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补充雌激素从35岁开始ZT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口老化现象加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健康问题。

    雌激素为什么可以防治骨质疏松症

    骨组织中含有两种最主要的细胞——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这两种细胞主宰着骨骼的新陈代谢:破骨细胞将陈旧的骨质“铲除”,随之成骨细胞生成新的骨质将其补上,这样,两者的作用就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破骨细胞“铲除”得太快,成骨细胞“补”得太慢(比如功能衰减),骨质就会“入不敷出”,骨量就会减少,从而发生骨质疏松

    人体内的雌激素可以抑制破骨细胞的作用,从而骨质被“铲除”的速度减慢。绝经后的女性,内源性雌激素水平大大下降,不能抑制破骨细胞的“铲除”作用,很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其实,与骨质疏松相关的激素有许多种:雌激素、降钙素、甲状腺素、雄激素、皮质类固醇激素、生长激素等,但对女性来说,雌激素的作用最为重要。

    补充雌激素选准时机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年女性,“身子骨”不太好,弯腰驼背的,身高也越来越矮,磕碰两下就骨折,甚至用力咳嗽,也会“咳”断几根肋骨,这都是骨质疏松症给老年女性带来的麻烦。

    医生碰到这样的病人,往往觉得非常可惜,因为病人失去了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最佳时机。研究证明,骨质一旦流失,变得疏松,即使再服用雌激素、钙片等药物,也不能使骨质再度变得“致密”、“坚固”,顶多是最大程度地维持现状。

    因此,补充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最好从更年期开始的时候,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服用;此外,女性的骨量在30岁时达到峰值,以后则开始走“下坡路”,加上女性的雌激素水平也在30多岁时就逐渐下降,因此,许多专家主张:35岁以后的女性,就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开始小量服用雌激素,这样的话,预防骨质疏松的效果最好。

    有些女性不愿意服用药物,又担心患上骨质疏松症,怎么办呢?这时,可以定期进行骨骼健康检查,比如测试骨密度等,一旦发现有骨质疏松的迹象,就立即接受医生的指导和治疗。

    连续服用天然雌激素

    许多开始服用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的女性,最想弄清的问题就是:雌激素种类那么多,我该服用哪种呢?又该如何使用雌激素呢?到底要吃多久?……的确,采用正确的服药方案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来说说雌激素制剂的选择。雌激素分为两种,天然类和合成类。国外曾经广泛使用过合成类雌激素,结果发现,和天然药物相比,合成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更加明显,而且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因此,使用天然雌激素制剂是目前的发展趋势。

    第二,选择什么样的用药方式呢?雌激素的用药方式亦有多种,有静脉输液、肌肉注射、口服和外用药物(通过皮肤或阴道黏膜吸收),外用药物一般经皮肤吸收,对肝脏损害最小,口服用药较为方便,因此目前常用的是口服药和皮肤外用药物两种。

    第三,一个合理的服药方案,合适的药物剂量和服药疗程非常重要。由于雌激素可能会引起乳腺癌等,因此必须从小剂量开始,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增加药量,直至最佳治疗剂量。绝经前的女性,体内雌激素的分泌方式是连续的,虽然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略有不同,但在任何时候都维持一个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因此,补充生理剂量的雌激素预防骨质疏松,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内外多项研究均表明,绝经后连续用雌激素比间断用药更有效;此外,疗程一般要在5年以上。在服药过程中,应该及时向医生咨询,随时调整用药。

    雌激素的不良反应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雌激素防治骨质疏松的效果虽然显著,但是,它还是有一些不良反应,值得女性朋友审慎对待:1、长期大量使用雌激素,可能增加患子宫内膜癌和乳腺癌的危险。2、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等;3、妇科症状,如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肌瘤增大、乳房胀痛;4、加重某些疾病,比如哮喘、偏头痛、心脏病、肾脏病等;4、损害肝功能,引起胆汁淤积性黄疸。

    因此,以下情况禁用雌激素:乳腺癌;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等;怀孕期间;阴道异常出血;肝功能受损;血栓栓塞性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塞等等。

    既然雌激素有不少不良反应,我们是否就不该应用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只要合理服用雌激素,注意以下事项,这样,药物虽有“三分毒”,但带来的却是“七分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