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真相: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
2008年08月27日 《大生》杂志
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而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亨利·基辛格
本刊实习记者 栾慧
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而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
基辛格讲这句话是有背景的。1974年12月10日,基辛格领导下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完成了一份长达200页的研究报告——《国家安全研究备忘录:全球人口增长对于美国安全和海外利益的牵连》。报告认为,欠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提出通过控制生育,隐含的还有通过控制粮食等办法来降低这些国家的人口增长速度。在基辛格看来,发展中国家人口膨胀,那么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会很快因之增强。这对美国来说自然是一个威胁。所以,可以通过控制粮食出口,逼迫那些国家实施控制生育的政策。
于是,粮食“利剑”出鞘。
不过,这仅仅是“冰山一角”。事实上,粮食“利剑”在美国手里所发挥的威力远不止此。
1980—1981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美国对其实行谷物禁运。但当20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沿着美国指引的方向进行改革时,西方立刻对苏联改变态度:苏联需要多少粮食就给多少粮食。苏联在得到粮食的同时付出的代价是整个联邦解体。
现在,美国仍然在朝核问题上挥舞着他的“大棒”。为了逼迫朝鲜放弃研发核武器,美国使用的手段仍然是粮食禁运。
一个国家如果粮食不能自给,付出的代价就是主权的丧失,在国际舞台上任人宰割。
粮食真的有这么重要吗?
自2006年以来,全球粮价上涨。至今有愈演愈烈之势。
中国学者周立通过研究,向人们提供了他眼中的“全球粮价上涨的真实逻辑”:
资本渗透进农业,攫取了美国政府的大量补贴,从而得以在全球推销低价粮食S氪送?保?鞴?诘图哿甘车那阆??拢?鸾ドナЯ甘匙灾魅āC拦?甘尘尥饭?竞兔拦??艺?ń岷隙?傻摹傲甘车酃?钡靡哉瓶厝?虻牧甘持魅ǎ?佣?瓶亓苏?鋈死嗌缁帷?/P>
这个判断似乎是基辛格名言在2008年的新注脚。
上篇:全球粮价上涨的真实逻辑
2008年4月12日,海地总理因为未能处理好粮食涨价问题被迫下台,成为粮价上涨风潮中首位下台的政治领导人。而由粮食价格上涨引发的政治危机在多个国家出现,民众走上街头,抗议粮食价格的上涨。
世人猛然发现,粮食不仅仅是一个农业问题。而且还牵扯到国家政治甚至是国际政治。而人们在享受了那么多年的低价粮食之后,对高涨的粮价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接受。于是,揭秘粮价上涨的原因成为一时的舆论焦点。
恰逢粮食出口大国澳大利亚遭遇旱灾;恰逢美国开始利用玉米(1736,5.00,0.29%,吧)提炼生物燃料,于是人们以为找到了这波粮价上涨的原因。然而,真的就这么简单吗?谁才是粮价上涨的真正赢家?
美国农民喊冤
戴维·史特瑟斯是美国艾奥瓦州的一个小农场主。这两天,他心里一直在盘算:一边是粮价高企,另一边则是农场的成本投入越来越高,高粮价和高投入并行,我的农场还有得赚吗?
