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品三国(全集3)

万里长城十亿兵, 国耻岂待儿孙平。愿提十万虎狼旅,跃马扬刀入东京!!!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一) 临危受命  建安十三年八月,曹操率兵南下讨伐荆州,而荆州的刘表恰恰在此时病逝,天下形势发生突变。鲁肃设计的孙权、刘表、曹操三分天下的局势已不成立,政治上极为敏感的鲁肃很快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请命于孙权,来到荆州,名为吊唁,实为刺探情况。刘表的儿子刘琮无力抵抗,投降了曹操。鲁肃眼看荆州大势已去,就找到了刘备,表示东吴可以和他联合对抗曹操。处在败军之际的刘备已经走投无路,有一个人能够和他联合正求之不得,便欣然同意。  此时,曹操在接受荆州投降以后又拿下江陵,紧接着顺江而下,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刘备。情况对于刘备来说,已经是非常紧急了。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挺身而出,请命和鲁肃一起到柴桑会见孙权,以求两家联合。这对于刘备集团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大事,诸葛亮必须完成这次使命。但问题是,这件事情由不得刘备集团的一厢情愿,孙权集团和刘备集团有着不同的政治利益。那么诸葛亮能够完成这个艰巨的使命吗?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诸葛亮出使东吴的外交才能,《易中天品三国》之“临危受命”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易中天:  我们的问题是,诸葛亮这个使命好完成吗?不好完成,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为什么呢?有三个原因:第一,荆州集团和江东集团是世仇。孙策和孙权的父亲孙坚就是在攻打荆州集团的时候被刘表的部将黄祖所杀,这叫做杀父之仇;而且也就在此之前不久,建安十三年的元月孙权西征黄祖,杀了黄祖而且屠其城,这叫做夺将之恨,所以荆州集团和江东集团是有很深的隔阂的。当然在此之前,鲁肃已经出使了荆州,缓解了一下关系,另外刘备他也不是刘表,但毕竟这两个集团之间存在着隔阂。  第二点,刘备是新败之后。刚刚在当阳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败军之将不敢言勇,你有什么资格要求人家和你联合呢?至少在江东这边他是有顾虑的,他想一想,联合刘备这样一个刚刚打败仗的人合算不合算,这是第二个困难。  第三个就是诸葛亮本人这个时候多大呢?二十七岁。因为诸葛亮在建安十二年出山,出山的时候是是二十六岁,当然我们也不很准确地知道他的生日,估计也就二十六七岁吧。而且这个时候他还没有非常大的名气,不像后来名重一时,这是刚刚出山,还是初出茅庐。第二,他也没有正式的职务,我们去看《三国志·诸葛亮传》,我们会发现刘备正式任命诸葛亮职务是在赤壁之战以后,职务是军师中郎将。  那么“军师”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一提起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诸葛亮是军师,这个名号是古已有之的,三国时期作为一个正式的官职最早是曹操设立的,叫做军师祭酒,军师中郎将这个职务是刘备发明的。那么后来刘备拿下成都以后,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将军。那么这个军师祭酒、军师中郎将、军师将军它有什么区别呢?军师祭酒是没有兵权的,它就是一个参谋,军师中郎将和军师将军是有军权的。所以我们如果硬要比附现在的职务,那军师祭酒就相当于参谋,军师中郎将那就是参谋长,那么军师将军就好比是个总参谋长。  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是赤壁之战后,赤壁之战前有没有职务我们史料上查不到,有职务也不会高。那么这样一个年龄,这样的一个地位,这样的一个身份,出使东吴有没有分量,那是个问题,当然东吴方面估计也知道他,也不会一点不知道,因为诸葛亮当时在荆州还是个名人,荆州士人集团有很多人是推崇他的,东吴方面不会一点不知道,但是你如果你要说东吴方面多么地推崇,恐怕也谈不上。总而言之他出使江东应该说是很困难的,很艰难,正是由于这种艰难才突显出诸葛亮的非凡的政治智慧和外交天才,所以我们要把这个艰难说清楚。  那么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情况下,诸葛亮是挺身而出了,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说“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刘备批准他,于是他们两个一起从夏口来到柴桑。那么夏口是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的湖北省武汉市的汉口。柴桑是什么地方呢?就是现在江西省的九江。那么诸葛亮和鲁肃一起来到了柴桑,来到柴桑以后怎么样呢?因为我们知道《三国志》这部书它不是编年体的,它是纪传体的,每个人的事情写在每个人的传里面,它没有一个时间表。那么《资治通鉴》是编年体的,它有一个时间表,按照《资治通鉴》的时间表,是诸葛亮和鲁肃一起来到柴桑以后,诸葛亮先见到了孙权,先见孙权的不是鲁肃,是诸葛亮,这个时间表和《三国演义》时间表是不一样的。  *从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来看,赤壁之战前诸葛亮没有任何职务,也不像后来那样名震一时,而江东集团和荆州集团又有隔阂,由此可以推断,这次出使东吴对诸葛亮来说,可谓压力颇大,困难重重。在小说《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智激周瑜、折冲尊俎、纵横捭阖,令多少古往今来的读者们如痴如醉。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是潇洒的,而历史上,初出茅庐的诸葛亮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他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那么诸葛亮见到孙权以后,出场不凡。我们要知道他现在是作为一个刚刚打败了仗的这样一个政治和军事集团的代表来求援的,而当时的形势是什么样子的呢?是曹操最强,刘备最弱,孙权中强,所以不是我们现在讲的强强联合,它是强弱联合。那么这个话是非常难讲的,要说服对方很不容易,现在我们打个比方,一个小企业你想和一个大企业联合一下,那一般这小老板见了大老板他就气短啊,他会怯场啊,他牛不起来啊。但是诸葛亮非常大气,宾主见面以后自然会有一番寒暄和客套,进入正题以后诸葛亮出手不凡,他从什么地方说起呢?他不说我来求援,从头到尾没有说“求援”这两个字,他从哪里说起呢?天下大势。他说:“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 这个开场白非常之精彩,“海内大乱”四个字就把整个国家和时代的情况全说清楚了,然后并列地推出两句话来,“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这个并列句里面是有文章的,什么文章呢?我们知道天下大乱以后是个什么状态呢?是诸侯割据,群雄并起,就是如果我们来写这段历史的话,我要用十六个字,“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我得这样说。他不说,董卓不提,吕布不提,袁绍不提,袁术不提,什么张绣、公孙瓒七七八八的都不提,只说两个,“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给人感觉就是天下大乱以后,只有三家,没有那么多。那么或者有人会说这个时候什么袁术、袁绍、吕布、张绣都没啦,可以不提,好,那还有没有有的?有啊,对不对,这个蜀还有刘璋啊,汉中还有张鲁,西北还有韩遂、马超他们,也不提。可能又会说现在我们是谈荆州问题,可以不提他们,对,谈荆州问题你就应该说与曹操并争荆州。为什么要说与曹操并争天下呢?  实际上在这里,诸葛亮不动声色地悄悄地把他隆中对的战略思想把它传递过去了。不但传递了这样的一个思想,而且传递了第二个思想,就是你孙权集团和我们刘备集团是统一战线,为什么呢?是我们与曹操并争天下,你看他那个用词,“将军起兵江东,刘豫州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他划得清清楚楚,咱们两个是一家,他是另一家,他是敌人,他就把这个敌我友的界限又划出来了。我们知道政治斗争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分清楚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政治斗争的首要问题,这个问题是不可以不说的,但是你不能刻意地去说,不能很用心、很故意地去说,你那样去说会引起对方的猜疑,“什么意思?谁跟你统一战线?” 它引起反感,你跟我统一战线,知道我多大吗?我江东六郡十万之众,你多大呢?你不就是一郡之地吗,还是刘琦的,你不就两万人马吗,还有一半也是刘琦的,就你这,跟我统一战线?他要反感。但是现在他是说什么呢?说历史,说形势,那对方接受。  那么对方一接受,好了,第一个,用这样一段分析形势的话,诸葛亮获得了和孙权谈判平起平坐的对等地位,这是很重要的,你这个谈判一不对等,那签订的就是不平等条约嘛,对等了。第二,诸葛亮不动声色地把孙权置于和曹操的敌对地位,我们两个和曹操并争天下,本来孙权这个时候还没有下决心是跟曹操敌对不敌对的,但是你这形势一分析他好像就天然已经敌对了,不动声色地就把孙权已经拉下水了,所以他这一段开场白非常精彩。  *诸葛亮见到孙权后,可以说是不辱使命、不负众望,他高瞻远瞩、大气磅礴,几句话就提升了自己的位置,这确实体现了诸葛亮杰出的外交才能。但是我们也不要忘记,孙权也不是等闲之辈,文韬武略样样不低于别人,决非是几句话就能蒙混过去的,何况,刘备刚刚大败,孙权则其实是准备观望的。那么诸葛亮接下来会怎么说呢?孙权又会怎么回应诸葛亮呢?  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就是刘备刚刚打败了仗,你总不能说我们大获全胜啊如何如何,那怎么说呢?哎,一笔带过,我们不是刚前面说与曹操并争天下嘛,那就说曹操怎么样了,曹操怎么样了?说曹操不得了,如何如何。那么如何如何了以后呢,我们刘豫州英雄无所用武,那么刘豫州就没有用武之地了,“请将军量力处之”。他话锋一转,刚刚说完我们刘豫州英雄无所用武以后,他话锋一转就过去了,请将军量力处之,请你考虑考虑!考虑什么?考虑你怎么办。明明是他来求援,明明自己有事,新败之后,英雄无所用武,不说我怎么办,他说你怎么办,一脚就把球踢过去了。为什么要这样讲呢?因为这个时候他必须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替对方想一想,也就是告诉你孙权说,现在麻烦不在我们这里,麻烦在你那儿,为什么你麻烦呢?因为我们刘豫州虽然是英雄无所用武,我没有了用武之地,但是我也就没了顾忌,我已经被置于死地而后生了,他实际上是把这个信息传过去了,我反正没有用武之地嘛,我反正是死路一条嘛,我现在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了。而你孙将军就麻烦了,你有鞋呀,对不对,你得想一想看,你算一算看,如果你的力量不足以对抗曹操,你应该及早投降,如果你的力量足以对抗曹操,你应该立即翻脸,你得把账算清楚。像你现在这样“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那你两头都不讨好,“祸至无日矣”,你倒霉的日子说来就来。这个话也是非常对的,就是我们做决策最怕的是犹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我们做人也好,做事也好,记住一条就是一定要彻底,千万不要又想这边也沾着,那边也沾着,那么最终两边都沾不着,所以这个话说得是非常对的。但是孙权也没有那么好糊弄,孙权就反唇相讥了,那你们刘豫州怎么就不投降呢?诸葛亮的回答大义凛然,刘豫州当然不能投降,想当年田横不过是一个匹夫,尚且守义不辱,我们刘豫州是什么人,“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这归海”,天底下的人士向往我们刘豫州就像河流向往大海一样,这样的人岂肯投降,我们肯定是决战到底,如果失败了那是天意,投降万万不能。那么这段话恐怕得看做外交辞令了,刘备是英雄不假,但并非从来就不投降,有部电影叫做《修女也疯狂》,我们可以套一句叫做“英雄也投降”,在那个时代实在打不过了,临时投它一下,找个机会以后他再反,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也不存在道德障碍。你看《三国演义》里面讲到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三国演义》有首诗,叫做“勉从虎穴暂趋身,说破英雄惊煞人。巧借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就刘备的性格来说,随机应变是他的性格,守义不辱那不是,当然我们不要因此小看刘备,所以我还是肯定刘备是英雄,这个男子汉能屈能伸嘛,大丈夫也能进能退嘛,这也没有什么,但是也别以为他真的就是守义不辱。但是诸葛亮这个话是对的,也不能说诸葛亮在这里说假话,为什么呢?因为在这样一个时候,形势是非常危机,诸葛亮的使命就是一定要说服孙权联合起来对付曹操,要这样一个情况下就应该这样说。  果然孙权拍案而起,刘豫州只有一郡之地,两万人马,尚且守义不辱,我孙某人六郡之地,十万人马,岂能受制于人?孙权说了下面话:“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当曹操者。” 我定了。那下面还有一段对话,就是孙权问诸葛亮,他说但是刘豫州新败之后还有能力来对抗曹操吗,有这么一笔军事帐,这个问题我们放在以后再讲。那么按照这样的一个程序,应该说是诸葛亮到了柴桑以后立即见到了孙权,而且立即说服了孙权,后面才是孙权和鲁肃谈,孙权和周瑜谈,然后才是战略部署等等等等,这是《资治通鉴》的时间表。按照这样一个时间表,孙刘联盟的首功,应该归于诸葛亮。  *诸葛亮大义凛然的一番话说得孙权热血沸腾,于是拍案而起,决定联刘抗曹。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这是曹操与刘备打仗,诸葛亮奉命前来求援,原本并不关孙权的事情,孙权为什么会如此激动呢?更何况,孙权也有自己的判断,难道仅凭诸葛亮的几句话就能置自己的地位于不顾,意气用事吗?事情恐怕没有那么简单。  但是我们知道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呢?就是鲁肃和诸葛亮一起从夏口来到柴桑去见孙权,谁先见?这个《三国志》是没有交待的,那谁先见谁就是第一功嘛,《资治通鉴》说是诸葛亮先见,而且见到以后孙权就说了“吾计决矣”,而且《资治通鉴》接下来说权大悦,然后和群臣商议,这个时候张昭等人反对,然后鲁肃才怎么怎么说,然后周瑜才怎么怎么说。但是这个过程,这个交待是司马光交待的,不是陈寿交待的,因此我们就要问一个问题,孙权究竟有没有可能在还没见到鲁肃,也没有和自己的部下商量过,仅凭诸葛亮一席话就拍板表态呢?有没有这个可能?我的结论是不可能。不可能有四个理由:  第一点,这场战争是谁的?根据《三国志·武帝纪》的记载,这场战争原本是曹刘之争,就是曹操他发动这场战争的目的是夺荆州、伐刘表、灭刘备,所以《三国志》的《武帝纪》的记载都是“公至江陵征刘备”“公至赤壁与备战”,按照《三国志·武帝纪》的这个说法,曹操这个战争的目的先是为了夺荆州,荆州拿下来以后再继续顺江东下,就是打刘备的,不关孙权的事,孙权是被拖下水的。这个有很多历史学家都在讲这个话,而且还有历史学家提出来,包括吕思勉先生都提出来,说想不通孙权为什么去趟这个混水,为什么被拖下水。那么不关心孙权的事情,孙权怎么会马上就表态呢?有人说这就是诸葛亮这句话激的,我们刘豫州如何守义不辱等等,这个就是太小儿科了,把战争当做儿戏了,把历史当做小说了,没错,孙权和孙悟空都姓孙,但是孙权不是孙悟空,不会一激他就跳起来,孙权这个时候虽然只有二十七岁但是政治上已经相当成熟了,你想孙权十八九岁的时候,鲁肃要劝他称帝,他怎么说的?哎呀,非所及也,他那个时候就会打哈哈,打官腔了,他怎么可能中你的激将法的计?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在投降曹操还是对抗曹操这个问题上,江东集团内部是有很有激烈的斗争的。这个有大量的材料可以证明,也就是说在江东集团存在着一个势力很大的,我们叫它投降派也好,叫它降曹派也好,叫它鸽派也好,叫它主和派也好,反正是确实存在这么一个力量,这个力量不可能是诸葛亮来了以后才冒出来的,他们早就存在了,而且江东集团也不可能是诸葛亮来了以后才关注到荆州的势态,他应该是早就关注了,所以才有孙权派鲁肃到当阳去见刘备这样一件事情,就说明他们早就在关注这个形势的发展了。于是不同的意见应该也是早就形成了,那么在这样意见分歧的情况下,以孙权这样一个会做领导的人,他怎么可能不和家里人先商量好了,统一了思想,统一了认识,仅凭一个陌生人,原来敌对集团的,明明自己打败仗来求援的这么一个人这么慷慨陈辞一番,他就表态了,这个逻辑上讲不通的。  第三点,孙权最后为什么要决定联合刘备抗曹操,要来帮刘备这一把呢?难道是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那是李逵、那是武松、那是鲁智深,那不是孙权,孙权不是江湖好汉。再说了,孙权和刘备也不是哥们儿,他干吗来打这个抱不平,他是政治利益所使然,他是算账的结果,他把账算清楚了的。而这个时候孙权为什么犹豫不决?我们前面讲过了,当时曹操往南一出兵,孙权马上就派鲁肃去找刘备,当时就是决定要联合刘备来对抗曹操的,那么这个时候为什么犹豫了呢?因为他有一些账算不清楚,哪些账算不清楚呢?我们来帮他算它一算,第一,论亲疏,孙权跟曹操亲,跟刘备疏。孙权和曹操是姻亲,是亲家,这个曹操的侄女嫁给了孙权的弟弟孙匡,曹操的儿子曹彰娶了孙权的侄女,这个辈分有点乱,但是他们确实是儿女亲家;跟刘备呢,八杆子打不着,非亲非故。第二,论强弱,不要论了,明摆着的,谁强谁弱。论情感,孙权对曹操是又怕又恨又不敢得罪;刘备呢,不关他死活,没情感。但是曹操把手伸到荆州来,孙权是不高兴的,因为荆州这个地方是他孙权想要的,而且如果一旦刘备被曹操灭了,孙权会感到威胁,这个也是肯定的。但是如果贸然地帮助刘备那就等于和曹操翻脸,曹操也是得罪不起的,也是要给自己惹来麻烦的,那么现在账是个什么样的账呢?帮助刘备引火烧身,不帮刘备助纣为虐,反过来也一样,不帮刘备唇亡齿寒,帮助刘备养虎遗患,因为刘备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你这回帮了他,他难道将来就不打你的主意,他羽翼丰满了以后,你以为他是那么好玩的吗?所以孙权犹豫,他算过来算过去他这个账算不清楚,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守中立了。也不行,你想当年曹操跟袁绍打仗的时候,刘表就守中立,最后怎么样呢?曹操把袁家灭了以后灭刘表。所以帮刘备不是,不帮刘备不是,守中立也不是,这才犹豫,这才拿捏不准,如果孙权拿捏准了,算好这个账,诸葛亮不来说他也会派鲁肃去找刘备。那么他又为什么在诸葛亮说的时候拍了这一板呢?那只有一个推论,就是在此之前已经有人帮孙权把账算清楚了,他有了底才对诸葛亮拍了板:“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当曹操者。”  那有人就会再问一个问题了,你说的把账算清的这个人难道就不能够是诸葛亮?不能够。为什么不能够呢?这不是水平问题,不是能力问题,诸葛亮的能力、水平确实很高,但是此刻不行。是什么问题呢?是立场问题,身份问题。