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别误会,这位李军长可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长,他是第三次世界大战备战军校红色造反军军长。晕!不要着急,听我慢慢说。
在南京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南京有两所最好的中学:南京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南师附中)和南京外国语学校。南师附中历史悠久,她的所在地是鲁迅先生曾就读的矿路学堂旧址。六六年文革开始后,南师附中的学生一冲动把校名改成第三次世界大战备战军校,当然没有谁会批准这一新校名,但这没有关系,学生们就这么叫了。不但如此学生们还编了首军校校歌:“头断华盛顿,血染太平洋...”真够猛的。一位老高三李同学发起成立了红卫兵组织—红色造反军,李同学也就成了李军长。这里要解释一下什么是老高三。把历史定格在一九六六年,在这一年读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的学生统称为“老三届”,在这一年读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在南京被称为“新三届”。老三届又细分为老高三,老初二等等。
六六年八月十八日这一天,姐姐在家听广播。她是南师附中的老初二也是一名造反军战士。那天是红司令登上天安门检阅红卫兵的大日子。听着听着我姐姐大叫起来:“李军长,李军长他上天安门了!”我们闻声赶来,还真是,李军长上了天安门正在作为红卫兵代表发言。
李军长原在北京读初中,后随他的将军老爸转来南京读高中。六六年八月李军长大串连去北京,遇到了读初中时的老朋友牛同学,牛同学此时已是北京中学界赫赫有名的牛司令,上通中央文革。经牛司令推荐,李军长八.一八这天登上天安门代表红卫兵发言。在当时对一个十八岁的青年人来说这是多大的荣誉啊!在发言的过程中,红司令红卫兵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始终站在李军长的身旁,注视着李军长。这一情景和李军长的发言随着红色电波(那年头什么都是红色的)传进千家万户,传遍中国大地。这就出现了我们家前面发生的那一幕。
造反军沸腾了,南师附中沸腾了。“八.一八”记录片在南京上映时造反军的战士们看了一遍又一遍。每当李军长出现在银幕上,造反军的战士们就鼓掌欢呼,追星劲头比当代年轻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六八年底,红卫兵不再受宠。红色造反军的战士们大部分都下了乡,李军长去了部队。
七零年底我被分配到一家化工厂当工人,同时分来的有一位南师附中的老初二前造反军战士。“老初二”是李军长的铁杆粉丝,提到李时都是称其名免其姓,特铁倍儿瓷。
七几年的一天,“老初二”找到我说是他想给他在的化工车间搞一个技术革新,他请李设计了一个方案让我帮忙一起做。当时李已从部队退伍在南京邮电学院通信专业读书,我在厂电工班做电工。有天晚上我值班,“老初二”把李带到电工房来讨论技术革新方案。这是我仅有的一次见到李。李个子不高但很壮实,穿着一件旧旧的军装,一脸络腮胡。我们照例握手寒暄,李的手宽厚有力。我们先讨论了李的方案。这是一个报警系统。他的方案简单适用,看来是动了一些脑筋。我们接着随便聊天。李一口京片子,说话慢条斯理,思路清晰。那天有些晚了,伙房里没什么菜。“老初二”弄来一些干饭和几个皮蛋,我们干饭就皮蛋当晚饭。李问我们:“你们知道皮蛋为什么这么鲜吗?”他见我们没回答就接着说,“这是因为皮蛋中含有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很臭的气体,但皮蛋中少量的硫化氢反而会使人觉得鲜美。” 我们边吃边聊,时间过得很快。从“老初二”的眼神和举止中看出他对李仍很崇敬。那天我们谈了什么现在我一点也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李对皮蛋的一番议论。每次我吃皮蛋还会想起李的“硫化氢”说。
八十年代,李下海去了深圳。“老初二”抛妻弃女追随他也去了深圳。又过了几年,听说“老初二”赚大发了,他再婚生子,置了房产,日子过得挺滋润。李也光环褪尽成为一个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