“对我们来说,2008年将会是令人非常难受的一年。”史特瑟斯说,“我不知道谁将迎来‘丰收’。”
对一些人来说,2008年更像是一场灾难。虽然粮食价格一如既往地高企,但是投入成本也同时急剧上升。特别是对那些牲畜养殖者而言,粮价的上涨更是灾难。“石油是个最大的问题。”史特瑟斯说,“石油的价格影响了饲料、交通运输和化肥的价格。”
尽管他不停地抱怨,但是他知道,他的日子比起那些牲畜养殖者来说要好过多了。
——摘自美国农场指南网站
这则新闻报道透露出,在美国,粮价上涨的同时伴随着农资的全面上涨。
美国《农场主日报》网站于2008年5月31日发表文章说,从2007年底开始,所有的农场主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的投入在持续不断地上涨。成本上涨的主要原因就是石油和能源成本的上升。石油价格从2007年早些时候的每桶55美元上涨到2008年5月的每桶超过135美元。通过比较2007年3月和2008年3月的数据,可以发现,化肥价格上涨了49%,饲料价格上涨了20%,燃料和能源价格上涨了16%,另外种子成本上涨了11%。这一实际状况跟美国农业部的预期没有太大的出入。
美国农业部网站提供的信息显示,2008年,美国农场的纯收入预计将达到923亿美元,在2007年887亿美元纯收入的基础上上升了4.1%,而跟10年平均水平616亿美元的收入相比,则高了51%。另外,现金纯收入则达到966亿美元,比2007年高90亿美元。不过,生产成本同时也在水涨船高:2007年,生产成本增加了245亿美元,但是在2008年,总的生产成本将在此基础上再增加222亿美元,从而使生产成本达到创纪录的2792亿美元,这将占据家庭农场毛收入的75%。
其中,饲料成本是上涨最多的。饲料成本有可能会增加69亿美元,从而达到创纪录的450亿美元。饲料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玉米和大豆(4209,-118.00,-2.73%,吧)价格的上涨,玉米占据了饲料的91%。在2007年,玉米的价格已经刷新记录,而在2008年有望再度攀高。
种子的成本在2008年预计将会增加大约5亿美元。而在2007年,种子的成本则上升了15亿美元。因为生物技术、改良以及产量提高的潜在考量,自从2000年以来,种子的价格一直在攀升。在2007年,种子价格上涨最为迅速,大约上涨了12.3%。
对农场主而言,化肥成本的上升也许比燃料成本的上升更加值得关注。在2007年,化肥价格上涨了27亿美元,而在2008年,化肥价格有望上涨30亿美元。在2007年,钾肥和磷肥的价格几乎上涨了57%,而在2007年的最后两个月里,所有化肥价格都上涨了6.6%,在2008年,这一数字有可能被刷新为16%。而且,这一价格还不太可能下滑,因为在国际上化肥的需求量特别大,新兴经济体诸如印度、中国以及巴西都需要化肥。从2002年到2008年,化肥价格上涨了159%。
杀虫剂的成本预计将上升10亿美元;而燃料和石油成本在2008年预计将上升16亿美元,而在2007年,该数字是13亿美元;燃料价格将上升10.3%,和化肥价格一样,燃料价格自2002年开始就急剧上涨;电力成本则上涨4%……
美国农场的生产成本从2002年到2008年不断地在攀升
看来,为全世界生产粮食的美国农场主们并没有成为粮价上涨的受益方。相反,因为洪水和恶劣的天气,以及生产成本的上升,他们在盘算着如何让2008年不至于亏本。不过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粮食价格实实在在地涨了。
由粮食价格上涨带来的美元收入到底流向了哪里?一方面,消费者在抱怨,因为食品价格上涨,他们荷包大为缩水。他们将抱怨的目光转向了农民,似乎是他们的“阴谋”,美元都跑进了他们的口袋。实际上,农民是被“冤枉”的,粮价上涨带来的利润跟生产成本一折算,根本就无利可图。而另一方面,确实有一部分人的荷包快被撑爆了。
跨国粮商如是说
今年2月份的统计数据显示,大型农业公司、全球第二大农业化工公司和头号生物工程公司孟山都的纯利润在3个月内达到了11.2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2倍;嘉吉在2008年第一个季度的利润超过了10亿美元,比年初的时候上涨了86%;经营农业化肥的美国美盛公司同期收入为5.208亿美元,是去年同期的12倍。去年,其营业额仅仅为4220万美元。
事实上,大多数的农民并不进行出口交易。大型谷物公司比如嘉吉、邦吉和ADM才是进行粮食出口的公司。有人同样注意到, 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俗称“ABCD”四大跨国粮商,垄断着世界粮食交易量的80%。高度垄断自然可以拥有定价的权力,跨国农业集团顿时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总部设在英国的世界发展运动组织董事贝内迪克特·索思沃思谴责这些“大发横财”的巨头们说,他们从人们的困境中大发横财“不道德”。
但是,一向以推行新技术、提高粮食产量为己任的孟山都等公司却一脸委屈,觉得是无辜受责。孟山都辩解说,公司正在研制经过基因改良的种子,它们将带来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而在2007年12月到2008年2月的3个月间,主营大豆、玉米等农产品加工工业的美国阿彻丹尼尔斯米德兰公司共收入5.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2%。该公司表示,他们已经投入资金,辅助缓解粮食供应的紧张压力。
中国学者揭“底”
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看来,跨国农业集团的“委屈”只是“作秀”而已。
2007年,周立去美国农场进行调查。1年之后,他声称掌握了大量的事实和数据。回国之后,他利用3个月的时间撰写了《美国的粮食政治与粮食武器》一文。在文中,他说,他在跟美国的一个小农场主交谈时发现,一盒燕麦,在超市中至少卖3.5美元,但是出售燕麦的农民,只能从中得到5美分。也就是说,农民从食物价值的分配中,只能得到1.43%左右的份额。这样一个结果让他非常震惊。
而后的一系列数据和调查更是震撼人心!
