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培养手册(如何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孩子) ZT

儿女培养手册(如何培养健全独立人格的孩子)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215741.shtml
作者:舞文工作者 提交日期:2008-5-6 0:04:00 访问:151575 回复:1932

 
   1。家长先要有健康的价值观
   别人的孩子是优等生,自己的孩子却是差等生,跟别人谈论孩子时简直说不出口。别人的孩子是个钢琴冠军,自己的孩子却是小偷,经常偷钱去打游戏,混得像个二流子,自己一点办法没有。别人的孩子出人头地,自己的孩子却经常犯事,将来保准是个喜欢在号子里呆的家伙。别人的孩子与父母其乐融融,自己的孩子却像个仇人,与自己说不上三句话,冲突是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主旋律。
   是的,在教育孩子方面不如意的父母有很多,他们总是责怪这,责怪那,当然也有责怪自己,责怪自己文化程度低,没法教育好孩子。但是,责怪是没有用的,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没有像样的实用的方法来培养和沟通,等他到了18岁,性格成型,已经来不及了。
   把儿女培养成一个有用的人才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也不是一件复杂高深的事。只要方法得当,潜移默化,相信你培养出一个精神健康的孩子。 对儿女的培养总体上可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身体的培养,一个是精神的培养。一个孩子有健康的体魄,以及独立健全的人格,OK,他可以进入社会成为积极的一分子,你的培养就算大功告成。相信大多数家长对着前者都没有什么问题,儿后者比较棘手的是后一个问题。如何让他有健康的精神世界,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每个父母的愿望。那么精神世界的培养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观念培养,你的孩子有没有是非观念?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自己能不能判断。没有判断是非能力,受到不良唆使,严重的一不小心就变成犯罪分子。为什么少年犯那么多,是因为家长没有在成长中进行观念培养。比如意志培养。什么是意志培养,比如说你的孩子做什么事一遇到困难,就半途而废,什么事都浅尝辄止,见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因为你没有进行意志培养,他的潜能根本发挥不出来。比如说兴趣培养。你发现别人的孩子有的喜欢钢琴,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喜欢科技,都有一技之长。自己的孩子不爱学习,又没有一个有兴趣,那么你肯定非常烦恼,觉得自己的孩子就懂得吃喝,将来一事无成。这里的问题是你没有发现和发掘他的兴趣方面。一个各科成绩都不好的孩子,他也许就是个天才,要不然是个实干家,要不然是个哲学家,但是你完全没有感觉,就随波逐流,让他学些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孩子苦你也累。总体而言,这些都是心智素质方面的培养,如果这些方面都很健全,小孩子就能去开拓自己的世界,不用你去担心什么了。
   儿女的心智素质,其实大多是在家庭教育中完成的。学校里的知识的培养、道德的教育,是一种粗放式的,那么多学生,老实并不能对症下药,一一对应。这就是为什么同一个学校的学生,有的能够成才,有的却成为社会上的多余人。把孩子的精神教育依靠学校是不行的,小孩子更多的是从父母身上得到精神的效仿。为什么说有其父必有其中,因为家庭中时时刻刻的潜移默化的教化远远比学校要深刻得多。所以说家庭培养是孩子成长的关键。
   比如说有两个家庭,一个是很成功的富翁家庭,一个是清贫的知识分子家庭,但是富翁的孩子生活非常优越,但往往不务正业,因为他不能从富翁爸爸那里获得精神培养。但是知识分子家庭很重视小孩子的精神素质,经常有普世的价值引导,小孩子往往得以自立。这是我们能到看到的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国俗话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呢,富人家庭往往是溺爱取代了精神的教育。
   那么作为一个家长,你想对孩子进行比较正确的家庭教育,需要怎样的素质呢?是不是需要渊博的知识?那未必,许多农民并不懂得太多,儿他的孩子却很懂事,自学成才,说明你的知识并不是必要条件。是不是需要文化程度高?那也未必,中国人的上代文化程度都不太高。是不是你需要特别的教育知识呢?这也未必,因为你去学多少知识,但是如果不能针对你自己孩子的情况,学多少也不能因材施教。
   我觉得,首先你自己需要的是有健康的价值观,然后你这个价值观与孩子共享,这就是潜移默化,这就是最好的教育。咱们中国人,传统的现代的价值观很多,有的希望孩子出人头地,有的希望孩子光宗耀祖,有的希望孩子圆自己未能圆的梦,有的希望孩子能赚很多钱不辜负自己的培养,有的放手一搏希望能成为超男超女,有的希望孩子能够继承自己的家业。说实在的,这些愿望都不算错,都属于望子成龙,但是都是有点强人所难,都是不太健康的价值观,一开始就不对。一开始不对了,如果孩子的发展方向与你的愿望方向相悖,以后就越来越不对,你对孩子的培养就成为与孩子的斗争,你半辈子都在都在斗争,小孩子半辈子也在斗争,成了冤家了。这个说明你自己的价值观不对,传统的很多价值观都不对,我们必须调整。很多家长为什么教育不好孩子,并非文化程度不够,知识不够,而是没有正确的价值教育观,对孩子的要求不是迁就就是霸王硬上弓。所以我下面要讲的,就是让家长先有一个相对正确的开放的价值观,然后与儿女共享,形成培养,形成教育,共建健全的人格。为了说得生动,每一点我都用例子来说说明。这样,每个家长可以根据例子就能看出自己孩子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2.观念培养最重要
   小孩子两三岁,其实就可以进行精神方面的培养。说是培养,其实不要太刻意,就是在玩乐沟通中完成,而不是去灌输。
   两三岁的孩子就有意识了。你给他东西吃,他高兴,你不给,他不高兴,就是他有意识了。也就是说,这时候,你可以跟他进行很原始的沟通。他想吃一个东西,你说,这东西很脏,不能吃。聪明的孩子能接受你的观念。他记住了,这个东西脏,不能吃,吃了对身体不好,能够很原始或者自发地开始理解。这就有意识,可以形成观念。在观念形成的阶段,就可以培养是非观。赔偿是非观念可能贯穿孩子的整个教育阶段,这个需要家长自己有很正确的是非观。
   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观念培养的重要性。一个20岁孩子陈某,因为赌博,欠了人家一些钱,又怕人家到家里索债而被母亲骂,晚上就拿了一把斧头去一户人家偷钱,斧头是用来防身的。他潜入户主的儿子家,也是个十几岁的孩子。这个孩子被惊醒,翻了个身,陈某非常惊慌,以为被发现了,冲上去用斧头把孩子砍死,然后从抽屉里投了一千块钱逃出来。只不过两三天就被逮捕归案。陈某的母亲痛哭流涕,说家里就这孩子最聪明,还等着他有出息,哪想到就犯了杀人盗窃罪了呢!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专家认为,这个案件虽然罪在孩子,但责任还是在家长,家长在孩子18岁之前没有给他培养正确的观念,导致他在关键时刻没有是非对错判断,棋错一着满盘皆输,整个人生都毁了。
   我们分析一下陈某的错误观念。首先是赌博,赌博是非法行为,他没有非法不为的观念。当然这个不算是很严重的错误观念,但确实相当普遍的观念,因为现在的孩子玩的很多网络游戏,都是变相赌博或者过度消费行为(家长们要小心,这往往是走向错误的第一步)。输了钱以后,决定偷。家长没有给他确立偷是犯法行为的观念,更别提说人穷志不穷等传统观念了(许多小孩子偷家里的钱,家长知道后不以为意,实际上家贼是外贼的必经之路)。这时已经比较堕落得比较深了,对犯罪后果无知。genben更要命的是,在形势危机之极,偷窃行为瞬间转化为杀人行为。第一,陈某根本没有基本的人性观念,比如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珍视;第二,法律无知,不知道杀人是要偿命的,杀别人及杀自己。这样看来,陈某连最基本的是非观念都没有,是一个无知透顶的青少年,你说责任不在家长还在哪里?
   所以说,观念的培养贯穿孩子的整个教育阶段。没有强烈的是非观念,那么他在关键时刻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通常我们会说这个孩子真“二”,什么拧巴的事都敢干。
   观念的培养其实是贯穿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父母什么样的观念,孩子必然也是什么样的观念。父母不孝顺老人,将来孩子也未必孝顺你。那么观念的培养,应该如春雨润物细无声。比如说,你五六岁的孩子,跟你一起去海滩上玩。突然,他在海滩上捡了一个别人的玩具,他很喜欢,马上占为己有,自己玩了起来。这时候你怎么办?你必须要给他一个捡来的东西还给他人的观念,你要是纵容他捡来的东西据为己有,那么以后他就会发展为偷来的东西据为己有。总之,你必须给他一个普世的价值观,要不然养成贪小便宜的习惯,以后吃亏的还是他自己。你应该怎么做呢?你很严肃地对他说,这是那个小朋友的东西,我们应该归还别人。你把他抢过来,还给别人。这会有什么后果呢。小孩子还没有是非观,他因为喜欢这个玩具,所以他淡化物归原主的意识,他在喜欢的欲望驱使下,便很想变成是自己的。你在他爱不释手的情况下,抢了过来,虽然给他说明了正确的价值观,但是方法并不对头。他对你的做法是反感的,可能认为你侵犯了他的权利,他或许会哭起来,心里并不服气,也许心里会想,以后捡到东西,都不让爸爸妈妈知道了。这样不但没有灌输物归原主的价值观,而且与父母产生矛盾,没有起到教育的后果。也许你这时候应该换成一种商量式的做法,比如你可以跟他一起欣赏这个玩具,说真漂亮,不过哪个小朋友丢了心里一定很着急的,我们是不是还给他。假如我们东西丢了心里也一定很着急,希望别人也会还给我们的,等等,先需要在情理上把这一观念说清楚,让孩子自觉地接受这一观念。然后一起去还给他人,在还给他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实施这一观念的快乐,甚至给小孩子一定嘉奖。我敢保证,如果能够做到这么完美,那么捡到东西要还给他人这一观念绝对彻底地灌输了过去。
   实际上,许多家长在捡到东西时会顺手给了孩子,以为占了一便宜,或者根本没意识到这是对孩子灌输的一种错误的观念。因为对家长来说也许是一种很小的事情。但长此以往,小孩子的观念已经被你的粗枝大叶糟蹋得不成样子,以后这一观念你想改过来都来不及了。
   还有一些孩子,眼馋,比如看见小朋友玩好玩的东西,吃好吃的东西,自己也一定要,一定哭。这时候家长为了制止他哭,就会跟别人家要过来,给他玩,给他吃。这种做法也无形中纵容孩子的占有欲,这种占有欲在无限制的情况下很可怕的。那么你宁可让孩子哭一回,跟他说这是别人的东西,不可能无理占有。你让他哭完这一回,以后就会少哭,因为他以后已经有了观念,知道这是别人的,我不能强行占有的,我哭也没用,他会由你引导下想正当的辙。
   生活中的观念很多,我们很难说清楚哪些必须培养。这需要家长们自觉意识,善意引导。很多观念是从认识人性开始,从人性开始引导孩子对生命、对他人的尊重珍惜,这就是很普世很正确的是非观。他形成一定的是非观之后,就会有意识的发展自己的是非观,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很“乖”,很聪明懂事,很有自己的看法。他有观念,他就有会有自己的意见,有自己的判断,甚至会纠正你大人的错误,你就会发觉别人夸你的孩子聪慧,而绝不止是小卖乖、小讨巧的那种小聪明。你就是觉得,你已经有成为社会人的雏形。比如,一只挣扎的小鸟落在地上,小孩子往往会去折磨它,这是小孩子好奇的天性导致。那么你告诉它,小鸟跟人一样,它受伤了,它孩子正在等它回家呢。可以跟孩子一起做救治的工作。如果救治有效,看到小鸟能飞起来,小孩子得到的快乐一定大过很多游戏。而他对生命的尊重珍惜的教育也是课本上根本学不到的,已经渗透到他的心灵了。这样教育的孩子,长大了会成为杀人犯吗?不可能的。他在道德感已经建立起很强的堡垒,不用担心,他永远在一个道德和法律的及格线以后活动,已经保证了不会堕落了。
   很显然,这需要家长自己首先有人性的光芒,你才能激发你孩子的人性光芒。观念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大方面,但却是从小事里做起。在有孩子以后,家长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不良举止。
  
