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中的村庄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早上上班的路上,看到晨曦中的村庄,不禁想起了在洪湖上学路上的景色,也是这样雾霭霭的晨曦,也是这样各家各户的烟囱里冒出缕缕白烟,那时的我,怎么也没有想到现在的会在这万里之外也能看到如此相像的景色!现在与那时的区别是:现在我坐在车里欣赏着景色,而那时是我徒步走在泥泞的乡间路上,欣赏着大自然的美丽!这里是蜿蜒起伏的青山绿水,那里那时却是一望无际的水田湖田;这里是各式各样小车在柏油路上奔跑,那里那时却是水牛在田野里耕田犁地,鸡鸭猪狗在村头叫嚣喧哗,。。。



随母亲下放时我正在读小学五年级,乡下已经进行了教学改革,小学六年级已经被改革掉了,我就只好上了初中。乡下没有中学,就让小学“戴帽”,加了初中班。但不是每个小学都能戴帽的,只有几个上面给配有相应的师资的小学才能有“帽子”带,---才有初中班。我和这位肖同学每天就要走八里(肖同学要走十里)地去吕家边小学的戴帽的初中班去上学。

我所在的初中班有32名学生,加上我只有三个女生,一个是当地医生的女儿,一个是一家中农的女儿。

我们的语文老师,名字我还记得很牢:孙显宴,是当地人,住在团结四队,--原来叫孙家屯。孙老师的文学修养很深,原来对我来说是很枯燥无味的语文课,让他一讲就生动活泼。文革中我们在小学只学了白话文的“毛主席语录”、《毛泽东诗词》,小说也只有《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等,孙老师给我们讲解了一些古文、古诗,讲得很生动,至今我都能记住他给我们讲“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首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时的神情,给我们讲诗人写这首词的心境,和寓意,引导我们也能像诗人这样来“触景生情”,。。。孙老师可以说是我在中国古典文学上的启蒙人,他还给我们讲解了一些诗词]、对偶、对联、排比等,让大家充分发挥自己词语能力来相互对联、对句。记得班上有一位叫柳正南的男生,我跟他对联、对排比句对的最起劲儿!

我们的数学老师,我也记得很清楚,他的名字叫邓荣光,是华师毕业的,家在广东,他也说这带着浓浓广东口音的普通话。那时我们在学几何和三角函数,这些是我最拿手的科目,邓老师布置的作业我都能用敏捷的方法解出来,邓老师很喜欢我,班同学们也都羡慕我的解题能力。

回想到这里,一个圆圆的脸盘上带着谈谈微笑的面容浮现在脑海里,他是我那时的同班同学,现在只记得他姓肖。他比我离学校还要远一个村子,他家住在团结三队,--文革中都将各个村子的名字废弃了,用革命的名字和数字来代替--原来那是肖家庄,而我住在团结五队,--原来叫蔡家屯。他似乎是对我最感兴趣的一位男生(当然柳正南也没少缠着我),每天放学后就跟在我身后,问我课堂上学的东西。我也给他一一回答,觉得他并不是不懂,只是想让我再给他说一遍。

后来他问我能不能把我解题的思路也讲给大家听,来提高全班同学的学习成绩。我也答应了下来。这位肖同学就忙前忙后地在团结小学--就在团结四队--借用教室,因为只能是在晚上进行,他还去找来一些煤油灯---那时候还没有电呢。讲了一次后,同学们的反应都想要继续,他便跟我商量,能不能定下来每周给大家讲两个晚上。我被他的热情所感染,也是盛情难却,就答应了下来。肖同学又召集了团结大队的好多学生来,不仅是我们班上的,别的班别的学校的学生也闻讯而来。因为天黑,我也看不清楚每次到底都有多少同学来,反正是有问必答。

后来发展到除了数学之外,语文、英语、物理的问题也都问了起来。我就只能进自己的能力来跟同学们一起解题。

每次讲题结束后,肖同学都提着煤油马灯送我回家。我家住在生产队的粮仓边上,粮仓就在队里的打谷场上,除了仓库之外没有别的房子,稻子、谷子或是豆子收获后,打完场,稻杆豆杆堆成了高高的草垛子。有时是好几个男生跟他一起送我,我们就在打谷场上疯闹玩耍一阵。几次都被父母制止住了:怕是煤油灯点燃稻杆豆荠会失火-引起火灾。

那时真是天真无邪,玩得也没心没肺。
....
name_user 发表评论于
现在再也没有这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了,瞧这一会儿能源危机,一会儿全球变暖(冷),现在又经济危机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