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庄,庄老?(上)

历史上说起道家人物,都有老庄的说法,老是老子,庄是庄周。这“老庄”连字,同时又指道教三玄经中两部经典:《道德经》和《庄子》。其中《道德经》为大经,《庄子》被视为小经。

一般而言,这没有什么问题。

而这老庄连字,又表另一含义,即老子在历史上存在于庄子之前,不仅人如此,《道德经》及《庄子》这两部经典在历史上的成书顺序,也向来被视为如此。

这,本来一直也没什么问题,否则就不会有老庄的提法。

但及至近代,有了不同声音。一些大学者认为:《庄子》一书实在是成于老子《道德经》以前;庄子本人,也实存于老子以前;而道家的开山鼻祖,不应是老子,实在应是庄子本人;老庄,实为庄老矣。

要说庄子应是道教的祖师爷,当是一点不过。三清观里,怎么也该有庄子一个位置。因为什么?因为庄子把理想化的道家人物给描述清楚了,后人就可以有样学样,照着去修了。举个例子,道教中人都想成为真人,可这什么是真人,真人是怎样的样子,那就得去问庄子了。不读他的书,连真人是什么都不知道,还修个什么?所以说,庄子对道教的意义实在大。

可庄子在道教中,却又没得到那么高的排位,只从唐朝的皇帝那里得了个南华真人的封号。这就有点奇怪了。笔者琢磨着,究其原因,也怪不得别人,可能还是因为庄子太“另类”、形象太鲜明、个性太突出,上仙怎么样也得有点朦胧感,他要作为上仙,怎么看着都不那么像。而且如果你真给他个那么大的名分,以他的个性度之,他肯定很看不上,没准还要数落别人一顿。排位这种东西,对庄子而言实在是个累赘。

可若说庄子是道家的开山祖师,各项排名都当在老子之前,这就涉及到历史事实、及对道家文化的理解问题了,不那么好讲了。

后面就来调侃一下近代大师们对此问题的争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