3。给孩子的定位不是让他出人头地
   咱们有一些做父母的,自小家里比较清贫。长辈和老师会教育我们,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做父母的,也确实通过一番奋斗,吃了好多苦,才换来个有吃有住让孩子生活得安心的环境。既然自己都实践了,那么肯定认为这是真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此想让孩子将来更上一层楼,出人头地,成为超男超女超人。
   显然,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说不客气点,是封建残余,等级制度的思想残渣。有这种思想,教育孩子上就会过分用力,欲速则不达。
   咱们中国人的望子成龙的心态,不奇怪,是从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古代呢,一个家族想混得好,除了考试当官,没有别的路可走,当了官就出人头地,鸡犬升天。古代你做个手工业者,遭人歧视;做个科学家发明点什么,属于旁门左道,甚至会举报你妖言惑众;你有娱乐天赋,卖卖唱当个明星什么的,遭人歧视,辱没门风。总之,除了吃喝拉撒那一套,你要是想靠自己的天赋,是很难的。现代社会不一样了,分工很明确,平等意识加强,行行除状元,唱个歌什么的根本没人歧视你,而且捧你场的还不少。简直翻个个了。可以说,人人都可以在各个行业发展自己的天赋,获得人生价值,路子宽了许多。但是呢,其实封建那一套出人头地其实没有消除,你只要看见一群家长聚在一起攀比自己的孩子,你就会发现,他们没拿孩子当个人,而是当个品牌,给自己赚门面呢。这个气味不对,所以我要强调,先矫正家长对孩子的态度。
   举个例子来说,人看丁俊晖成台球打得好,成世界冠军了,都佩服他爸爸的眼光,给孩子找对门路,赌一把赌对了。想想呢,自己孩子有什么天赋,赶紧发现呀,也倾家荡产送去赌一把,出人头地呀。仔细想想,不对了,可能全国有成千上万个爸爸是这样的,可成为世界冠军的只有一个小丁,大多数是让孩子辛苦单调了半辈子,失去了学习的机会,什么冠军也没得一个。他不是那个料,或者根本不是顶尖的料,只是你出人头地的牺牲品。再说了,如果你的孩子幸福平凡地过一生,也不必什么世界冠军差呀,要那点虚荣干吗呢。
   有的父母,自己是企业老总,就想让孩子将来能继承自己的事业。曾经有一个孩子,大学刚刚毕业,说父母是做工厂的,想让自己毕业后来做管理,最后做继承人,可是他十分惶恐,因为他最怕管理,根本不想做,他只想去哪里做个普通的员工,过简单的日子。赶鸭子上架是不成的。
   所以,初为人父人母,就想初进考场一样,千万不要奢求,不要想得100分,要平常心,这样才能发挥最好水平。孩子绝对不是用来炫耀的,也不是指定用来做什么事业的,家长如果在这个问题上态度不对,孩子可能跟着遭殃。我碰见一个做母亲的,母亲老是说他孩子怎么考第一,特虚荣,结果孩子高考都没考上。孩子为了满足母亲的虚荣心,可能平时动了些手脚,说了些假话。母子真正从来就没有知根知底过。
   当然,这个问题上我也不是反对让孩子成才,让孩子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物,这个不反对。这个涉及到孩子的智性发掘,如何发挥兴趣发展潜能,这个后面会说到。但是这个绝对不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就想干的事,今天流行学钢琴,明天流行学英语,后天流行学京剧,样样都想学,都想学出点门道,随大流。很多家长就是这样,说是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不对。根本就没人跟你比,输什么输。孩子是个小宇宙,自己完善自己最重要,别跟社会潮流凑热闹。
   那么,孩子在你眼里应该是个什么呢?说大一点,在地球上,他就是个生物,与万物品等。在人类这个范畴,他就是一个人,普通人,将来能干吗不是你现在就能计划的。父母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快乐得过一生。让他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有这个平常心,OK,你的家庭教育就有一个宽松正确的起始,不会早一两岁的时候就为孩子选择好学校呀、选择好老师呀,着急得上火。着什么急,最重要的老师是自己,自己傻乎乎的,送到美国去读幼儿园都没用。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智性沟通,情感孵育。
   OK,如果你认准了,孩子不是拿来跟人比的,你做父母的只是想完善他的能力,让他有快乐的自我的人生,你就一点都没着急。你要做的,只是多腾出时间来和他玩。和他沟通。孩子上学了,班上有优等生,也有差等生,你的孩子刚好是差等生。别着急,总是有差等生的,不要为孩子而自卑,要相信孩子,差等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他肯定有其他的特长在考试上没现实出来,你去发现他的智性所在。大导演李安还是差等生呢,人家三、四十来岁了才厚积薄发,原来艺术天赋全躲在电影镜头里。关于如何发现天赋,下面也会谈到,这一节强调的是:没有很差劲的孩子,只有快乐与痛苦的孩子。你如果要你孩子做快乐的孩子,那么不要有太高期待,一步步平常心来培养。

4。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
   我知道,家长肯定特别想知道,我的孩子成绩那么差,是标准的差等生。他有天赋吗?在哪里?你能告诉我吗?
   那么,我就先讲发掘天赋方面。免得你们着急。
   我的一个朋友,是个作家,从事的也是文学机构的工作。但是每次谈她的女儿,总是抬不起头,为什么呢,成绩不好,也看不出有什么方面的特长。而且由于长期是差等生,一直回避学习问题,与家长形成隔阂。对家长来说,确实是一种压力,因为不论在什么饭局或者公共场合里,人家都会问她孩子的情况,不外乎学习啦,考上什么学校啦,为人父母者避免不了这个问题。要命的是,高考连大专线都上不了,后来托了关系,上了一个师范大学大专班。她老觉得只要孩子有普通学生的好,她也就心满意足了。女儿进了大学寄宿,回来的时候还在女儿的书包里发现了毛片,她觉得遭透了,学习搞不好,教育方面也没搞好。
   但是有一天我们通电话的时候,她很高兴地告诉我,她发现女儿有一种她前所未见的天赋,她在女儿的日记本里发现了女儿写的诗歌,写的随笔,文笔非常漂亮,思维天马行空,一看就看出才气,真是不是同龄孩子所能比拟的。她找了很多年女儿的天赋,原来藏在这里。虽然女儿的文字看不出有什么是天才,但至少表明是可以靠文字为职业的。于是她和女儿的商量下,重新指定了学习的目标,就是考研究生,以后往文艺评论方面发展。可以说,这一点达到共通之后,她和女儿都找到了自信,现在都向这个目标前进,并且效果良好。女儿在大学里的学习也如鱼得水,看许多世界名著和电影,做起评论来头头是道,完全跟中学里不一样了。
   我想用这个例子说明,一个成绩极差的孩子,极有可能是某个方面的天才。只是你没有去发现,没有给他设立一个平台。
   假如这个妈妈不是搞文学的,不理解女儿写的那些日记的价值,有可能这个女孩子就是个平庸的女孩子,平日里被差等生这个帽子压得喘不过气,更不会跟人展现出他的特长。实际情况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长们忙于工作,忙于生意,或者自己文化程度比较低,对孩子的天分根本不能发现,或者视而不见。这样,你就不能给孩子的天分架设一个平台,他永远在自己不擅长的平台上做差等生,被别人鄙视,被自己看不起。不能不说,很多现状就是这样。我看到很多家长去外地工作,去外地做生意,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孩子拿了钱,把天赋用在打游戏、赌博、混社会上面,可以手,相当可惜。
   那么,家长们如何发觉孩子的天赋呢,特别是差等生的天赋呢?我觉得监护人一要关注,二要寻找。比如说,一个差等生,他在理性应试方面可能很差,但他的感性思维能力很强,他往往是音乐、绘画、文学等艺术领域的好手。即便你自己没有这方面的眼里,你应该要请有一定文艺眼力的朋友来帮你发掘,加以引导,给他一个平台。这样他就不会把编程能力用在赌博上,不会把审美能力用在早恋泡妞叛逆上。
   对孩子天赋的发掘其实是不必着急了,从一岁到二十几岁的每个阶段都可能出现。当然,那些需要练习童子功方面的天赋,比如说钢琴什么的,必须请专业人员判断。一般的,我们从他的兴趣、从玩乐,甚至从血型、从星座方面都可以在成长中发现。
   也就是说,一个优等生,他的智力因素可能很早就显露。一个中等生,发展也比较健全均衡。一个差等生,他不太适应应试体制,需要家长更耐心给他建立一个新的平台,但是不要让他在自卑中埋没了特长。优等生和差等生,是基于学校教育体系而分辨出来。对家长来说,没有差等生,你必须对你的孩子有信心,你还是要培养他健全的人格。能力方面,只要你细心和用心,迟早有一天他会给你一个惊喜。
  
