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原地址:http://bbs.guoxue.com/viewthread.php?tid=438710&extra=page%3D1
印度的宗教哲学,由《吠陀》经典到《净行书》,再变而为《奥义书》,探讨宇宙人生的态度与方法,愈来愈加严密,内容也逐渐充实而包含广博,但《奥义书》的思想,矛盾百出,仍然不能摆脱婆罗门教的范围。求真的精神,也是人类潜在的根性,于是从宗教哲学脱颖而出、自求真谛的各派哲学,当释迦牟尼创建佛教的先后期间,纷纷独立,都自有它的哲学系统,和思想组织的体系。依照一般研究印度哲学的习惯,都叫它为正统六派,异宗三派。
所谓“正统六派”,指:
·数论派(Samkhya)
·瑜伽派(Yoga)
·胜论派(Vaisesika)
·正理派(Myaya or Naiyayaka)
·弥曼差派(Puarra Mimansa)
·吠檀多派(Vedanta)
这六派仍然承认《吠陀》以来哲学的权威,可以说是婆罗门教的“正统派”。
所谓“异宗三派”,指:
·佛教
·耆那教
·顺世论
这三宗是“反正统”,不承认吠陀思想的权威。
数论派的世界观是二元论,说宇宙的根元,有物质原理的自性,与精神原理的神我,由这两种的发展,而用大我慢、五知根、五作根、心根、五唯、五大、二十三谛等来说明群象。瑜伽派依数论派思想,成立瑜伽哲学。胜论派对于现实世界,立足于多元论,主张物理的世界观,用实、德、业、同异、和合、根本六句义的六种范畴,说明一切。正理派以胜论思想作背景,发展因明的正理,确定认识的价值。弥曼差派,继绍《净行书》的仪式。吠檀多派,祖述《奥义书》的哲学。实质上,都是祖述《吠陀》,稍加修整,另换一番新的面目。
【一】数论派
印度所有宗教的特点,哲学睿智的研究,往往超过绝对信仰的主观,数论派的哲学,首先便是确定这个现实世界,纯苦无乐,要求解脱,必须先了解苦因,但认为生天、祭祀、祈祷等方法,并非究竟解脱。这个世间,为三苦所逼:
(1)依内苦,包括病苦(风、热、痰等)和心苦(可爱别离、怨憎聚会、所求不得、有生就苦)。
(2)依外苦,不能摆脱物质世界的迫害等。
(3)依天苦,不能脱离自然界的束缚等。
他们建立因中有果论,立自性神我二元的根本原理。同时又建立二十五谛,二十五谛在藏文里也译为“二十五所知”,为宇宙人生的真谛。立三种量论:
(1)证量(又名现量,不含推比的直觉经验)。
(2)比量(由推理而得的知识)。
(3)圣言量(以圣者的教说为依据量知事物)。
正理派在这三种量以外,又加比喻量。因此认为神的存在,不能证明,就是不可知数,所以接近于无神论者。所谓二十五谛,如附表:
|————————————————————————————|
|非能造非所造者 |神我(精神方面之物) |
|————————————————————————————|
|能造者 |自性(物质方面之物) |
|————————————————————————————|
|能造所造者 |觉、我慢 |
| |五 唯——色、声、香、味、触。 |
|————————————————————————————|
|所造者 |五 大——空、风、火、水、地。 |
| |五知根——耳、皮、眼、舌、鼻。 |
| |五作根——舌、手、足、男女根、大遗根。|
| |心 根 |
|————————————————————————————|
数论派的哲学思想,显然由婆罗门的宗教意识脱颖而出,倾向于理性的探讨和生命的研究,要求解脱轮回而证道果。中国《大藏经》中数论派的典籍,有真谛所译的《金七十论》,可资研究。但整个思想系统,和理论的条理,仍然缺点很多,不能自圆其说。
【二】瑜伽派
瑜伽派的哲学思想,本来与数论派如出一辙。只是数论的宗旨,大有倾向无神论的成分;瑜伽派却建立超然一尊的神“大自在天”。瑜伽(Yoga)的意思,有冥想观行,天人相应的作用,所以有的译为“相应”,有的意译为禅、禅思、禅观。
《瑜伽经》立为四品:
一、三昧品(禅定中的觉受Samadhi ada),阐述三昧的本质。
二、方法品(Sadhana Pada),阐述人三昧的修炼方法。
三、神通品(Vibhuti Pada),阐述神通的原理和它的种类。
