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西方誘入印度模式 對中國未來最致命2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事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天下都是“造食”(自主型)的主宰“找食”(依附型)的。老英國稱霸世界最致命的招數是在把本國發展爲“造食”的主人的同時,又把別的國家變成是“找食”的動物。從印度獨立時起,英國人就將印度送入了亞洲版的“拉美模式”。印度一個五年計劃下來,拿大頭的是外國資本和國內各式私有者,國家和勞動者所得根本不足以持續完成像中國那樣的國民經濟體系根本改造的重任。美國人走了一條“造食”即自主發展的道路,結果是曾讓歐洲人最瞧不上眼的美國人,經過三百多年的奮鬥,竟成了後來歐洲人的保護神。

  早期美國人的奮鬥曆史有值得我們中國人學習的方面。與蔣介石時期的中國、尼赫魯時期的印度相反,美國走的就是自主型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道路。美國人根本不信英國人宣揚的“自由貿易原則”。

  華盛頓在就職的當天,特意穿著國産布料制成的服裝,這意在告訴美國人怎樣才能够促進本國的福利。杰斐遜也注意到:美國商業和海運業的最大障礙就是英國的海上霸權。英國工業品充斥美國市場,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美國的經濟命脉,他認爲,不發展本國的自主工業,等于使美國“永遠處于外國和不友好人民的附庸國的地位。”1809年3月1日,杰斐遜卸任前簽署撤銷禁運法令,但國會針對英法的經濟霸權又推出《停止通商法》,繼續限制與英法貿易,以保護民族市場。1820年到1902年美國制造業産品平均關稅稅率從40%猛增到73%,這遠遠高于當時其他新興的工業化國家。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美國關稅稅率才大幅下調到44%,

  道路問題,至關重要。有人說西方是想讓中國放弃社會主義,走資本主義道路。我說不完全。西方人實際上是想讓中國走拉美式的“找食”即依附型資本主義,而不是歐美式的“造食”即自主型資本主義道路。美國南北戰爭的實質是美國要走自主型的資本主義道路幷爲此與歐洲霸權發生沖突。退一步講,即使中國真要走歐美式的自主型資本主義道路,與美國當年面對的形勢一樣,西方人,尤其美國人是不會讓中國人輕輕松松地去選擇自主道路的。在這方面,俄羅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反過來看,即使是走社會主義道路,也有自主型的蘇聯模式和依附型的東歐模式。毛澤東拒絕的是東歐模式,幷爲此與蘇聯發生了沖突。

  自由貿易是有條件的,當西方處于高位勢的時候,才同他國進行自由貿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