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镜像(19) - 想起了庄则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序言:前不久去日本旅行了一次。所到之处、所见之事完全不同于我以前的经历。我明白,我所理解的日本绝不可能是一个真实的日本,但却真实地反映了一个短期游人眼中的日本,故将本文戏称为《日本镜像》

离开日本的前一天,我们必须要从东京回大阪了。在东京到大阪的新干线途中,有一个城市深深地吸引了我们,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人都耳熟能祥的名古屋。

这要从 37 年前的一段“小球推动大球”的佳话说起。而这佳话中的主人公就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世界乒乓竞标赛三连冠的乒乓健儿庄则栋。庄则栋自 1961 年起连续在第 26 , 27 和 28 届世界乒乓竞标赛上获得了男子单打冠军以后,成了中国人民的骄傲。但是随着国内文化大革命的爆发,中国不仅自动放弃了 1967 年和 1969 年在慕尼黑和斯德哥尔摩举办的后两届赛事,曾被中国政府一度捧为英雄的庄则栋也被打翻在地,成为革命的对象。

经过了几年文化大革命的炉火焚烧,中国重新产生了要回到脱离已久的世界大家庭去的愿望,因此当 1971 年日本举办第 31 届世乒赛时,中国组织了以前世界冠军庄则栋为主力队员的赛团奔赴名古屋。故事就从这里拉开了序幕。一天,在中国运动员乘车去比赛场地爱知县体育馆时,美国运动员 科恩错上了中国代表团的车。庄则栋不仅大胆而主动地向科恩表示了中国人民对美国人民的友好感情,并且接受了科恩回赠的一件运动衣。这则新闻用现在的眼光看起来极其平常,可是在当时的形势下,却震惊了西方媒体。庄则栋究竟是英雄还是卖国贼,也成为中国最高权力机构的争论焦点。

当美国代表团继续将橄榄枝抛向中国,向中国代表团提出回国前想顺道访问北京的要求时,不仅中国外交部不敢接受,就连周恩来总理也对此踌躇不决。假如不是在中美运动员离开日本的前一夜,中国最高决策人毛泽东主席连夜改变了主意,决定马上邀请美国运动员访华,中美关系的新纪元还不知再等到哪年哪月呢?

所以,每当谈起中美关系正常化时,我们这一代人自然地就想起了庄则栋。而作为打开中美关系的发源地名古屋也因此有幸将永载史册。回顾起这段历史,我们心潮澎湃。今天,我们一定要亲眼见到这部传奇故事的发生地,亲自来瞻仰在旁人眼里也许微不足道的爱知县体育馆。

从名古屋新干线站下车,我们发现了这座古老的城市兴建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物。除了中心火车站以外,站前站后的广场上也都被众多富有特色的楼宇所包围。由于我们的时间不多,一出车站,我们马上就按照预先的计划搭乘地铁名城线直达爱知县体育馆和附近的历史古迹名古屋城。为了能同时探访这两个地方,我们在爱知县体育馆的所在地市役所的前一站名城公园下了车。

公园里的游人很少,完全不像中国城市的公园里那到处都是早锻炼的人群。我们沿着公园里的小道散步时,可以远远望见树梢的上空浮现着一座同大阪城风格相近的翠绿色楼宇,那正是名古屋城里的天守阁。同日本大阪城和熊本城一样,名古屋城是日本封建割据历史上的三大名城之一。

就在名古屋城入口的不远处,我们见到了矗立在城墙边的爱知县体育馆。这是一幢毫不起眼的水泥建筑,远远地看上去就像是一个扁平的盒子。到了跟前才发现是一个专业体育场馆。场馆外的宽大的石阶楼梯可以直通楼上的比赛大厅。透过围绕着场馆的半透明长窗,我们看到了穿行在走廊里的年轻男女运动员。

我们围绕场馆转了一圈,场馆正门广场上一尊女排球运动员击球的铜铸雕塑,很容易让人回想起日本女排的光辉岁月。在体育馆的接待处,许多学生模样的青少年在排队报考新学年的各类体育训练班,训练班的科目除了游泳,排球,垒球以外,还有乒乓球。我们不好意思破坏场馆的规矩,因此只是在门口徘徊了一阵。不知道场馆里的工作人员或者这些前来报名的新学员们有没有听说过发生在 30 多年前的轶事。当庄则栋和美国运动员科恩在爱知县体育馆的照片,随着电波传遍全世界时,爱知县体育馆也成了人们注视的焦点。

站在爱知县体育馆的台阶上,我又一次地想起了你 – 庄则栋。

下期预告:神户夜话

http://org102.zorpia.com/0/5165/33056803.f049cc.jpg
名古屋车站广场

http://org102.zorpia.com/0/5165/33056796.875092.jpg
名古屋城天守阁

http://org102.zorpia.com/0/5165/33056798.f43ad1.jpg
爱知县体育馆-第31届世批赛乒赛举办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