根据周立的调查,因为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结构的变迁,消费者在食物上的花费越来越多。跟1970年相比,美国消费者于2000年在食物上的花费超过了1970年的30%,但是,消费者花费虽多,农民的收益并没有提高。在2000年,美国农民的收益不足1970年的80%。
农民的收益为什么会降低?周立阐述说,从1910年至今,美国的农业投入份额(最下面蓝色部分,input share)大体在10—20%之间波动,这部分投入为种子、农药、化肥、机械等生产性投入,代表消费者为食物的初始生产成本所付出的价值。但食物的市场份额(最上面蓝色部分,marketing share),却由1910年的45%左右,一路上升,在1997年达到75%左右。而一直作为食物生产者代表的农民(中间部分,farm share),1910年还能获得近40%的食物价值,到1997年,下降到8%。而根据美国农业部、部分研究机构提供的资料,2006年下降到5%左右,而此时市场份额部分已经高达81%。被产前成本和产后价格两把钳子夹在中间的农民,在食物价值的分配结构中,所占份额只能不断地降低。
对普通的美国农场主而言,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这一不公平的分配结果。
下面是周立给《大生》记者讲述的他在美国考察时的一个故事:
史密斯夫妇在美国北达科他州拥有一个大约3000英亩土地的农场。史密斯每年在农业上投入约39万元美元,收入约为40万美元(在美国,至少年收入达50万美元的农场才能算得上是大型农场,所以史密斯夫妇这个只能算是中型农场)。每年春季播种季节到来之前,他固定去嘉吉公司旗下的埃尔沃斯银行贷款购买种子。获得贷款的同时,银行跟史密斯签订一项“捆绑式”合同条款:所得的贷款只用来购买孟山都的种子和嘉吉公司出产的Saskferco牌化肥——嘉吉公司是农场方圆100英里范围内唯一的农资和储运公司,他们只卖孟山都公司生产的玉米种子。史密斯本就没有可挑选的余地。再加上银行贷款合同已经说得很清楚,只能买孟山都的种子,即使有别的公司的种子可选,也无法购买。
播完种,等到收割季,也同样是由嘉吉公司来收购。至于农场养的猪,最后也是进了嘉吉。史密斯夫妇除了自己负责种植和养殖之外,别的方面全部由嘉吉和孟山都公司来负责了。
周立说,史密斯夫妇的生活轨迹是美国所有农场主的缩影。
在作物的生产阶段,种子和除草剂只能买孟山都的,化肥只能用嘉吉的,最后收获的作物也是由嘉吉来进行收购。而到了食物的销售环节,消费者一般也就是去沃尔玛进行购买。除了种植环节由自己把握之外,产前成本和产后销售都已经由垄断性的公司所掌控。这些就是周立文中的“食物巨人”。
而在美国,三个食物联合体:康格拉食品公司和杜邦、嘉吉和孟山都、瑞士诺华医药保健集团和ADM通过控制北美市场的食品链进而向全球范围拓展。
既然产前成本和产后价格都掌握在“食品巨人”手中,靠天吃饭的美国农场主又有何高利润可谈?况且,因为农业是一个与自然进行交换的部门,农场主们还要承担着农业生产的巨大风险。一旦遭遇天灾,能否保住饭碗还真是个难题。
中篇:“食物帝国”的秘密
“控制了从基因到超市货架的‘食物巨人’并没有满足,就此放手,相反,他们的触角继续无所不在地延伸。利用两大武器,‘食物巨人’展开了全球性的扩张,建立起了‘食物帝国’。”在接受《大生》记者采访结束时,周立总结了自己的观点。
根据周立此前的解释,在全球性扩张之前,这些“食物巨人”最先完成的工作是“捕获政府”。
美国的政治是金钱政治。这些“食物巨人”通过竞选捐赠赢得在政府内的发言权。也就是说,这些“食物巨人”通过政治献金“捕获”了政府,从而得以如鱼得水。美国农业和贸易政策研究院的史蒂夫表示了相同的观点:“也许,最让人头疼的是根本没有任何法律可以约束他们。因为这些巨头已经可以‘收买’法律,几乎可以书写适合自己的法律条文。”
在完成了对政府的“捕获”之后,“食物巨人”向外延伸可以更加“名正言顺”。其扩张的拿手武器是两个:一为农产品(18.00,-0.08,-0.44%,吧)自由贸易协定;一为粮食援助。
“食物巨人”打着国家的旗号,在全球推行农产品自由贸易协定,这以关贸总协定和后来的世界贸易组织谈判为标志。通过WTO谈判,美国得以打开其他国家的大门,从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倾销粮食,冲击别国的粮食体系,从而剥夺别国的粮食主权;与此同时,美国又利用“粮食援助”作为武器,逼迫其他国家按照自己所指引的方向前进。这个时候的食物集团已经跟国家政权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将各国的粮食生产捆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由此,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粮食帝国”。