诸葛亮现在是什么身份?是刘备集团的使节。什么立场?刘备的立场,不是孙权的立场,当然为了维护刘备的立场,他也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孙权的立场上替孙权谋划一下,但不可能十分到位,孙权也不可能完全相信。因为在孙权要算的这个账里面还有一笔账,这就是我说不可能的第四个原因,什么呢?就是孙权的决策不但要考虑江东集团的集团利益,还要考虑他孙权的个人利益。而替孙权个人进行谋划,绝不可能是诸葛亮,因为他是另一个集团派来的使节。如果这个时候诸葛亮没出山,他不是刘备的人,他还隐居在隆中,这个时候他飘然来到江东说一番话,那个可能起作用,他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讲是能起作用的,但他已经是局中人了,这个身份改不了。而设身处地贴心贴肺地替孙权谋划的,只可能是孙权自己的人,而且这个人还必须非常清楚孙权的心思,能够和孙权达到心照不宣的默契,那么这个人他是谁呢?请看下集——力挽狂澜。《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二) 力挽狂澜  诸葛亮说服孙权联刘抗曹,无疑是他外交活动中精彩的一笔。而孙权最后做出决定,还是他的根本利益所使,作为刘备集团的代言人,诸葛亮显然不可能代表孙权集团的利益。那么,是谁从根本利益的角度为孙权进行分析,从而使孙权下定了决心联合刘备呢?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力挽狂澜。  诸葛亮出使东吴,充分地展示了自己杰出的外交才能;孙权审时度势,决定联刘抗曹。然而孙权原本是十分犹豫的,因为他降曹不是,联刘不是,守中立也不是。那么孙权为什么会做出这个决定呢?是诸葛亮说服了孙权,还是另有他人?如果另有他人,这个人又是用了什么办法去说服他?真正打动了孙权的,又究竟是什么呢?  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做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孙权决策的背后故事。《易中天品三国》之“力挽狂澜”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讲到,孙权最后决定联合刘备对抗曹操,是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和掂量以后做出的决定,而能够帮助孙权算清这笔帐的人不可能是诸葛亮,那么诸葛亮是不是没帮孙权算账?也不是,诸葛亮是帮孙权算了账的,而且诸葛亮在说服孙权的时候使用的办法也是算账。诸葛亮帮孙权算了三笔帐:第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大难临头最忌犹豫,你不能犹豫不决,你不能狐疑观望,犹豫不决和狐疑观望的结果是“祸至无日矣”,这是第一笔帐。第二笔账,诸葛亮告诉孙权,将军人多势众,刘豫州尚有余威。如果贵我两方联合起来,破操必矣,一定能打败曹操。这个账具体怎么算的我们在下一集还要讲。那么第三笔帐呢,是如果我们打败了曹操会怎么样呢?鼎力的形势就形成了。他的原话是:“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那我们就能造成一个三国鼎立,或者说三分天下的这样一个形势,这对于贵我两方来说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说诸葛亮是算了账的。  但是这个账呢,没算完;或者说,还算得并不十分到位;或者说,这个算法它还有问题。有什么问题呢?我们看诸葛亮算的第一笔账,就是你现在不能观望狐疑,你必须在两种选择当中做出决断。那既然是这样的话,你就要把这两种选择的好处、坏处都把它说透了。哪两种选择呢?一个是对抗,一个是投降,对抗的好处诸葛亮把它算清楚了,投降呢?没说,如果孙权投降有好处,或者说孙权投降曹操的好处大于对抗曹操的好处,那么为什么不呢?这个他没讲。第二,对抗曹操也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打赢了,一种是打败了,打赢了的好处诸葛亮说了,是什么呢?“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打败了呢?打败了会怎么样呢?也没讲。这就等于跟一个人说,哥们儿,咱抢银行去,只要抢成功了一辈子都花不完这个钱!逮住了呢?他不说,警察真来逮你,他不管,有这么帮人出主意的吗?但这个呢,不能说是诸葛亮能力和水平有问题,兵马未动先想败局,这是任何一个军事家都懂得道理,诸葛亮不会不懂,就是我们现在一些企业家也懂,你要做一笔生意你不能想我做成了以后我赚多少,你得想想我做亏了以后我赔多少。所以我的主张就是向来跟人家决策的时候你一定要朝坏处说,就是你这个事情做了以后最坏最坏的结果是什么,如果你心理上还能够承受,那你就可以拍板,撑死了我不过如此如此嘛,不过怎么样怎么样嘛,我不在乎我就干了。这个道理他不会不懂。第二个,替人谋划要把话说透,这个道理他也不会不懂。  那么为什么不说?因为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曹操的军队已经开过来了,来势汹汹,势不可挡,不联合孙权,刘备集团是死路一条。何况诸葛亮初出茅庐,寸功未立,什么火烧新野,什么火烧博望,那是罗贯中帮他烧的,这个时候就个人而言也必须立下这初出茅庐第一功;何况如果不能够说服孙权,对不起刘备的三顾茅庐啊。无论从道义上,还是从策略上,他只能够紧紧地把孙权抓住,只能这么说。  但你说孙权他心里就不明白?这也说不过去。我都想到了这些问题,孙权想不到?孙权智商应该比我高啊,那么我们就要问,孙权他为什么不问呢?那也只能有一个结论,就是在此之前已经先有人把这个账给孙权算清楚了,孙权有了底了,不必问。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诸葛亮的一面之词避重就轻,明显代表着刘备集团的利益,孙权不是不明白,但是他还是决定联刘抗曹,这让人觉得有点奇怪,孙权为什么如此呢?政治家在做决策的时候,首先是从自己集团的利益出发。而孙权集团有着和刘备集团不同的政治利益,诸葛亮代表了刘备集团的利益,他只为孙权算清了联盟帐,那么究竟是谁为孙权算清了另一笔帐,真正促使孙权做出决定呢?  鲁肃,为什么是鲁肃呢?因为鲁肃是江东集团政治路线和政治战略的设计师。看过《隆中对策》这一集的观众朋友们都还记得,鲁肃在建安五年的时候就有一个东吴版的“隆中对”,鲁肃在这个东吴版的“隆中对”里面提出来的战略是保江东而观成败,先三分而后一统,这是他给孙权做的规划。这个规划包括三步:第一步,保住江东集团的既得利益,这是你的根据地你不能丢了;第二步,夺取荆州和益州,和曹操划江而治;第三步,在适当的时候北伐,一统天下,称王称帝。所以鲁肃对于江东集团未来的发展是有一个成套的这样一个想法。那正是由于这样一个原因,鲁肃才主张孙刘联盟。因为鲁肃的这个战略规划的实现有一个前提,就是荆州必须在刘表的手上,因为鲁肃的三分是孙权、刘表、曹操,但是刘表死了啊,刘表死,荆州不是落在刘备的手上就是落在曹操的手上,所以鲁肃这才急了,才亲自跑到当阳去见刘备。所以这个时候,孙权和刘备如果不能够形成联盟,诸葛亮着急,鲁肃他也着急,他甚至更着急。  那么妙在什么地方呢?历史有时候是很好玩儿的,它好玩在什么地方呢?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曹操莫名其妙地写来了一封信,帮了鲁肃的大忙。曹操这封信怎么写的呢?曹操这封信是写给孙权的,他说:“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他说近来老夫奉皇上和朝廷的命令来讨伐那些有罪的人,老夫的军旗往南方一指,刘琮那小子就把自个儿的手捆起来了,投降了。“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现在老夫又整治了八十万水军,准备和孙权孙将军您在您待的那个地方打打猎。好大的口气,据史书的记载,这封信送到江东的时候几乎是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曹操的这封信是本案的一个关键,因为它是这个事件的一个转折点,在此之前我们知道曹操顺江东下是打刘备的,但是如果曹操写了这封信,那么他顺江东下那就是打孙权的,曹刘战争就变成了曹孙战争,这个很重要啊,很关键的。因为在此之前孙权完全可以隔岸观火,作壁上观,因为打的是人家,现在打到自己头上了,那你还能够袖手旁观吗?不能够啊。所以我们就很想弄清楚三个问题:第一,曹操是不是写了这封信?第二,曹操为什么要写这封信?第三,曹操这封信是什么时候送到孙权手上的?  曹操这封信很可疑,因为这封信不见于《三国志》的正文,就是陈寿写《三国志》的时候没有收录这封信,记载在什么地方呢?《三国志》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江表传》是晋代人的作品,它的作者叫做虞溥,后来由他的儿子虞勃献给了晋元帝,那么它成书在《三国志》之后,陈寿当然看不到。但是,如果当时曹操当真写了这么一封信,应该说是件大事,陈寿怎么会不知道呢?这是一个可疑的地方。第二,曹操这封信写得蹊跷,他为什么要写这封信?当时曹操南下东征的时候,据《三国志·程昱传》的记载,刘备跑到了孙权那里,而曹操的谋士们都认为孙权会杀了刘备,只有程昱说不会。也就是说曹操这个时候对形势的估计无非两种,一种是孙权会杀了刘备,这用不着写封信给孙权啊;还有一种是孙权和刘备会联合起来,那就更不能写这封信了,为什么更不能写这封信呢?因为你写这封信起到的作用只能是促使他们的联盟。所以有人说这是一封恐吓信,为什么说是恐吓信呢?你看曹操的话是怎么说的,今治水军八十万众,这曹操的陆军和水军加起来他也没有八十万,他哪来的水军八十万?这明明是虚张声势嘛。当然古人这个算兵力从来就是虚张声势的,比方说十万人号称二十万。但是你打一个折扣,四十万水军也是不能的,这是虚张声势,虚张声势的目的是什么呢?恐吓,恐吓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跟孙权说你小子可注意了啊,老夫现在要拿下荆州干掉刘备,你别插手,一边待着去,你要乱插手的话,八十万水军,啊,老夫不是好惹的。  