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河之子〉(15)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揣支毛笔漂四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天道酬勤

1981年春天,江汉大地正是山花烂漫时节,一纸调令使清智离开江汉大地来到了北京西郊的军委空军大院。十年浩劫空军是备受破坏的重灾区,各类人才严重流失。此时正是用人之际,鉴于他特出的绘画才能,空军领率机关把他调到《航空杂志》社担任美术编辑室主任。清智接到调令,高兴得跳了起来,这一步使他走上了专业美术的创作道路,终于实现了当画家的梦想。

北京,千年古都。金碧辉煌的故宫以其恢宏的气势,尽显帝王之气和王者风范,巍峨的天安门城楼,闪耀着五千年华夏文化的灿烂光辉,这不仅给清智洞开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而且提供了一个博大的社会舞台。

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珍藏的历代名画,军博、美术馆、中国画研究院举办的各种画展,大大拓展了清智的视野,令他耳目一新。

京都形胜,人才荟萃。令清智心仪已久、仰慕已久的启功、刘海粟、李苦禅、李可染、黄胄、李凌云、许麟庐、何海霞、黄苗子等前辈艺术家聚集北京,更有一大批军旅画家分布在各军兵种的文化创作室,使清智能够直接面聆前辈艺术家的亲切教诲,与军旅画家们进行面对面的切磋交流。

人说走进北京的胡同,摔个跟斗捡块石子儿都是文物。清智流连忘返于琉璃厂文化街、荣宝斋,触摸着古都袒露的浓郁风情,品味着千年文化老酒的浓烈馨香,目送西山峰顶的镕镕落日,迎来悬挂在钟鼓楼上的一弯新月。

清智像个饥饿的汉子,贪婪地吞咽着这一道道文化大餐。他利用星期天走访长城、十三陵、西山、香山、天坛、颐和园、卢沟桥,这一年北京的所有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他一头扎进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长河溯流而上。从画中十哲到扬州八怪,从清初四僧到金陵八家,并由此上溯到画中九友,吴门四家,南北两宗,米氏云山,常州画派,湖州竹派,直至黄荃徐熙,盛唐仕女。董其昌、米芾、范宽、任伯年、徐渭、石涛、八大山人、郑板桥、、齐白石、吴昌硕、黄宾虹等历代名师大家,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尤其喜欢徐渭和郑板桥的创新精神,正是他们的推陈出新,给沉寂百年的画坛吹进了一股清风,带来了崭新的气象。

像新荷承露,芝兰沫雨,清智在中国绘画艺术的历史长廊里析微探幽,取精用弘。心与先贤相通,神与时代飞扬。他要采珠于前人,还珠于世人。

五年以后,清智依靠体内的艺术元气,浮出了水面。

1986年十月,在北京西郊军事博物馆,张清智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

这是张清智第一次较为全面地向世人展示他的山水、花鸟、人物作品,也是第一次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对他绘画艺术的检验和检阅。

用清智自己的话来说:丑媳妇早晚得见公婆。

但是,他很自信。

为了准备这次画展,他整整花了五年的功夫。五年中间,他没有休息过一个星期天,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画室度过,每天工作在十五个小时以上,期间究竟画了多少画,他自己也说不清。不过有一个数字可以说明,那是他在搬家的时候,他清理了五年间积存的所有“废画”,丈把高的火焰整整燃烧了两个小时。李可染大师曾以“废画三千”描绘自己创作的艰辛,我想在这两个小时燃烧的火焰中绝对不止“废画三千”,恐怕得六千以上。清智展出的作品就是从这数千幅作品中筛选出来的。

在这次画展上,最摄人眼球的是一幅气势恢宏的高6米、长30米的巨幅国画《横断山》。

为了创作这幅画,他专程去高原采风,登上空气稀薄、生活极为艰苦的高原小镇——理塘,严重的缺氧使他几度昏厥过去。十五天时间,带回来四大速写本。回来以后他在西山闭门谢客,埋头于《横断山》的创作之中。画室小,他就把纸铺在地上,自己盘腿坐在地上,或者跪在地上,甚至趴在地上画。这一幅画整整画了半年时间,膝盖上、胳膊肘上磨出了一层血泡,结成痂,又慢慢变成一层厚厚的茧子。如今二十多年过去了,留在膝盖、胳膊肘上的印迹依然清晰可见。

笔者接触过中国画坛上众多的画家,但是我敢说,没有哪一个画家比他更为刻苦,也没有哪一个画家比他有更多的付出。在他那间不足二十平方米的画室,摆着一个沙发,白天用以待客,晚上就是他的床。画累了就睡,睡醒了又画。由此,京城画界称他为“拼命三郎”。

应该说,清智是幸运的。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画坛,一批声名卓著、实力雄厚的老一辈书画艺术家还健在。在中国画研究院(现为国家画院)和北京画院集中了一批前辈艺术家,改革开放的春风使这批老艺术家再展雄风,再创辉煌。他们在自己激情创作的同时,发掘、扶植和培养画坛新人。

1983年秋天,在北京召开了文革结束以后的首次书画家代表大会。恰好代表们下榻在空军大雅宝宾馆。这对清智来说,是个极好的学习机会。他带上自己的作品,蹬上自行车从西郊赶到东二环的大雅宝宾馆,循着贴在房门上的名字,轻轻地叩响了刘海粟、李可染、李苦禅、许麟庐、何海霞、李凌云、黄苗子、黄胄、启功、李铎、欧阳中石、沈鹏、刘炳森等前辈书画艺术家的房门,逐一向他们请教,聆听他们的教诲。

使清智更为高兴的是,个展期间,启功、刘海粟、黄胄、李可染、李淩雲、何海霞、李苦禅、沈鹏等前辈艺术家先后親臨畫展,仔细地观看了他的作品,并给了他许多鼓励。

这次个展对清智来说,是一次大丰收。他的作品不仅得到了前辈艺术家们的首肯,而且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认可。

这次个展,使清智完成了一次质的飞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