而能灵活运用这两大武器的前提则是:首先,美国的“食物巨人”以史无前例的低价粮食冲击各国市场;其二,美国有大批粮食储备,可以随时拿出来“援助”。周立反问道:“食物巨头们怎么可能亏本大甩卖?”他提醒人们将目光转向美国农业政策的历史,看看美国人到底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故事开始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
谈到对当代世界有重大影响的美国农业政策,要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时代。正是为了解决大萧条给农业带来的重创,保护本国农民利益,保护农业,美国引进了中国西汉时期推行的“常平仓”制度,对粮食进行储备来稳定粮价。同时,美国开始了给农民进行补贴的历史。
从1929年9月到1933年1月间,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的价格从平均每股364.9美元跌落到62.7美元,20种公用事业的股票平均价格从141.9美元跌到28美元,20种铁路的股票平均价格则从180美元跌到了28.1美元。紧接着银行倒闭,企业关门。
农业同样遭到重创。在美国人中,除了黑人劳工之外,没有人比农场主在大危机中遭受的打击更大。农场主在1932年实现的净收入比1929年少了1/3;农产品的价格跌落了50%;工、农产品的比价从1929年的83降低到1932年的55,而1910—1914年的平均价格比为100。这使农业区的暴力事件骤起,农场主们联合起来阻止农产品运往城市。1933年1月,美国农业联合会的首领爱德华·欧尼尔在参议院警告说:除非为美国农场主做一些事情,否则在12个月内,农村将发生革命。而在大危机中上台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对这些情况很清楚,他说:“农场主是必须加以扶持的人。”早在竞选总统之时,罗斯福就指出,大危机的根本原因是消费者的购买力赶不上生产的步伐,结果是“大量的公司积压了过剩商品”,对于农场主,他主张把那些无利可图的土地退耕还林,合理安排,减少过剩生产,用合理关税收入的一部分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而他本人的这些建议正是由他的智囊班子提出来的。
罗斯福新政与“常平仓”
在解决农业危机方面,围绕着罗斯福,有两派不同意见:一派是以伊利诺伊州摩拉因犁制造公司的乔治·N·皮克为代表的一方。他们主张给农场主以关税保护,政府把进口农产品时所收的高关税分配给农场主,数目和他们在国内市场所销售的农产品成比例;在这种情况下,除非遇到特别丰收的年头,不需要对农场主的生产加以削减;而另一派则以美国农业部长华莱士为首。他们主张由政府控制耕地面积,实行国内配额计划。凡是放弃了生产的耕地,农场主都可以通过收取租金的形式从政府得到补偿,用削减耕地的办法来阻止生产。农场主凡是愿意跟政府合作的,都不会拒绝接受因放弃耕种一定比例的土地而得到补贴。
双方的争执在1933年3月摆到了总统罗斯福面前,罗斯福站到了华莱士等人的一边,主张控制耕地面积。但是罗斯福本人的解决措施同时接受了两方面的意见。所以,后来于1933年3月16日提交国会的农业调整议案中强调既要控制耕地,同时提高关税。但是这样一项法案在提交国会两院审议时出现阻碍。许多保守派的议员认为,“这比任何苏俄的法案还要‘布尔什维克’”,认为“美国正在走跟莫斯科同样的道路”。那些正在债务中挣扎的农场主们也不明白为何要控制种植,他们对农业调整议案也抱有戒心。所以,1周之后,也就是3月22日,众议院才通过该法案;而在参议院,则经历了长达数周的辩论,才予以通过。罗斯福总统最终在5月12日进行了签署。这就是美国《1933年农业调整法》。