5。团队精神很重要
   上面两个部分谈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基本态度:第一,不要太高预期,把孩子不当人当成神来培养,那样不对。第二,如果你的孩子是差等生,不要失望,要在成长中帮他找到自己的舞台。
   有这两个态度,我们在来谈基础素质的培养。第一呢,就是团队精神。
   为什么要强调团队精神,也就是处理好小孩子对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因为,你的孩子一开始进入幼儿园,乃至到将来进入社会,都会在一个集体里打交道。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不可避免的。这个问题不解决,你把孩子放在哪里,都拧吧。
   先讲个例子。我们孩子入幼儿园,假如有面试,老师肯定问你,你叫什么名字,几岁啦,你平时是吃饭还是吃屎。一般脑子没问题的小孩子都能有正确答案,OK,入学吧。说说日本人,日本人小孩子入幼儿园可比我们严格得多。他们也面试,是这样的,把8个小孩子放在一个房间里,跟他们说,嘿,你们把这个房间里的这张桌子抬到另一个房间去。结果呢,6个孩子去抬桌子了,剩下2个孩子乐得清闲,省点力气。老师就把那两个孩子的家长叫过来,训斥道,你们怎么教育的孩子呀,一点团队精神都没有,不合格,回家去。家长很惭愧地带这两个孩子回去了。明年再来面试,还是一样的节目,两个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上前搬桌子了。
   日本人就是这样塑造团队精神,塑造民族的凝聚力的。这一点我们不能不佩服。弹丸之地为什么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的国力完全是教育出来的。
   咱们中国呢,并没有刻意地从小就培养这种团队精神,所以有人说中国人一盘散沙,不能拧一股绳。拧一股绳必须靠有意识的教育。相反,有的家长特别是老一辈家长,听说学校里集体劳动,就会嘱咐自己的孩子,嘿,你能偷懒点就偷懒,别把自己搞太累,搞得衣服脏兮兮的。这是反团队精神的教育。这种孩子长大后不是一盘散沙才奇怪呢。
   我跟朋友们说起这个对比的时候,经常感叹,咱们个人主义教育真的会把国家的后备力量掏空掉,跟人家那种团队精神的教育没法比呀。大家可以就这个例子多多跟自己的亲戚朋友交流,希望父母们有所觉悟,咱们的后备力量建立起坚固的团队精神,利国利民。
   以上谈到是培养团队精神对整个国家的好处,对整个民族向心力的提升。那么有的家长问了,对国家有好处,那对个人有没有必要的?我的孩子比一般孩子要聪明,鹤立鸡群,是不是没必要和团队混在一起呢?和团队混在一起是不是会泯然众人矣?此言差矣!
   可以说,懂得融入集体,懂得团队合作,是每个孩子成长中的必备能力。原因何在?第一,你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到将来混到社会单位,哪怕到当公司老总,当一国总统,都离不开团队,离不开与团队相处的能力。想想,如果你是个老总,缺乏与整个公司合作的能力,底下的人会给你卖命吗?你是一过总统,自视甚高,不把政府班子当成团队对待,议会迟早把你给弹劾了。从最初开始,你在幼儿园里很难融入集体,家长每天必然头疼,这是最现实的。家长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别人的孩子能够玩得好好的,自己的孩子老是想回家当孤家寡人。原因不在孩子,在于你没有培养他的团队情商、团队能力。第二,团队是个互相学习进步的集体,个人的能力,只有在团队里,才能最大地提升,乃至实现价值。你素质比较高,可能在团队里起的作用大,位子高,做领导职务。没有说你能力很强可以凌驾在团队之上的,这种想法的人迟早被团队甩掉,什么也干不成。
   总的来说,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你单个人连个茅房都建不好,何谈实现价值。所以必须在群体中求得生存的机会。那么,一个人没有团队素质,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里,很难成功。我们这个社会,只有很少职业是单兵作战的,比如你是个作家,是个离群索居的艺术家,但独立创作来实现价值,但是如果你没有从社会团队里过来,你有创作经验么?肯定是空中楼阁。而且,表面上看,你是单个人在工作,实际上你还是处于一种艺术家的群体中在学习和切磋。没有人能离开团队自个儿玩的。既然如此,团队精神成为成长的属性。
   下一部分我们谈如何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6。如何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我们的孩子,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喜欢集体的,很快就和小朋友们玩在一起,不亦乐乎。他的团队精神比较好培养。
   还有一部分,或者性格孤僻,或者怕生,或者孤傲,总之,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愿意混在集体里,不愿意上幼儿园,这是比较难搞的。万一父母很忙,也没人管,长期这样的人性格会扭曲。我们先讲怎样让他能够进入集体。
   孩子与集体形成的纽带应该是集体活动,或者运动,或者游戏。孩子在集体活动中体会到快乐,体会到完成整个活动的成就感,满足感,他就潜意识会明白,集体有这样的快乐,能在集体里实现这样的价值。你让他呆家他都不呆。那么,如果一个孩子畏惧集体,孤僻,那怎么办。具体方法有很多。比如,他不跟小朋友玩,那总能跟父母玩吧。家长可以和他一起玩互动游戏,比如踢球,至少需要两个人踢,两人传球,配合,他踢出感觉,哦,明白,集体活动有快乐,有跟独自玩不一样的快乐。然后有一天爸爸没空了,叫他试着跟别人踢,慢慢地适应和他人的互动交流,慢慢地让他喜欢集体活动,慢慢地送到小朋友的活动里。可以一步步地来,循序渐进,慢慢改变他对小朋友的成见,体会集体的快乐,融入集体。这是对于孤僻,怕生的孩子。
   还有一种是孤傲的,比如上面读者提到的,由于孩子课外学的东西挺多,觉得老师讲得没意思,不爱去课堂,不爱听课。这种思想苗头对融入团队也比较危险。觉得自己高,这个团队不适合自己,这么小这样认为,回头一定要吃亏的。所以家长必须教孩子学会尊重团队(老师是团队的骨干),即便老师讲的东西理解了,也可以听听与自己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我觉得也许是家长对孩子的优越感影响了孩子的自我感觉,自我良好,觉得老师不行,小朋友们不如自己,很危险这样,好高骛远的就是长此以往的孩子。所以你必须让他尊重团队,不要高估自己低估老师同学,这样融入团队后有可能在是出类拔萃的角色。脱离了团队,可能除了会孤芳自赏,将来什么都学不成。因为排斥团队就意味着你失去了学习诸多能力的机会。
   那么团队精神的核心并非只是混在小朋友堆里一起玩,混进去只是第一步。最重要的是贡献能力、寻找快乐。你必须在孩子在团队里活动里出力,并且去肯定成果,让他明白,自己的出力帮助团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得到肯定,自己也感到满足。比如说,孩子参加了学校的植树活动,对孩子来说,可能只是随大流走过场,去玩一玩。但是如果回来后你问他今天种了几棵树,你们班种了多少,告诉他你们班种的这些树,以后会成为一片树林,对绿化起到很大的作用,能改变这一地区的风景。他会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和自己团队做的事情会有这么大的价值。也许栽以后的集体活动,他会变得非常自觉,也变成活动的积极分子,明白自己所做的价值。如果你责怪他,怎么参加活动把衣服弄这么脏呀,一身汗呢,他对集体活动就会困惑,参加什么事就会出工不出力,这种人很难能够运用集体的力量来完成事业。一个人能在集体事业中成为佼佼者,必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孩子的教育中,一方面是自我精神、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团队的适应,两者并不矛盾,相辅相成,自我的个性和能力能在团队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团队精神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求一朝一夕,而是形成生活习惯。不但在学校团队,家庭团队中也是可以,邻居团队中也是可以的。时时注意奉献能力,需找满足。培养了团队精神的孩子,有很快融入团队并适应团队的能力,走到五湖四海,到处都是朋友,到处都能有所作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不是一种夸大其词的空谈,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力。而自小有团队精神的孩子,也会使家长的教育变得更加简单,因为他在团队中有学习切磋和自我教育的机会。
  
7 从小分担责任
   孩子两三岁以后,就可以进行责任感的教育。
   80年代以后生的孩子,可以说父母的资本储备相对充足些。有很多孩子,到了大学毕业,还心安理得地做啃老族。即便父母养得起,但是心里肯定也不自在,谁不希望孩子能自食其力。啃老族形成有很多社会因素,比较工作难找等等客观原因。但是对于心安理得的态度,则是孩子没有培养责任感的结果。长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习惯了,以为理所当然。没有责任感的孩子会采用最舒适、最懒惰、最简单的方式生活,跟父母索取自然是最方便的,所以不会有进取心 。
   即便你多么疼爱自己的孩子,心里还是不愿意看到这个样子。可是这个时候醒悟过来,想培养他的责任感,已经很难了。因为,责任感的培养是两、三岁就可以开始了。现在有宝宝的父母,如果你们想培养出一个男子汉,或者能为父母分忧的女孩,从现在做起。
   LOOK例子。在周末的海滩上,我们可以看到一家三口这样的情景。爸爸把车开到离沙滩不远的路上,妈妈下车,让爸爸抱着三个人的所有用具,步伐蹒跚地走向沙滩。妈妈则对五六岁的宝宝说,来妈妈背你过去。背着宝宝跟在爸爸后面。这一幕其乐融融的景象,你看了会有什么感想?会像自己的家庭度假情景吗?
   同样的时间地点,也许还有另一副场景。爸爸把车停下来,从车里一件一件取出用具,分工说,宝宝,你拿你自己的游泳圈,还有游泳衣;妈妈拿爸爸和妈妈的游泳圈,爸爸拿帐篷。对了,宝宝,你还能拿一下咱们玩的皮球吗?这样,三个人密切分工,拿着东西走向沙滩。
   显然,你看明白了,第二个情景就是一种责任感的培养。这时候,家长把孩子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有能力做他能做的事,分担他自己的一部分责任。前一种情景呢,你只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宠物,自己的附属,没有当他是个有能力的人,他只有享受,不需要承担什么。孩子是一张白纸,你当他是什么,他就是什么。
   我要告诉大家的事,其实后者是西方式的场景,在我们中国不多见。中国的父母多是把包袱背在自己身上,认为孩子还小,不要给他任何负担。其实,这是对孩子能力的否定,也是对孩子责任感培养的失职。当他五六岁的时候,什么事情你都替他扛着,长此以往,当他二十岁三十岁时,如果他自己没有能力承担生活,他照样把生活的包袱放在你肩膀上。这时候你后悔就来不及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在长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能力,家长应该时刻让他的能力发挥起来,承担自己的那部分责任,哪怕仅仅是象征式的,培养责任感。因为每个家长都不愿意把真正的累活给自己干。没关系,你要培养的仅仅是责任感,点点滴滴,贯穿在生活习惯中,并非要真正拿重活把孩子累坏。起床的时候,让孩子自己折被子;旅游的时候,让孩子带自己的东西,去外边吃饭的时候,让孩子自己点一样菜。乃至在孩子自己能够赚钱的时候,嘿,出去吃饭时让孩子买一次单。等等,让孩子明白,生活中的事情,是大家共通承担的,不是天生就压在父母头上的。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他在完成责任时,会形成骄傲感,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了。那么,当他走上任何一个岗位,他都会找到自己的责任所在,都会去实现自己的价值,拿回那份满足感。俗话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倒过来也一样,当他责任感很强的时候,他就会去提高自己的能力,叫做责任越强,能力越高。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家庭的顶梁柱呢,成为男子汉呢,成为能干的闺女呢。责任感的形成,是这一切的精神动力。
   那么具体责任感的培养,是个长期的过程,也许他五六岁七八岁的时候并不感冒这一套,但是没有关系,家长要坚持贯穿,说这个事情本来是你做的,今天爸爸帮你做了,以后可要自己做的。也就是说,即便他懒,他要你做,你帮他做了,但是你要把观念给他,滴水穿石,总有一天他会明白,或许他不会成为很有责任感的人,但是会成为比较有责任感的人,比那种完全没有责任感的孩子要好得多,这也是你教育的成果,值得庆幸。教育我们不求完美,但求有观念,方向正确和持之以恒,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
  
8。孩子不听你的怎么办
   现在你心里也有点底,咱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观念言传身教给孩子。但是对很多家长来说,横亘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是,孩子根本不听你的,甚至无法跟你沟通交流。你跟他说话,他却当你跟空气一般。我相信这是很多家长遇到的难题。没法沟通,纵使你有千般理论,万种柔情,都成空谈。
   怎么办?我们得找根源。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你根本没有进入孩子的世界,他凭什么跟你对话,跟你交流?我们成人生活在一个现实世界里,俗务缠身,忙忙碌碌;孩子们在他们一个儿童世界里,有他们的趣味。这两个世界没有交际,你干你的,我干我的,谁也不搭理谁。儿童只关心和接受他们世界里的信息,世界之外并不搭理,你就是他们世界之外的一个人。他怎么能接受一个外面世界的人的教导呢?
   曾经有一个六七岁的小朋友来我家玩,我跟他是没有办法沟通的,因为我的话题包括俗套的对话他根本不感兴趣。后来我给他看电影《冰河世纪》,起先他还不敢兴趣,看了一会儿,看进去了,对里面的卡通动物大感兴趣。我就陪他看,一起笑,跟他讨论里面的精彩之处,这样我们就有共通话题了。看完电影,怎么说,我们就成了朋友,至少比前面无话可说的情景要好得多。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共通的世界,这个世界是他感兴趣的,我也进去了,我们就有了交流的基础,就成了朋友。
   家长,对孩子来说,这个关系除了伦理上的,其他的毫无意义。你作为家长,平时以家长的姿态对他,只会命令或者什么的,他对你没有好感。如果不是血缘关系的话,你跟街上的人没什么区别对他来说。他才不搭理你。但是,假如说,你有时间回家,陪孩子一起看看动画片,讨论讨论为什么猫会怕老鼠,进入他兴趣的世界,这时候,除了你是他的爸爸妈妈,你还是他的朋友。只有成为他的世界里的朋友,他才有跟你沟通的可能性。
   答案非常清楚了,他不搭理你,因为你根本没有进入他的世界,不是朋友,他宁可跟一只他感兴趣的蟑螂说话,也不愿意跟你聊什么。做家长没那么容易,必须有一定的耐心和精力,进入小孩子的心灵世界,在那里,你才有发言权。
   所以,你得反省自己,从他开始会说话交流的时候起,你有没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儿童,进入他所兴趣的世界。如果没有,对不起,你是一个不合格的父母,你休想教育好他。有的孩子对父亲并不感兴趣,但是只有父亲给他当马骑的时候他感兴趣,这时候,父亲变成一匹马,进入了他的游戏世界。记住,你只是马,不是父亲,他只对马感兴趣。可惜你进入孩子世界后,并不能与孩子达成沟通,由马变人,你一辈子只能做他的马。有些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就不听我的呢?越大越不听话,到了青春期,叛逆来了,还把父母当仇人,倒是跟街上的小混混玩得挺好。这时候知道也晚了,因为从小到大,你根本就没有当过他的朋友,了解过他的兴趣,你只不过有一个父母的头衔。
   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必须去发现,他所兴趣的世界在哪里?我从哪里进去。其实儿童的兴趣是很宽泛的,只要你有心,从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进去。比如说,孩子如果喜欢吃雪糕,OK,你可以买两只不同的雪糕,一个给孩子吃,一个给自己吃,跟孩子探讨两种雪糕味道的不同,交流更喜欢吃哪一种,还有哪种雪糕味道更好,你们同学都喜欢吃哪种,下次应该买哪种尝一尝,等等。这是很小的事,你只要方法得当,就能去交流他感兴趣的问题,这样你们就会在一个共通的小世界里相遇。多做这样的努力,指定跟孩子会有共通语言。当你进入孩子的世界,并成为朋友后,孩子把你当成是一个可信赖可交流的人,他也才会进入你的世界,在意你的看法。直到有一天,你跟孩子说:儿子,你是不是电视看太多了,应该把功课先做完。这是你关心的层面,那么他也许就会站在你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而不是一味抵抗。
   我有一个同学,小时候他看电视里的科普节目,特感兴趣,整天跟他爸爸交流,问东问西的,他爸爸也有心,整天给他回答,争执不下的还去图书馆查书。他们在交流中形成亦父子亦朋友的关系,他们的关系非常融洽,爸爸有爸爸的威严,也有朋友的宽容,我想想,简直是我见过父子关系里最好的,非常舒服。
   大多数家长是看见孩子在自个儿玩,就很放心,不管他。等到小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就会纠正他,别这么干,甚至会比较粗暴。小孩子即便能听,也会觉得你是敌人,永远是敌人,不是朋友。这种方法会在沟通的可能行上越走越远。等到小孩子有一定叛逆性或者自主性的时候,他会非常讨论你。为什么很多孩子到了青春期,很反感父母,很反感父母的那一套,觉得过时,觉得土,不可救药,把父母当仇人。父母从未进入过他的童年世界,少年世界,青春世界,父母的观念确实也落后了,只会压抑他人性,他能不反感吗?父母在进入孩子的世界时,不但是一种交流,也是跟小孩子学习的过程,尊重、交流和探讨,那么父母遇见孩子不同阶段的问题,便能从自己和孩子两个角度来考虑,建议孩子用适当的方法来解决。比如说青春期的性冲动问题,父母的观念从来不允许跟小孩子谈这个,现在小孩子又早熟,又新奇,很容易做冲动的事情,被家长一发现,两者的冲突不可避免。父母首先要改变观念,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这个是可以交流的,不是冲突的,这个后面专文提到,不再详述。总之,父母的功课在前,才能教育的王道,不能一味责怪孩子不听话。
   因此,理解孩子的世界,进入他的世界,是你先要做的功课,成为他的朋友,他许可交流的人,然后再谈如何影响他的观念。
  
