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 原作
提 要
本文从生物心理学角度探讨性爱与审美的心理根源。通过对择偶现象的 分析,得出“爱欲四层次”的心理动力模式;进而,提出“审美乃性选择之滤色镜” 原理,并由四层爱欲中导出全部审美现象,系统地论证“审美的性爱泛化论”,首 次将爱与美两大人性主题统一于生物心理学基础之上。
............................
爱情----两性之爱,这一人类生活的普遍现象,千百年来一直是哲学和文学艺术的不朽主题之一。虽然哲学家及文学艺术家们对爱情真谛的见解不乏种种精辟和闪光,但总体地看,爱情一直是人类心理现象的难解之谜。人类的语汇中, 恐怕没有哪个词象爱情一词,其含义在不同人的心目中存在如此巨大的差异。
动物学家眼中,爱情即生殖,是种族保存的必要过程。个体这个基因的载体,受基因复制指令驱使,寻求异性是为了基因的保存,而非个体自身的保存。当然,基因是以赋予个体以巨大快感为饵,使其乐此不彼。可怜的个体既无可奈何,又心甘情愿。
道德家讲坛上, 爱情即婚姻。婚姻即旦旦信誓或签字画押后的 “时不变系统”, 违约必诛。 群体逼个体就范,不用钓饵,用网。
文学艺术家笔下,爱情是纯洁无瑕的情感和至高无尚的幸福。其丰富多彩、生机勃勃,令人神往;其扑朔迷离、肝肠痛断,令人感慨。爱情主题千古不衰。迄今为止,文学艺术界是对爱情考察(至少在描述性考察方面)最多的领域。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等,无数杰出之作对爱情的一叶一脉、一花一瓣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然而,一旦涉及爱情的本质,却又象立岸观荷,始终摸不出潜在水底的那根白藕。
该是科学地、全面综合地探讨爱情的时代了。对性爱的科学考察是近几十年的事。科学界对性爱的研究在两大方向上进行著,其一是对性生理的详尽考察,成果已展示在种种畅销的性生活指南图书中,其主题可两词以蔽之----快感与高潮。阅读这类书籍的读者或许可熟练掌握性生活技巧,但对爱情本身的理解恐仍不得要领。另一研究方向是对性爱的社会心理学探讨。上世纪70年代以来,心理学界对爱情心理的考察颇富成果,以致于近十年出版的心理学教科书纷纷为爱情问题辟出专节[1-4]。许多研究从性吸引力的生理因素 (如人体美 [5-7] ) 到心理因素 (如择偶标准 [8] ) 进行了广泛考察。受关注最多的是爱情的分类,如 JOHN LEE [9] 列出六种爱情类型,而 HATFIELD 和 BERSCHEID[10] 所确立的“情侣型” (PASSIONATE LOVE) 和“伴侣型” (COMPANIONATE LOVE) 两种爱情类型 更得到广泛承认。对爱情的心理结构的探讨中,常被提到的是“三角理论模式”,其提出者 STERNBERG[11] 通过因素分析得出爱情心理的三因素----亲密 (Intimacy),激情 (Infatuation) 和承诺 (Commitment), 试图由此解释不同类型的爱情现象,如:亲密 + 激情 = “情侣型”,亲密 + 承诺 = “伴侣型”。 但正如他人 (如 Bootzin RR et al [12] ) 批评的那样,“三角理论”仍然是描述性的,并未在爱情动力学方面提供多少新的理解。因为,诸如“亲密”、“激情”和“承诺”仍是爱情的行为表现,而非动机。 从动力学角度探讨爱情的心理结构是本文的目标。
一、 择偶现象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在上头”。这句隐喻性爱的美丽诗句道出了性爱应时而生的必然性。然而,性爱的困惑在於何以此蜓独钟此荷? 即“择偶”究竟在 “择”什么?
