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军事相关的各种著作多如牛毛,这里面有军人撰写的回忆录,有军事理论家写的对与战争的各种畅想和臆测,也有本人与军事生活毫无瓜葛。林林总总,书与战争或战争与书的关系是密切而微妙的。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军事家是从不看军事著作的,也没有哪个有作为的军事家从来不动笔写书的(包括口述),只是各自的表达形式不同。德国隆美尔元帅的《战时文件和家书》虽不是长篇大论,但也应算是一类军事著作,对军人而言同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华社高级记者章开元援笔介绍此类图书,标题为《影响世界军事的五本书》,分别是恺撒的《高卢战纪》、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希特勒的《我的奋斗》、艾尔弗雷德.马汉的《海军战略论》。这些书你或许读过,但可能还有从前没有注意和思考的地方,比如说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跟美国的南北战争到底有什么关系?既然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讲得那么露骨,为什么最终没有引起人们的警惕,从而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问题,在文章里都有所提及。如何读书,如何读军事书,这些亦评亦述的文字或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经验。由于篇幅所限,先登出第一部分。
“马上皇帝”恺撒和他的《高卢战记》
在西方军事界,尤乌利斯·恺撒的影响始终存在。德国皇帝和俄国沙皇都因为崇拜他而借用“恺撒”的称呼来为自己冠名纳封。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出生于公元前100年的尤乌利斯·恺撒都要比第二位奥古斯都(屋大维)·恺撒更为出色,尽管后者的在位时间更长名气甚至更大,但他毕竟不是一位“马上皇帝”,没有前一位恺撒的打拼江山建功立业,后一位恺撒可能永远不会在历史的名人榜上占有一席之地。说白了,前者是血雨腥风打天下的,后者虽也经历了一些风险,但毕竟是坐天下的,与前者不可相提并论。
尤乌利斯·恺撒的雕像[资料图片]
尤乌利斯·恺撒之所以迷倒众生,2000年后还长盛不衰,和他的著作《高卢战记》很有关系,著书立说一方面证明他不仅是个久经沙场的将才,还征明了他是个文化 底蕴深厚的文才,这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是罕见的。有人说《高卢战记》并不是恺撒亲笔所写,这很有可能,丘吉尔二战回忆录和赫鲁晓夫的回忆录都不是本人亲笔所书,而是出自于“口述”由旁人记录,最后经本人确认整理而成,不过这并不影响作者的亲著本质和它们的文献价值。《高卢战记》是谁写在纸上的并不重要,关键是它是恺撒征战南北、军事履历贯穿半生的真实记录,非但很有文采,且有一定长度,在过去注重阅读的时代,一部著作如果过于简短,将难免影响到它的“分量”。
《高卢战记》[资料图片]
原书共为七卷,每年分为一卷,后人猜测这是因为恺撒每年要向元老院提出书面报告,反正怎么都是写,年长日久,加上后人整理和本人的“闲情逸致”,最终水到渠成写就一部巨著。可见,自古以来名人出书就有便利可图,军情文书,往来信函,到时候摇身一变都成著作了,你说不是都不成。恺撒死后,好事者又为他添上《高卢战记》的第八卷,按中国的说法是凑上个吉利数。此书最终成为拉丁语军事著作的最高典范,干年以来即使不是军人,政治家和历史学者也都要读一读它,以便从中获益。
公元前58年,恺撒正值42岁的壮年时期,跟现在比起来,恺撒的所掌握的军权似乎并不大,只有四个罗马军团供他指挥,总计不过两万人,而且他管辖的行省都不在罗马帝国统治的核心地带,地域偏僻且互不相连,它们是现今意大利北部、法国南部和原南斯拉夫沿海地区,这在以马为交通工具的古代,是一块不小的地方,总的来说,恺撒大致相当于一个偏远地区的军区司令。恺撒就凭借这点儿力量,东征西讨,先后征服了全部由高卢人(现法国、比利时及瑞士、德国、荷兰部分地区)统治的地盘,其间还收买和打败了日耳曼人,并派出两支远征军渡海攻入了英国,打败了当地的盎格鲁·萨克逊人。虽然这些非罗马民族在军事的组织和训练上不及恺撒的军队,但都极为强悍,轻易不投降,这些“野蛮人的优点”恺撒在“高卢战记”里都有记载,他称他们为“高贵的野蛮人”。恺撒的罗马军团所创造的几项奇迹一直为现今西方军队所保持,一是以少胜多,二是注重训练和后勤供应,三是尽可能地保存自己,战术比较灵活;相比之下,高卢人和日耳曼人都比较死硬,打不过也硬扛着。
