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周三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中写了一篇“轰炸伊朗的‘技术含量’”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一旦以色列轰炸伊朗中国每天从伊朗进口的34万桶石油靠什么填补和高启的油价怎么平抑。
这几天伊朗、以色列、美国开始在波斯湾大肆上演战争游戏,让外界的人很不安。但是以色列情报网站在一篇题为“美国与伊朗秘密会谈试图降低油价动摇中东联盟”的文章中,却透露的所有表面上的“打”是为了谈的暗示。伊朗为了“谈”,显然是为了得到公正的开发核能的权力,进而维护了领导人的政治合法性。因为2003年最早提出“伊朗应该坚持继续开发核能”建议的,恰恰是伊朗最好的理工科大学沙里夫学院的几百名“80后”大学生写给政府的公开信。而像内贾德这样的政治家当然知道顺应“80后”的意愿就会更加巩固政权的合法性,进而才能进行他提出的“把石油收入放到老百姓餐桌上”均贫富的改革。
而美国为了“谈”,显然是通过“打”来让欧洲那些贪图伊朗石油天然气利益的大公司撤出伊朗,使伊朗的经济进一步陷入困难后进而动摇内贾德的政权基础,减少其政权的政治合法性。双方的这种博弈很有意思。昨天,一直坚持在伊朗南部开发天然气的法国的道达尔公司在股票下跌了1.43欧元后终于撑不住了,继荷兰(Shell)和西班牙(Repsol)的公司撤出伊朗之后,准备撤出伊朗的天然气开发的市场(至少是冻结1100亿美元的项目)。而伊朗希望2014年在南部的天然气田每天生产7.51亿立方米天然气的目标,就很可能因为美国的“谈”而告吹。今天的英国的泰晤士报也分析了俄罗斯会不会进入伊朗呢?他们认为俄罗斯在可以通过天然气控制欧洲政治的情况下,即不会得罪美国也不愿意增加天然气的产量让欧洲摆脱俄罗斯天然气的“政治阀门”。那么中国可以不可以进入呢?中国在“十一五”计划中,出于环保要求和燃料短缺的需求已经提出要增加天然气在一次性燃料中的比例由目前的2%提高到8%左右,也就是说,中国的预计2010年全国天然气需求量在1068亿立方米,除国产的846亿立方米尚有222亿立方米缺口,2020年的缺口可能将扩大至830亿立方米。
现在的问题是,虽然伊朗在2004年与中石化签署了意向开发亚达瓦兰油田的庞大项目计划,而作为回报,中国将在未来25年内,每年从伊朗购买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现在欧洲大的天然气开发商在美国和以色列以“打”促谈的阵势下,尽管伊朗连续发射导弹护盘,但还是都纷纷撤出了伊朗的天然气开发市场。而中石化现在有没有能力和技术手段在伊朗南部接手那些欧洲撤出了天然气市场?在中石油和中石化的这些年积累的大量资金中,有多少投入了技术进步?按照西方的分析,目前中国即使不怕得罪美国强行进入伊朗天然气开发市场,恐怕也没有技术能力来开发伊朗南部那些天然气田。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再想想天天在我们报纸上宣传的“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意义,可能就更加真实了。当然,现在以色列和美国未必马上打伊朗,但未来假设中国有了天然气的开发能力并强行进入了伊朗天然气开发市场,那美国和以色列要真打伊朗中国怎么办呢?也许这是未来要考虑的问题,现在伊朗恐怕还是可以撑在那里,完全是因为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犯了太多太多的错误。而在这个“机遇期”和所谓的“时间窗口”内,我们赶紧集中力量提升自己的产业基础、夯实军工基础吧。因为等到中石化和中石油有了进入伊朗开发天然气的技术能力后,我们产业基础和军工潜力不仅是中石油和中石化的后盾,也是老百姓吃饭和生存的后盾。
下面是我发表在上周三出版的《三联生活周刊》上的文章。
轰炸伊朗的“技术含量”
