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毓襄似乎就是为钢琴而生的。很少见到有人如此刻苦练琴,除了钢琴本身的精湛技艺,她还把少林功夫,大雁气功等武林绝技运用在练琴中,真可谓音乐世界的“钢琴女侠”。
5岁那年,陈毓襄看到幼儿园老师的手指在琴键上滑动,她开始对钢琴感兴趣。下课之后,当别的小朋友都回家了,她还要求留下来,跟老师玩一会儿钢琴。老师主动找到陈毓襄的父母:“你们一定要让这孩子学琴,她对钢琴有特殊的兴趣。”就这样,陈毓襄开始了漫漫学琴之路。她自称每次都是在最合适的时刻,遇到最合适的老师。最初跟的老师很擅长钢琴的基础教育,这让陈毓襄从小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以后的腾飞做好了准备。而后,她随父母移民美国洛杉矶。16岁考上茱莉亚音乐学院之后,又遇到了钢琴大师殷承宗。殷承宗给她的是俄式教学法,严格的技巧和苦练。陈毓襄说她不怕吃苦。她一直很羡慕少林寺的和尚们那种刻苦的练功方法。那决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那时,她每天练很多个小时的琴,从来不用父母盯着。别的孩子在玩耍派对,她都不为所动。她牺牲了很多娱乐的时间,就是为了把琴练好。她曾对我说,小孩子若有兴趣,自然会主动练琴。要父母逼着的,多半可能是小孩子本人根本不喜欢弹琴,也就不要浪费功夫了。
19岁那年,陈毓襄又被送到俄国接受正统的钢琴训练,并且参加了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当时全世界有120个18到23岁的选手参加比赛。他们一天要练10个小时的琴。比赛时,一个人要在台上连续弹2个小时,没有休息。很多女选手都因体力不支而被淘汰。那是一场残酷的比赛,一天就要有40个人被淘汰。那年,日本一个团包括记者包了一架飞机去比赛,结果一场比赛下来,没剩下几个人。最后,只有12个人进入了决赛,陈毓襄是唯一的一个亚洲选手。虽然最后得了第5名,但是这已经很不容易了。
1993年,陈毓襄为参加首届波哥雷里奇国际钢琴大赛做准备。波哥雷里奇(Ivo Pogorelich)是二十世纪的钢琴怪才,获得多次国际知名钢琴比赛大奖,性格孤僻古怪,妻子比他大二十岁,就是他的老师,这段婚姻在世界乐坛引起不小的震动。以他名字所设立的这个比赛没有最高年龄限制,却有最低年龄限制,不得小于23岁。当时陈毓襄刚好符合条件,是最年轻的一位参赛选手。首奖奖金10万美元,至今都是全球钢琴比赛奖金最高的。经过四轮激烈的竞争,最后8位拥有3项国际大型音乐比赛奖项的顶尖选手进入最后的决赛。陈毓襄以卓越的琴艺击败那些年龄几乎是她两倍的选手们,获得了首奖。一鸣惊人,成为世界乐坛的知名钢琴家。
比赛结束两个星期之后,波哥雷里奇把陈毓襄接到自己家中,让自己的太太亲自教授她弹琴。陈毓襄以为自己已经技术娴熟,不用再学什么了。没想到竟然是一切从头开始。他们早上7点钟开始练琴,一气弹上10个小时不休息,连中午饭都不吃。到下午5点时,他们才小憩一会,吃个晚饭。到晚上8、9点钟时,又开始练琴。陈毓襄练到夜里一点钟,可是先生和夫人却练到凌晨3点。到第二天,又是早上7点开始练琴了。每天都是如此。最初只练一个手指,只弹一个音。手指的高度,角度,重量,力度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个音就弹上几百遍,一个动作要练上几万遍。几个手指的位置要在一条线上,距离也要相等,他们甚至帮她量手指的距离,看看是不是符合要求。练到最后,她的五个手指就感觉像一个手指,弹和弦时,抬起的距离、高度、力度都一样,动起来也一致。
此外,她还学会了运用身体各部分的肌肉运动,帮助弹琴。演奏不同的音乐,用到身体肌肉的部位也不同。哪个音,是哪块肌肉控制都要熟悉。比如弹高音,若是金戈铁马般的声音,要用臀部肌肉带动腰,进而传达到手臂,再到手指。若是洪钟一般的声音,运用肩部肌肉带动手臂即可。弹奏轻柔的音符,又是像揉面粉那样推,而珍珠般轻细的声音,却是只需用手指小心地捏。如此苦练,陈毓襄全身已经没有一块赘肉,她戏称“不用上健身房了”,因为光是练琴就已经把全身肌肉都练出来了。就连小手指都练出了肌肉,小手指和无名指之间已经撑开,连照X光片,都和普通人不一样了。她已经练到不需要看琴键,只要站在钢琴前面,闭上眼,眼前就出现了琴键。即使不用坐着,她也能弹琴。达到最高境界的时候,练到手指都无感觉了,一个大跳,一个和弦,即使不看琴键,也能凭感觉准确弹出。最妙的是,她能够在琴键上弹出没有重量的音符。手指在琴键上轻轻滑过,无论是勾,是抓,还是踢,手指都不会感觉到,音乐的声音却还在。练到这样的境界就算是出神入化了吧?可是陈毓襄觉得还不满足,她认为一定还有其它的功夫,她还没有碰到,或许那些功夫可以借鉴过来,用在练琴中。她学少林功夫,大雁气功,也是运用其中的功夫和意境,以便把琴弹得更好。