9。培养判断力,让他有主见
  
   我们如果影响孩子的观念,其实只是给他一个大的方向,防止他走到人生的及格线以下。这些方向性的理论有时候并不能让他完成生活中很具体的问题。真正让他在生活中起实践的,还是他自己的判断力。也就是说,我们培养的,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能够随机应变的也许比我们自己更能适应社会的人。所以我们完全没必要担心自己的理论会被僵化,反而束缚他的手脚。比如说,我们教育孩子,助人为乐,救死扶伤,这是一个大的方向,绝对正确。但是在社会中,出现了救助老太太反被讹诈这种事,世风如此。孩子在遇到这种事的时候,就有一个警惕,他还会帮助人,但是不采用近身的办法,叫警察来帮助,叫120,或者随机应变采取其他办法。再比如,我们不要求孩子能出人头地,但是孩子考试能得第一,他不会手软,还是会拿第一,只是我们这样的教育下他能够用平常心去拿第一,最好的心态和最好的发挥,不是为了第一儿第一。
   总之,我们最终培养的孩子,有这个活学活用的能力,不用你一点一滴再教他怎么实践,你比你聪明。这个能力,就得从小培养他的判断力,决策力,必须对事务有自己的判断。
   培养判断力,跟培养责任感一样,从小就可以开始,从兴趣、游戏中就可以。有些家长,孩子三四岁、五六岁,会有判断力吗?需要这么早培养吗?这里面,大多数家长有一个认识的误区,以为自己是生活中的全知者,孩子是生活中的无知者,什么事情都是都是自己比孩子明白,都是自己教孩子。这是不对的。比如说,你拿一个玩具,怎样好玩,孩子肯定比你懂得多,你已经失去了对细小事务的知觉和玩心,你会觉得索然无味,只有孩子知道它的魅力。小孩子看天线宝宝,看得其乐无穷,你看了觉得单调,说明什么,魅力全在他的掌握之中。也就是说,在孩子兴趣的世界里,他是主宰者,所了解的比你多得多,你是麻木者,只有跟他学习的份。因为当你进入孩子世界的时候,分享他的快乐的时候,你才是孩子,他才是大人。
   既然他在他的世界里,他才是主宰,那他就有自己的判断力了,他知道这样好玩,那样不好玩。对你来说,可能两者都索然无味,你是外行。这是培养判断力的基础怎么培养呢,比如说,有的孩子会在房间里把书本、积木、盒子什么的叠起来,叠得高高的。这时候你应该当个求知者,问,孩子,为什么叠这么高呢?也许他回答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他是靠直觉去做这件事的。他就回答:好玩。OK,这是他的一个理由,就是好玩,他成为这个好玩游戏的发明者。那么你继续讨教:为什么爸爸叠到你那么高就倒下来了呢?那么,他就来教你,怎么叠得更平衡,更高,他的判断力得到极大的实践。整个过程中,他就非常自信,他发明了一种游戏,又掌握了方法,并且还有人来讨教。这给他建立了一种培养判断力的模式:这个自己发明的游戏是很有乐趣的,也有别人玩的,自己掌握了技能。如果你换一种态度,看见他把房间的东西折腾乱了,训斥他,怎么能把这些东西叠在一起呢,去反对他。这时候他可能认为自己兴趣的一件事是不被认可的,无形中对自己的判断力产生怀疑,根本谈不上对判断力的培养。
   也就是说,经常向孩子讨教他的世界里的问题,可以培养他的判断力。比如和孩子去麦当劳,你说,今天妈妈不饿,只是有些口渴,妈妈该吃些什么呢?他可能会给你推荐一些饮料。千万不要认为这是一种很浅显的提问,孩子在判断实践在这里得到很强的锻炼,因为他给你的建议果然能解决你的问题,他敢于为大人做出其他的判断。这种能力以后运用到社会上,不得了,决策人才是社会的稀缺人才。实际上很多决策并不需要多大的智慧,更多的是需要魄力,有魄力决策之后能去实施。这种魄力是长期锻炼的结果。
   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确实会出现错误的举动。比如有的孩子在家里玩,喜欢爬阳台,这时候最好用探讨式或者商量式来指出不良后果,然后纠正他的观点,让他明白,这个行为是错误的,明白正确的判断应该如何。你的话语方式应该是:孩子,这样做是不是不对?是不是会出现什么后果?你说呢?让他得出自己的判断。因为毕竟你是成人,随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判断与随时支持他的正确判断一样重要。
   总之,讨教式交流培养他的判断力,探询式交流纠正他的判断力,坚持这样,你的孩子很快会举一反三,掌握他的世界里的原则,很自然地能做出正确判断。有判断力的孩子,你的教育要轻松很多,因为十几岁以后,有可能是他来指导你的生活了。因为他的知识面非常广非常新,而你老了。而这种决策能力,有可能成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能力。
  
10.教育者思想要统一(以这个为准)
   现实情况是,你可以教给孩子正确的观念,正确的做法,孩子在你面前唯唯是诺,但是一转身,你做的是另一套,甚至与你背道而驰——他所有的能力都不是天生的,必然有另外的教育者对你孩子的影响甚于你,孩子在敷衍你呢。你才明白,你不是孩子唯一的教育者,你这个自以为是的爸爸妈妈,孩子把你当猴耍。这里涉及到的问题是,到底有多少人在影响孩子呢?这个问题没搞清楚,也许你可能永远做配角教育者。
   一般来说,对孩子言行有指导作用的,一种是人,即言传身教者,一种是环境。
   我们先讲人。中国的国情是,很多人小孩子一出生,由姥姥或者奶奶来带,隔辈教育为主。自己忙着上班,下班后还不一定有时间陪孩子。有的想跟孩子玩会儿,但是孩子又跟奶奶亲,不爱跟他玩,那就拉倒,落个轻松。等孩子上幼儿园或者自己觉得要理性教育的时候,说什么也不听,还养成了一些自己根本不理解的个性,各种情况不一而足。
   隔辈教育呢,其实相当主流,确实,以工薪阶层的状况来看,没有几个人能在家当全职爸爸妈妈。隔辈教育呢,当然也不是问题,以爱为主题,这也没问题,爱的教育永远是永恒的。但是呢,奶奶或者姥姥毕竟是老人家,她们会把对儿子的爱(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了,爱的表达方式已经改变或者疏远了),和孙辈的爱,加倍倾注到小孩子身上。这里有溺爱,同时也会把老人家的一些世故的生存哲学,趋利避害的东西,灌输到小孩子身上,教他现实原则,占便宜,甚至欺负别人,躲避责任,等等。有的孩子到了爸爸妈妈这里,用奶奶教的一套来对付爸爸妈妈,绰绰有余。爸爸妈妈迷惑了,嘿,这个妖精,没法治了,措手不及,无可奈何。这里,我并非对老一辈有偏见,而是现实观察后得出的客观结果,特别是儿子们,自己都不知道老妈有那么多的生存原则。具体比例当然不知道,但确实有这样的现象。
   还有一些是保姆带着的,那么保姆能带给孩子一些怎样的观念,那就更说不清楚了。
   还有一些呢,是在爸爸妈妈身边长大。但是爸爸妈妈的教育观念也不统一。孩子犯错误了,爸爸训斥一顿,教训一番,孩子哭了,妈妈就去哄他,目的没有想别的,就是把他哄住别哭:乖乖,别理爸爸,爸爸是个坏蛋,咱们不理他。OK,这里面给孩子的是两种观念,孩子不知道爸爸的做法对还是自己的做法对。
   总的来说,家庭教育者(爸爸妈妈、姥爷姥姥、爷爷奶奶、保姆等等)本身观念混乱,有的孩子是一个阶段由奶奶带,一个阶段由爸爸妈妈带;有的孩子是混在一堆人里,白天由奶奶带,晚上由妈妈带。他们都是孩子的言传身教者,但是每个人立场都不一样,就像一群苍蝇围着孩子嗡嗡叫,什么观念都有,孩子怎么办?甚至同一件事情,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孩子要去玩,爸爸不让去,奶奶又同意他去。那么聪明一些的孩子,就肯定会找到趋利避害的原则,谁宠我,听谁的,跟谁亲;谁管我,不搭理他,骗他。他在很小阶段就形成自己的处世原则,如果有错误的地方,你很难纠正。
   要避免这种状态,当然不可能让孩子从小到大归一个人管,这是不现实也不需要的,咱们现实状态不允许,孩子只能的某些阶段由别人带。但是,这些教育者本身思想方向要相对统一,这是要沟通的。我现在所有的理论,道理必须讲深一点,透一点,你们具体方法可以举一反三,目的都是遵循一个原则:先让教育者明白根源,自己当个明白人,知道这样做的效果了,才能再去教育别人,教育孩子,甚至去教育爷爷奶奶。父母的素质是孩子素质的基本。自己没理解清楚,我给你讲一百重举例,可能你一个例子也用不到自己孩子身上。
   那前面有一个读者,她把我讲的这些章节,打印起来,给她老公和婆婆看。这就是一个例子,你们思想要相对统一,教育方向要相对一致,才有共同教育的基础。你们不一样要完全同意我的理论,但是根据我的这些理论,你们开个讨论会,针对孩子教育中出现的问题,想出大家比较同意的方向和方法,这样肯定比大家不沟通要有效得多。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方向一致,不要用两种完全不同的观念去教育孩子,把他逼疯了都会。那么,你甚至可以把我的这些打印出来,特别是针对孩子的问题,跟有孩子的同事交流,你们一定能商量出有效的具体的办法。只要教育理念通了,具体方法一合计,就能想出来。因为我的文字里不可能举出很多举例的对应方法。不要担心我的版权问题,我写这个就是让更多的人教育孩子有一定作用,往大里说,提高下一代的素质。
   同样的,有的孩子由保姆带,你也必须跟保姆沟通,孩子有哪些不良习气,要及早发现,跟保姆一起讨论对策,讲明道理。家长需要受教育,保姆也需要,然后才说得上孩子的教育。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一个唱鸿联一个唱白脸问题也不大,但观念还是要统一,还是前面那个例子:爸爸纠正了孩子的错误,孩子哭了,妈妈去哄他,但妈妈可以说:宝宝别哭,爸爸说的是对了,只要你改正了,爸爸以后就不会这样凶了,其实他跟妈妈一样很疼你的。等等。这个父母观念一统一,孩子肯定就明白这个做法自己是有错的,纠正肯定有效果。
   第二种对孩子的影响,是环境。有的孩子有扭曲的性格,倒不是什么人教他,是环境。环境呢,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等,环境也还是由人群构成的。比如说,家庭夫妻老吵架,对孩子影响肯定不好,这是大家都明白的。小时候我们很多人也经历过父母吵架的情景,将心比心,你就理解孩子的感受。
   很多网友读者问,孩子老被人打,怎么办?这不是你家长的问题,也不是你孩子的问题,这是环境的问题。比如他在幼儿园老被人打,这个幼儿园环境不合格;他在回家的路上被人打,社会环境不合格。这是政府的、学校老师需要负责的问题,需要跟他们反应的,改善社会、学校环境的(当然在幼儿园里偶尔跟孩子打架,那倒是正常,孩子顽皮的天性,具体问题跟老师反映,看好就可以,不算普遍问题)。你问我有什么对策,教给孩子,肯定是没有对策,教他跟别人打架肯定是不对的。我只会跟你说一点:家长有责任为孩子寻找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孩子置身于暴力环境,这不是社会的错,就是家长的错。孟母三迁,很清楚,古人都知道环境对孩子成长太重要了。孩子有环境问题,你必须想想怎样解决。要不然他的性格很可能扭曲。
   所以,有的家长会想,我要教育孩子文明,不要暴力,可是他老被人欺负,难道我的教育错了。相信我,没错,只是你为他选择的环境有点错了。如果他不得不处于这样的环境李,那就是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来解决的。
   那么我们老一辈,比如奶奶辈,就会教孩子,谁敢跟你打,你就更狠地打他。这是动物原则,我不支持的。假如我们生活在一个没有法律弱肉强食你死我活的环境里,那么我们教育孩子的第一个品质可能是:残忍。可惜我们并不是在这样的社会,我们人类是个爱和法律的社会,尽管我们的法律不完善,社会有丑恶,但是正式寄希望于下一代更加文明,我们才叫学会文明原则。
   打架环境只是成长环境的一例,因为社会特别是学生社会也很复杂,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家长一般希望孩子跟好学生在一起,不要跟“坏孩子”一起,这也是对环境的一种选择,无可厚非。当我们有能力普及教育的时候,也希望那些“坏孩子”的家长能够把孩子教育好,不要教育自己的孩子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孩子,这样整个成长的生态环境就会更好。
   因此,我再强调一遍,家长有责任让孩子处于适合成长的环境。我是我唯一能够帮助解决你这一问题的理念。
  