四、独存品(Kaiva1yaPada),阐述最高的目的,达到无系缚,绝对自在的神我境界。
瑜伽派的哲学,大体与数论派相似,只把“自性”改作第二十四谛,把“神我”作第二十五谛,立大自在天(伊湿伐罗Mahlsvara)为第二十六谛。自在天是无情、无想、无业,不受业果,超然于苦乐业报以外,扩展至超时空的大神我。
它是一切大人师,它的表记密语是梵文的唵(嗡Om)字,念诵它就可以得到相应。但瑜伽派所立的神,与人我的身心,又是不可分开的,所以他们的修炼方法和原理,又都从心理与生理入手,绝欲清心,自求解脱。
瑜伽的修炼方法,由八支行法而达到神通解脱的境界。所谓八支行法,便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
(1)禁制,就是行为的戒律,要守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贪的五戒。
(2)劝制,就是清净的行为,要知足、苦行、学习念诵和记诵,虔敬大神的五事。
以上两支,无论修道与在俗,都应共同遵守。自第三坐法以下,就只宜修炼瑜伽行者的特别修行。
(3)坐法,共有八十四种至九十六种之多,有莲花坐、狮子坐、鸡坐、拜坐等等。还有双手十指结成的手印(有许多种),这些都是达到神通成就的秘密表记。
(4)调息,练习呼吸气功的各种方法。
(5)制感,控制身体的感觉,有收摄六根的龟缩法等,可以达到如动物冬眠的状态。
(6)执持,使令此心不动,断绝一“切妄想,制心一处。
(7)静虑,由持心不动,可使境与心冥,得浑然合一的禅定。
(8)等持(即三昧,或称为三摩地),终使心如虚空,境照万象。
由执持到静虑和等持三支,是瑜伽的中心行法。由此而获得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智慧。换言之,最后达到启发自我不可思议的潜在力量,从自性而获得解脱,进入智慧的境界。但三摩地也有深浅的不同,大体分有想(有心)、无想(无心)两种。无想就是无想定的最高境界,由有心到达无心的妙境,可以使神我超然独照。
修习瑜伽,能够成就神通。据《方便心论》所记载,瑜伽外道有“八微”和“八自在”说法。“八微”就是四大(生理变异)和空、意、明、无明,“八自在”就是能小、能大、轻举、到远、随心所欲、分身、尊胜、隐没(隐身)。
瑜伽派的哲学,与其说它是学术思想,毋宁说它是实证主义,它的理论,也由于上古以来《奥义书》的层层蜕变,尤其注重禅思与观行,用身心求证宗教哲学的真谛,所用的方法,是近于科学的。印度任何宗教与学派,求证的方法,都离不开瑜伽的禅观,佛教也不例外,只是求证所得的,有程度深浅,与见地正确与否的差别。
【三】正理派
梵语“尼夜那”(Nvaya),有推理和标准的意思,通常译成“正理”,就是印度因明学的宗祖学派。正理派开创的目的,仍然在求真知,达到智慧的解脱,后来演变成为因明,有五支因明的宗、因、喻、合、结。及三支因明的宗、因、喻。严谨的推理体系,都只是正理派求知的一种方法论,并非正理派的大目的。有人认为西方逻辑(Logic)的发展,与印度因明大有耐人寻味之处,此是题外之事,暂不置论。
【四】弥曼差派
梵语“弥曼差”(Mimamsa)有思维考察和研究的意思。弥曼差的哲学,可以说是研究婆罗门教仪的教义,阐扬吠陀思想的宗教哲学。他们发挥阐扬《吠陀》的祭祀和教法的正统解释,思维考察《净行书》的内义。因此创立“声常住论”,认为《吠陀》经典的文字语言,除了“语意”以外,它的文字“语性”,还是永恒、共同、常存而不变的。《吠陀》的文字,就是大启的经典,不容否认就是真理,而字声都有极神秘的力量,《吠陀》为最高无上的原理,所以梵文字声,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哲学的基础,启后期佛教——密教咒语的理论根据,非常有力。至于建立理论的方法,并不是法定的盲目迷信,它也以因明论理方法为依据,建立量论。有经验实证的现量,推测而知的比量,还有比喻量和义准量。它完全维持古典的婆罗门教思想,反对佛教的非仪式主义。
【五】吠檀多派
继弥曼差派之后兴起,也反对佛教哲学,极力维护《吠陀》和《奥义书》的真理,以建立一个一元论的梵为究竟。顾名思义,就是《吠陀》的演绎。这两派虽然时代较后,但因为它是印度宗教哲学的大系,学说影响人心很大,所以通常都与前述四大派相提并论。
