跑马场。但在 南京紫金山烈士陵园内至今仍保存着萧特的衣冠冢。抗战胜利后苏州民间人士在当地也为他立了 “ 美国萧特义士殉难纪念碑 ” 。
四十年后,一个年逾花甲的东方人,毕恭毕敬地来到肖特母亲家的门前,敲响了他的家门。他就是当年击落肖特飞机的日本飞行员生田乃木次,多年来他一直敬仰肖特的义举,为击落他而倍感内疚。二战后他在美国报纸上打广告,寻找肖特的亲人,希望能够当面谢罪。
当初所有的人都不明白肖特为什么在明知寡不敌众,几乎不可能取胜的情况下主动去攻击日机群组,生田乃木给出了答案。
他说他们当时在空中都清楚地看到苏州火车站正有一列满载妇女儿童的难民列车要出站,而车站内外到处都聚满了因战争而涌来的难民,这正是日本人要攻击的目标。萧特是为了保护这些平民不被日军轰炸而挺身出战的。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首先冲上去攻击日军的轰炸机。
他当时甚至都不是一个军人,不属于任何一个组织,他只是为了正义、为了挽救那些他根本不认识的无辜百姓的生命而战。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罗伯特 肖特他的人、他的精神都将永垂不朽。
此文是《世界华人周刊》“二战风云”栏目的特约稿,已发在该刊的十七期上,平面媒体的朋友如要转载,请与该刊联系。网址:http://www.chineseweekly.org/chinese.htm
http://www.worldchineseweekly.com/weekly_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