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探宝之旅社区门户 >> 论坛 >> 北京文化版 >> 查看帖子
北京751 昔日“气”厂成秀场
兔八哥 发表于: 2008-2-10 20:35 来源: 探宝之旅社区门户
如今,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已经成为751厂的标志
昔日的老设备已经成为工业遗产被保留下来
上世纪90年代初 提供北京市三分之一的生产生活煤气量 2006年改制———
说起北京751厂,多数人想都不想就会脱口说句“没听说过”。但若提起紧邻798艺术区的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很多追求时尚的前卫人士则惊喜崇拜地告诉你:那是个创造艺术的天堂。
车间与园区、老厂与时尚、工人与设计师、物质的生产与精神的创造,在这座有着半个世纪历史的老厂里相互结合,矗立了50年的高炉、罐区、输送管网也在诺基亚、登喜路、施耐德等国际大牌的秀场中,增添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兔八哥 at 2008-2-10 20:36:38
探访
出租老厂房 厂区转型变成时尚设计广场
一个周末的上午,记者驱车来到751厂区。连续几天的寒风把天空吹得蔚蓝,冬日的太阳照射出温暖的光。
从机场高速公路大山子出口往东,穿过酒仙桥路的798艺术区中的“798艺术管廊”来到厂区,“751厂北京时尚设计广场”几个字显得有些突兀。
走在大树庇护的小道上,厂办(办公区)已经搬进新盖的大楼中,锈迹斑斑的管网、锅炉高高依然矗立,仿佛在记录着曾经辉煌的工业历史。
目前,751厂仍在经营。不过已更名为北京正东电子动力集团有限公司(正东集团)。
整个厂区的大部分厂房出租给艺术家或品牌公司,成为艺术设计工作室及展示厅,这也成为正东集团一笔不菲的收入。
历史
昔日煤气厂 2003年政策调整后“下岗”
身为北京“时装之都”的751厂,前身是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正东电子动力集团。
它曾是国家“一五”重点建设的156个大型骨干企业之一,由原民主德国支援建设。
正东集团主要的经营业务是能源工业和能源供应。上世纪90年代初期北京市整个生活、生产煤气的1/3都由这里的煤气厂提供。
然而随着北京市能源政策的调整,特别是1997年北京市开始引进天然气,人工煤气供应开始逐渐退出市场。2003年,正东集团煤气厂正式停产。
由于环境的改变,该厂占地达22万平方米的厂区大部分进入闲置状态。
而工厂的标志性设备——2座高68米的螺旋式大型煤气储罐、8座重油裂解高炉、纵横交错的管道、铁路和火车等,则作为工业遗产保留下来。
兔八哥 at 2008-2-10 20:37:20
变革
技术改造不成功 文化产业成新发展方向
管网、铁路、储气罐成为了“历史的遗产”,而厂区1000名老员工的就业和福利却成了“历史留下的难题”。
煤气厂停产后,正东集团尝试了技术改造、产业升级等方式完成企业转型。但由于资金短缺、技术改造难、职工年龄段偏高等原因,改造并不成功。
751这座曾令员工为之自豪的大型企业,在社会的进步中进入了尴尬境地。
就在此时,与751厂仅“一门之隔”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798艺术区红火起来,这让正东集团看到了产业升级改造的方向。
2006年,正东集团(原751厂)宣布,停产3年的煤气厂房将建设成创意产业园,主要招揽国际著名的服装设计、建筑设计、数字娱乐设计、文艺作品设计等企业汇集。
2006年初,正东集团开始决定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来完成企业自身的产业改造。
同年5月20日,在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和朝阳区政府的支持和协调下,正东集团与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达成协议,决定利用老厂房和原有的工业设备设施建设“北京市时尚设计师广场”,并于2007年3月18日正式揭牌。
兔八哥 at 2008-2-10 20:38:09
发展
众多国际品牌 老厂区里摆秀场
时尚的入住为这座陈旧冰冷的工业老厂带来了轻透欢快的色彩。
今年上半年,曾在751厂举办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取得了巨大成功。
时装周结束仅一个月后,诺基亚、登喜路、施耐德等国际顶级大牌公司也纷纷开始问津这里的秀场,举行新品发布会等。
走在园区中,不少地方都有工人在吊装巨幅的广告海报。“这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发布会,周末来参观的人很多。”园区保安介绍。
与798自发形成的艺术区不同,751是由北京市政府、北京市工业促进局和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合力打造的时尚艺术园区。
据这里一家服装设计室的老板介绍,在751举办一场时装秀的费用是3万元至5万元,相比京城其他秀场的场地费算是比较低廉的。
人物·老郑
那片园区已不属于他
751厂的工人老郑,在厂区已经工作了近20年,对于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像自家种的一样熟悉”。
提到厂子里的艺术园区,老郑像背书般一口气说出了园区的位置。可问到园区的具体内容,他却歪着脑袋、皱着眉头告诉记者“不知道,也不懂。”
老郑说,自从这里的老厂区变成艺术区后,他就再没去过。“我不懂啥叫艺术,只知道自从2006年开始,老厂区多了很多造型奇怪的设计室。”他说。
老郑说, 老厂区是他回忆里重要的部分,而现在那里已经不属于他。“每到周末都有不少年轻人来,还有一些摄影的人。”他说。“有时候我想凑上去看热闹,可人家不欢迎,我们跟他们不是一个层次。”老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