【六】胜论派
梵语“吠世史迦”(Vaisesika),又译作“卫世师”,有差异、特性等意义。初以六句义立宗,后又演为十句义。中国《大藏经》中收藏有玄奖法师译、慧月论师著的《胜宗十句义》,约如:
(1)实,梵语“陀罗标”的意译,说宇宙万有实体的本质包括时间和空间(体)。
(2)德,梵语“求那”的意译,说宇宙万有的现象(相)。
(3)业,梵语“羯磨”的意译,说万有的作用(用)。
(4)同,说万有群象不同中有共同的原则。
(5)异,说万有同中有各各差异的特性。
(6)和合,说实德、能所等,全体与部份等类之间的关系。
(7)有能,说万有实德业本身的功能。
(8)无能,说自果自生,不涉他果。
(9)俱分,说同体中互通,例如人和人。非同体中互异,例如人非禽兽。
(10)无说,说万有群象毕竟的不存在。
十句义的胜论派的总纲,由十句演绎分析,内容包含心理、生理、物理、精神、时、空等理论。对于物质世界,他们认为是客观的存在。同时建立极微的学说,分析物质大种,相似于现在通行的微细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以及素粒子物理学等等的学说。认为极微无数而常住,由不可见力,集合离散。分析到无可分处,就是极微,并无别有所造的主宰。极微不可见,不可再分析,它永恒不变不灭,无始无终,它的形状是圆体的。它如光尘(日光中的飞尘)的六分之一大小。但是地水火风四大极微,又各自不同,它们有色、味、触,犹如液体。极微互相拥抱,成二重极微,名为“子微”。三个二重极微相合,成三重极微,名为“孙微”,它的大小 就和光尘相同了。四个三重极微相合,成四重极微等等,这样辗转相依,形成三千大千世界。这与希腊初期哲学的原子论、唯物论、与中国《易经》的阴阳之说,有些地方有异曲同功之妙,近于自然科学。但这种学说因发生在印度,而印度文化的传统精神,最后的宗旨,都是要求超脱人间世界,所以胜论派最终的目的,仍然力求精神的解脱,并不向物的方面去研究发展。胜论派的特点,便是因中无果论,而且趋向解脱之道是求真知的见,等于是纯粹的知识论。
文章原地址:http://lhsys.blog.sohu.com/18726908.html
印度的宗教哲学,由《吠陀》经典到《净行书》,再变而为《奥义书》,探讨宇宙人生的态度与方法,愈来愈加严密,内容也逐渐充实而包含广博,但《奥义书》的思想,矛盾百出,仍然不能摆脱婆罗门教的范围。求真的精神,也是人类潜在的根性,于是从宗教哲学脱颖而出、自求真谛的各派哲学,当释迦牟尼创建佛教的先后期间,纷纷独立,都自有它的哲学系统,和思想组织的体系。依照一般研究印度哲学的习惯,都叫它为正统六派,异宗三派。
所谓“正统六派”,指:
·数论派(Samkhya)
·瑜伽派(Yoga)
·胜论派(Vaisesika)
·正理派(Myaya or Naiyayaka)
·弥曼差派(Puarra Mimansa)
·吠檀多派(Vedanta)
这六派仍然承认《吠陀》以来哲学的权威,可以说是婆罗门教的“正统派”。
所谓“异宗三派”,指:
·佛教
·耆那教
·顺世论
这三宗是“反正统”,不承认吠陀思想的权威。
数论派的世界观是二元论,说宇宙的根元,有物质原理的自性,与精神原理的神我,由这两种的发展,而用大我慢、五知根、五作根、心根、五唯、五大、二十三谛等来说明群象。瑜伽派依数论派思想,成立瑜伽哲学。胜论派对于现实世界,立足于多元论,主张物理的世界观,用实、德、业、同异、和合、根本六句义的六种范畴,说明一切。正理派以胜论思想作背景,发展因明的正理,确定认识的价值。弥曼差派,继绍《净行书》的仪式。吠檀多派,祖述《奥义书》的哲学。实质上,都是祖述《吠陀》,稍加修整,另换一番新的面目。
【一】数论派
印度所有宗教的特点,哲学睿智的研究,往往超过绝对信仰的主观,数论派的哲学,首先便是确定这个现实世界,纯苦无乐,要求解脱,必须先了解苦因,但认为生天、祭祀、祈祷等方法,并非究竟解脱。这个世间,为三苦所逼:
(1)依内苦,包括病苦(风、热、痰等)和心苦(可爱别离、怨憎聚会、所求不得、有生就苦)。
(2)依外苦,不能摆脱物质世界的迫害等。
(3)依天苦,不能脱离自然界的束缚等。
