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过电影院的各位也许注意过,无论在哪个年代,影院里都会偶尔发生一种共鸣的现象:多数观众为某个影片中的某个镜头或者某段话情不自禁热情鼓掌。
这种现象并非多见,甚至七八年也难见一次。而且,在不同的年代,引起观众击掌共鸣的人与事也大相径庭,可以说,每隔十年,内容便完全走样,无论驴唇还是牛头,哪个也对不上马嘴。社会发展变化越快,掌声为之而鸣的内容越令人难以想象。
现将过去近半世纪影院鼓掌样本抽取如下:
1960年
一代人心中视为神圣的电影《青春之歌》于1959年摄制完成,于1960年全国范围放映时,据说,每逢片中出现新娘林道静布尔乔亚气息浓郁地从夫君余永泽面前走过,余顺手掂起她的披肩发,将鼻子嘴巴凑上去又闻又亲的镜头时,满场观众都要鼓掌欢呼,兼躁动。
1970年
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于当年拍成电影公映,听说只要影片演到第十场,忠义救国军胡司令落魄地咨询春来茶馆CEO阿庆嫂:你是…?阿庆嫂大大方方地面向观众站好,平举右小臂至胸前,高频地答道: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满场的掌声便经久不息。
1980年
社会形势始对外开放,英国进口影片《红菱艳》(原名:红舞鞋)在几大城市试映,片中乐队指挥棒启一曲节奏快速激昂的前奏曲,激得几乎从未有机会聆听过西方音乐的年轻观众们亢奋地拍椅,跺脚,鼓掌,声似雷动。
1990年
社会气氛略显沉闷,导致影片《顽主》热映两年之际锋头不减。人们上街穿文化衫,背后印有“我发现你特深沉”、“我没有外汇券”等字样,片中在国际展览中心为“作家”宝康举办作品颁奖会。会上邀请一位美女作家表演诗朗诵。
美女作家扭头把三尺长发甩满右肩,等半分钟,一字字地说:“我的这一边,是长江。”
接着,她再把长发甩向左肩,再等半分钟,一字字地说:“我的这一边,是黄河。”
她谢幕下台,至此,片里片外同时鼓掌,掌声长鸣。
2000年
长话短说,九十年代末千禧年初最上座《泰坦尼克号》北京首映那几天,晚场黑市黄牛将票价炒到120元,同时中原省城影院却几乎卖不动。这种区域性文化欣赏口味失衡问题后来是如何得以平衡解决的呢?原来,省城各家影院门前,一律竖起制作精良配有照明的大幅玻璃广告,广告是一幅女主角露西赤身躺在沙发上让男主角杰克画素描的剧照,在露西裸露着的双乳之间,以红色正楷字体排印了几行江主席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发言:“我们不要以为资本主义就没有思想交流的东西。最近上演的这部叫《泰坦尼克号》的电影,过去叫《冰海沉船》,这部片子把金钱与爱情的关系,贫与富的关系,在危险当中每一种人的表现描绘得淋漓尽致。新中国建立以前,我在上海看了不少好莱坞的片子,好的片子有《乱世佳人》、《一曲难忘》、《魂断蓝桥》。这次我请政治局的同志也看一看,不是说宣传资本主义的东西,而是说我们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切不可以认为我们才会做思想工作。”
中原地区门票上座率随之逐步攀升。
观众的掌声是在片尾滚动居中校齐式字幕时响起的。国内影院向有一共性,即随片尾字幕开始出现,拍座打椅起身散场之声便不绝于耳,影院提前掐掉片尾字幕亮灯,更属司空见惯。我在地球多处城池考察过影院散场情形,发现进入片尾字幕阶段离座散场的观众比例,与该城池的人均GNP(注:较之GDP,GNP更为准确)成反比!各位不妨也观察观察,看看是否如此(社会文化气氛和民众文化素质程度)。
但此次不同以往,提前散场者寡,有些来看第2至N遍的,就是为了听马脸歌手塞琳娜·低昂的歌,他们入场时老道地对工作人员千叮咛万嘱咐:今天你们可不能掐字幕啊。工作人员则更老道地答道:放心吧,领导早下了指示,主题歌不完不关机不开灯。
2010年
影院掌声会为何而鸣呢?
由老哥XD张贴@2009-04-1207:59:14(被阅读35000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