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子]林虎专访(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人物专访---起飞中国:林虎

  林虎:这不是通过天安门的P-51,我不是给你讲吗,它是水散热的,它这个是水冷的。这个飞机它就是设备比较全。因为美国人长距离作战侵略别人,战略思想不一样,所以它就飞得要远,带的武器要多,沿路打仗沿路都有武器用,这就是P-51。

  解说:这些各式各样的飞机模型都是林虎收藏的,他最喜爱的还是当年在开国大典上由他驾驶着飞过天安门上空的P—51战斗机模型。对于林虎来说,1949年10月1日那一天是他一生中最为难忘的日子。

  林虎:我飞到空中,我们当僚机的它叫僚机瞪着眼睛看长机,要保持间隔距离都一样,速度也一样,空中看起来才好看。

  解说:当飞机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时候,广场上的群众沸腾了,全世界也为之震惊了,然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空中部队在创建之初经历了多少难以想象的困难,林虎就是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之一。

  林虎祖籍山东,父亲早年闯关东到了哈尔滨,与一个俄罗斯姑娘相爱结婚,1927年林虎出生,不久父母相继去世,11岁他参加八路军,转战南北,屡立战功。抗日战争刚刚结束,林虎随几十万大军进军东北,为了建立一支人民的空军部队,上级从陆军中选调一批有文化的年轻战士,到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学习,林虎被选中。此时国民党正大举向东北进军,航校机场多次遭到轰炸,1946年初春刚刚成立的航校被迫向牡丹江转移。

  林虎:我们的转移就分几拨,一拨去东北,国民党还没有占领的机场去搜集航空器材。那时候我们不懂什么飞机什么,我们的常乾坤副校长说什么叫航空器材,是铁的,铁的比较轻,有像飞机样子的。所以我们就分到东北各地国民党没有占领的地方去搜集器材。三个人一组,两个人一组,那我就分到我们两个人一组,到吉林一带搜集器材。

  解说:完成转移的航校开始了正式训练,可4架初级教练机都因故障不能飞了,只有几架高级教练机可用,高级教练机比初级教练机速度快一倍,新学员第一次上飞机,困难和危险性都很大,而林虎只由教官带飞了12个小时就放单飞了。

  林虎:那个时候我们的教练机,我飞的那架教练机就有一百多个补丁,为了落地的时候看地面,到老百姓家里头就老百姓一般的玻璃去搜集玻璃。日本人机务人员会画会什么,钉一块玻璃落地的时候从这里看出去,看高度高低没有降落伞,为了以后背降落伞好背一点,习惯就用麻绳子往身上一捆,就这么个条件。

  解说:在艰苦的飞行条件下,林虎多次完成了高难度的飞行动作,他的成绩在航校名类前茅。1949年林虎接到校部通知,中央军委航空局调他和同学孟进,到北平南苑飞行队当飞行员,担任保卫北平的任务,确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顺利召开。

  林虎:所以我们调来以后基本上就是战斗值班。那时候没有什么雷达,什么东西怎么掌握情况,就是在霸县,什么沧州,什么石家庄搞那些地检哨。什么叫地检哨?就是用望远镜有电话,哪里有摩托一响,呼一响说来敌机了,电话直接打到我们机场来,我们就起飞,起飞转半天什么也没有,但是那个时候只能是这个样子。

  解说:从9月5日起,南苑飞行队正式担负起北平地区的防空任务,每天昼夜都在机场保持2到4架战斗机值班,国民党空军闻讯后,没有敢再来袭扰。八月下旬到九月初,朱德、聂荣臻先后视察了南苑机场,这时飞行队接到了一个令他们意想不到的任务。

  林虎:后来到了九月的上旬,聂荣臻总参谋长召集航空局的人给他一个任务,我看你们飞得还不错,这样,说我们政治协商会议大家一致研究说叫空军,也参加开国大典的空中校阅。但开始决定的就是我们9架战斗机。后来聂荣臻和周总理他们看了一次,说这个飞机太少,9架飞机呼啦呼啦就过去了,战斗机也快,说你们多弄点飞机。飞机、战斗机完全可靠的,在北京你不能掉下去。在北平那时候,你掉下去那还得了,说你们找运输机也可以,教练机也可以,是轰炸机也可以,可靠的,能够安全通过天安门的。好了这一凑就凑了17架。

  解说:这17架飞机包括九架战斗机,两架蚊式飞机,三架C-46,三架通信和教练机,编成五个“品”字队形,1个蚊式双机梯队,前后跟进。但是刚刚凑齐这些种类不同的飞机,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林虎:凑了17架飞机,连速度都不一样,战斗机速度小于要按公里算你小于一百多公里,一百二十多公里它飞机就掉下来了,教练机也就是七八十公里五六十公里的速度,怎么通过天安门的时候,队刚好摆得比较整齐,快的慢的大家都能接上,还有运输机,还有轰炸机,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到10月1号,这就一天很紧张地训练,后来我们找了一个通县有个双桥镇,有个比较明显的楼房,上头有白布什么东西,如果天气能见度不好,你只要到那个双桥上空把方向罗盘对好了就可以直接到天安门。通过天安门还有个问题,你不能到后头,人家看不见。也不能太远了,高度要刚好,毛主席他们一抬头就能看见,下边游行的也能看到。所以那个时候没有现在的这套设备。飞机只能采取那个时候比较先进的办法,在那个双桥镇,另外在双桥上头飞机的罗盘一定要对好。刚好在天安门前边飞过去,队也排好。