11学会游戏,学会快乐的生活态度
  
   有的家长,早上叫孩子起来,因为赶时间,起床后,要吃饭,要送孩子,还要上班,所以总是行动匆匆。但是孩子呢,喜欢磨蹭,自己又不穿衣服,家长就急匆匆命令孩子,赶紧穿好衣服,赶紧刷牙,赶紧洗脸,敢时间嘛,就会训斥,甚至会动手,甚至把小孩子搞哭。总之,每天早上都要经过这么一番战斗,然后与孩子在幼儿园i不欢而散,甚至小孩的眼泪还挂着泪珠。早晨,对于大人和小孩子都是一种折磨。
   很多人习以为常了。但是,如果换个角度,为什么不能把这个过程变成一种快乐的享受呢?假设你是这样有游戏感的家长,早上闹钟叫醒后,妈妈说,儿子,起来,跟爸爸一起比赛穿衣服,谁赢了早餐有更好吃的。爸爸故意输给孩子。然后比一比牙齿谁刷得白,对了,早餐之前是不是玩个什么游戏呢?跟爸爸比一比昨天背的唐诗。等等,反正,你能想到孩子都每个环节都游戏化,都是在玩。那么,也许这个早晨,你不会觉得那么累,那么严肃,可能会轻松些,兴趣盎然些,孩子也能快乐些。
   当然,这里的“玩儿”,非常指某些具体的事件,更重要的是生活态度。这种态度首先大人要建立起来,才能渗透给孩子。比如,他也许只是贯彻在一句话里。平时你说:孩子,赶紧起床,要不然迟到了,老师又骂你。那么你也许可以说:;嘿,宝贝儿,猫咪都在叫你起床了,听说你最近会自己穿衣服了?这种态度的转变,他都可能让一个负担成为一个游戏,一个玩笑。
   这种心态的建立,这种做法的目的,当然是快乐,家长的快乐和孩子的快乐。孩子在成长期间,虽然我们想让他建立一些良好的基本观念,想让他拥有一些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的少年,快乐的青春期。不是吗?千万不要认为孩子阶段逼他学习,逼他吃苦,是为了长大后能混社会,过得快乐。有些人,长大后事业上是很成功,很能干,能力很强,但许多得抑郁症的过得很累的也是这种人。可以说,小时候不快乐,长大了必然留下阴影,甚至长大后永远找不到快乐的秘诀。因为财富与社会地位等等并非快乐真正的源泉,快乐的真正的源泉是因为懂得生活,拥有健康的快乐理念。而我们的孩子,他成人之后的生活如何,我们不能掌握,但是他成人之前,我们有权利在培养他各种能力之时,也让他拥有快乐的童年和青少年时光。
   我相信很多家长现在还没有找到快乐的生活态度,那就谈不上与孩子分享快乐了。你整天一张苦呵呵的脸,整天忙着自己的那点工作,整天严肃,不苟言笑,孩子能从你那里分享到一点快乐的秘诀吗?不可能。你想想,自己为什么不快乐呢?是因为我们太在乎自己那点事业了。比如今天工作不顺,还挨领导的批评,都影响以后的晋升了,回到家,自然没有心情陪孩子说笑了。我们这一辈的人,其实有很多在小时候和父母相处,并没有留下多少美好的回忆,很多的原因确实是那一代的父母被生活压弯了腰。其实,家长也可以采取另一种态度来面对自己的事情。挨到领导批评了,想想,领导说得蛮有道理,心里不烦这么想:嘿,这哥们还行,居然指出我的问题,下次得露一手给他看看。或者觉得领导批评得没道理:这哥们挺二的,下次适当场合的时候一定要指出他的不对。等等,以“玩”的心态来面对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大不了,不就那点事吗!这样,才不会让自己的坏情绪“殃及家庭”。
   那么,家长有快乐的生活态度之后,才谈得上去培养孩子的快乐理念。最好的办法当然是游戏。这游戏也不是真正的游戏,而是游戏精神。孩子的学习、生活、娱乐能不能都渗透进“游戏”呢,这是可以的,让每件事情都变得有乐趣。你要相信,这就是传说中的“天伦之乐”,将是孩子一生的回忆。我小的时候,放学回家,爸爸有时候会笑着问我:今天有没有拿个鸡蛋回来(就是考试零分)?那一份轻松和快乐让我难忘。我爸爸从来没有给我学习生活方面的压力,因为他不懂,也不在乎,他只在乎我身体健康就可以了。倒是后来都是我给自己压力。但是我爸爸有幽默感,他跟我说每件事都会用最幽默的方式告诉我,用一些比喻一些俗语,逗我笑,这种幽默后来直接传给我。跟我爸在一起,我总是能感觉到一种游戏感,快乐感。我爸爸很穷,供我上大学很困难,靠亲戚的帮助,但是他的乐观给我很深的印象,确实给我过语言上的很多快乐。
   也就是说,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接触可以不要那么严肃、正经,不要用命令的、苛求的态度,可以放松,可以都变成游戏,变成比赛,变成相声,变成段子,从中分享快乐,同时也分享了快乐的人生态度——更重要的是,教育和沟通将变得更加容易。我一个朋友,他经常和他儿子一起看玄幻小说,一起拿里面的主人公来开玩笑,在生活中能找到共通的比喻,周末和儿子去爬山时经常一起比赛,还有奖品,那一种快乐,确实是家庭中很难得。我们自己想想,我们的父母是“严厉的父母”“让我们害怕的父母”“很少跟我交流让我很孤独的父母”还是“快乐的父母”“风趣的父母”“寓教于乐,一辈子教我开心的父母”“和我平等、老是跟我玩成一片的父母”,相信你喜欢什么样的父母,你希望拥有怎样的成长期,你的孩子也需要。
   另外,有时候你对孩子不能够用游戏快乐的态度,是因为你对孩子的教育看得太严肃,太紧张了。孩子不听话、调皮,不去上学、跟你背道而驰,你觉得很不好,后果很严重,当然就不能用轻松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了。实际上有没有那么严重?根本没有,懒惰又怎样,捣蛋又怎样,教育是长期的事情,不是一朝一夕的,放松下来,用更宽容的态度来看孩子的缺点,从根源上认识,从兴趣上改变。实际上,我们自己从小都曾经犯错误过,你希望父母怎么对待你,你的孩子也会想得到怎样的对待。任何时候,对孩子的问题,必须对自己说,别什么大不了的,悠着点矫正他,学会用更快乐的方式。
   总之,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的生活态度,这也是家长应该赋予的。能不能做到,其实你每天晚上想一想:今天我跟儿子玩了多少次“游戏”,那怕是比穿鞋子的游戏?如果一次也没有,那就应该反省了。