他们建立因中有果论,立自性神我二元的根本原理。同时又建立二十五谛,二十五谛在藏文里也译为“二十五所知”,为宇宙人生的真谛。立三种量论:
(1)证量(又名现量,不含推比的直觉经验)。
(2)比量(由推理而得的知识)。
(3)圣言量(以圣者的教说为依据量知事物)。
正理派在这三种量以外,又加比喻量。因此认为神的存在,不能证明,就是不可知数,所以接近于无神论者。所谓二十五谛,如附表:
|————————————————————————————|
|非能造非所造者 |神我(精神方面之物) |
|————————————————————————————|
|能造者 |自性(物质方面之物) |
|————————————————————————————|
|能造所造者 |觉、我慢 |
| |五 唯——色、声、香、味、触。 |
|————————————————————————————|
|所造者 |五 大——空、风、火、水、地。 |
| |五知根——耳、皮、眼、舌、鼻。 |
| |五作根——舌、手、足、男女根、大遗根。|
| |心 根 |
|————————————————————————————|
数论派的哲学思想,显然由婆罗门的宗教意识脱颖而出,倾向于理性的探讨和生命的研究,要求解脱轮回而证道果。中国《大藏经》中数论派的典籍,有真谛所译的《金七十论》,可资研究。但整个思想系统,和理论的条理,仍然缺点很多,不能自圆其说。
【二】瑜伽派
瑜伽派的哲学思想,本来与数论派如出一辙。只是数论的宗旨,大有倾向无神论的成分;瑜伽派却建立超然一尊的神“大自在天”。瑜伽(Yoga)的意思,有冥想观行,天人相应的作用,所以有的译为“相应”,有的意译为禅、禅思、禅观。
《瑜伽经》立为四品:
一、三昧品(禅定中的觉受Samadhi ada),阐述三昧的本质。
二、方法品(Sadhana Pada),阐述人三昧的修炼方法。
三、神通品(Vibhuti Pada),阐述神通的原理和它的种类。
四、独存品(Kaiva1yaPada),阐述最高的目的,达到无系缚,绝对自在的神我境界。
瑜伽派的哲学,大体与数论派相似,只把“自性”改作第二十四谛,把“神我”作第二十五谛,立大自在天(伊湿伐罗Mahlsvara)为第二十六谛。自在天是无情、无想、无业,不受业果,超然于苦乐业报以外,扩展至超时空的大神我。
它是一切大人师,它的表记密语是梵文的唵(嗡Om)字,念诵它就可以得到相应。但瑜伽派所立的神,与人我的身心,又是不可分开的,所以他们的修炼方法和原理,又都从心理与生理入手,绝欲清心,自求解脱。
瑜伽的修炼方法,由八支行法而达到神通解脱的境界。所谓八支行法,便是禁制、劝制、坐法、调息、制感、执持、静虑、等持。
(1)禁制,就是行为的戒律,要守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贪的五戒。
(2)劝制,就是清净的行为,要知足、苦行、学习念诵和记诵,虔敬大神的五事。
以上两支,无论修道与在俗,都应共同遵守。自第三坐法以下,就只宜修炼瑜伽行者的特别修行。
(3)坐法,共有八十四种至九十六种之多,有莲花坐、狮子坐、鸡坐、拜坐等等。还有双手十指结成的手印(有许多种),这些都是达到神通成就的秘密表记。
(4)调息,练习呼吸气功的各种方法。
(5)制感,控制身体的感觉,有收摄六根的龟缩法等,可以达到如动物冬眠的状态。
(6)执持,使令此心不动,断绝一“切妄想,制心一处。
(7)静虑,由持心不动,可使境与心冥,得浑然合一的禅定。
(8)等持(即三昧,或称为三摩地),终使心如虚空,境照万象。
由执持到静虑和等持三支,是瑜伽的中心行法。由此而获得不可思议的神通和智慧。换言之,最后达到启发自我不可思议的潜在力量,从自性而获得解脱,进入智慧的境界。但三摩地也有深浅的不同,大体分有想(有心)、无想(无心)两种。无想就是无想定的最高境界,由有心到达无心的妙境,可以使神我超然独照。
修习瑜伽,能够成就神通。据《方便心论》所记载,瑜伽外道有“八微”和“八自在”说法。“八微”就是四大(生理变异)和空、意、明、无明,“八自在”就是能小、能大、轻举、到远、随心所欲、分身、尊胜、隐没(隐身)。