那么恐吓信的这个说法当然也有道理,不是没有道理,问题是他这样做会不会适得其反呢?当时他的重要谋士程昱就断定,刘备和孙权会联合起来,他的道理是孙权虽然很英雄,但是这个时候没有什么威望;而刘备是公认的天下枭雄,又有关羽和张飞那都是万人敌。孙权肯定要利用刘备这个力量,而刘备走投无路了也肯定要依靠孙权,所以他们非联合不可。就算没有程昱的这个话,根据曹操的一贯做法他也不应该这样。看过前面节目的观众朋友们一定记得,当时袁尚和袁熙两个跑到辽东去投靠公孙康,手下的人都主张曹操去打,曹操说用不着打,他们是同床异梦的,你要把他们逼急了他们就结成死党,我们要放他一马他们就窝里斗,等着公孙康把袁尚和袁熙的人头给我送来,结果公孙康果然把这两个人的人头给曹操送来了。那么曹操这一回为什么不像上一回一样,等着孙权把刘备的人头给他送过来呢?他为什么要采取一个相反的做法,去逼一下孙权,激一下孙权,逼得他们两个结为死党呢?就曹操的一贯作风来说他也说不通啊。而且曹操这个时候至少他会有这样一个想法,就是希望孙权能够像袁绍和刘表那样对待刘备,怎么样对待呢?供养起来,束之高阁,那也行啊,为什么要逼他们联盟呢?  那么如果这封信写了,就只有一个推测,就是那是真要打孙权。那么这封信就不是恐吓信,是下战表。这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因为曹操这个时候志得意满,骄傲得不得了。我们知道曹操这个人是非常骄傲的,小人得志,“小人得志”这四个字用在他身上很合适,他是一得意了以后他那个尾巴就翘起来当旗杆的,他藏都不藏的。这个时候他觉得自己牛得不得了,也没把孙权二十七岁这个小子放在眼里,干脆搂草打兔子,打刘备顺便把孙权也干掉算了,或者是也不真打,我写封信吓唬吓唬他,他没准就投降了。也是说不清楚,因为张昭这些人是准备投降的,如果不是鲁肃和周瑜还有诸葛亮他们来顶住,说不定也就投降了,也都是难讲的事,所以有这个可能。所以结论是,第一,曹操可能写了这封信,也可能没写;第二,如果写了这封信,那么应该是下战表。  *易中天先生刚才讲到,在赤壁之战前,曹操莫名其妙地给孙权写了一封信,关于这封信,史学界有不同的意见。如果真有这封信,这对诸葛亮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这封信的存在一下把孙权和曹操直接对立起来,本来事不关己的孙权不得不介入这个战争之中。但问题是,这封信是什么时候到的?它对孙权做出决定有什么影响?鲁肃又会拿着这封信怎样为孙权算账呢?那么第三个问题就是这封信什么时候送到的呢?应该是诸葛亮和鲁肃回到柴桑的时候,这个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这么认为,只不过他是说鲁肃和诸葛亮到了柴桑以后,诸葛亮马上就见到了孙权,然后孙权就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就召集会议讨论是不是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这个时候信送到了,他说“是时”,他用了这两个字,“是”就是这,这个时候曹操的信正好到了。那么我们的看法呢,信应该也就是同时到了,但是我不认为孙权收到这封信以后他还不先开会,先找诸葛亮谈谈,我认为他应该先开会,开内部会议,自己家里人关起门来先讨论讨论怎么办再说。那么在这个会上,是一片投降论调,都主张投降曹操,只有一个人没说话,鲁肃,会就开不下去了,孙权就起来上厕所,然后鲁肃就跟了过去,孙权马上明白了,鲁肃有话要说,而且鲁肃的这个话是不能当众说的,是悄悄话,于是孙权就会过头来拉住鲁肃的手说:子敬,有什么话要跟我说吗?鲁肃说:是有话说,刚才我听子布他们,就是张昭他们,都劝将军投降曹操,这是误将军啊,曹操能不能投降,要看谁,比如我鲁肃是可以投降的,但是将军您是不能投降的,为什么呢?我鲁肃投降了曹操,了不起回家乡去再做个老百姓,我在家乡做个老百姓我还可以通过地方上的考核推荐再报考公务员啊,我还可以从什么县丞、县令啊这些小官一步一步地做起,做到老了我做个太守,做个州牧那总是没有问题吧,我总可以坐着一辆牛车去跟士大夫交往吧;将军您投降了曹操,到哪儿去呢?很重要的八个字: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也就是像你这样称霸一方的诸侯,你投降了曹操,有归宿吗?  这话说到孙权心眼里去了,而孙权最担心的就是这个问题,这才既是他集团的利益,又是他个人的利益。你想想刘琮当年投降曹操,傅巽是怎么跟他算账的?傅巽跟他说将军您想想看,要抵抗曹操靠谁呢,靠刘备,那么刘备抵挡得住吗?如果抵挡不住将军您完蛋,如果刘备抵挡得住曹操他还会做您的部下吗?刘琮一想,对啊,我还是投降吧。那么鲁肃这样一算,孙权说对啊,我投降了以后我当什么呢?于是他拉着鲁肃的手说,这是上天把足下赐给我呀。这个话是诸葛亮说不了的,因为立场不一样嘛,他不是孙权的人,不是他没有这个水平啊,他不是孙权的人,他不能说,他也说不了。只有鲁肃这样的自己人,而且是帮孙权策划过建号帝王以图天下这样一个规划的人,他才能说,他也才说得出,孙权也才听得进,而且他们之间也才能达成这样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也才能够做到一点就通,而且这个话打动了孙权。  *一提到鲁肃,人们就会想到一个忠厚长者的形象,《三国演义》把鲁肃塑造成为诚实君子,对他的才能表现不足。其实历史上的鲁肃是一个具有政治眼光的人,他设计的东吴版的“隆中对”,就显示了他高人一等的战略眼光,让孙权极为佩服。刘表死后,鲁肃提出联刘抗曹,亲自出使荆州,为赤壁之战的胜利创造了先决条件。在曹操的强大压力下,孙权是战是降犹豫不定,鲁肃力排众议,让孙权十分感叹。那么,鲁肃的话为什么能够打动孙权呢?易中天先生认为,这才真正是促使孙权联合刘备对抗曹操的原因,有根据吗?  我们有三个史料作证据,第一件,就是赤壁之战以后,鲁肃先从战场上回来了,然后孙权把自己身边所有的要员都派出去迎接鲁肃,自己也亲自从屋里边走出来迎接鲁肃,按照最高的规格来迎接凯旋归来的鲁肃。这时孙权说了这样一句话,说子敬啊,孤今天可是给足了你面子噢。鲁肃说,没给够。当时所有人都大惊失色,怎么这样说话?鲁肃不慌不忙地往里走,两个人坐下来以后,鲁肃举着鞭子说,鲁肃的愿望是什么呢?是将军您有一天能够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荡平四海,一统天下,到那个时候,您再派一辆舒舒服服的小车子来接鲁肃,鲁肃才觉得那才是面子十足呢!什么意思?你当皇帝啊。孙权哈哈大笑,哈哈大笑什么意思?心里想的嘛。  第二个证据就是孙权称帝的时候,这是赤壁之战二十二年以后了,鲁肃已经不在了。孙权称帝的时候要登坛,他走走走,走到半截子突然回过头来说:诸位知道不知道,鲁子敬早就想到朕有今天啊,嗯,真是明于事理呀!也说明孙权想称帝是他的真实想法。  第三个证据就是孙权称帝以后,那个当年主张投降曹操的张昭也举起芴来准备来歌功颂德一番,祝贺陛下如何如何。孙权把手一挡,慢着,张公啊,你就算了吧,当年朕要是听了张公你的话,别说是现在当皇帝,恐怕现在在讨饭呢。那么这三个证据都说明,打动孙权的,使孙权下定决心联合刘备的,就是鲁肃的那句话:将军迎曹,欲安所归。  那么不投降曹操,那就只有联合刘备。那么联合刘备,就要考虑一下刘备是可联合还是不可联合。因为这个时候哪怕是对抗曹操,孙权也还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还有一种是不联合刘备,自己对抗曹操,他也有两种选择。那当然,如果刘备是可以联合的,联合是合算的,虽然他是弱我是强,但是在不能实现强强联合的时候,强弱联合有时候也不是不可以考虑的。那么刘备能不能联合?这个问题要问谁呢?诸葛亮,这个问题是鲁肃回答不了的。  所以我认为这个程序应该是怎么样呢:是鲁肃和诸葛亮从夏口回到柴桑,曹操的信也到了,当然也可能他没有这封信,得讲清楚,也可能没有这封信——没有这封信它不妨碍最后决策过程,因为据《三国志》的说法,是曹操拿下江陵以后江东方面就已经闻风畏惧了,听见风声就已经吓得不得了了——那么这个时候曹操顺江东下,因为刘备在什么地方?在夏口,樊口,已经很近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曹操东下不是打孙权那也是打孙权。那么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孙权肯定要先召集内部的紧急会议,就有鲁肃的这番话。而鲁肃的这番话能够解决问题,除了他说到孙权的心眼里以外,还很重要的是他把问题变了,因为孙权以前犹豫不决在什么地方,孙权犹豫不决的是什么呢?帮刘备、不帮刘备,帮刘备、不帮刘备,帮刘备、不帮刘备,他怎么都算不过来,他帮刘备,也不对,引火烧身,不帮刘备,唇亡齿寒,帮刘备,养虎遗患,不帮刘备,如何如何,他怎么都倒不过来。这个时候鲁肃把问题转变了,现在我们要想的不是帮不帮刘备,是投不投降,他换一个问题来思考啊。孙权豁然开朗,对啊,不能投降,不能投降就联合刘备嘛;联合刘备,能不能联合,问诸葛亮嘛。它是这样一个系列。  所以孙刘联盟的第一功臣应该是鲁肃,而不是司马光他们认为的诸葛亮。这个问题历史上本来是有结论的,裴松之在《三国志》的两个传里面都谈到了这个问题,裴松之是怎么说的呢?裴松之说:“刘备与权并立,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这是一处,还有一处说:“建计拒曹公,实始鲁肃。” 两处都谈到了,孙刘联盟的第一功人,是鲁肃。鲁肃的最大的作用是帮孙权算清了一笔政治账,那就是不能投降曹操,投降曹操以后我们江东集团就没有了,你孙将军也没有了。但是,能不能联合刘备,这个问题诸葛亮来解决。因为孙权这个时候已经相通了这个问题以后,他才会对诸葛亮说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当曹操者,然豫州新败之后,怎么样呢?诸葛亮回答这个问题,虽然我们刘豫州新败之后,但是我们还怎么怎么样。诸葛亮就帮孙权算清了联盟账,能不能联盟,也部分地帮孙权算清了军事账,因为诸葛亮对于曹操必败他有一番分析也是非常精彩的,非常到位的。但是还有一个账,就是我孙权这边能和曹操决一死战吗?我孙权这边也得算一算军事账啊,那么帮孙权算清了军事账的这个人他又该是谁呢?请看下集——中流砥柱。