6月28日,在伊朗革命卫队司令贾法里声称“伊朗如果遭到轰炸将封锁霍尔穆兹海峡的石油通道”的新闻出来后,有报社记者打电话希望我能谈点儿有技术含量的东西。我马上想到了在6月20日《纽约时报》引用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美国军官的话披露了 “以色列空军在地中海演习轰炸伊朗核设施”的新闻后,以色列情报网站上的观点。该网站的观点认为,虽然政府已将摩萨德负责人梅尔"达甘(Meir Dagan)的任期延长至2009年年底(本应今年早些时候退休的梅尔"达甘在去年9月曾策划了对叙利亚所谓“核设施”的干净攻击),但以色列绝不会像《纽约时报》报道的那样派上百架飞机浩浩荡荡地去轰炸伊朗的核设施,而一定是像空袭叙利亚那样先致盲伊朗的对空探测设备,然后再以小编队进入伊朗轰炸。很显然,这种观点认为《纽约时报》试图以“炸”促谈的舆论操作是没有技术含量的。
目前国际上浓缩铀的技术主要分为电磁分离法、离心分离法、气体扩散法和激光同位素分离法。核技术较成熟的国家一般采用气体扩散法(如美国),刚刚迈入核门槛的国家一般采用离心分离法(如印度和巴基斯坦)。离心分离法的核心技术是离心机。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中,金属铀——六氟化铀中质量较轻的铀235分子由于受离心力小就会聚集在转子的附近,反之质量较重的铀238分子会聚集在转子较远的地方,那么通过分离次数就可以得到用于核电站或用于核武器的不同浓度的铀235。伊朗在德黑兰的卡莱电子公司在上世纪末研制出了P-1型离心机,从1999年开始进行填入六氟化铀的分离试验。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估计,一台P-1分离机具有2~3个分离单位,分离用于制造核弹的1公斤浓度在90%以上的浓缩铀需要220个分离单位,考虑到伊朗核技术的加工能力,制造一枚核弹需要25公斤浓度在90%以上的浓缩铀,这就需要大约2000台P-1离心机串联工作一年生成5500个分离单位。2003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封存伊朗164台P-1离心机时,发现有30%已经损坏,按照这个损坏比例一年要生成5500个分离单位至少需要3000台离心机。
2007年4月9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宣布伊朗已经组装了3000台离心机并开始运转,4月10日副总统兼伊朗原子能组织主席阿加扎德再次宣布伊朗将把浓缩铀能力扩大为5万台的能力。这一组数字“技术含量”的意义在于:前者运转一年理论上就可以生产一枚核弹用的浓缩铀,后者运转一年理论上至少可以生成一座轻水反应堆的用的低浓度浓缩铀。也就是说,如果国际原子机构承认伊朗利用核能的权力,伊朗会将全部核设施置于该机构的监督之下生产低浓度浓缩铀建立用于核电站的轻水反应堆;反之,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不信任伊朗甚至提供不真实的证据纵容以色列和美国轰炸伊朗,那么伊朗则会退出该机构,与目前拥有核弹的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一样处在更难控制的位置上。这实际上是伊朗政治家像他们的祖先设计国际象棋一样,为国际社会设计的一道有“技术含量”的难题。
面对这道难题,如果以色列真的作出了轰炸伊朗的选择,那就是用了“有罪推定”的逻辑认定目前伊朗已经用3000台P-1离心机生产出了用于制造一枚核弹的浓缩铀,并根据前联合国武器核查人员戴维"奥尔布赖特(David Albright)即将公开的报告,认定伊朗可能早已经从巴基斯坦的核弹之父卡迪尔汗那里获得了制造核弹头的图纸。也就是说伊朗可能正在利用从卡迪尔汗那里得来的图纸将浓缩铀加工成球体,然后用30多块常规炸药像足球那样将球体包住,每块炸药上有一个由同步器控制的引爆雷管,最终在同一时刻引爆的雷管就可以使球体产生核裂变。这也是以色列轰炸伊朗理由中的“技术含量”。
但事实上,对于以色列而言最有“技术含量”的问题是:以色列在作出单方面轰炸伊朗的决定后,他们怎么去防范来自黎巴嫩真主党的报复,以及怎么说服伊朗周边的中东国家为其轰炸伊朗提供空域。因为这是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以色列军官向以色列情报网站透露的观点。当然,对于中国媒体而言,最有“技术含量”的问题恐怕是:一旦以色列轰炸伊朗中国每天从伊朗进口的34万桶石油靠什么填补和高启的油价怎么平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