《1933年农业调整法》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削减农产品数量来提高粮食价格。根据该法案,成立了专门的农业调整局,具体负责该法的执行。根据该法律规定,农业部长有权同农场主签订自愿减少耕地或生产的合同,同农产品加工商签订销售协议,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使农场主手里的美元的购买力保持在1909—1914年的水平上。
与此同时,美国农业部通过新成立的商品信贷公司,执行了一项农产品的“无追索贷款计划”,它是针对参加农作物种植分配计划的农场主的一项法律措施。具体做法是:政府以高于农产品市场时价,预购参加土地减耕计划的农场主的农产品,在农作物收获后,如果谷物市场价格高于预购价,农场主可以以预购价把自己的农产品赎回进行销售,偿还抵押贷款;否则这些农产品将归政府所有。
有专家指出,这一通过控制农产品生产来调节价格的措施,很有点中国“常平仓”制度的味道。事实上,《1933年农业调整法》的内容基本上都是由当时农业部长华莱士起草的。华莱士本人也承认,他的思想是受到“孔子及其学派的经济原理”的影响。虽然《1933年农业调整法》已经有些“常平仓”的思想,但是真正提出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的其实是《1938年农业调整法》。
《1938年农业调整法》规定,由美国国会授权,政府应按照一定的供应条件和价格条件,由农产品信贷公司向广大的农场主发放无追索权的农业贷款(即农作物抵押贷款),同时政府要求农场主(主要包括玉米、小麦、棉花生产者)服从政府下达的农作物生产计划,农业部把农场主每年按计划生产的粮食的多余部分以仓储的形式储存下来,这就是华莱士倡导建立的美国“常平仓”,当粮食丰收、市场价格下跌时,农场主可以选择归还政府已经抵押的粮食,这样农场主就不亏本;当收获时,市场价格超过贷款时的价格,农民就可以在市场上出售粮食,获得一定的利润,然后归还政府贷款和利息。实质上是政府变相地通过收购多余的粮食,起到维持粮食价格的作用,不致出现“谷贱伤农”。但到了歉收年景,这些存粮就可以发挥作用。这也是我国古代“常平仓”思想在美国的继续发展,尽管其形态是不同的,但是“常平仓”思想实质并未有丝毫改变。
除了通过农产品信贷公司来储备粮食控制农产品的价格外,美国还有“藏粮于民”的传统。政府通过向农场主提供贷款,增加农场的仓储设备。20世纪70年代,美国谷物库存达到至高点。美国政府于1977年出台了一个为期4年的农场主自有储备计划。鼓励农场主把一部分谷物储存起来,退出市场供应,以防将来谷物市场供应出现短缺。基本实施办法如下:凡是参加储备计划的农场主都要同农产品信贷公司签订合同,按合同规定,农产品信贷公司同意向农场主提供储存费和无追索权贷款,而农场主则以谷物为担保,把它存储在自己的农场或者商业性的仓库里。后来,为了扩大农场的仓储设施和保证储备谷物的质量,美国政府继续向农场主提供仓储设备贷款。
补贴制度捆绑“常平仓”
1933年和1938年的农业调整法案通过建立农产品信贷公司确立起“常平仓”制度,由政府提供贷款来实施。与此同时,从1933年农业调整法案开始,美国联邦政府开始对农业进行补贴。
根据《1933年农业调整法案》规定,该法授权农业部长,通过同生产者签订和对参与播种面积控制计划的农场主付以直接补贴的方法,使农场主自愿减少农产品的播种面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一般是政府根据市场需求每年确定和公布某些农作物下一季度的播种面积。凡是农场主同意者,便与政府签订合同,就可以得到优厚的补贴;除了播种面积方面的补贴外,还发展出多样的补贴。比如1936年,美国通过了《土壤保护和国内配额法》,这个
立法把作物分成“消耗地力的”和“增强地力的”两类,政府向把耕地由“消耗地力的”作物改种“增强地力的”作物的农场主支付“保护土壤补贴”。另外还有诸如休耕补贴、自然灾害补贴等等。
由此可见,为了稳定农产品的价格,保护农民的利益,美国建立起了以“常平仓”和“补贴”制度为支柱的价格支持政策。而这两项政策也成为美国现代农业支持政策的两根支柱。
下篇:粮食,另一种武器
而实际上,“常平仓”和“补贴”这两项政策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都变了味。
“常平仓”的原理是“低吸高抛”,从而避免“谷贱伤农”、“米贵伤民”。但是,在美国,由于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很高,从而使得粮食产量屡创新高。在美国,农业危机往往就表现为粮食过剩的危机。所以“常平仓”在美国仅仅是发挥了储备的功能,避免粮食价格过低,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庞大的谷物库存增加了美国财政在这方面的投入(参照美国联邦政府开支表),这时候,“粮食援助”就成为美国消化粮食储备的一条捷径。一来可以解决库存过多、增加政府开支问题;二来还可以作为武器,为国际政治所用。