《易中天品三国》(二十三) 中流砥柱  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劝说,孙权审时度势,反复掂量,决定联合刘备对抗曹操。但是,进行这样一场风险很大的战争,不能不探讨军事上的可能性。那么,是谁为孙权做了可行性分析?孙权最后又是怎样决策和部署的呢?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中流砥柱。  建安十三年,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进而想统一全国,便挥师南下,直逼荆州。结果是刘表病故,刘琮投降,刘备逃窜,败于当阳。志得意满的曹操决定顺江东下,消灭刘备,威逼东吴。面对强敌,东吴集团的谋臣将士们十分惊恐,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迎曹”,只有以鲁肃为首的少数人力主“抗曹”。此时,走投无路的刘备只有联合孙权才有一线生机,便派诸葛亮出使东吴展开外交活动联孙抗曹。经过鲁肃和诸葛亮的透彻分析,孙权清楚地意识到投降曹操决无出路,而对抗曹操就只有联合刘备。然而,来势汹汹曹操号称八十万众,水陆并进双管齐下,在此危难时刻,谁能为东吴集团挑起大梁,率领孙刘联军夺取胜利呢?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为您精彩讲述《易中天品三国》之“中流砥柱”。  易中天:  上一集我们讲到鲁肃和诸葛亮都给孙权算了账,鲁肃算清了政治账,那就是不能投降曹操;诸葛亮算清了联盟账,就是联盟刘备对抗曹操完全有可能。但是我讲到诸葛亮算账的时候,我说了诸葛亮有几个账没算,其中一个就有战败了怎么办?那么这个账鲁肃也没算,鲁肃为什么也没算这个账呢?因为用不着,鲁肃算清了一个账就是你孙权投降曹操没有归宿,战败了一样,也就是你投降和战败的结果是一样的,那么相比较而言还不如打它一仗,说不定打赢了呢;就算打败了,因为失败而没有归宿比投降没有归宿要光荣得多,所以用不着算战败了怎么办这笔账。那么鲁肃替孙权算清了政治账,但鲁肃没有算军事账;诸葛亮算了军事账,但这是另一方的意见,不是孙权集团内部的意见,孙权还必须听取本集团内部对于这个问题的意见。  而这一点鲁肃想到了,因此鲁肃建议孙权立即召回周瑜。这个时候周瑜因为有任务,正在去鄱阳的路上,孙权接受了鲁肃的这个建议,立即把周瑜从去鄱阳的路上召了回来,听取周瑜的意见。那么这个事情在《三国演义》里面另有说法,《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说法有五点不同:第一点,《三国演义》说建议召回周瑜的不是鲁肃,是吴国太。为什么鲁肃不能提出这个建议来呢?因为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是鲁肃先说服了孙权,但是孙权还很犹豫,鲁肃建议孙权听取诸葛亮的意见,孙权和诸葛亮谈话,这个顺序和《资治通鉴》不同,但是更合理。那么就有了诸葛亮的舌战群儒,舌战群儒以后诸葛亮又和孙权谈话,孙权听了以后做出了决定要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这个时候张昭这些人又跑去找孙权说,哎呀,这下子你可中了孔明先生的计了,这刘备和诸葛亮是想把咱们拉下水啊,孙权又犹豫起来了。那么这个时候鲁肃再来提出召回周瑜的这个建议就有问题了,因为鲁肃现在已经有里通外国的嫌疑,没有公信力;另外按照罗贯中的定位,鲁肃是一个忠厚老实到无用程度的这么一个人,他想不出这个办法来。这就要有一个人来说,这个人就是吴国太,这是第一点不同。  第二点不同,是《三国演义》说周瑜也不是孙权召回来的,是他自己回来的,他听说曹操要顺江东下,着急,自己回来的,这是第二点不同。第三点不同,是周瑜回来以后没有马上去见孙权,而是在自己的府中接见了或者说会见了江东的文臣武将。然后这两拨人就纷纷发表不同的意见,叫做文要降,武要战,纷纷不定,而周瑜不表态,态度暧昧,等这些人走了以后周瑜冷笑。第四点不同,是周瑜在会见了这些文臣武将以后,又见了诸葛亮,而且是主张投降,这个时候才有了下面的一场戏——智激周瑜。第五点就是周瑜成为一个主战派,是诸葛亮智激的结果。  * 在《三国演义》中,东吴的军事首脑周瑜一开始并没有替孙权排忧解难,反而大唱投降论调,他最终决定主战是诸葛亮智激的结果。易中天先生对智激周瑜这个故事有四点评价:子虚乌有、形象不好、没有必要、并无可能。那么,说“智激周瑜”既无必要又无可能的根据是什么呢?  那么对于《三国演义》的这样一个描述我有四点评价:第一点是子虚乌有。就是整个的这个故事都是史书上没有记载的,包括吴国太这个人。吴国太是什么人呢?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是孙坚母亲吴夫人的妹妹和吴夫人一起嫁给孙坚的,这个事情于史无据,而且我认为在理论上也不大可能。因为吴夫人嫁给孙坚带有被迫性质,因为孙坚年轻的时候名声不是太好,而且吴家感觉他性格也不太好,不愿意嫁给他,这个时候吴姑娘出来说,不要为了一个小女子得罪这样一个强横的人物,给我们家带来灾难,我嫁给他这是命,如果嫁非所人,算我命不好,吴家这才把女儿嫁给了孙坚,她怎么可能又搭上一个妹妹呢?难道说孙权在求婚的时候对吴姑娘是这么说的: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带着你的嫁妆,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马车来?没有这个可能,所以连吴国太这个人都是子虚乌有的,是编出来的。  第二点,形象不好。在智激周瑜的这个故事里面,周瑜、鲁肃、诸葛亮三个人的形象都不好。一开始是周瑜装腔作势,大唱投降论调。鲁肃和诸葛亮的反映是什么呢?鲁肃愕然,诸葛亮冷笑。鲁肃愕然是有道理的,因为鲁肃知道周瑜的立场,知道周瑜是个主张抗战的,而且周瑜在此之前还跟鲁肃打了个招呼,说子敬你不要着急,我自然有办法的,怎么一见到诸葛亮周瑜就换了一个人呢?他愕然了,但是他应该过过脑子,想一想周瑜这是为什么,他不过脑子,他跟着急,急得不得了,这哪像一个发表过东吴版“隆中对”政治家呢?诸葛亮形象也不好,诸葛亮什么样呢?冷笑,然后就对鲁肃说,子敬啊,你这个人就是死心眼啊,干吗跟我们刘豫州学啊,你看我们刘豫州对抗曹操落个什么下场啊?像公瑾兄多么聪明啊,老婆、孩子也能够保全,荣华富贵也能够保全,什么国家兴亡管他的呢!说这么一番话这像诸葛亮吗?  第三点就是没有必要。我们要知道鲁肃为什么建议孙权召回周瑜,就因为周瑜是铁杆鹰派。周瑜这个铁杆鹰派不是这一次才表现出来的,建安七年的时候,袁绍病死了,袁绍病死了以后袁氏家族就衰落了,曹操这个时候气就粗了,那就写封信给孙权,要他送一个人到曹操这儿来做人质,就是质子,当时孙权接到这封信以后也是拿不定主意,而张昭这些人好像哼哼叽叽的,意思就是那就送吧,曹操咱得罪不起啊。谁反对?周瑜,周瑜慷慨陈辞,告诉孙权,不要送你的子弟了去做什么人质,态度非常强硬和明朗。也就是在这一回,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对孙权说,公瑾比伯符——就是孙策——只小一个月,你要按照对兄长的这样一个态度和礼节去对待公瑾。所以周瑜是一个什么人是很清楚的,或者有人要问,说周瑜以前是鹰派,这回难道就不能改成鸽派吗?以前是主战派,难道这回他就不会动摇动摇变成投降派了吗?不可能。  为什么呢?因为周瑜的这个态度,他不是一时的冲动。周瑜和孙氏集团是一个什么关系呢?第一,周瑜是孙策的铁哥们儿。《三国志·周瑜传》上头说法是“独相友善”,就是当年周瑜和孙策两个人同龄,孙策大一个月嘛,从小在一块长大,而且就是他们两个关系最好,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孙策后来接过了他父亲孙坚的班,也是依靠袁术的,而袁术对于孙策出尔反尔,一再封官许愿,又一再地变卦,孙策看见自己在袁术那儿没有发展,独立出来发展。这个时候是周瑜将兵迎策,周瑜带着自己的人马去接应孙策,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孙策去逝以后,孙权接班,又是周瑜带头拥护孙权。当时孙权还是一个将军,就是孙权和张昭以及其他人包括和周瑜这些人的关系,不能叫做君臣关系,只能叫上下级关系,但是周瑜带头行君臣礼。第四点,就是周瑜不但自己忠于孙氏家族,而且还拉来了一个鲁肃,鲁肃投奔孙权是周瑜的推荐和劝说。所以周瑜和孙权,和孙家是个什么关系呢?就像诸葛亮和刘备的关系,那是拆不散的,那是铁得很,那么他不可能转变立场,他一定是站在孙权的立场上来考虑这个问题,所以叫做没有必要来智激一下。  第四点就是并无可能。我们看看《三国演义》怎么交待,《三国演义》是说周瑜大唱投降论调,诸葛亮说那我有一个好办法,就是一仗也不用打,只要一条船就够了,一条船两个人,周瑜问他哪两个人,大乔、小乔啊,如何如何。周瑜这才勃然大怒,我与老贼什么势不两立之类的,老贼欺人太甚等等。然后周瑜说其实我早就是主张对抗曹操的,刚才我说要投降是试探,算是把这个场就圆过去了。  那我们就来看试探,这个试探有没有必要?为什么要试探?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周瑜这个人小心眼,气量狭窄啊,他信不过诸葛亮,他得试探一下啊。但是我们不能光讲性格,我们还要讲道理啊,从道理上讲,荆州集团或者说刘氏集团,和江东集团或者说孙氏集团,那是世仇,本来是敌人;本来是敌人,现在要联合起来了,是要试探一下,不要说本来是敌人,就是素不相识的人或者从来没有关系的两个集团、两个企业要合作一把,也得试探一下是不是。但是既然要试探,第一这个试探应该是双向的,双方都要试探一下,诸葛亮为什么不试探?因为他既第一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试探,这个时候已经走投无路,除了联合孙权没有别的选择,试什么探呢?所以诸葛亮不试探,他不试探孙权,他不试探周瑜,他不试探鲁肃,他只是极力地进行说明的工作。那么既然诸葛亮用不着试探,周瑜这边也用不着试探,你试探他什么?就是你不能为试探为试探,你试探要有内容,你试探他什么?立场,态度,诚意?根本不成问题,完全用不着试探,所以这也是没有必要。  因为周瑜的这个立场、这个观点、这个态度鲁肃是知道的,这才建议孙权召回周瑜。