  解说: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演练,林虎和其他飞行员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全部飞行程序。而这时他们并不知道,为了防止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在参加开国大典空中受阅时,有的飞机将携带武器飞过天安门上空。

  林虎:那么我们要参加这个校阅,苏联人有经验。十月革命以后,空军参加校阅,他们都很严肃的。第一,苏联顾问来,就那个时候叫他们顾问他要把你弹仓,六挺机关炮把你弹仓给你封上。另外飞机维修好,试测什么都正常,他在跟前看着,都正常。另外这一个晚上,苏联每架飞机派一个苏联的军官在那看着,任何人不准接近这个飞机。另外我们每个人要宣誓,把这个桌子上头铺上红布,正式地我参加开国大典校阅,万一飞机有什么,我宁愿牺牲我自己,不要把飞机掉到城里,造成大的损失,你得宣誓,具体组织工作很复杂的。

  解说:经过了周密的准备工作,1949年10月1日这一天终于来临了,下午三点钟,天安门广场上开始举行盛大的开国典礼。在南苑机场,预定参加空中受阅的飞行员都站在自己的飞机前面,准备起飞。

  林虎:在飞机旁边站着,站着有什么那时候没有电视,就是广播,安的喇叭,喇叭就听到毛主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另外毛主席亲自升起了五星红旗。下午四点整,在南苑机场待命的飞行员接到起飞命令。那就是到了通县的双桥东边一点把这个队伍谁在前谁在后事先都训练过的。开始的时候它跟得紧一点,预计几分钟,从双桥能到达天安门上空,到达天安门上空的时候刚好队伍也就摆好了,这要计算得很严密的。

  解说:林虎驾驶的战斗机飞在第一个“品”字队列,经过天安门上空时,广场上的群众全都沸腾了,外国来宾也不由得感到惊叹,而这时林虎的精力全部都集中在驾驶飞机上。

  林虎:我们集中全力就看着长机保持那一边的孟进的编队。他的前后高低还不能撞到一起,间隔也不能太宽,所以基本上眼睛斜一下看下边有检阅的,那不能看。

  解说:就在这时发生了一件让很多人感到奇怪的事情,按照预计应该有17架飞机参加空中受阅,但是人们看到的却是26架次飞机经过天安门上空,有些细心的群众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

  林虎:那几十万人在下边,有的他就看见了,有的就看到他没有,我听他们说那个飞机转,但转干什么他也不知道。周总理决定的叫我们再转一圈。原来,在演练的时候,周恩来提出了一个新的飞行方案。后来,周总理、聂荣臻又到南苑看过一次,看过一次就说你这个P-51战斗机速度比较快,你这样好不好,就说你们过来战斗机,9架战斗机过来以后,你可以到观众看不见的地方你们转回去,到你们已经看好了那个双桥镇,你接到教练机的后边,开始不要太近,离远一点,不就赶上它们了吗。快到天安门的时候就赶上了,这个也很困难,你要掌握这个速度,教练机刚过去,后边的所以这样就是26架飞机了。17架加上9架,老百姓都传说26架飞机。

  解说:林虎和参加空中受阅的飞行员圆满完成了开国大典的飞行任务,当晚朱德在北京饭店举行宴会,宴请受阅的海陆空代表,林虎在经过天安门广场的时候看到了让他激动场面。

  林虎:毛主席还在天安门上同志们好,同志们万岁,站了一个下午,那群众也不一样,大家心情都很激动,澎湃。

  解说: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上挤满了庆祝的群众,林虎坐在汽车上,走了很长时间才到达北京饭店,在吃饭的时候,林虎还闹了一个笑话。

  林虎:吃烤鸭,我们没吃过烤鸭上的葱。大家我们山东人吃葱,有酱就蘸酱,后来朱老总过来教给我们。我们一桌12个人,他说不是这个吃法,他就把饼拿来弄两块,瘦的、肥的搁在里头,再蘸上酱给你卷起来,这个样子吃。后来那次他们也很激动。朱总司令讲话说我今天终于是三军总司令了,过去没有空军,也没有海军,那都是刚建立不久的,所以这句话我们记得很清楚。

  解说:开国大典结束后,林虎执行了一系列重要防空任务,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击落击伤敌机各一架;1956年任空18师师长,在东南沿海指挥作战,一次击落台湾空军飞机两架、击伤一架。1985年任空军副司令员,1988年被授予空军中将军衔。



来源:中央电视台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