恺撒先征服了外族,叉打破了自己的竞争对手,最后当上了“首席罗马公民”,成了军事独裁者,历史也没有忘记再给恺撒戴上几顶他应得的帽子: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将领、出色的演说家和写作家。此外,他还是一个很讨女人喜欢的“男人”,有着刚毅沧桑的脸庞和健硕挺拔的体魄。必须承认,自古以来既能打仗义能著书立说的文武兼备式人物不多。恺撒把征服高卢的经历写成书,这说明他的文化水平不低,绝不仅只是一介武夫。尽管他本人井没有享受到征服高卢所带来的实惠,但这一欧洲最富庶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在恺撒征服以后的500年里都归顺于罗马帝国,使这些地区基本上被罗马化,罗马的法律和生活习俗在这里不仅生根开花,并将一个民族最典型的符号——语言带到了高卢,罗马人惯用的拉丁语在历史的长河中奠定了今天法语的基础,仅凭这些,恺撒的功绩就值得名垂史册。今天以拉丁语写成的《高卢战记》,在法国人看起来会别有一番滋味,在许多军事学者的眼中,它是古典拉丁语军事著作中可读性最强,并饶有趣味的范文。
恺撒为人直率硬朗,既不奸诈也不狡猾,讲究生活品位并爱拈花惹草,对待敌人既有秋风扫落叶无情的一面,也有“既已败于我手,从前既往不咎”的侠客胸怀。恺撒的这些生活哲学、为人特点都和他的军事战略一起写进了《高卢战记》,所以这部著作对西方的军事人才具有重大影响。恺撒等于无意中告诉后人,一个完美的军人不仅仅要会在战场上指挥千军万马,也要学会用生活以及心术战胜对方,当然,要是像他那样还会写书,就更完美了。
满篇“歪理邪说”:尼古拉·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
意大利人尼古拉.马基雅维利没有军人背景,更谈不上领军作战,但他的著作《君主论》却起到了指点江山、左右国君的作用。美国书评家罗伯特·庸斯在他的著作“影响世界的16本书”中将其名列第一。唐斯在他的书中这样写道:英国国王查尔斯对《君主论》爱不释手;克伦威尔一随珍藏着一份《君主论》手稿的复制件;普鲁士的斐德烈大帝把它作为决策的依据;法国国王亨利三世和四世遇刺时身上还带着《君主沦》;滑铁卢战役结束后胜利者打扫战场时,在拿破仑的御马车里发现一本写满法文批注的《君主论》;铁血首相俾斯麦也是这部著作的狂热爱好者,甚至以马基雅维利的门徒自称;希特勒则说他一直把此书放在桌上枕旁,以便随时从中汲取力量;墨索里尼更因他是马基雅维利的后代而感到自豪,他说“我认为《君主论》是政治家的最高行动指南,它的生命力是没有止境的”。这么一大堆军事家、谋略家、野心家、战争贩子将一本书捧为神明,可见《君主沦》是多么不同凡响。马基摧维利的《君主论》1532年由罗马教皇克莱门特七世亲自批准出版,在其后的20年内该书又增印了25次,可见极为畅销。但是不久此书就遭到封杀,作者本人被当作异教徒,《君主论》在整个欧州范围内被列为禁书,长达近300年。
瞧瞧马基雅维利这副尊荣[资料图片]
马基雅维利虽然只活了58岁但应该算是个高产作家,除《君主论》外,还写了好几部大部头的著作,其中的一部《论战争的艺术》并没有引起军事家们的青睐,而宣扬诡诈、为强权霸主出谋划策的《君主论》却令人刮目相看,所以《君主论》也有人将其干脆译为“霸主论”。 一般人如果只阅读《君主论》全文,恐怕还难以理解其中的所有意思,只有当配合闽读他的《对话》一书后,才能对书中所阐述的各种“歪理邪说”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对话》一共写了五年,1513年与《君主论》一起出版,后者为短篇,主讲现实如何,前者为长篇主讲应该如何,两者遥相呼应,几有异曲同丁之妙。
当初被各国视为“大毒草”的《君主论》[资料图片]
《君主论》主要观点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就是为了成功,君主应该完全置伦理道德于不顾,依靠实力和诡诈,从而达到既定目标。说白了,天下的确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说”,马基雅维利却把那些“不能说”的给说了出来,仪此而已。全书共26章,从第五章开始将人们引向阅读的高潮。任何意识形态作品,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将人们的兴趣勾引起来,也不可能从内容上取悦所有的读者,更何况长篇大论。但《君主论》一书至少有20章几乎都是没有掺杂水分的“干货(歪理邪说)”,足令胸有野心的读者心醉神迷。后人惊叹这个不是军人的人如何“在行”地谈枪论剑,竟然可以指点君主。不过研读之后你会发现此书不愧是一本专为独裁统治者量身度造的“权术指南”,给那些握有军政人权,或凭借军事实力上台的封建君主以及领导欲极强的人极大启迪。它不是入门级的政治教科书,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军事著作。他所宣扬的“君主政治无道德,军人制胜无规则”在那个年代是惊世骇俗的理论,到现在书里的事也是多数人“做了不说,仅心里明白而已”,所以在它出版发行没多久的1559年被列为禁书,就不足为奇了。
时隔几百年后,历史学家对马基雅维利的评价还有争议,接近21世纪的时候,美国人麦克尔.哈特所著的《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位世界名人》一书中将他列在88位,100位名人中没有实际作为,光“纸上谈兵”、“室中谋略”的作家原则上只有马基雅维利一人。哈特认为,马基雅维利是少有的敢于还原“世界和人性”本来面目的人,无论他在他的著作里讲述了多少歪理邪说,但这部著作几百年来得到几乎所有哲学家和军事独裁者的仔细研究,从希特勒到斯大林无一例外,仅凭这点,马基雅维利对丰富人类精神资源的贡献就不可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