瑜伽派的哲学,与其说它是学术思想,毋宁说它是实证主义,它的理论,也由于上古以来《奥义书》的层层蜕变,尤其注重禅思与观行,用身心求证宗教哲学的真谛,所用的方法,是近于科学的。印度任何宗教与学派,求证的方法,都离不开瑜伽的禅观,佛教也不例外,只是求证所得的,有程度深浅,与见地正确与否的差别。
【三】正理派
梵语“尼夜那”(Nvaya),有推理和标准的意思,通常译成“正理”,就是印度因明学的宗祖学派。正理派开创的目的,仍然在求真知,达到智慧的解脱,后来演变成为因明,有五支因明的宗、因、喻、合、结。及三支因明的宗、因、喻。严谨的推理体系,都只是正理派求知的一种方法论,并非正理派的大目的。有人认为西方逻辑(Logic)的发展,与印度因明大有耐人寻味之处,此是题外之事,暂不置论。
【四】弥曼差派
梵语“弥曼差”(Mimamsa)有思维考察和研究的意思。弥曼差的哲学,可以说是研究婆罗门教仪的教义,阐扬吠陀思想的宗教哲学。他们发挥阐扬《吠陀》的祭祀和教法的正统解释,思维考察《净行书》的内义。因此创立“声常住论”,认为《吠陀》经典的文字语言,除了“语意”以外,它的文字“语性”,还是永恒、共同、常存而不变的。《吠陀》的文字,就是大启的经典,不容否认就是真理,而字声都有极神秘的力量,《吠陀》为最高无上的原理,所以梵文字声,也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哲学的基础,启后期佛教——密教咒语的理论根据,非常有力。至于建立理论的方法,并不是法定的盲目迷信,它也以因明论理方法为依据,建立量论。有经验实证的现量,推测而知的比量,还有比喻量和义准量。它完全维持古典的婆罗门教思想,反对佛教的非仪式主义。
【五】吠檀多派
继弥曼差派之后兴起,也反对佛教哲学,极力维护《吠陀》和《奥义书》的真理,以建立一个一元论的梵为究竟。顾名思义,就是《吠陀》的演绎。这两派虽然时代较后,但因为它是印度宗教哲学的大系,学说影响人心很大,所以通常都与前述四大派相提并论。
【六】胜论派
梵语“吠世史迦”(Vaisesika),又译作“卫世师”,有差异、特性等意义。初以六句义立宗,后又演为十句义。中国《大藏经》中收藏有玄奖法师译、慧月论师著的《胜宗十句义》,约如:
(1)实,梵语“陀罗标”的意译,说宇宙万有实体的本质包括时间和空间(体)。
(2)德,梵语“求那”的意译,说宇宙万有的现象(相)。
(3)业,梵语“羯磨”的意译,说万有的作用(用)。
(4)同,说万有群象不同中有共同的原则。
(5)异,说万有同中有各各差异的特性。
(6)和合,说实德、能所等,全体与部份等类之间的关系。
(7)有能,说万有实德业本身的功能。
(8)无能,说自果自生,不涉他果。
(9)俱分,说同体中互通,例如人和人。非同体中互异,例如人非禽兽。
(10)无说,说万有群象毕竟的不存在。
十句义的胜论派的总纲,由十句演绎分析,内容包含心理、生理、物理、精神、时、空等理论。对于物质世界,他们认为是客观的存在。同时建立极微的学说,分析物质大种,相似于现在通行的微细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以及素粒子物理学等等的学说。认为极微无数而常住,由不可见力,集合离散。分析到无可分处,就是极微,并无别有所造的主宰。极微不可见,不可再分析,它永恒不变不灭,无始无终,它的形状是圆体的。它如光尘(日光中的飞尘)的六分之一大小。但是地水火风四大极微,又各自不同,它们有色、味、触,犹如液体。极微互相拥抱,成二重极微,名为“子微”。三个二重极微相合,成三重极微,名为“孙微”,它的大小 就和光尘相同了。四个三重极微相合,成四重极微等等,这样辗转相依,形成三千大千世界。这与希腊初期哲学的原子论、唯物论、与中国《易经》的阴阳之说,有些地方有异曲同功之妙,近于自然科学。但这种学说因发生在印度,而印度文化的传统精神,最后的宗旨,都是要求超脱人间世界,所以胜论派最终的目的,仍然力求精神的解脱,并不向物的方面去研究发展。胜论派的特点,便是因中无果论,而且趋向解脱之道是求真知的见,等于是纯粹的知识论。
文章原地址:http://lhsys.blog.sohu.com/18726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