如果周瑜和张昭一样是个投降派,鲁肃是不会提出这个建议的,那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又弄一个反对派过来,没事找事啊。那么鲁肃知道,诸葛亮知道不知道呢?应该知道,为什么?诸葛亮是未出隆中已知三分,他连天下将来三分他都知道,他不知道周瑜是什么人?诸葛亮能够在隆中做出那样一个对策,说明他对江东集团是非常了解的,他掌握了大量的情况,那么就包括江东集团的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你不可能说江东集团的事情诸葛亮都知道他就是不知道周瑜吧,因此说智激周瑜完全没有必要。  *智激周瑜是反映周瑜心胸狭窄、神化诸葛亮智慧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虽然在民间广为流传,然而在历史上却不曾发生过。而且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我们也发现,智激周瑜在逻辑上也是站不住脚的。那么历史上的周瑜主战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呢?他最后是如何一锤定音,打动孙权主战的呢?  实际情况是周瑜被从去鄱阳的路上召回到柴桑以后,孙权又召开了一次会议,那么会上周瑜态度非常明朗,而且周瑜的话可以说是掷地有声、大义凛然,表现出他一个中流砥柱的英雄本色。周瑜怎么说的呢?周瑜说曹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将军您神武雄才,又有父兄的英烈,现在据有江东人多势众,大家同心同德完全可以对抗曹操;我们江东要做的事情是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我们怎么可以投降曹操呢?何况曹操自己来送死,难道还有投降的道理吗?  那么这一段话也是说得充满了正义感,这个和诸葛亮回答孙权的问话,问刘豫州为什么不投降曹操,诸葛亮那个回答是一样的,是一样的,都说得非常正义。而且这两番话,诸葛亮的话、周瑜的这个话都是必要的,因为我们知道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延续,对于战争来说正义是非常重要的,你只有政治上正确,那么你的军队才是正义之师,才有克敌制胜的可能。所以这个时候周瑜一定要说这番话,诸葛亮前面也一定要说那番话,鼓舞自己的斗志。但问题是政治上的正确不等于军事上的可行,而投降派的意见也不能说没有道理,投降派是什么意见呢?投降派的意见有三条:第一条,曹公豺虎也,就是曹操本来就是豺狼虎豹,本来我们就敌不过他,他力量强大,这是第一点。第二点,它的原话是“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曹操是以朝廷的名义来发动这场战争,我们又不如他。第三点,我们可以对抗曹操的是什么呢?长江天险。但是现在曹操已经拿下了荆州,获得了刘表留在江陵的军需物资和刘表留下的水军,这样一来长江天险就是曹操和我们共有的了,我们既不得天时,也不得地利,怎么能够对抗曹操呢?那么针对这个观点,周瑜提出四点意见,这四点周瑜认为是曹操的大忌。哪四点呢?第一点:本土未安,后患未除,贸然南下。你自己内部都还没有搞清楚,西边还有什么马腾、马超、韩遂啊,什么张鲁七七八八这些人,你就贸然地来进攻,太冒险。第二点:放弃鞍马,使用舰船,舍长就短。你北方的军队本来就是骑兵、步兵,比南方的厉害,南方厉害在水军。本来做一件事情应该是扬长避短,你反着来,这是第二点。第三点:天寒地冻,马无草料,给养不足,你时间选得不对。因为根据我们的琢磨,曹操和孙刘联军的赤壁之战应该是在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那么他打过来的时候可能是十一月,这个时间你选得不对。第四点:劳师远征,水土不服,必生疾病。周瑜指出了曹操这次用兵的四大弊端,然后说他这四大弊端都是兵家的大忌,而老贼一条不落地全都犯了,因此他对孙权说:主公,依周瑜看活捉此贼就在今日,请将军给周瑜三万精兵,看周瑜大破曹军。  周瑜的这番话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诸葛亮在回答孙权曹操是否可以战胜的时候,也指出曹操的三大弊端,哪三大弊端呢?第一点是劳师远征,这个和周瑜说的一样。而且诸葛亮说曹操以一天一夜三百里的速度追赶刘豫州,一路追追追追到这个地方来的时候,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没有战斗力了,这是对的。第二点,诸葛亮也指出曹操不使用步兵,使用水兵是舍长就短。诸葛亮有一条说得和周瑜不一样,我觉得也非常正确,就是诸葛亮指出刘表刚刚投降曹操的那些人是摇摆的,是和曹操离心离德的,曹操这样拿下荆州人心不服,他缺乏民心的这样的一个基础,那么这就是诸葛亮作为政治家他和周瑜的不同地方,他看到这一点了。总而言之,他们两个人英雄所见略同,都认为曹操是没有那么可怕,没有那么恐怖。也就是说诸葛亮和周瑜两个人一起粉碎了曹操不可战胜的神话,这样一来孙权完全有底了,于是孙权正式表态,他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这老贼早就想颠覆我们大汉王朝了,他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他忌讳的就是这样几个人,袁绍、袁术、吕布、刘表还有孤,现在群雄都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就是孤了,那么很简单,孤与老贼势不两立。然后“唰”地一声,拨出刀来“啪”,砍断了案角,谁再敢说投降曹操的,这个就是他的榜样。注意,孙权的用词不是曹公,是老贼,那么他使用这个词的时候,说明他已经下定了决心。  *鲁肃曾经帮助孙权算清了政治账,那就是投降与战败的结果是一样的;诸葛亮又帮助孙权算清了联盟账,说得孙权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周瑜的表态更是坚定了孙权主战的决心。可是战争的核心竞争力是军事力量,孙权虽然当众剁了桌子角,但是想到曹操说的八十万大军,依然心里虚虚的,那么周瑜如何给孙权进一步算清军事账,孙权又是如何部署的呢?  根据《三国志·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当天晚上周瑜和孙权还有一次谈话。这一次是周瑜自己一个人去见孙权,周瑜说:我那些可尊敬的同事只看到曹操来信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他们就闻风丧胆了,他们没有认真地考虑一下,曹操这封信上说的八十万这个数字是准确呢还是不准确呢,现在周瑜就为主公算一笔明细账:曹操从北方带来多少人呢?充其量十五六万,曹操从刘表那里,具体说就是从刘琮那里了,接收了荆州的投降军有多少呢?充其量七、八万,加起来也就是二十多万,而这二十多万人一部分是曹操从北方带来的疲劳不堪,一部分是从刘琮率领他们投降的离心离德,这样一伙人怎么打仗呢?请主公给周瑜五万精兵,一定大破曹军。这个时候孙权就摸着周瑜的背说,请注意这有“抚背”二字,抚背是表示信任、亲切的动作,孙权就摸着周瑜的背说:公瑾兄啊,谢谢你,他说子布 ——就是指张昭了——子布这些人只考虑自己的老婆、孩子荣华富贵,他们的议论使孤非常失望,只有公瑾还有子敬主张抗战,和孤的想法一样,这是上天把你们两个赐给孤啊。公瑾兄啊,实话实说,五万精兵确实一时半会凑不起来,孤已经给你选好了三万精兵,而且准备好了舰船,准备好了装备,准备好了武器,请公瑾兄和程公——也就是程普了——子敬一起先走,遇到曹军如果初战胜利,固然是好,如果不如意的话,公瑾兄你回来,孤亲自带兵和他曹孟德决一死战。讲完这个话以后,孙权就任命周瑜为前线总指挥,程普为副总指挥,鲁肃为参谋长,逆江而上去迎战曹操。  这个时候刘备已经按照鲁肃的建议从夏口来到了樊口,就是现在湖北的鄂州。到了鄂州以后,每天听到的都是坏消息,一会儿探子来报说曹军到哪儿了,一会儿探子来报说曹军到哪儿了,而诸葛亮到东吴去了以后没有回来,这个刘备心里头就心急如焚啊,于是就派他的哨兵站在码头上,盼星星,盼月亮,天天盼着诸葛亮能够陪着周瑜、鲁肃他们的救兵来啊。结果终于盼到了这一天,周瑜的部队来了,刘备马上去劳军,说能不能和周将军见一面?周瑜说军务在身,不能离开军营,如果刘豫州能够屈驾来一趟的话,周瑜非常高兴,这时刘备就跟关羽和张飞说了,他说这一回可是咱求人家,人家请我们去我们不去不好,我还是去吧。一个人坐了一条船去见周瑜,叫做“单舸赴会”。我们都知道关羽有一个单刀赴会,那以后再说,不知道刘备其实有一个单舸赴会,这证明刘备确实是英雄,不是人们想象得那么窝囊。那么刘备见周瑜以后当然有一番寒暄了,然后表示感谢了,表示慰问啊,但是也问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公瑾带来了多少人?周瑜说三万。哎呀,刘备说,太少了,史书上的话是两个字:“恨少”。周瑜说,不少,请刘豫州放心地看周瑜破敌吧!周瑜这个话说得也是非常英雄,但是我们想一想看周瑜这个时候手上只有三万人,刘备手上,关羽一万人,刘琦一万人,加起来五万人;曹操是号称八十万的,打个对折四十万,是不是,再打个对折二十万,再打个对折十万,那么这五万人能对付曹操吗?  这个结论大家都知道了,赤壁之战的结果是孙、刘联军大败曹操。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孙、刘联军到底是怎样打败曹操的呢?那么学术界有一些不同的观点,其中有一家就认为其实曹操这个时候只有五千人,那么我们就要问,是这样的吗?请看下集——赤壁疑云。《易中天品三国》(二十四) 赤壁疑云  经过鲁肃、周瑜和诸葛亮的劝说,孙权审时度势,最终决定联合刘备、对抗曹操,赤壁之战由此发生。然而,历史上对于这场战争的记载却是疑云重重,历史学家的看法也众说纷纭,有人甚至认为那不过是一次普普通通的遭遇战。那么赤壁之战的真相究竟如何?敬请关注《易中天品三国》之——赤壁疑云。  赤壁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一场以少胜多的战例,《三国演义》更是花了八回篇幅浓墨重彩加以描述战争过程,其中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等故事可以说是妇孺皆知。