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韩文章-毛泽东的核战略与金正日的核武器
毛泽东的核战略与金正日的核武器
南韩中央日报记者 李阳寿 政治国际记者 | 2009.06.01 07:56
1954年8月,被称为“战略与战术鬼才”的毛泽东忽然决定炮击位于台湾海峡的金门与马祖岛。他以“解放台湾”的名义,连续10个月向台湾发射了数万发炮弹,从而引发了第一次台海危机。
在朝鲜战争结束之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之间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机涌动。美国航空母舰与巡洋舰、驱逐舰等数十艘舰艇进入战备状态。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暗示一旦危机状态长期化,不排除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1955年3月16日,他在记者见面会上表示:“难道原子弹不能像其他常规武器一样使用吗?”
艾森豪威尔的发言引起了巨大的风波。毛泽东的战略思想是“声东击西”,通过攻击台湾来试探苏联的动向。在斯大林去世之后,梦想开发核武器的毛泽东于1954年10月在北京会见前来访问的赫鲁晓夫时表示,希望苏联向中国提供核技术。但是赫鲁晓夫的回答十分冷淡,“现在中国拥有社会主义兄弟国家的核保护伞,难道这还不够吗?核武器既不能吃又没什么用。”但是在艾森豪威尔的表态之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中苏两国就核武器开发问题签署了协议,苏联向中国派遣核专家。此后,虽然在1960年代中苏出现纷争,苏联停止了对中国的援助,但是在毛泽东的全力坚持下,1964年10月中国成功进行了原子弹爆炸试验。
拥有了核武器与导弹的毛泽东开始挑战苏联的霸权。中苏之间发生边境争端时,曾经爆发激烈的武装冲突。北极熊与红龙之间的战斗引发了世界政治局势的急剧变化。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访问中国,这是实施“苏联保卫论”这一大战略的一个环节。
但是毛泽东的核战略最终导致了其陷入自以为是、傲慢并且实施暴政的恶性循环。由于人民公社与大跃进运动的失败,中国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数达到数百万人。毛泽东在这种情况下毅然发起了“文化大革命”,中国进入长达10年的动乱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一致认为:“这一事件导致中国历史倒退数十年。”如果毛泽东能够一直重用刘少奇以及邓小平这样的改革派,或许世界历史的进程都会发生变化。
最近,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不知道会不会想起毛泽东的核战略,他或许正在期望通过核试验能够一次性的消除一切不好的消息。对于朝鲜进行第二次核试验的原因专家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一行动的目的在于增加与美国进行谈判的资本,有人则认为这是试图在确立接班人人选的体制。但是,面对朝鲜的核试验,中国与韩国、日本感受到了同样的安保威胁。一旦韩国与日本拥有核武器,那么中国的安保战略不得不推倒重来。朝鲜的核武器的刀刃也有转向北边的可能性,金委员长将在中美之间寻找缝隙。
按照公认的说法,朝鲜在1959年与苏联签署《朝苏原子能协定》之后,一直不曾放弃拥有核武器这一目标。2012年是金日成诞辰100周年,在这一年份到来之前,金正日正在野心勃勃地妄想以核武器与导弹来武装“强盛大国”。这就是他不顾朝鲜的经济状况几近崩溃的现实,依然挥霍3至4亿美元,强行进行一次核试验的理由。
29日夜晚,一位要求匿名的中国朝鲜问题专家在接受电话采访时断言:“朝鲜事实上已经拥有了核武器,对于原本是亚洲地区唯一的核持有国中国而言,将造成重大的国家利益损失。”当年拥有了核武器的毛泽东敢于向苏联说“NO”,不知道现在金正日会不会向中国说“NO”。中国政府相关人士现在对于朝鲜政府的批评十分尖锐,包括中国国防部长梁光烈在内的政府要员也开始批评朝鲜。上述匿名的专家表示:“在非正式场合,有越来越多的人提议对朝鲜实施强烈的制裁。”
但是一旦中国也参与制裁朝鲜,那么六方会谈就有面临破产的危险,中国也可能失去对于朝鲜的控制。据可靠消息,中国很快将派遣中共中央联络部部长王家瑞作为特使前往朝鲜。中国正在权衡,对于朝鲜究竟是进行说服还是采取压迫手段。中国的领导层在2006年10月,朝鲜进行第一次核试验时同意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进行制裁,同时以整顿原油运送设备的名义每年减少向朝鲜提供的原油100万吨。对于朝鲜进行核试验表示强烈愤慨的胡锦涛等中国领导人一直对朝鲜采取压迫手段。而减少原油供给量是最能够让金正日感到难受的举措之一。
现在胡锦涛主席必须做出明确的选择。对于拥有了核武器的金正日政权,究竟是听之任之,还是容忍东北亚地区的国家展开核装备的军备竞赛。1958年,毛泽东面对第二次台海危机,以时任国防部长彭德怀的名义发表了攻击美国的言论,“美国是东太平洋国家,为何要跑到西太平洋来”。中国一方面将对朝鲜进行制裁的重任交给美国,一方面又以仲裁者自居,这样的做法难道不是自相矛盾的吗?
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中国与美国被并称为“G2”,同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待也大大提高。朝核问题将考验中国是否已经具备了作为一个强大国家所必须拥有的承担责任的能力。李明博政府也不能一时以“核持有论”为耻。现在韩国有必要重新整顿正变得越发脆弱的与中国的外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