小农场的破产之路
至于补贴制度,在美国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意外”。越来越多的补贴流向了大的农场主。小农场主所得份额相当少。
首先,大型农场的产量自然要高。从销售额的角度来对农场进行划分,至少收入50万美元的农场才能算得上是大型农场。在2002年,大型农场的产量占据了43.9%的份额,而在1989年这一比例只有28.9%。在2002年,大约有6.4万家这样的农场,而在1989年只有3.2万家。大型农场的平均生产成本更低,也更加有利可图。所以,他们的产量还会继续扩张。
其次,农场品项目补贴涌向了大型农场。农产品项目补贴包括所有农产品和灾害援助补贴。这些补贴是跟一些农产品的历史产量紧密相连的。比如,销售收入在10万美元和25万美元的家庭农场在2002年拿到了27.2%的农产品项目补贴。占8种农场品产量价值的27.3%。这8种农产品为大麦、玉米、燕麦、大米、高粱、棉花、大豆和小麦。农产品项目补贴的数额是直接跟可获补贴的农产品产量挂钩的。产量越高,补贴就越高。年收入超过50万的超大型农场在2002年占据了农产品产量价值26.6%,同时所占据的补贴则达到了27.4%。而在13年前,其所占的补贴仅仅有11.7%。
相应的是,大型农场主的家庭收入自然也更高——高产使得农产品项目补贴都流向了大型农场主,使得他们的家庭收入自然水涨船高。在1989年,一半的农产品补贴流向了收入低于46661美元的家庭,一半流向了拥有较高收入的家庭。在1989年,中等收入是40484美元,但是到了2002年,得到一半农产品项目补贴的农场家庭收入急剧上涨,达到60580美元,与此同时,美国中等家庭收入在2002年仅仅为42409美元。
在2002年,收入为20万美元或者更高的家庭农场拿到了14.5%农产品项目补贴;而在1989年,这一数目为9.3%。收入在10万美元到20万美元之间的家庭以及非家庭式的农场也拿到了大部分的农产品项目补贴;但是收入在10万美元以下的家庭所占据的农产品项目补贴份额明显下降了。
但是,农场主们的农业补贴所得和农场净收入之间并不是正相关。
根据周立的分析,美国对农业的补贴,在1990年到1996年间,一直在100亿美元左右。1998年之后,一直稳定在每年200亿美元的规模。但是,这些补贴并没有让农民的收入相应提高。
从前文的分析可知,农业生产的上游包括种子化肥和下游的食品价格直接挤占了农民的补贴。最后,由“食物巨人”们拿到了补贴,从而得以在全球倾销低价粮食。在这一过程中,大量小农场一个接一个地破产。
周立向《大生》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美国目前农场数量不足1935年的31%,也不足1950年的37%。从1935年以来,470多万家农场因为破产被兼并。事实上,小农场才具有相对更低的生产成本。大农场之所以挤出小农场,是因为其能够承受更低的边际利润。也就是说,大农场主虽然不能以更低的成本进行生产,但是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这样,当食品加工商压低价格时,大农场主仍然因为规模巨大,有足够的利润额可以维持生存,而小农场则因为利润额太低,无法维持家庭生活所需,从而不断破产,被兼并。
理所当然,最后造成的局面就是:要么变大,要么走人!
谁攫取了补贴?
补贴制度最后惠及的不是美国的农场主们,而是跨国农业巨头,在周立看来,是“资本”的注入导致了这一后果。
周立认为,“常平仓”制度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制度。政府通过“低吸高抛”的原理来稳定粮价,稳定农民收益。而稳定了农民收益就是稳定了粮食供给,从而稳定了整个国家的粮食消费。这样就可以保证整个国家体系的稳定。但是“常平仓”制度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从先前资料的收集到粮食的储备,政府要承担巨大的开支(参照见美国联邦政府开支表)。美国花在粮食储备上的费用在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