然而对于这场战争,历史上的记载却是疑云重重,其中有一家就认为,赤壁之战时曹军只有五千人。对于曹操的失败原因,历史学家们也是众说纷纭,有人竟归究于天命。那么赤壁之战究竟是怎样一个过程呢?孙、刘联军到底是如何打败曹操的?赤壁之战的成败得失对于我们现代人又有着怎样的启发?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将独辟蹊径,为您精彩分析“赤壁疑云”。  易中天:  这集我们讲赤壁之战,赤壁之战是三国史上一场有名的战争,稍微知道一点三国的人没有不知道赤壁之战的,这个要归功于罗贯中,因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浓墨重彩描述的就是这场战争。有人说《三国演义》这本书是七分实三分虚,那么惟独在赤壁之战这个问题上,它是七分虚三分实。赤壁之战这场战争实际上在正史上留下的记载非常之少,而且不乏矛盾之处,而遗留的问题一大堆。有些什么问题呢?五个问题:第一,谁的战争;第二,规模如何;第三,时间地点;第四,过程结果;第五,胜败原因。这五个问题上都有疑难,以至于史学界多次爆发“新赤壁之战”,那么我们一条一条来看。  第一是谁的战争?也就是说这场战争原本是曹、刘之战呢,还是曹、孙之战?应该说在开始的时候,就是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南下的时候,他的目的是要夺荆州、伐刘表、灭刘备,这个目的当曹操夺取了江陵以后应该说是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他为什么还要顺江东下?他顺江东下到底是打谁的?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说是打刘备的,孙权被诸葛亮、鲁肃和周瑜拉下水了;还有一种观点,就是打孙权的,主张是打孙权的观点的依据主要是曹操写给孙权的那封信,而那封信我们知道本身是可疑的。那么我的看法呢,应该说他的孙江东下是打刘备,也打孙权。因为这个可以从孙权对周瑜的话来作证明,孙权跟周瑜说:公瑾兄,你带着军队先走,打得赢固然好,大不赢你回来,孤亲自与曹孟德决一死战。他是这样说的,这说明曹操的目标是孙权;如果曹操的目标是刘备,而孙权是被拉下水帮刘备的,孙权的话就应该这样说:公瑾兄,你带着部队去看看,打得赢咱捞一把,大不赢你赶快回来,咱不管那刘豫州的死活了。他应该这么说。但是问题在于,孙权的这段话是记载在《江表传》里面的,是不是可靠也是一个问题,我们先把它放下。  第二就是规模如何?有一种说法说这场战争其实曹操只有五千人,就是他追赶刘备一路追过来的那五千轻骑兵,证据在哪里呢?证据在诸葛亮的话里面,诸葛亮对孙权说曹操劳师远征,追赶刘豫州一日一夜三百里,追到这个地方来已成了强弩之末,很显然就是指那五千轻骑兵嘛。但是如果曹操的军队只有这五千轻骑兵的时候,刘备见了周瑜,周瑜告诉他带来了三万人,刘备怎么会说“很少”呢?你三万加上刘备一万,加上刘琦一万,五万人对五千人还少啊?可见曹操这个时候不只五千人。而且《周瑜传》的正文说得很清楚,说:“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这是《三国志·周瑜传》正文记载的,也就是说曹操这个时候应该有几十万人,到底是几十万我们搞不清楚,学术界的说法有五十万、四十万、二十万这样几种,就是我在上集也算过账,八十万打个对折四十万,再打个对折二十万,再打个对折也有十万。  那么算这些账是为了确定这场战争的时间、地点,如果说五千人的说法能够成立,那这种说法是个什么意思呢?就是曹操五千轻骑兵一日一夜三百里从襄阳追到当阳,打了刘备一家伙以后到了江陵,然后从江陵又赶过来了,赶过来以后没想到这个时候孙、刘已经组成了联军,一家伙撞上去,一场遭遇战,所以曹操打败了。如果情况是这样的话,时间应该是建安十三年的十月,它很快嘛。而如果说曹操这次战争的目的是要打孙权,那么他决不敢只用这五千轻骑兵,他一定要集结部队,他集结部队是要一个时间的。那么这场战争的时间应该是建安十三年的十二月。地点在哪里呢?学术界的意见,倾向性的意见,就是现在的湖北省蒲圻县境内,现在蒲圻县已经改名赤壁市,不是在黄州的那个赤壁,就是不是苏东坡写赤壁赋和赤壁词的赤壁。所以现在湖北有一个说法,叫“文武赤壁”,文赤壁就是苏东坡写赤壁词和赤壁赋的那个赤壁,武赤壁就是现在赤壁市的那个赤壁,是赤壁之战的赤壁。  *经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赤壁之战的时间、地点和任务确定了,我们关心的是曹操与孙刘联军双方是如何谋划这场生死存亡大战的。《三国演义》中描述的是诸葛亮策划了火攻,确定了抗曹的战略,同时帮助周瑜草船借箭,准备好了武器;而曹操则是在政治上派蒋干劝降周瑜,同时军事上咄咄逼人,大举进攻,然而初一交战曹军竟然失败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历史上赤壁之战的过程究竟是如何的呢?  那么下面的问题就是过程和结果。这个过程《三国演义》是写得非常精彩的,从决策开始一直到战争结束,当中很多很多故事,而且这些故事都已经变成了新的成语了,比方说舌战群儒啊,变成成语了。但是我说了,《三国演义》在这个问题上是七分虚三分实,很多事情是没有发生过的,比方说舌战群儒,这是没有发生过的,智激周瑜也没有发生过的,还有周瑜突然一天生病,诸葛亮去看他,什么在手心写个条子,欲破曹公须用火攻,万事诸备只欠东风,这也是没有的,但是都已经成了我们的口头禅了,等等都是没有的。那么有些事是有点影儿的,比方说蒋干中计,这是有点影的,为什么呢?蒋干这个人是有的。另外草船借箭这个事也有一点影,但不是发生在诸葛亮身上,是发生在孙权的身上,时间是在建安十八年,那就比赤壁之战更晚了。建安十八年的时候曹操和孙权作战,有一次孙权驾着船到曹操的营寨里面去看,曹操命令放箭,箭射到了孙权的船上,然后船就歪了,倾斜了,于是孙权下命令调个头,再让他射,曹操又射箭,然后两边箭射得差不多,一会儿船就平过来了,孙权把船开走了。说是这么一个故事,他也不是借箭。而且有人算过说草船借箭在技术上不可能,他算过要多少个草人,这些草人有多重,摆成一排有多长,要多少多少船才能够借到十多万支箭,等等等等有人算过,我也不会算这个,技术上是不可能,这个事我们也以后再说。  那么实际的战斗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把这个正史上记载的过程给大家讲一讲。正史的记载,比较可靠的是《三国志·周瑜传》,《周瑜传》的原文是这样的: “时曹公军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 也就是曹操带着水军从江陵顺长江东下,周瑜等人率领孙刘联军从长江逆江而上,两家在什么地方呢?在赤壁这个地方相遇了。这个时候曹操的军队已经得了病,刚一交战曹军就败了,于是曹军就退到了长江的北岸,乌林,乌林在哪里?在现在湖北省的洪湖市,而孙刘联军就驻扎在南岸,在赤壁。那么初一交战曹操为什么会打败仗呢?四个原因,张作耀先生的《曹操评传》这本书里面讲述了这样一场战争的过程和胜败原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张先生提出来曹操初一交战失败有四个原因:第一个就是疾疫流行,曹军已经得了某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丧失了战斗力;第二个原因是曹军不习水战,它本来是北方的军队,它不善于水战;第三个原因是曹操料敌不周,就是没想到下来以后会撞上孙刘联军,轻敌了;第四个原因是狭路相逢,因为曹操虽然人多,他主要使用的是水军,那么水军和水军打仗它是在江上面,你江上面人多有什么用呢?就那么大个地方,你一个不习惯水战的碰上了一伙习惯水战的,还是病人,肯定是打败了。就是两军隔江相驻。  这个初一交战的战果,周瑜和诸葛亮都料到了,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我们上一集讲的周瑜和诸葛亮如何分析这场战争,他们都料到了比方说舍长就短是曹操的弊病,他们两个都讲到了,不习水战,他们也讲到了。还有一条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战争的性质,曹操来打刘备、打孙权,用我们今天的话说是“侵略战争”,我们可以打个引号,因为当时不是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只能打个引号,“侵略战”。那么孙权和刘备我们也要打个引号:“自卫反击战”。就是孙权和刘备的军队是为了保家卫国而战争,斗志昂扬;而曹操那边呢,正如周瑜和诸葛亮说的,是疲敝不堪的人率领着离心离德的人,所以初一交战这么多原因加在一起,曹操打败了。  *曹操虽然出师不利,但是曹军已经是长途跋涉到了长江边上,渡江踏平东吴指日可待,曹操当然不会失去这次千载难逢统一全国的机会。但是曹军大多数是北方人,水上的战斗力不强也是事实,于是《三国演义》中描述庞统献计,用锁链把曹军船舰连接在一起,这虽然使北方的军队可以适应颠簸的战船,但是也给了孙刘联军以可乘之机,于是赤壁之战中最精彩的火烧曹军战船的计谋产生了。那么火烧战船的计谋究竟是谁最先想到的呢?战败后的曹操在华容道究竟有没有遇到关羽呢?曹操打败了,打败了以后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已经是十二月份了,长江之上寒风凛冽,舰船被波浪颠簸得七歪八扭,而骑惯了马、不习惯坐船的这些曹操军队,再加上生病,可能在船上也是呕吐不止。这个时候曹操就想了一个办法,就把这些舰船连起来,把小船联合在一起就变成一艘大船,它就不颠簸了。那么这个主意是谁出的?不知道,是曹操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曹操的谋士想出来的,没有记载,但肯定不是庞统。根据《三国志·庞统传》,庞统根本就没有参与这场战争,没庞统什么事,也没徐庶什么事。