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发展中国家应紧缩货币政策应对通胀

IMF:发展中国家应紧缩货币政策应对通胀
大 | 中 | 小2008年10月03日07:24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简称IMF)周四表示,受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一些发展中心国家依然面临通货膨胀上升的风险,这些国家应该采取紧缩货币政策以遏止价格上涨。

IMF在其半年度《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报告中表示,尽管近期食品价格和油价回落导致发达国家通货膨胀压力缓解,但全球其他地区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价格压力冲击。该报告包括对全球经济预测的主要章节将在10月8日公布。

IMF表示,在一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进一步紧缩货币政策对于控制通货膨胀压力至关重要,特别是那些通货膨胀压力本来就因其他原因(如增长过热、政策公信度较低)高涨的经济体。

IMF研究部副主管Charles Collyns在一份简要中表示,即便是发展中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不同,相对于通货膨胀,许多依赖制造业出口或银行相关资本流入的经济体目前面临更大的增长放缓风险。

而那些大宗商品出口国仍面临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研究发现,在实际通胀水平下降时,发达国家通胀预期对此的反应比新兴经济体更好。后者也因此在通胀预期居高不下、引发第二轮通胀效应上面临更大的风险。

报告称,对通货膨胀上升反应迟钝将损害政策的公信力,最终将导致更大力度的货币政策,经济增长也将因此付出更高的代价。

同时,IMF还在报告中指出,为了使针对经济增长放缓的预算措施发挥作用,政府需要确保能够在好年景改善财政状况,并严格承诺刺激方案是暂时的。

为了增强刺激措施的作用,政府还可以采取措施提高财政政策的可信性,更广泛地使用税收和发放失业救济等经济自动稳定器措施。

通过对1970年以来21个发达经济体和20个新兴经济体的比较研究,IMF发现,财政刺激措施最初会对经济增长起到温和的积极作用。

研究发现,对于发达经济体,这种积极影响在后来的三年得到了延续,而对于新兴经济体,刺激措施则产生了相反的效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