弹琴需要消耗很多体力,每次陈毓襄练琴都练得全身出汗。她认为她的过人力量来自吃素。早在那次大赛的前6个月,陈毓襄便开始茹素。笃信佛教的她有一颗慈悲的心。功名成就之后,她没有热衷于各种商业演出,而是把得到的奖金10万美元全部捐给了佛教慈善事业。她说自己还年轻,本身对生活的要求也不高,不需要那么多钱。她参加的一些演出赚来的钱也够花了,这些钱是额外的,应该用于慈善事业。她认为,人生要做有意义的事。若非如此,音乐家就失去了一直演奏下去的动力。她希望用音乐和大家结缘,沟通,打动观众的心。只有用心和灵性演奏出来的音乐才是最动人的。最好的音乐是可以提升人的心灵。当今社会,喜欢古典音乐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似乎现代社会的人,日常生活已经不需要心灵的交流,只要有一台计算机,就可以满足生活的全部,大家上网,玩游戏,打手机,谁还需要去音乐厅听一场古典音乐会呢?即使钢琴家们也不死守着古典音乐了。很多人都尝试用钢琴演奏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本身曲调简单易弹,不需要下很多功夫,这类通俗的音乐似乎更能吸引大众。严肃的古典音乐还有多少知音,这真是让人忧虑的问题。
现在陈毓襄除了少数的商业演出之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做慈善演出,为的就是让高雅的音乐能走进大众的心里,让所有的人都能有机会欣赏到高水平的钢琴演奏。为北加州癌症基金会做慈善演出,陈毓襄不但分文未取,连从台湾飞到美国的飞机票都是自掏腰包。当时有人还有疑问,钢琴独奏会,观众能坚持下来吗?只是钢琴独奏该有多枯燥,不要大家都睡着了呀!结果,癌症协会的负责人看到一半突然说,我要纸巾,你的演奏太感人了,我都流泪了。
经常走南闯北,陈毓襄的故事也多多。曾经有一次为马祖的佛堂做演出。用的是为2000千禧年制作的意大利葛洛蒂安·史坦威红色钢琴,价值上百万元,全部手工制作,翻开盖子,是一副维也纳的市井图,美丽绝伦。这部钢琴是11呎长,比普通的9呎钢琴要大一些,琴弦也要长些,弹的时候需要用力多些,音量也比较大。此钢琴一出厂,便被一个台湾商人买到,并邀请陈毓襄为厂家做巡回演出。演出时,陈毓襄身穿红色礼服,演奏红色钢琴,连琴凳都是红色的。整个演出吸引了不少观众,后来演出结束后,人们还久久不肯离去,一定要靠近看看,亲眼目睹一下这部稀世钢琴。由于这部钢琴超大,普通飞机无法托运,只好由船来运。本来计划陈毓襄和钢琴一起乘船走,后来又改变计划,陈毓襄坐飞机走。后来遇到台风,陈毓襄只好在厦门的鼓浪屿等船。本来说船10分钟就到,结果等了10个小时才来,她当时还要赶回台湾,再飞欧洲演出。就这样在风雨交加中等到了船,她形容当时谁也不排队了,都抢着跑上船,她就这样和大家一起拖着两个行李箱,去抢船位。
很难想象,和郎朗,李云迪等华人钢琴家齐名的陈毓襄是如此低调,没有大师的派头。尽管她出席了马英九的就职典礼,并作为唯一的钢琴家当场演奏了《蓝色的多瑙河》和《卡门》等曲目;尽管她是北京为迎接奥运会邀请的唯一台湾钢琴家,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她依然是平民作风。来旧金山湾区举办一年一度的新年音乐会,她就这样自己一个人飞过来,没有大队的助手随行。她也没有住在豪华的宾馆里,而是住在佛教朋友家中。当我们采访完之后,一起来到餐馆吃饭,她只点了一客素菜炒面,和一杯白水。她外出旅行,没有奢华的物品,却一定带上全套的法华经。对于物质生活,她的要求不高,对于慈善事业,她却毫不吝惜时间和精力。
这次的新年音乐会是陈毓襄每年一次献给本地朋友的一个珍贵礼物。由于为别人演出时,都要听别人来安排曲目,为自己的音乐会可以自己选择喜欢的曲目。陈毓襄此次除了给大家献上两支高难度的曲目之外,还给自己的学生一次演出的机会。她面试了几个孩子,从中挑出四个小朋友,弹得比较好,并有一定的表演经验,来和自己一起演出,还选了一个美国小朋友作为鼓手。她说,她自己20岁的时候,才有舞台表演经验,她希望早点给这些孩子创造机会,让他们小小年纪就有她未曾有过的登台机会。那次演出我有幸亲临现场。我觉得很幸运,很多大师的表演即使花钱也不一定能买得到票,而且可能票价超贵,一般人也不一定能负担得起。现在就在我们湾区,可以免费听到这样高水平的音乐会,这是多么难得啊!我不由得敬佩陈毓襄的善心之举。
事业有成,感情空白。陈毓襄不仅是才女,也是美女。可是她把时间都用在练琴上,没有时间去谈恋爱。“你就没有觉得有需要和别人分享感情的时候吗?”我问。她说,有时候一场演奏会结束之后,一个人回到旅馆里,关上房门,从很激动的情绪中平复时,的确觉得想有个人在身边陪一陪。但是这种感觉很快就过去了。她说自己和别人对享受生活的标准不一样。在她眼里,很多人都是在浪费生命。她对练琴的投入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承受的。她为了练琴可以忍受孤独和寂寞,也愿意放弃很多享乐,练一辈子,一直练到老。她还在寻找那些可以让她的琴艺达到更高境界的功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