首先,择异性而偶,应属无疑。然而,并非如此,就有择同性而偶者----同性恋。科学已证明,同性恋者并非道德问题,而是生理问题。同性恋者事出无奈,因其大脑的某些区域的生物构造和功能已先天地“异化”了[13]。 本文只讨论异性恋。对异性恋而言,所谓择异性,意味著择“名符其实”的异性、健康正常的异性。其次,异性恋,也非见异性就恋。按生殖法则应是足矣。然而,生物的回答仍是“不”。
早已知道,鸟类已据歌喉或羽毛择偶。有趣的是并非某一出类拔萃者必受所有的异性亲睐。对猴的性行为观察表明,虽然某些雌性的吸引力较大些,但并非所有的雄性都喜欢同一雌性[14]。 可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猴辈如此,况乎人!就人而言,
异性的相貌首先受到选择是毫无疑义的。然而,尽管人人都愿选择美貌异性,恐无人同意爱情可简化为单纯的选美。岂不闻男士们常叹惜某些女性“漂亮而不可爱”;相反,也赞许某些女性“虽不漂亮却可爱”。著名的性爱小说家劳伦斯曾言:“标致好看的女人是有一副好长相和一头好发的女人,而可爱的女人却是一种体验”。看来“可爱”比相貌更重要。爱情的奥秘似乎就在这难以言传、只可“体验”的“可爱”之中了。
的确,“貌美”而又“可爱”的异性,总是令人一见倾心地坠入爱河。遗憾的是,这种浪漫纯情之爱,也并非都能“天长地久”。当初无怨无悔地投入,到头来却不得不宣告“合不来”而分手的悲剧并非少见。倒是那些“逐渐钟情”之恋常能白头偕老。那么,“合得来”似比“可爱”更为“可贵”了。然而,生活中也常见有很“合得来” (甚至“青梅竹马”) 的异性朋友虽互相“喜欢”,却又宣称缺少那种一见钟情的激情而爱不起来。看来,“合得来”也非爱情的充分条件。
凡此种种,表明爱情的心理动力并非某种单纯因素。 事实上, 以上关于 “正常异性”、“相貌”、“可爱”、“合得来”的选择,恰恰反映了性爱的四大必要条件,其背后有著深刻的生物学、心理学和美学根源。下文渐次分析。
二. “爱欲”四层
本文将上述关于“正常异性”、“相貌”、“可爱”、“合得来”四大择偶标准背后的动力因素分别称为肉欲、色欲、情欲、理欲。四者以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结构构成爱欲的总体,而每一层之欲各具不同的生理基础和心理指向 。
*肉 欲*
指向异性的第一性征,即生殖器;以性交为方式,触压觉感受系统是其生理基础,快感高潮为其目的。显然,肉欲的选择标准是性解剖生理功能正常之异性。
*色 欲*
指向异性的相貌。异性的相貌美乃指性成熟特别是青春期个体之性感美。如男性健壮的身形、结实的肌肉、浑厚的声音等;如女性富于曲线和弹性的体形,秀丽脸庞,柔细音质等。这些均是第二性征充份发育(即性成熟)的标志。故色欲指向异性的第二性征,以视听感受系统为生理基础。由於视觉的主导性,故以色欲称之。
色欲的本质即单纯的选美,且选美的标准几近客观。心理实验:呈现一些女性照片,不同的男性受试者对照片上异性的美丑评价惊人地一致 [7]。服装模特儿及西方某些裸体杂志模特的“三围”比例有标准要求 [5],也说明体貌美几近客观。体貌美的奥秘是匀称,即合比例。有人用若干张并不美的女性或男性面部照片分别叠印出一个女性或男性的“平均脸”。结果,“平均脸”很标致端庄,比其中多数组成者更美 [15,16]。(参见本博客:俏脸的奥秘)
*情 欲*
指向异性的“风貌” (气质)。前述心理实验中,若照片上的女性本人走进实验室,评价者对其美丑的看法便显出较大差异[6]。 可见,当一个具体的、活生生的异性出现时,存在某种比体貌美更重要的审美因素对体貌产生了 “修饰”作用。 那便是人的动态----使静态机体结构显示生气、体现了动物的基本生命形式和功能。人的日常动作称为仪态,它以姿势、步态、说话方式(所谓“举止言谈”)、面部表情 (所谓“音容笑貌”) 等一举一动所带有强烈个体色彩的风格或格调展示出来。