12。为什么不让孩子哭一下呢
  
   游戏教育、快乐生活是家长和孩子的理想状态。有的家长说,我很难做到,偶尔为之就差不多。偶尔为之就很好,也许就偶尔,给孩子的一生留下美好的回忆,留下父母亲灿烂欢乐其乐融融的定格。我说的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要你每天做的,或者做到理想状态,那不可能,但是你必须有这种意识,懂得这样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好处,该做的时候就做。
   孩子的成长需要欢乐,轻松,但实际上,令家长揪心的是孩子的哭声,从一出生哭声就陪伴着孩子。那么,我的孩子今天为这个哭,明天为那个哭,一哭我就慌了,怎么办?怎么才能让他不哭,让他都是笑声而不是出现哭声?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孩子没错,家长认识有误区。
   很多家长一见孩子哭了,第一个反应是制止哭声,那么就乱哄一通,去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别哭。第一个误区,哭有那么可怕吗?有听说过孩子一哭导致什么严重后果的吗?没有。孩子哭没那么可怕,他从一出生就哭,哭是他正常的一种情绪表现,哭是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甚至我们成人之后,也必须哭一哭,缓解情绪和压力。哭就是笑一样,是人必须的两种情绪状态,为什么他笑的时候你不去制止而哭的时候不让他哭呢?你要明白,孩子哭,不可怕,别慌,别着急,让他哭一下,舒缓一下情绪,再来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要了解孩子为什么哭。举个例子,比如说,孩子要去爬阳台,这是很危险的,有可能掉下去没命。家长的理智在警告,绝不能纵容孩子的这种行为,一定要杜绝。但对孩子来说,他想爬阳台,那是他的一种好奇的欲望,兴趣的驱使,他没想危险不危险这一辙。那么家长制止以后,就扼杀了孩子的这种兴趣,孩子的(危险的)欲望与家长的理智形成冲突,孩子哭了。认识这一点很重要,几乎孩子无理的哭都是因为孩子无理的欲望与家长正确的理智产生冲突,孩子没意识到家长的正确理智,认为家长有意阻止,所以哭来抗议,来发泄不满。这个模式几乎可以涵盖大部分孩子哭的原因,比如他要去玩很容易摔碎的贵重物品,他要吃一些不能吃的东西,他要得到他不该得到的东西,等等,家长只是认为,孩子是非理性的欲望,则有责任去纠正他。
   那么现在孩子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有了不满有了压抑有了痛苦,就哭了。家长怎么办?有的家长慌了,第一反应就是不让他哭。不对,没必要,哭一两声没什么大不了,练练嗓子而已。第一,让他哭,排解一下情绪。我们成人事业不顺感情不和的时候也要哭几回,孩子比你更没理智,怎么能不让哭呢?不能剥夺孩子哭的权利。你要认识到,孩子也是个人,孩子的成长过程会有不断的非理性欲望冒出来,这是他的天性,这些非理性欲望会不断地被压制,所以他必须承受一些不满足,一些痛苦。他通过哭一两声,哭出高潮,先把这不满排泄出去。
   那么哭的高潮过后,家长的理性教育就可以开始了。为什么要等他哭的高潮过去呢,我们很清楚,假如我们要去说服某个人,千万不要在他气头上说服,没用的,那时候他处于情绪高峰,没有话能听进去的,必须等他气消了,心平气和的时候来说道理。孩子也一样,必须等哭的高潮过去。有的家长看孩子哭兴正浓,慌了,赶紧做工作,事倍功半,一点用都没有。再加上处理方法不当,这时候什么要求都答应他,反而被孩子抓住弱点,以后要什么都用哭来吓唬你,杀手锏。有的孩子老爱哭,以哭当武器,那是大人自己纵容的,他利用你的弱点而已。
   让他哭,必须等他哭的高潮过去,能听进一些话的时候,开始理性矫正:这阳台你爬上去,会摔下去的,你摔坏了爸爸妈妈怎么办?以后不要去爬,爸爸妈妈也不敢爬。用孩子最能听懂的方式讲,不管孩子能听进去几分之几,甚至当耳边风,你也要这么讲,讲多了,你总能听进去一些。最主要的是,让他习惯你用一种理性的方式来矫正思想。多做几次以后,他就明白他哭完之后,你就跟他讲道理了,他知道这个道理的重要性的。他能举一反三,把道理当回事,慢慢长大,会让你以理服他。对待孩子的哭,有的家长采取软的(答应他无理要求),有的家长采取硬的(暴力),都不是解决问题根源。以理服人,这是正道,是王道。但在实际中你可以灵活运用,比如说在他接受道理之后加一点奖励等等。
   因此,你明白,现在让他哭一下,是为了以后他少哭。你想找到一种一下子制止他哭泣的做法,肯定都跟正确的教育背道而驰,只会导致他更经常地哭,没事就以哭来要挟,耍赖。因此对孩子的问题,我们都不要针对问题表面去纠正,而是要针对问题根源来矫正。孩子是一种正在塑造中的人,性格几日一变,习惯几日一变,看着一些问题表面,慌了手脚,脚痛治脚,头痛治头,家长一辈子都处于忙乱和烦躁中,这种状态自己都不行了,愁眉苦脸心力交瘁,何以谈到再来教育孩子?

13.打孩子是教育方式吗?
   本来没打算写打孩子这一节。但是楼上很多网友谈到打孩子,我想这可能也是中国父母比较普遍的一个现象,不管轻打重打,家长都会来一两手,既然是国情,就有的说。又谈到打孩子属于东方式,又谈西方式教育,还韩国日本,概念还挺多的。咱就也这儿阐发开去,权算一家之言,参考之便,把概念消灭了。教育最忌概念化,鄙人最痛恨把概念输送给家长的教育书,把家长变成一个学者型家长,什么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一大堆,等到真正实践,歇菜。
   打孩子算不算一种教育方式。我的答案是否定,而且坚决否定。为什么呢,第一,我的主题是谈长期的教育,培养一个精神健全的孩子。打孩子能打出健全的精神么?绝对不会。这要算是教育方式,那偷鸡摸狗、杀人放火都可以算能力培养了。第二,打孩子是非常手段,非正常手段并非我们要提倡的方式和方法,并且坚决摒弃。
   那我们分析一下家长为什么打孩子。第一,家长说,嘿,我打孩子很有效果呀,一种是孩子哭了闹了,提些不合理的要求,你采取暴力手段,使之害怕,以暴制暴,镇压住了。但是你设身处地想一想,这种短期效应的效果,与跟孩子形成对立关系,乃至在他心里留下的恐惧等不良意识相比,显然是要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果你经常这样,那么,你绝对与孩子形成对立关系,他对你的屈服总会爆发出来,在屈服中形成的压抑会导致畸形心态。并且将来他对待弱者的时候,也会采用暴力方式,你很有可能给社会培养一个“暴徒”。中学时我有一个同学,很“阴”,你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但是我知道他父母打他的时候,他不吭声,默默忍受,跟刘胡兰似的。我们都很害怕他,因为你不知道他心里对父母,对同学、对社会是什么态度。很多年后我跟他没联系了,也不知道他过得如何,有没有把原来的压抑从成长中消解到,但显然,他的少年时期是如何不幸福、与家庭的冷酷关系令我记忆忧犹新。那么我们中间每个被家长打过的人,恐怕留下的不是美好的回忆,虽然说打的过程中也许纠正了某些错误,但是如果采用平和的办法来解决,肯定是美好的回忆。第二,有的家长说,孩子这么倔,不打,实在没辙了。也就是说,孩子已经顽劣到非要打不可的地步了。这里家长反省一下,孩子到了这一步,肯定是之前教育不力的后果,也许这时候打都没有用的。这个时候,更需要的是长期的教育工作,不是打一次解决一次的问题。总之,发展到非打不可的地步,问题比较大了,从长计议吧。
   客观地说,经常以打来解决问题的家长,第一,脑子不太动,简单粗暴;第二,文化程度相对低,野蛮手段。家长自己要反省。如果你动一动脑子,举止文明影响孩子,绝不至于发展到要打的阶段。现在想来,我身边确实有一些家长,跟孩子的关系从来就没到打的份上。总之,打能够解决的问题,不打肯定也能解决,只是不是发展到非正常的阶段。
   那么,有人又扯到传统文化上,认为打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西方又放羊式的,对立起来。实际上谈这个对立概念根本没有意义。教育是对人性的锻造,不是拿别人的模板来拷贝。世界各国有各国国情,教育的重点不一样,但好的教育,归根到底,道理都是一样的,都是将人性与社会理性做个完美结合。比如说,日本人,从小特别注意培养保护自然资源,小孩子绝不会去砍树,那跟砍头一样严重的。为什么,日本弹丸之地,自然资源太缺乏,保护好老家为立国之本。这个当然也适用于我国,但是我们以前都说地大物博,没人去强调这个。现在破坏太厉害了,大家来强调环保概念。还有西方,美国,从小教育诚实很重要,为什么,在他们的法律制度里,连克林顿说假话,妨碍司法公正,也是犯法,所以他们强调这个。我们老辈人觉得太诚实会吃亏,不太强调这个,所以咱们中国人敢忽悠一点。但是现在社会进入诚信体系,你信用卡透支,贷款不还,信用投机,都会进入你的信用档案,也成为你在社会上立足的依据,偷奸耍滑那一套没用,所以诚实观教育也是中国父母所要正视的。因此,教育确实是跟当地社会连成一体的东西,现在我们的社会和以前相差很大了,很多观念在重新建立,价值观在重新建立,我们在在吸收世界先进的教育观,正视人性,所以不必强调西方东方,必须把这些概念打碎,落后的需要改造,有用的成分都可以吸纳。那么,说到打是中国传统教育,这有误差,或者说是一种表面现象,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实际上是对家长制的绝对服从。“子不教,父之过”,这是对象;“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这是制度,是纪律,是根源,儿子只能听老子的,不能说不,不就不孝不忠了,犯大忌了。那么这个教育关系有不合理的地方,就是老子完全把儿子当成自己的附属,一个必须完全从听的工具,没有尊重儿子的人性。儿子不听话,可以体罚,打儿子不犯法的,这是落后的。这要是在西方可不得了,社会机构知道你打孩子,可以收回你抚养权,可以告你,不但社会可以告你,孩子也可以告你。大家看过电影《刮痧》的就知道,人家把中医刮痧当成虐待,到时候你连探视孩子都很难。为什么,因为他们社会里,孩子一出生,就是个活生生的公民,打孩子,跟你打街上的人一样,都是要受到惩罚的。这个不能不跟人家看齐。现在中国家长调整这个观念就是,儿子其实可以说不的,老子要尊重儿子的人性需求。比如说,现在孩子上网,早恋,这些需求,按照封建传统那一套来说,禁止,不禁止可以打你,打到你不敢为止。一,体罚是暴力,搞重了说是虐待儿童,二,实际上是禁止不了了,现在教育里必须承认孩子的这些需求和权利,然后再具体沟通,否则必定是失败的对立关系。这个青春期的教育以后要具体讲。
   那么,教育是涉及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学科的系统工程,最重要的是必须了解人性的需求,结合社会实际,然后融会贯通,得出最佳方式 。打孩子,认为打孩子合理的家长,肯定都是受“父为子纲”的潜意识影响,家长制的余毒,必须戒除。因为它肯定是最落后的方式,最野蛮的方式,不人道的方式,甚至是犯罪的方式,极不提倡。光了解一些专业知识但没有实践和悟性是行不通的。因此对家长来说,是个学习和消化的过程,消化得很好的情况下,才能针对实际想出自己的辙。

