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水浒系列之一
也许中国人自古就善于内斗的缘故,古代的法律都以刑法为重,作为基层官员的县太爷政绩如何也主要看对刑事案件的处理水平,如果哪位的辖区内 “词讼不兴”,那他就是个好干部,能够秉公办案的则成了晴天大老爷.
天可怜见,因为大部分都是有七情六欲的凡人, 要求广大的古代干部都能够上 “晴天”的标准显然是不公平的,唯其如此,黎民百姓就更是孜孜以求.一旦呼唤不来清官时,只有靠金钱,人情和暴力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水浒就是基本围绕着这个指导思想来写的,也难怪封建统治者要骂此书是 “教淫诲盗”之书了.
这怪得了谁呢?
应该说宋代的刑法还是很完善的,我们从包公办案及水浒里的描述可以看出,当时对刑事案件的处理都有一整套的制度,所谓 “人命关天”是也.遗憾的是水浒里涉及的大小十几个案件居然没有哪一件是真正秉公而断的.完全是权,钱和人情这三样东西在起作用.
这是因为当时整个社会对 “有法不依”已经习以为常. 而官场也只能靠腐败来作为稳定的润滑剂.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用金钱买断大臣的功劳,这对结束五代十国以来武将为权而反复杀伐的混乱局面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社会从此走向稳定时期,却也因此开创了官员靠权发家致富的社会风气.到水浒>>所描述的北宋末年, 这种金钱第一的风气已经弥漫到整个社会.
林冲和柴进冤案是最直接的以权害人, 解珍和解宝被抓是看在毛家花钱的份上, 卢 俊义在牢中生死之间都靠钱说话.是柴进及时送来的一千两黄金打败了李固的五百两黄金,假如再慢一步,梁山好汉就算打破城池恐怕也只能给卢员外收尸了.
武松杀奸夫和淫妇,杨志宰了街霸,从情理上讲很得人心,但从法律的角度来看还是有罪的,武松自己都知道 “犯罪正当其理,虽死而不怨”.但因为两处的官都念他们是“仗义的烈汉”,关键也是苦主没人出头花大钱“买上告下”,所以就得到了关照,儿戏般把招供状子都作了有利于凶犯的修改,因而从轻发落.
这两个案例是天理代替法律.
宋江和朱仝私放晁盖,宋江杀死阎婆惜却能从容逃走,武松在孟州牢城因得到施恩的关照而吃香喝辣.朱仝放了打死县太爷情人的雷横.
这是人情胜法律.
至于用钱行贿简直就是公开的,防送公人,牢城里的差拨和管营,院长,节级,办案的孔目几乎没有不收钱的,除非你另有人情.好象当时就没有行贿罪这一说.
每出一个案子,见得最多的句子就是 “买上告下,使用财帛” “将了一百两银子与XX” “我这里自行与知府打关节。” “今将一千两黄金薄礼在此”.
其次就是看 “某某薄面”, “他是我的弟兄”,“念那厮是个有义的汉子”, “都可怜他是个好男子”, “满县人都和他好”.
几乎看不到 “按律当如何如何……”这样的句子.
天可怜见,老百姓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里,一旦犯法没钱和人情就只有 “求生不得生,求死不得死”了.
这样不择手段地赚钱就成了全社会的共识.
大小官吏靠权赚钱,而江湖好汉到普通毛贼,劫纲做私商卖人肉包子翦径打闷棍,直到啸聚山林打家劫舍就成了天经地义的事了.
从这一系列精彩的故事里,我们除了看到江湖义气还维系着可怜的正义,再也没有什么制度可以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
水浒>>宣扬的是江湖的忠义,无意中揭露的是一个有法不依,道德沦丧,见利忘义的社会,封建社会最推崇的礼义廉耻在这里也显得苍白无力.
这些被逼上造反道路的英雄好汉绕了一圈还是没能逃出贪官的魔掌,最后只落得东西飘零,神聚蓼儿洼的下场.
而历史上的北宋,这个在腐败中繁荣而不强盛的朝代最终被强悍的金人攻破都城,将两个皇帝请到白山黑水间去蹲土洞.
一仗有两个皇帝被俘,除了北宋王朝,中国历史上还能找到第二个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