与体貌相比,仪态可称为风貌。就男性而言,体貌是形,风貌是态,是势、是度、或风度。就女性而言,体貌是色,风貌是姿,或风姿、风韵。所谓“可爱”主要指风貌。风貌是活生生的动态美,比静态的体貌美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那些有色又有姿的女性,有形又有态的男性,总是“可爱”得令人一见钟情。
风貌是个体内在气质的显现。 气质乃个性中秉于先天而持续稳定的特质。而其中那些具有性别色彩的特质,即男性化气质或女性化气质,为我们带来异性举止的风貌美,或称“阳刚之美”、“阴柔之美”。诸如男性之威严、雄健、豪放、英武、洒脱、飘逸、敏捷、沉稳、庄重、敦厚、儒雅等,女性之娇羞、妩媚、矜持、文静、典雅、纯朴、大方、灵巧、活泼、矫健等。风格多样恰是风貌美区别于体貌美的关键。 体貌美美在标致 (标准结构 ),越端正、对称、匀称越美。故人们对之有一致的审美标准。而风貌美美在韵致 (变化有致),美在千姿百态的格调,故愈典型地表现一种风格愈美。将某种风格推向极致者总是令人倾倒。通常一个人虽可欣赏各种格调的美,但又总是对某一种或少数几种风格有明显的偏爱。当具有你心目中最喜爱的那种格调之异性出现时,一见钟情之爱的发生是十分自然的。诚如一句诗中所言;“在我见到披著霞光的你以前,你已在我心中”。
体貌与风貌之别,一向不被注意。然细心人还是有的。十八世纪的西方哲学家博克(BURKE)和莱辛(LESSING)指出,女性的“优雅”或“媚态”属动态美 [17]。 我国明代才子李渔更独具法眼地强调[18]:“媚态之在人身,犹火之有焰、灯之有光、珠贝金银之有宝色”,并“定量”分析道:“试以六七分姿色而无媚态,与三四分姿色而有媚态之妇人同立一处,则人止爱三四分而不爱六七分。是态度之于颜色,犹不止一倍当两倍也。......今之女子, 每有状貌姿容一无可取,而能令人思之不倦,甚至舍命相从者,‘态’之一字之为祟也”。 李渔还进而断定:“态自天生,非可强造”。的确,风貌是人内在气质的外显,无论格调如何都与体貌一样是先天秉赋。尽管后天的社会文化对之有某种“薰陶”作用,但毕竟仍属天性,为生物性特徵。既然气质秉于先天,并具有性别差异,特别是女性气质在性成熟期 (青春期) 雌激素的作用下方完全显现,故异性之风貌应称为“第三性征”。由於“第三性征”非结构性特徵,而是体现动物生命活动千姿百态之功能性特徵。它与性交无直接关系,故不象“第一、二性征”直接激起性交欲望。“第三性征”直接激起的是对异性的欣赏欲而非占有欲 (风貌只可欣赏,无法占有)。因而恋爱者的情感体验总是奇怪地感到只有巨大的爱(美)的激情,而不是性冲动,尽管其深层指向仍是性结合。这便是许多人认为的,特别是文学家描写的那种“真正” 的爱。的确,这种情欲是一种珍爱,如同收藏家见到珍品,虽最大快感是自己收藏,但若有人以毁此珍品而威胁,则宁让于他人而以珍品本身的完好为首位。这便是所谓无私的爱,即视被爱者始终高于自己。
顺便指出, 这里提出“第三性征”的概念还将有助于对同性恋问题的探讨。同性恋者恰恰是“第三性征”倒错,而非第一、第二性征倒错。
*理 欲*
与其它动物相比,人类大脑的高度进化带来两大具有生存意义的硕果:一是高度的自我意识,二是高度的语言能力。正是此两大功能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前者使人的行为更多地依据认知而较少依赖本能,从而成为理性动物。后者使人的认知活动可以被其它个体准确理解、充分交流,从而使一切有意义的信息可以共享,即产生了文化这个共享物。人类是唯一的文化动物。文化纽带使人类的个体对群体之依赖更加牢不可破。文字符号等达意工具的发明,使人的意识产品(思想、文化)有了不依赖于肉体(大脑)的物质载体。从而标志著人的精神存在的独立和永恒。文化的积累丰富著人的心灵和情感,而丰富的心灵进一步推动文化的发展。今天的人类,其精神生活或文化生活占据生活之大部,精神生活给人的快感已成为不可或缺的人生内容,无论原始人择偶的理欲因素多么微不足道 (如女性只要求男性健壮有力),现代人的性爱中理性成分已十分强烈。