14.好习惯慢慢来
  
   很多家长,为什么会突然关注孩子的教育话题?因为这时候孩子出现问题,有很多不良习惯,比如爱哭,比如拧着来,比如一意孤行,爱干啥就干啥,谁也劝不住,比如除了好人好事什么都敢干,这就是传统中认为“不乖”的类型;还有的太乖,什么都听父母的,没主见。不乖也不行,太乖也不行,搞得父母很头疼,所以赶紧寻医问药。这个时候,第一,不要紧张,也许不良习惯是孩子成长中天然的东西,很多孩子都有,不是你一家,你现在关注到,就好。第二。不要着急。别想找个法子,一下子把孩子扭转过来,那不可能,即使可能也不是好办法,好得快的去得也快,教育是长期的事,好习惯慢慢好,所以,要有耐心哟。
   首先要知道,孩子并不是天生就会有好习惯,他会无意中就形成在你看来的坏习惯。比如说,有过孩子的人知道,婴儿刚出生,可能就会形成白天睡觉晚上吵闹的习惯,这没有办法,这个习惯是天然的。你就会觉得这孩子,这么难带,累坏了都。这时候,你就得想办法帮他调整过来,慢慢地,白天逗他玩一下,分散精力,晚上奶喂足了,慢慢调整生物钟。如果原来一个晚上哭个五次六,慢慢调整哭个两三次,渐进改变。如果你没有调整习惯的心理,由着他,那真的很累。还有,婴儿阶段,孩子的大小便不规律,有时候隔几分钟就来一次,你换尿布都忙不过来。别以为你家里尿不湿多就由着他,每次换尿布的时候,你都可以再“嘘”尿片刻,让他集中把屎尿出来,这样就会减少换尿布的次数。这些是生理上的例子。我举例就是说,你不要指望孩子天生就有好习惯,但是你有心,就可以培养成好习惯,特别是心智上的好习惯,更需要家长的培养。
   孩子的成长,就像一艘船,他自己有马力,开向他自己想去的而地方。而家长,必须是他的兼职舵手,帮助他调整方向,直到有一天他自己懂得掌握方向,你可高枕无忧。这里有很微妙的分寸。第一,他自己有马力前进,你不需要给他更大的马力,让他完全忽视自己的马力。很多人溺爱,会忽略孩子自己的马力,忽略让他锻炼中成长的机会,一辈子都得家长罩着,那可不成。第二,你只是帮他调整方向,保准他不会不会往危险区域开,不会撞到死胡同去。 那么孩子的习惯,就是阶段性的方向,家长必须时刻调整。
   很多人在鉴别孩子的方向上,总是以家长的标准来看待,给自己添麻烦的,就是坏习惯,不给自己添麻烦的,就是好习惯。其实未必如此,习惯都有两面性,一面积极的,一面消极的,因此家长去甄别孩子习惯的本性,心理依据,才能对习惯做出判断,然后调整,扬长避短,发挥出积极的一面。所以为什么我一直强调是调整习惯,而不是硬性去戒掉这个习惯。
   比如说,我举楼上的例子。
   “我女儿,4岁,性格是比较安静那种,能很专注的做事情,很听我的话。同事们都很羡慕我。我却有自已的担心:
     一是女儿太听话,而且胆子太小,事无巨细,连吃一只雪糕,都要她公公打电话问了我的意见后,才肯吃,平时我虽然叫她少吃,但是也不是很强求,而且我和她爸爸对她很少很少发火,长这么大也只打她打过两次,(我家小孩根本不用打,只要说话声音严历一些,她眼泪就滚滚的),她这么脆弱,我都不知道如何办才好,而且太听话了,一点自已的主见都没有,好象也不太好。
    另外,我女儿很受不了批评,在幼儿园里,老师有时候批评她们组的小朋友,她都会深受打击,回家后就可怜惜惜抱着我说:妈妈,我不上幼儿园好不好?或是说:妈妈,你给老师讲,叫她每天都要表扬我诸如此类的话。有时候感觉她为了让家长喜欢,老师表扬,太压抑自已的个性发展,我们平时也从未要求她事事争先,总是告诉她第二名也光荣。其实我只是想她有个快乐幸福的童年,健康快乐的一生。我应该如何引导她呢。”
   这个女孩子其实是乖乖型的,好处是听话,容易达成沟通,比较好教育。需要调整的是,第一,脆弱,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也就是要加强她心理上的抗挨打能力,这当然是个长期工作,比如可以通过讲克服挫折勇敢型故事,给她模范;在生活中给予鼓励性的教育,经常说,孩子,你行的。培养实践能力,把一些义务分担给她,帮助和鼓励她完成。总之,让她明白,挫折是一种过程。相信如果家长有这个意识,孩子渐渐会心理强大起来。第二,她没有主见。这一点请你参考我第九章“培养判断力,让他有主见”。
   比如说还有人的孩子爱欺负别人。这里有两面性,第一,有进攻性,积极性,把孩子在这方面的强烈欲望引导在正确的兴趣上来。第二,欺负别人,观念有悖,应该在观念上调整,认识到这是不文明的行径。
   那么家长每个阶段都会遇到孩子的不良习惯,有的特别头疼。如果都能一分为二地分析,将习惯中的积极一面发挥到正确的道路,同时消极一面必然也能够消除,这需要家长的智慧,长期的有效的法子。好习惯要慢慢来。任何坏习惯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分不清好坏在哪里,疏导不了,将来根深蒂固,为时已晚。

15.饭桌教育,你不知道却最重要
  
  问家长们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地方孩子最容易受到你的影响?
  我给出的答案是饭桌上。
  如果你觉得一个孩子,言行举止精神气质乃至价值观跟他父亲,那么你可以观察他们家庭一天的生活,最终你会发现,最重要的言传身教的场所,是在饭桌上。
  一个三口之家,你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只有吃饭的时候,三个人在聚在一起。虽然我们提倡吃饭时不要说话,避免一嘴两用,但是吃饭期间,你们还是不得不聊起一些烦恼或者开心的事。比如,妈妈会抱怨单位一个同事特别讨厌,老是喜欢在领导面前讨好,言语之间颇为不屑,也许还夹杂着其实比不过人家的酸溜溜的无奈;比如说爸爸会吹嘘自己如何耍了点滑头,在同事间争取了一次半出差半旅游的机会。放心,你们这些牢骚和伎俩,包括精神气质,你的儿子绝对全盘接收。
  如果碰上来朋友客人了,在饭桌上客客气气,客人走了后又掰扯与朋友客人的矛盾,说人家不是,也请放心,也阴阳一套你的孩子很快也能继承。
  如果你是三代同堂的家庭,在把婆媳不满的矛盾夹带到饭桌上展览,相信我,你的孩子将来心里肯定不会健康。
  我刚才说的基本上是负面的情景。相反,如果你的饭桌上讲的是正面的,善意的、开朗的话题,相信你的孩子也会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基础。
  至于强调负面,是要让家长们警醒:我们在无意识中,不知不觉将自己身上的猥琐的、恶意的、乖戾的、讨巧油滑的一面教给孩子了,但你自己完全无意识。家长们不要不承认自己性格中没有这一面,你好好观察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天所做的事,一天所说的话,你会发现自己有很恶心的一面,一个人像在生活中表演正面角色是不可能的。而我正是强调这种无意识的教育带给孩子的负面影响。一个很明白的事实:加入你在饭桌上跟你父母老是争吵,那么对孩子的立场则是个为难的选择。或者,他认为,也许生活就是一个计较与斗争的过程,更别提你的那些小心理必然也传给他。
  那么饭桌教育一般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这是长期的,从内心到习惯到价值观乃至到处理方式,都有影响。如果你看到一个自私的、与别的同学老斤斤计较的学生,你到他家里去拜访一下,绝对是他父母的德性。古人说,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的儿子打地洞。这个话有一定道理,但道理并不在于我们平时理解的那样,农民的孩子就是农民,知识分子的孩子就是知识分子,黑社会的孩子就是黑社会,不能按照职业去分,现在都多少知识分子都是农民的孩子呀!我认为更多的指的是人格气质的潜移默化,龙凤是大气之物,高瞻远瞩,胸怀远大,这种气质的培养下,不论孩子将来是扫垃圾的还是开公司的,必定具有光明正大的气质,良好的生活追求;而老鼠,干偷偷摸摸的活儿,鼠目寸光,眼中有小利而无大义,这种人格气质,将来即便当官,也差不离是个人人小瞧的混混儿。饭桌教育在人格气质培养中,绝对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的饭桌是个教育的主要场所,但也是个代表,也是个比喻。也许对有的家庭来说,更常规的也许是床头教育(比如说跟孩子共处一室,那么在睡前的谈话会往往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最重要场所)。我们平时有针对性的对孩子的教育是有意识的,而这个场合是无意识的。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些最容易影响孩子的无意识教育场所,你也最容易暴露你的弱点传染给孩子。家长一定要警惕:自己已经有这样的性格缺陷了,就别让人家说自己的孩子:这操性跟他爹似的。只要你意识到这一点,在这些场所可以谈些健康的,培养光明气质的话题,而把那些见不到人的夫妻私己话题、矛盾争端问题移到更加隐秘之处,那么相信,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你已经创造了比一般人人更健康的家庭环境了。

16.懂得爱,一生快乐
  
  爱是一种教育吗?当然,而且极为重要。
  为了说明这个重要性,我们先认识一下没有爱的教育的孩子长大会怎么样?
  从心理学上来说,成长中缺少爱的孩子,长大后有两种极端倾向,第一,具有情感饥渴症。情感饥渴症的人缺少情感安全感,喜欢接触人却往往没有恰当的方式,感情的表达总是过分,乃至让人觉得很怪,甚至厌烦,喜欢合群其实又不能合群。有的埋藏着恋父恋母情结,甚至畸形的情感渴求,在压抑中变化,决定一生的命运。
  第二,冷漠症。缺少爱,会造成真正的内心的冷漠,心如铁冷,内心容易产生仇恨。像马加爵一样的案件现在不是一件两件,根子上是有冷漠症。如果有爱的教育,绝不至于发展到那么极端的。
  以上是两个极端。但在我们生活中,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你又怎么知道还是是不是缺乏一些爱的教育,需要不需要对这个问题重视呢?恩,是的,其实很多家长在与孩子的接触中早就赋予了爱的教育,但是一些家长很忙,或者有不恰当的接触方式,孩子就可能出现一些缺少爱的苗头。
  我举几个例子,你也许就能举一反三,知道孩子在爱的教育上需要不需要加以关注。比如一个我朋友的孩子,特别爱翻脸,说不高兴就高兴,为了一点小事就跟同学、朋友、甚至跟父母产生绝交的念头,别人不理他,他就永远不理别人。这就是缺少爱的表现。那么正面的例子是,孩子跟小朋友产生别扭,闹翻了,但是过一两天,他就忘了不愉快的事,又跟没发生过任何事一样玩在一起。仔细分析,闹别扭呢,是属于情绪反应,产生矛盾了,情绪不愉快,所以不跟你玩了。但是情绪波过去以后,哦,底下的感情涌上来了,同学之情,朋友之爱,父母子女之爱,他内心有这些东西,情绪过后这些东西就占据内心的主宰地位,所以他很快就回到爱的世界,正常的情感世界。那么没有受过爱的教育,心底里没有这些东西,不愉快产生的仇恨情绪冲不掉,甚至成为心底的沉淀物,一个人内心埋着恨,却没有爱化解,不出事才怪呢。
  再举例,有的孩子,什么不高兴的事在心理憋着,不愿意跟周围的人交流;同样,快乐的事情也不愿意和别人分享。他是孤独的,这也是缺少爱的教育的征兆。还有一些孩子,从小表现出特贪婪、自私,妈妈买了水果他就一个人都包了,吃不完也不分给家人。其实很多恶习,都是缺少正确的爱的表现。父母只要有这个意识,一般能够发现的。
  总结一下,爱可能是孩子一生中解决矛盾的最好的润滑剂,化解危机的最佳良药,万万不可轻视。
  那么怎样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这个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给予爱,一个部分是学会爱。
  给予爱,就是你必须让孩子有爱,享受爱,自己有了爱,才懂得爱之妙处,懂得爱别人。从婴儿开始,父母就在不知不觉中给予孩子爱。比如说婴儿时期开始,孩子就喜欢在妈妈的怀抱里的感觉,怀抱和体温让孩子有安全感。父母的轻轻抚摸和轻声话语以及摇篮曲,都对孩子早期的心理健康的基础,爱的基石。孩子学会沟通之后,父母要了解他的快乐和烦恼,与孩子分担和分享,这里面有点点滴滴的爱(但绝不是你爱),这是爱的教育的很重要的手段。
  那么对于能沟通的孩子,让他学会爱是很重要的。让孩子学习爱,自己的潜移默化其实是最重要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孩子更是这样。有的家长对老父母态度不好,甚至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这个很要命,孩子有一定理智的时候,一定不相信你曾经对他有爱的教育。即使他相信你是给他爱,但这种爱也是很狭隘很自私的,你的孩子绝对不会把这种爱融入他广阔的生活,他只会有选择地爱,爱对自己有利的人,是一种势力的爱。有爱心的父母,对生活中的人和事抱着友好和关心态度的家长,他的孩子必定也有健康的爱的基石。甚至爱花园里的一草一木,一举一动,对初涉人世的孩子都有至深的影响。有了爱,孩子的世界都是美好的,无所畏惧。
  那么对于已经发现还有有缺乏爱的迹象的家长来说,也一样,还是从沟通入手,改变他内心的世界观,慢慢改变,给予他爱,让他学会爱,让爱代替恨。如果发现他已经发展到有心理缺陷了(很多心理缺陷是由于缺少爱的教育形成的),则可以让他专门看心理医生来矫正。
  爱的教育其实是一种技巧,一种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说得容易做起来有时候不到位。最经常出现的是溺爱的行为,会导致许多不良后果(注意,溺爱不是爱)。下一章再讲如何避免溺爱。

17.1.溺爱是人格杀手
  
   你的孩子有溺爱倾向吗?
  举个例子。一个小男孩,7、8岁了,上小学二年级。有一天放学回家要吃香蕉,吵着要正在厨房里煮饭的奶奶为他取香蕉并剥皮,老人家正忙得脱不开身,就说“你自己拿吧”。这时小男孩就大吵大叫,自己动手剥吃香蕉后故意将皮丢了一地,且还感到很委屈……这是一个典型的娇惯溺爱的例子。吃香蕉自己拿和剥皮,对于一个7-8岁的孩子来说并不难,为什么一个小学生却要别人代劳呢?吃香蕉剥皮的责任是谁呢?可见这家人在平时教育孩子方面没有重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17.2.溺爱会有什么后果呢?
  