但是这样一个做法给了孙刘联军可乘之机,这个时候周瑜的部将黄盖就对周瑜说:“今寇众我寡,难以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这“寇众我寡”这四个字也证明了这个时候曹操人是多,除了水军把舰船连成一片驻扎在北岸以外,他的陆军也已经开到了,把营寨扎在岸上。黄盖说现在敌人多,我们少,这样僵持下去不是一个事儿,但是我看他们把船连成一片了,那就有办法了,“可烧而走也”,我们干脆就放它一把火,把他烧走。周瑜然其计,采纳了黄盖的计策。于是黄盖诈降,诈降这是有的,也派人送了诈降书,曹操也把送信的人拿来盘问了一番,然后说你要如果是真投降那肯定我是重赏的了,上当了反正是。  于是这边周瑜和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船,船上都装满了柴火,又浇上了油,然后在这柴火上蒙了一块布把柴火遮掩起来,船上再插上旗子,大船后面系了些小船,这大概是他们逃回来的那个船。碰巧某一天,突然刮起了东南风,怎么刮的不知道,反正不是诸葛亮借的,反正那天刮起来了,于是黄盖的军队就上了船往北岸走,挂着个降旗,大声说,啊,黄盖投降来了。曹操的军队非常高兴,“呼”地一下都跑出来,站在船上、站在岸上看,说啊,你看那黄盖,就是他黄盖投降来了,投降来了,太好了。等黄盖的船开到跟前以后一起放火,烧着的船撞着曹操的船,借着强劲的东南风,从曹操的水寨一直烧到了曹操岸上的陆军的营寨。那这时候出来看热闹的这些人,有的着了火被烧死了,有的怕被烧死跳水,又被淹死了,你要知道他是北方人嘛,水性不好,狼狈不堪。曹操一看这没救了,下了道命令,放火,我们也放,没烧着的船都给我烧了,反正要走人了,这船不能留给刘备和周瑜啊,咱自己烧吧,撤。  撤,撤得非常狼狈,从哪里走呢?华容道。当时华容道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北风凛冽,道路泥泞,估计还刚下过雨,人根本就走不过。曹操只好下一道命令,让羸兵负草填路。什么叫羸兵呢?就是那些弱的,可能是本来就是体弱的,老弱病残,也甚至可能是伤病员,或者是得了传染病的这些人,让他们背着草去填这个路。路还没有完全填好,曹操的骑兵就冲过去了,结果这些负草填路的羸兵被曹操的骑兵踏在泥泞里面,死于非命,非常之惨。这个事情反映了两点,一个是曹操逃亡的狼狈,什么都顾不上了那个时候,第二,确实曹操这人心太狠了,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他这个时候应该做的是,自己的精兵断后,让伤病员先走,但是那个时候好像没有人道主义的观念,曹操就更没有,曹操怎么会有人道主义观念呢?他为了自己的成功从来是不惜别人的生命的,这个以后我们还要再说。顺便说一句,关羽没堵在华容道上,这个事情也是没有的。这就是赤壁之战的全部过程。  *赤壁之战曹操最终以失败告终,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说,当年曹操打败袁绍是因为有一面正义的旗帜,而打东吴集团则是一场“侵略”战争,所以败了。然而也有人认为曹操拥有绝对的优势,输给孙刘联军完全是天命。那么,易中天先生认为的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按照这个观点,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究竟犯了哪几个致命的错误呢?曹操又是如何一步步从具有绝对优势,到大败而逃的呢?  从这里面裴松之总结出曹操战败的两个原因,裴松之的这个总结在哪里呢?在《三国志·贾诩传》的注里面,既不在《吴主传》,也不在《先主传》,也不在《诸葛亮传》,也不在《周瑜传》《鲁肃传》,是在《贾诩传》里面。裴松之是这样说的,他说:“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 那么按照裴松之的这个观点,就是曹操之所以在赤壁之战吃了这么大一个败仗,第一是由于他的军队遇上了“非典”或者“禽流感”,得了一场我们现在说不出名字来的大面积感染的流行性的传染病;当然,第二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一贯刮西北风的冬天会刮起东南风来,实在是运气不好。所以裴松之说“天实为之,岂人事哉”,这是天要灭他,不是他自己有什么错误。但是这个观点我们不太同意,我觉得这场战争曹操的失败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而且曹操的主观原因还很重要。这个问题,参照张作耀先生《曹操评传》里面提出的观点,还有参考学术界的其他观点,我来分析一下曹操失败的原因,当然也是我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我们知道曹操发动这场战争,本来是有优势的,有什么优势呢?四个优势:第一,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诸侯不敢与之争锋,这个叫做政治上有优势。第二点,曹操夺得荆州威震四海,许多人闻风丧胆,曹操有心理上的优势。第三个,曹操夺得荆州势如破竹,军心振奋,以振奋兴盛之师战闻风丧胆之军,有气势上的优势。第四点,曹操人多势众,孙刘联军相对人数较少,曹操有军事上的优势。所以曹操原本有四大优势,他才敢顺江东下来打刘备和孙权。那么为什么失败了呢?我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曹操的战略目标不明。就是到现在我们说了半天,连我们都没有弄清楚他到底是来打刘备的呢还是来打孙权的,所以以至于我现在怀疑恐怕他自个儿都不清楚,他当然主要是想打刘备,也起了一种心思顺便打孙权一下,胃口太大了,贪得无厌。  他这个时候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目标锁定在刘备身上,如果把目标锁定在刘备身上,他就应该怎么样呢?应该在当阳大败刘备以后乘胜追击。我们来看看地图,当时是怎么样的呢?是曹操从北边通过宛城、叶县王南进军,到了新野的时候刘琮就投降了;然后刘备在樊城,慌慌张张渡水到襄阳,然后往南跑,带着很多人,一天走十几里;曹操五千轻骑兵一日一夜三百里追上来,在当阳大败刘备,这个时候刘备往哪儿跑他追啊!他跟刘备居然分手了;刘备斜趋汉津,然后跟着鲁肃、诸葛亮、张飞、赵云啊,还有前来接应的关羽一起到夏口去了;曹操往南跑,到江陵去了。如果把目标锁定在刘备身上,这个时候应该乘胜追击,在刘备跑到夏口之前把他灭掉,顺便把鲁肃也俘虏了,他没有这样做。  没有这样做也还来得及,他可以在到了江陵以后马上掉转头再去追,至少可以赶在孙刘、联盟形成之前把刘备灭了。他也没有这样做,他到了江陵以后停下来了,停了多长时间呢?两个月,干什么呢?安抚荆州投降的人,做政治思想工作。这个工作也是该做的,不能说他不该做,但是你既然到了江陵而且停下来以后,你就干脆多停留一段时间,你就干脆接受采纳贾诩的建议。贾诩什么建议呢?说你这个时候不要顺江东下,你应该把这个地方安抚好,采取怀柔政策,让荆州的士民都真心诚意地归顺你,到时候江东不战而降。他不接受,两个月以后又上路了。坏就坏在这两个月,这时间叫做不长不短,如果你停留的时间短,你可以击破刘备与孙权联盟之前;如果你停留的时间长,你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等来年开春以后,不刮北风不生病的时候你再去打嘛。他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发动一场错误的战争。  就算这些都做不到,他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自己在江陵待着,派曹仁这些人,另派大将,率步兵进攻夏口,即便不能把刘备消灭,你也能把刘备堵住,或者逼着刘备往南跑去投奔苍梧太守吴巨,那也比他投奔孙权好啊。或者你的部队你来到夏口,甚至你可以进军樊口,你把这个地方扼守起来,对孙权也是威慑力量,说不定那个联盟就搞不成了,搞得成他的军队也不会来到赤壁啊。  好,就算这些你都错了,也还有挽救余地,挽救余地在哪里呢?就是你的部队在巴丘——巴丘是什么地方,就是现在湖南省的岳阳市——你在巴丘的时候得了病,别走了,停下来或者退回江陵。当然如果曹军停在巴丘,孙刘联军可能还会打过来,那就不是赤壁之战,是巴丘之战了;但是如果曹军退回江陵,估计孙刘联军就不会再往前追了,因为为它本来目的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只要你不来打到我的地盘上那不就算了嘛,然后你再找机会嘛。  他也没有这样做,这些事情曹操都没有做。为什么没有这样做呢?以曹操这样一个军事大家怎么会犯这样一系列的错误呢?很多学者的结论是骄傲轻敌,由于骄傲轻敌,他对孙、刘联盟的估计不足,他总认为孙权会像公孙康一样把刘备的人头给他送过来,他没想到孙权不是公孙康,此时也不是彼时。曹操前期之所以在中国北方连续取得胜利是因为当时群雄割据,互相争斗,曹操收了渔翁之利,现在他把这些诸侯都收拾完了,只剩下刘备和孙权了,他们能不联合吗?他们不联合就是死路一条啊,他们必定是铁了心联合起来对付你,曹操没有估计到。所以说曹操之败在与骄傲,孙、刘之胜在于联盟。至于其他的问题,说什么没有估计到会刮东南风啊那些,都是小问题。  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个可能是小原因,就是年龄,这个是吴晗先生指出来的。吴晗先生说赤壁之战的时候,孙权27岁,诸葛亮27岁,周瑜34岁,鲁肃37 岁,曹操54岁,吴晗先生说赤壁之战是被进攻的打败了进攻的,哀兵打败了骄兵,年轻人打败了老头子。其实吴晗先生还有一个人没有算进去,就是刘备,刘备当时多少岁呢,47岁,如果把刘备加进去,那么孙刘联军这边的首脑人物的平均年龄是多少呢?34岁,正是周瑜的年龄,所以赤壁之战也可以说是周瑜打败了曹操,34岁的打败了54岁的。  不过曹操虽然老了,败了,但是笑傲江湖的英雄本色依然故我。曹操从华容道冲出去以后,又笑了。大家问他说,丞相为什么要高兴啊?曹操说:哈哈,“刘备,吴俦也”,刘备确实是我的对手;可惜的是,他动作总是晚了一点,他如果在这个地方埋下伏兵堵起来,再放一把火,我们这些人骨灰都没有了。这一回,战败的曹操他又笑了,那么他能笑到最后吗?请看下集——半途而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