性爱中的理欲,指向异性的精神层面,即选择异性的理性人格特徵. 个性心理学认为,人格由复杂因素构成。这里仅讨论与性爱选择最为紧要的理性因素---- 能力、品格、意向。此三大方面的前二者,在性爱的选择中,人们的标准是一致的。即能力 (智力、知识、技能) 越强越好,品格 (如勤奋、开拓、执著、坚韧、精细、诚信、正直、自省、自律等) 越优越好。 品格主要是后天修养、文化塑造而成,故具有一定可塑性。通常在恋爱过程中,人格有所变化的部分,正是品格的美好化及双方品格的相似化。能力和品格是生存之保证。通常女性对男性的能力和品格更为重视。相比之下,男性对女性的相貌气质更为重视。个性的意向因素更多地决定了爱情的“基调”。意向 (或意志) 主要包括价值观和情趣。价值观和情趣共同决定人的生活目标和苦乐观, 即决定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是一个人的社会生活追求的内在动力。 情趣则既影响人的主要生活追求,又明显地影响业余爱好和娱乐活动,而后者恰恰是恋人或夫妻的重要生活内容。 价值观和情趣正是异性间是否能天长地久地“合得来”的情感基础。指望白头偕老的伴侣,如果生活目标和方式不同,即使郎才女貌、一见倾心,也终将话不投机、各奔东西。而价值观相同,情趣相投者相遇,则有志同道合的知音之感,凡事一拍即合,十分和谐,所谓情投意合。这种理性认同的共鸣引起的娱悦和激动,虽然在同性朋友中更多,而一旦得之于异性,则更显得难能可贵,更易情感化。这种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快感将转化为相互敬重而深沉的爱。如果这种爱情发生在价值系统已相对稳定的成年,多半能相伴终身。
性爱中的理欲不仅应于个性中“求同”,还应“求异”。最佳组合应是于价值观和情趣方面求同,而于能力、品格及气质方面力求互补。
综上所述,爱欲四大因素的特点是:肉欲求其“质”,色欲求其“形”,情欲求其“态”,理欲求其“神”。四种不同层次的特质激发不同层次的快感----感觉快感、知觉快感、表象快感和认知快感。 性器官之“质”对触压觉感受器的局部一维刺激,引起感觉快感;体貌的二维、三维结构刺激视感受器,产生综合的知觉快感;气质或风貌的动态四维 (时间维加入) 刺激,引起需要表象记忆能力 (否则动作轨迹的欣赏便不可想象) 的表象快感;而理性活动、精神内涵的共鸣,产生总体的认识快感。不同层次的性爱追求中或不同的快感刺激占主导地位时,产生的心境或情感性质也不同。肉欲过程,始于兴奋,终於满足,此情为炎情,此爱为淫爱,乃短暂的冲动或情绪。色欲过程,出於喜欢,得之娱悦,此情为热情,此爱为嬉爱,明显走向审美化而较稳定。情欲过程,缘于偏好,执著痴迷,此情为激情,此爱为珍爱,高度审美化而较强烈。理欲过程,基於理解欣赏,互为同道知音,此情为深情,此爱为敬爱、友爱,高度和谐而持久。
任何一个具体的性爱过程,都是以上四种爱的综合。择偶便是寻求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各层爱欲的异性。人世间一出出爱情悲喜剧, 均可由此爱欲四层的满足与否得到解释。从肉欲到色欲、情欲、理欲,随著个性化的逐层递增,其选择性渐强、选择面渐窄。现实中任何成功的恋情至少需此四层均能“及格”(虽然各人的标准不同)。在此基础上如有一两层令人十分满意,便是难得。生活中不同类型的爱情, 因于对各层次爱欲的满足之不同 。 四层次的全面满足是完美的爱,即至爱。然而,人无完人,至爱只是理想,现实中专一的爱永远留有缺憾。常见的两类典型的爱情是,在肉欲和色欲“及格”的基础上,或高度满足情欲,或高度满足理欲。这恰好从动力学的角度导出 HATFIELD 所谓“情侣型”与“伴侣型”两类爱。 下图的皇冠状结构形象地表达了本文关点.