  这是一个心理治疗例子。“妈妈,让我安乐死吧!”晚上,巴南区18岁的高中生小伟给母亲发去短信。小伟和蒙蒙是某重点中学高二学生,两人均成绩优异。小伟性格内向,与蒙蒙交往不久,即遭到老师、双方家长极力反对。 可两个孩子半年后竟开始同居,成绩一落千丈。因闹别扭,今年元旦蒙蒙向小伟提出分手。小伟深受打击, 大年三十晚,小伟在婆婆家吃完团年饭,独自提前回家。他给同学打完“最后一个电话”,在卧室割腕自杀。“感觉不对”的同学及时赶到,破门将小伟送到医院。小伟在给母亲的遗书上说:“半月来,我每到晚上就一个人躲着哭泣……可没有她的世界,我活不下去……” 两周后,小伟再次割腕自杀。为留住儿子的性命,王女士上门哀求蒙蒙和其母亲帮忙。王女士拿出一封蒙蒙写给小伟的旧信。信中用很大篇幅记录的竟是两孩子因为一个昵称而吵架的事。

  这是溺爱的一种后果。让孩子没有一种独立的人格,却承受任何一种压力。
  其实,如果我们按照之前讲的,自小给孩子分担责任,就不会有溺爱存在。而事实上,在中国,隔代教育如此普遍,或者年轻的父母本身没有这个意识,加上中国传统的心理影响,溺爱之风无所不在。溺爱的根本是什么,就是家长本身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生命来尊重和理解,而是当成自己的一个心爱的宠物,所以含在嘴里怕化了。疼的时候百依百顺,刻意纵容,让孩子对生活本身失去了理解,以为生活就是恣意妄为。一般来说,溺爱的父母并不明白孩子在生活中是什么样的位置,以为是神,是心肝,是自己能付出所有的那个人。父母化解了孩子生活中所有的压力,孩子感受不到压力,那么他自己就想制造一种“假象的压力”。比如说,有的孩子肚子饿了,故意不吃饭,父母就追着,到处求他吃,他获得一种“变态的快乐”。这是他故意制造的生活的压力。溺爱的孩子一般脾气比较怪,会想出匪夷所思的东西来刁难别人,小霸王、小怪物、小人精,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无所顾忌,曾经有一个十八岁的孩子因为跟妈妈发生口角,拿刀子把妈妈捅了,妈妈这才知道是溺爱的后果。
  所以,很多孩子在爷爷奶奶的溺爱下长大,到自己身边的时候,一定要把受溺爱的心态改正过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把责任给孩子,把压力随时给孩子分担。比如说孩子看上一个玩具,父母千万不要因为有钱就随手买下。你必须让他明白几件事:第一,买下这个玩具,相当于妈妈要去上几天班的工资;第二,为什么要买给你?孩子必须付出一定的条件,哪怕是一个口头的承诺。这样的话,他就不但会珍惜这个东西,而且明白生活的责任和压力所在。溺爱的孩子很容易用撒泼来要挟,这需要父母有一定的勇气和耐心来纠正,需要时间。一味的答应不是爱,而是扼杀他人格的凶手,爱呢,是需要智力的,需要谋略的,需要勇气,甚至需要孩子承受一些委屈和磨难。
  如果现在你的孩子已经是一个溺爱长大的小霸王,OK,你和他的斗智斗勇就开始了,目的是要他学会有责任,这就是爱,有一些痛。如果你的孩子刚刚出生,一定要记住,不要溺爱,要爱。
  
17.必要的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会被很多人忽略。因为当因为缺少挫折教育而产生问题时,人们往往追溯不到这是因为缺少挫折教育的原因。
  那么一个人缺少挫折教育,会有什么样的不良后果呢,先看一则当下的新闻事件。
    现年16岁的印度美少女辛吉妮•塞古塔平素喜欢歌舞,也曾演过电影。然而日前她在参加一次电视台歌舞比赛时,意外发生了。当辛吉妮自鸣得意地表演完毕时,一名主席台上的“毒舌评委”毫不客气地批评道:“你今天的表演没精打彩,很差劲!”羞愤难当的辛吉妮仿佛遭遇当头一棒,只见她久久地呆立在那里瞠目结舌,接着白眼一翻当场昏倒在地。辛吉妮在入院观察了两天后,由家人将其带回家中继续休养。岂料日前,辛吉妮的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她先是失去了语言能力,接着连四肢也无法动弹。并且她仿佛得了失忆症——不仅对自己曾经出演过的电影无动于衷,甚至连家人都回忆不起来。
  辛吉妮的意外病倒,让父亲迪利普•塞古塔十分自责。他说:“我想对所有的父母亲说,不要给你们的孩子施加过多的压力。这样的淘汰比赛实在太残忍,我为我犯下的错误追悔莫及。”
  这个例子中,他父亲从自己的角度检讨,认为是给孩子的压力过大。这是一方面,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呢,当然是少女自身的原因,简单地说,就是缺少抗挨打能力,心理非常脆弱,在突然的心理打击下,会崩溃。
  上面这个例子相对极端一点。那么再说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一个女孩子,由于父母是老师,她在小学中学时都受到种种庇护。上了大学以后,开始独立生活,一天由于私自用了舍友的洗发水,而被舍友视为小偷遭到排斥,最终在这种生活了得了抑郁症,不得不退学。这种情况其实很普遍,现在很多高校里出现的学生跳楼、学生自残等诸如此类的事情,就是没有一个对待挫折的心理和能力,导致心理失控。这个例子根源就是,在女孩子的大学之前的成长环境中,什么事都有父母担当,没有自己处理压力的时候,一旦碰到需要自己解决的问题,慌了手脚,溃不成军了。
  那么,由上我们可以看出,缺少挫折教育,第一,体现在心理防线特别脆弱,经不住打击;第二,体现在处理压力极为无能,一旦无人帮助,闷在心里,就疯掉了。
  那么,你怎么看出你的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缺陷呢?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哪里呢?
  有一个现象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其实在我们同学中,成绩中下的同学,进入社会之后,往往抗挨打能力很强,不怕失败,因为他就是在适当的压力下长大的。往往品学兼优的学生,一进入社会,如果环境不如意,倒是容易失落和消沉。以我本人为例,在中学的时候是个优等生,自有心理优势,进入大学后只处于班上中等成绩,有一阵子心理难受,对自己怀疑,过了一两个学期才定好自己的位子。这说明了什么,长期在赞扬和肯定的环境里成长,难免有自我和孤傲的心理作怪,一旦遭遇现实打击,心理优势一个跟头摔下来,不防备就会摔得很惨。
  同样道理,现在我们的孩子,一般都有两代人在宠爱。特别是一些家长,或者爷爷奶奶,特别炫耀孩子,一点点小成绩就夸上了天,在孩子和别人面前都夸,甚至一些缺点也都夸成有点,比如说有的奶奶就喜欢这么说,我们家孩子在外面都不受人欺负,只有他敢惹别人不敢惹他的。种种言论都能助长孩子目中无人的骄横心理,以及唯我独秀的孤傲心理,这两种心理都会使孩子处于一个空中楼阁之上,一旦没有家长的保护,马上摔下来。
  通过以上的环境分析,以及你孩子的性格特点,你大概就能知道孩子需要不需要接受挫折教育。最普通的是你要看孩子对待别人批评的态度。如果能接受批评,总结教训再来努力,这是最好的。各种抵制批评、逃避批评害怕批评的心理都需要接受挫折教育。挫折教育就是你把适当的压力还给孩子,让他自己来处理,让他适应人生阶段性的失败,失败中找到克服的方法。比如孩子去参加一个画画比赛,没选上,这时候你必须抱客观的态度来分析,一方面指出他的不足一方面给予肯定和鼓励。一般家长会有两种错误的处理态度,第一,说我们家孩子其实画得挺好的,评委不公平,或者其他孩子走后门,名额让别人抢了,还把孩子夸成一朵花。这是助长他脆弱的畸形心理。第二,老是强调孩子的不足,别人怎么怎么好,这样会让孩子没有信心没有主见。
  那么举一反三,孩子在任何一次压力面前,可以给他疏导,但决不能大包大揽,让孩子觉得压力与他无关。包括前面所说的责任感的教育,独立性的教育,都是与挫折教育互为作用的。以我们开头的例子,家长对女孩子的赏识教育肯定过头了,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无往不胜的,没有能力去接受批评和失败,这个血淋淋的例子必须引起家长的关注。一句话,不能接受批评、不能自己解决压力的孩子,青春期之后必然出现问题。
  

18. 你的孩子爱撒谎吗?(上)
  
  你的孩子会撒谎吗?
  孩子喜欢撒谎,这是让部分家长特别头疼的问题。一个家长给我打电话,她孩子已经上初三了,差等生,问他在学校里的事情,几乎都是撒谎,从隐瞒分数到找借口出去玩,撒谎成性。家长不知道下一步送他去哪里学习,已经到了束手无策、欲哭无泪的地步。我说撒谎到这个年龄、这个地步,肯定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你早干吗去了?家长这时候才醒悟到以前确实忽略的孩子的心理培养,缺少沟通,处于完全的隔阂中,在家长与孩子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博弈中成长。这个例子可以告诉我们,不要让撒谎陪伴孩子成长,等到撒谎成为习惯,成为性格中的一部分,那就积习难改了。
  孩子的撒谎现象,一般两三岁就可以开始了。总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无意识的,一种是有意识的。无意识呢,就是所谓的小聪明,灵机一动。幼儿园里分糖吃,有个小朋友已经吃过了,还想吃,灵机一动,就跟老师说,我还没吃呢。于是又骗了一颗糖吃。有意识的,比如说今天考了60分,顺着老师的笔迹,改成80分,拿回去交差。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信手拈来的撒谎,后者是有预谋的、有准备且目的性明确的撒谎。
  无意识的撒谎是很多聪明的孩子都能用的到,类似于一种趋利避害的聪明本能。有的家长,特别是姥姥一辈,特别纵容孩子的这种小聪明,认为是比别的孩子智商高的标志。智商确实高点,这是没错,但是,如果无意识的撒谎次数多了,就会转变成有意识的,撒谎会成为一种生活手段,那就品行不对了。那么,这里强调的是,无意识的撒谎可能是小孩子比较普遍的现象,正常,不必太紧张,只要正确引导不让其发展就可以。我们主要对有意识的撒谎进行针对性矫正。
  我相信没有家长会认为撒谎是一项特长,除非他是个诈骗犯并非想子承父业。多数家长肯定都是助长纠正。实际上,每个孩子的撒谎有不同的情况,不同的原因,咱们要从根子要除掉,你必须找到自己孩子撒谎的原因——一定是某种压力或者动力早就他的谎言,一件事情如果能用诚实的话来解决掉,谁也不会费撒谎的劲儿。我列举几种典型的撒谎例子,家长可以对号入座,或者以此类推,找其究竟。
  第一个例子:三岁的萌萌从幼儿园里回家,书包里带了一朵塑料花。妈妈问,是谁的?萌萌说,是我自己的。妈妈大吃一惊,自己根本没有给她买过花,所以不可能是她自己的。这还不是妈妈的吃惊之处,吃惊的是,当萌萌说是自己的时候,说得理直气壮——即便是一个老手撒谎,也不能撒谎得这么镇定。这可把妈妈急坏了,这么小,撒谎就这么成熟,这哪成呀!
  那么,孩子这么小,这样熟练而理直气壮的撒谎是从哪里学的呢?这一点家长可以不必自我检讨,这种撒谎发生在六岁以下的小孩子身上,其实属于一种“现实与想象混淆”。她喜欢某种东西,玩过以后便认为那种东西是自己的,并不是有意撒谎。那么,萌萌的妈妈第二天便和她一起上幼儿园,将花一起还给老师,教她分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什么是别人的,家长只要有心,“现实与想象混淆症”很快就可以消除。

  
  本帖整理打印地址 http://blog.sina.com.cn/enpysc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