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柳绵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金庸笔下的女子个性万千、风情万种,可最合男人们心意的,据说是双儿和小昭。

这倒一点儿都不奇怪,双儿对机灵好色的韦小宝忠心耿耿、千依百顺,而小昭对优柔寡断的张无忌情深款款、体贴入微,这能不羡煞旁人吗?况且这两个痴情女又都秀外慧中,身怀武功,温柔细心,陪着自己钟爱的男人出生入死,把吃苦当享福,那种朴素热烈死心塌地不图回报的关切爱意,全都发自内心。当然,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她们不求独占,一味宽容,从不争风吃醋,除了付出还是付出,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

每次读到双儿、小昭们的章节,我都会想,金大侠一定谙熟苏东坡与王朝云的故事。世人以为双儿小昭辈只是芸芸众男的一个绮梦,却不知这样无哗众之美、有长久之香的美惠贤型女子,自古就有,朝云就是一个。

初识苏大学士时,朝云十二岁,是一名钱塘(今浙江杭州)歌女。当时东坡任杭州通判,收朝云为苏家丫环,四年后纳为侍妾。朝云字子霞,姓王氏。我一直怀疑这个“王”,是苏夫人王润之所赠的姓。



苏轼(1037-1101)一生中共有过两位妻子,他十九岁娶妻王弗,十一年后王弗故去,东坡那首千古传诵的悼亡词“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即是伤悼王弗的。其后苏轼续娶王弗的堂妹王润之,王润之也先于东坡去世,让他再遭打击,“泪尽目干”。东坡陆陆续续有过几名侍妾,其中要数朝云最“敏而好义”、“忠敬如一”了。

朝云比苏东坡小二十五岁,在东坡的后半生中,朝云万里相随,九死不悔,悉心照料他的日常起居,白发红颜,情爱弥笃。

有一天,东坡吃完饭,扪腹徐行消化食物,看到侍儿们就拍着肚子问她们:“汝辈道是中何物?”有人答是满腹机巧,有人答是锦绣文章,东坡不以为然。惟独朝云说:“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东坡听罢开怀大笑,觉得只有朝云对于仕途困顿左右碰壁的他最为了解。

这样一位红颜知己,不仅懂诗词、解音律、能歌善舞、秀丽娴雅,没想到的是,其心志还无比坚贞呢。绍圣元年(1094年),东坡被南贬。那时的南方被目为烟瘴蛮荒之地,亲友们都认定他“垂老投荒,无生还之理”,合家痛哭,以为这一别便成永诀了。东坡也把后事预作了安排,把长子苏迈、次子苏迨安置到常州居住,只带幼子苏过同行。山高路远,瘴疠骇人,见侍妾们犹豫不决,东坡干脆每人发点遗散费,把她们就地解散了。只有朝云涕泣着执意要求同往,非要与东坡共患难同生死不可。

后来她果然病逝于惠州贬所,年仅三十四岁。那是绍圣三年,惠州瘴疫流行。笃信佛教的朝云,临终前念着《金刚经》上的偈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朝云曾为东坡生一子,可惜未周岁而夭。苏轼那首《洗儿诗》(“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和后来的“羁旅失幼子”、“老泪如泻水” 就是为这个儿子写的。

朝云之逝,对苏轼的打击是可以想见的。悲痛不已的东坡,作了《朝云墓志铭》、《悼朝云》诗及《西江月》词等伤悼自己最后一位人生伴侣精神挚友,他的“天女维摩”。那首《西江月》词是这样写的:

“玉骨那愁瘴雾,冰肌自有仙风。海仙时遣探芳丛,倒挂绿毛么凤。    素面常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此词寓意于梅,描写玉骨冰肌的梅花,有着不假妆饰的天然丽质,可惜凋谢了,就像朝云消散无踪。全词意蕴空灵,把对朝云的思念之情寄托在高洁出尘之笔调中,杨慎《词品》把它列为古今第一梅词。

不过要说到哀切感人,还得提一下跟东坡《蝶恋花》词有关的一个故事。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相传东坡谪惠州时,一日与朝云闲坐,时青女(霜雪之神)初至,凄然有悲秋之意,乃命朝云持大白,唱这阕“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却早已泪满衣襟。东坡不解,问她为何如此伤悲,朝云答曰:“奴所不能歌者,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苏东坡听了大笑说:“是吾正悲秋,而汝又伤春矣” (《词林纪事》引《林下偶谈》) 。

东奔西走的逆旅人生,飘零无根的絮影萍踪,空落落的秋千架,怅惘不已的多情行人,天涯的芳草遥不可及,佳人的欢笑终于杳不可闻……还有,敏感细腻灵心慧质的朝云!

朝云病逝后,东坡终身不复听此词。

我一转身,被三月的柳绵飞个正着。柳绵丝丝缕缕,空缱绻、道风流。都说“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那飞絮,若有若无的,可不就像极了一个叫朝云的女子,未歌先哽咽、泪流湿春衫的可爱复可怜嘛。

是啊,“枝上柳绵吹又少”,一声叹息未了,春已归去,徒留下一些春三月的传闻和故事,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又如电,关于小昭,关于双儿,关于朝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