三. “实验”依据:生活的证明
本文力求使以上议论不仅被作为一种“思想”, 而是作为一种科学假说提出。但科学界接纳一个理论或假说,有自己的原则。除该理论须具备逻辑上的自恰性外,还须存在支持性的实验依据。当一种理论声称某种现象由多种因素使然,须进行分离性实验,将每种因素分离出来,使其作用单独地呈现,否则没有理由承认这种因素的存在。的确,本文爱欲四层次结构说理应接受严格设计的心理实验或调研数据加的检验。但只要我们仔细考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的性爱现象,就不难发现,人类千百年来的性爱生活经验已反反复复地提供了无数这样的“实验”事实,且这种“实验” 仍在继续进行着。
就肉欲而言,手淫现象就是单纯肉欲的绝对分离性行为,而俗话所谓“关了灯都一样”的性行为则是肉欲表现的相对分离现象。
就色欲而言,观赏裸画,裸舞是绝对分离现象,而嫖妓则是其相对分离现象 (假定该妓之相貌美基本满足要求,否则仅属肉欲行为)。
就情欲而言,异性明星崇拜现象是其绝对分离行为,而一见钟情的爱是其相对分离现象。需对前者略作解释。明星崇拜者的情感是极强烈而又极纯洁的爱,每个明星恰恰最典型地代表某种风格 (这与时装模特注重标准体形而忽略风格,因而较少被崇拜,形成鲜明对比),因而是崇拜者心目中最理想的情欲对象 (所谓青春偶像)。崇拜者明知不可能发生现实的性爱关系,但却难以扼止强烈向往之激情。它与正常性爱的一见钟情之情感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青春偶像的实质是爱情偶像,而非人格偶像。一些人从价值追求方面评说明星崇拜现象,特别是异性崇拜 (明星崇拜多半是异性崇拜,同性崇拜亦属气质模仿而非价值追求),明显不得要领。
就理欲而言,志同道合的同性友谊是其绝对分离现象,而“红颜知己”之恋,是其相对分离现象。这些分离现象均是习以为常的社会生活现象。当我们以性爱四欲层次理论重新看待它时,不但以往的某些困惑烟消云散,而且恰到好处地构成本理论的“实验”依据.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1868年 画布油画,61×88.30厘米 阿尔伯特·约瑟夫·摩尔 英国,1841―1893年
摩尔出生在约克郡一个著名的艺术家庭。父亲威廉·摩尔和哥哥亨利·摩尔(1831―1895,著名风景画家)引导他走上了艺术创作的道路。19世纪五十年代,他到了伦敦,先在肯辛顿艺术学校学习,后考入英国皇家学院,1860年前往巴黎和罗马深造。渐渐地,摩尔形成了着色轻柔,线条细腻的独特风格,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画家中也显得十分突出。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休闲人物为主人公,人物形象明显受到希腊风格的影响。
《四重奏:一个画家对音乐艺术的赞颂》展示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摩尔艺术创作的多样性,充分表现了他在调理线条和色彩搭配上的巨大创造力。这幅作品在寻求音乐与美术之间的联想的同时,把沃尔特 ·佩特称之为“音乐的特性”的东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画面上并没有明示出音乐家们与听众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更看不出四位演奏家有什么特别之处。把现代乐器画进作品里,目的是为了避免观众“较真儿”,同时又把画家为了突出作品时代性的意图表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