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红飞过秋千去:炊烟奶奶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蝶恋花 . 【宋】欧阳修
第一章 出嫁
( 一 )
民国三十五年夏, 已经 二十 五 岁的 吹 烟坐上京城里 最有名的、崇文门外南汉漕 , 阜顺喜轿铺发来的 八 抬花轿,一路吹吹打打地,就要被抬进朱家的大门,成为朱家二老爷续娶的第二位正室太太。
朱家本是河北乡下的大户,据说五百年前还和坐龙庭的明朝皇帝是一家。家里良田百倾,住的宅基也是高墙深院。自从小皇帝宣统登基,天下就不再太平。先是各地的革命党风起云涌,等皇帝没了,紧接著又来了大军阀一团混战,今天直系,又奉系,来来去去,你争我夺,打个没完。乡下也是盗匪横生。朱家在当地号称“朱百万”,富名在外,不得不小心,那阵子还曾经养过一队带枪看家护院的人马 ,保自家的田产宅院,也被前清的县衙、民国的县党部征去剿过几次匪。
等到日本人占了东三省 ,整天虎视眈眈地盯着北平城,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小日本打进华北平原是迟早的事。老朱老爷一看这架式,再养着这帮护院,就得替日本人当打手了,赶紧把人遣散,把家产田地卖的卖,分得分,自己闭门不出。老爷子的运气也是好,没等七七事变爆发,就寿终正寝,总算没再赶上一场刀兵之苦。
这会儿京城里的朱老爷是家里的老二。早年老朱老爷也推崇那些改革维新派,于是就送儿子进县城的洋学堂念书。后来听说,洋学堂的学生都是革命党,县里又砍了革命党的头,老爷子心急火燎地赶到学堂要救儿子。谁想,儿子倒不是慷慨激昂大义凛然的志士,却和几个纨绔子弟一起,躲在大烟馆里搂着土娼赌钱。老爷子气得真魂出窍,把儿子拉回家一顿痛打,饿了三天,关了一个月,杀够了他的顽气,赶紧在城里的买卖铺子里找了一家,送儿子去学生意,从此绝了他进学堂的路。
老朱老爷还有话:“谁要想败家,就送子孙去洋学堂。不是杀头,就是学抽嫖赌那一套。我看,就没别的!”
这话过去也得有二三十年了。朱老爷由那个不学好的二少爷也熬得出息了。学徒师满,他拿了自己一份应得的财产,就在京城 做起 了绸布生意。 起先也不易。有一回,城里缺白布,朱老爷得了信儿,就带着伙计上外省进货。为赶在别家之前运到好做个独门,他跟夥计说了,每人发双份的钱,叫他们轮班在大车上休息,人歇货不歇。他自己连轴转,压着车队日夜兼程,比旁人早三天赶回来。等人家货到了 , 他的早高价卖光了。 就这么着 , 一点一点地又攒起一份家底 。 生意做得红火了,连妹妹们分得的嫁妆也放进来滚息生利,二妹妹出嫁时候的嫁妆,就是从中提出的利钱置办的。
朱老爷的第一房太太几年前一夜之间突然病死了。头天人还好好的,早晨就没能再醒过来。谁也不知道她得了什么病,也没人知道她到底死在什么时辰。大家都说,要是有个闺女她就不会没了。女儿知道疼娘,也许就跟娘一床睡, 半夜里总有个人知应 ~~~
可是也有人私底下悄悄传说,从前的二奶奶死得蹊跷。前儿头几天夜间,有人听见朱老爷和二奶奶起争执。那时候,朱老爷连天地应酬,在外边大把大把地花钱,大宴小酌,吃花酒,捧戏子。二奶奶是个心气高要脸面的人,气不过,才和老爷吵了嘴。她这么突然没了,家里人都有点疑心。这话,起先很有些人在议论,后来也没见个影儿,渐渐地,谣言也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前面的这个二奶奶 鲁慧文 ,是他们老家大户人家的小姐,念过洋学堂的女子师范,见过大场面。朱老爷发了家,买了大宅基,起了二层的洋楼,后院还带着个小花园子。他在老家别的房头的兄弟姐妹,到京城来读书的,就都住在这屋里。虽说不住老家,上头没公公婆婆,可是那些小姑小叔们,还有时不时上城来的亲戚,拉拉杂杂的,也是一大家子的事儿,也不好对付。后来朱老爷又跟人和伙儿开了家洋医院,应酬的还加上些个东洋人西洋人的。那些个麻烦事儿,这个主妇也不好当。可老朱家的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没一个说他们二奶奶的坏话。一提起来,都是挑大拇指,连老佣人也不例外。
慧文 二奶奶生了三个儿子 :世平、国平和安平 。大少爷 世平 这时候,比朱老爷新娶的续房也小不了几岁了。他已经一个人在上海的大学堂里念书,还没到假期,就没有回来向他爹贺喜。
除了三个儿子,二奶奶还留下了一个小妹妹慧兰,从小养在姐姐家里。朱老爷少年时候不争气,失去了上学念书的机会。成年以后出来闯荡历练,见过世面,心里还是羡慕人家有学问有文化的。他把兄弟姐妹子侄中愿意读书上进的,都带到京城上学,对妻子这个妹妹,也一视同仁。偏偏慧兰和姐姐一样,聪明,有定性,做事不张扬,有板有眼。从国立医学院毕业以后,就在姐夫的医院里做医生。二奶奶死后,慧兰还没有婚嫁,暂时住在姐夫家里,一半照顾尚且年幼的外甥们,一半帮助姐夫管家。这么几年下来,朱家上上下下把她看得和二奶奶一般地敬重,都要叫她一声 " 慧姨 " 。
依依我心原创,保留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