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概括“四大名著”

高山流水遇知音,从此为你乱弹琴.痴人说梦逢知傻,有空为你胡乱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作者:十年砍柴 http://www.chinanews.com.cn/cul/news/2009/07-22/1785344.shtml

-演讲者小传

  十年砍柴,本名李勇,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湖南省新邵县一个山村,199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先后栖身于北京某上市公司、国家某部委,1999年因国务院机构精简分流到《法制日报》,2008年10月,“告别圈养的记者生涯”,入语文出版社,开始“四书”生涯:读书、写书、编书、卖书。作家和知名网络人。

  已出版《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皇帝、文臣和太监——明朝政局的“三角恋”》、《晚明七十年》、《闲话红楼》等著作。

  -听知名网络作家用现代的眼光讲解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隐含着民族的文化密码,涵盖社会的方方面面

  -封建社会,理想的社会秩序就是各安其分,构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和谐

  【作为小说,它们的情节可能是虚构的,但是,它流露出文化的、社会的那些信息是特别真实。】

  -四大名著讲述家族、江湖、庙堂、天堂

  四大名著几乎成了中国人成长的教科书,我自己也一样,在年少的时候就把这四本书读完了。那时候看重的是故事、情节、人物。等年纪大了一些,多读了一点书,对社会的认识深一些以后,回过头来再读这四部小说,就会有一个疑问:中国几千年的书籍,可以说是汗牛充栋。有些文笔更好,但是为什么就是四大名著影响中国这么深?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它们的文笔好,它的人物写得很传神,它的故事情节很曲折,更多的是它里面包含着一些信息,一些基因,这些文化基因和我们今天的社会和我们这个民族的整个历史传统有莫大的关系。

  中国社会,中国的大多数老百姓,更多的不是从文学的角度去看待四大名著。我大学学的是中文,我们中文系老师总是从纯文学的角度给你分析它的故事,它的情节,它的版本的产生过程等等。老百姓绝对不这样,老百姓从这四部书里面,肯定就是看生存,看社会,看活在这个社会的许多恩怨情仇,就是从四部小说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我正是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四部小说。

  这四大名著的说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在清末和民国初年,那个时候流行的一种说法是“明代四大才子书”,那四部书都是明朝人写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后来可能就是《红楼梦》代替了《金瓶梅》。

  《红楼梦》讲的,或者是《金瓶梅》讲的是一个家庭,一个家族里头的那些人,主子也好,奴才也好,妾也好,大老婆生的儿女,还是庶出的儿女等等。这是讲家族和家族的一个规矩,一个秩序。

  《三国演义》讲什么呢?是讲庙堂之事。就是讲那个像董卓、汉献帝、曹操、刘备、孙权这些“大腕儿”,是如何玩高层权谋的。

  《水浒传》是讲了一帮对现实社会不满意的一些边缘人物,讲的是江湖。我们知道在古代,庙堂和江湖总是对应的,是两极,不是庙堂就是在江湖。

  《西游记》讲的是中国人想象的彼岸,就是天堂或者是地狱。就是中国人想的,人死了或者另外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世界会是什么样,有神、佛,有妖魔鬼怪。

  一个社会,你把家庭、家族,把庙堂、朝廷,把江湖,把我们想象的天堂和地狱都说了。那这四根柱子基本上是中国社会的一个比较全面的代表。所以我就说这四本书隐含着我们民族的文化密码。这几本书,我是把它当成历史书来看的。

  作为小说,它们的情节可能是虚构的,人物也不完全跟历史上的人物一样。但是,它流露出文化的、社会的那些信息特别真实。任凭你怎么编都编不出来。

  【贾府一旦丧失了宝玉、黛玉他们所不喜欢的权力,俩人就没有生存的土壤】

  -《红楼梦》最具现代性——悲天悯人

  《红楼梦》这本书,看了之后见仁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我看《红楼梦》,看到的是人如何在宗法意识较浓的大家族中生存。

  我觉得四大名著里面,最具有现代性的一本书是《红楼梦》。这种现代性的一个最重要内容是要有人道主义的关怀,就是要对普通人的命运有大悲悯,要尊重普通人的尊严和自由。

  曹雪芹写所有的人,他都会把他当人来写。丫鬟也好,主子也好。宝玉和黛玉,作为《红楼梦》中的男一号和女一号。他们之所以能够心心相印,宝玉之所以爱黛玉,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他们两个人的人格都是独立的。就是在他们的眼里,在这两个人的眼里,人只有可爱与不可爱之分,讨厌与不讨厌之分,不存在有价值与没价值的分别,不存在该不该巴结的问题。在宝玉眼里就是这样的,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比如说像雨村那样的烂人,他瞅都瞅不瞅,虽然他是一个进士,是一个地方官。他喜欢的人,比如晴雯这样的人,甚至戏子,像蒋玉菡这样的人,他可以喜欢他们,黛玉也一样。他们两个会心心相印,就是因为这一点。在黛玉的眼里,她不喜欢的人,她就会很尖酸,很刻薄。如果她喜欢的人,不管你,像香菱这样的人,香菱这样跟宝钗更近的人,她是宝钗的哥哥薛蟠抢来的一个妾,找她做诗,但宝钗就说:“我没有时间教你做诗。”就觉得你这样一个小妾,当姨娘那是非分之想,连敷衍她都不愿意。那她就找到了黛玉,黛玉却一首一首替她改。为什么黛玉那么可爱,因为她真。

  《红楼梦》的矛盾就在于,它还处在那样一个宗法社会、宗族社会里,就是具有现代人平等意识的宝玉和黛玉,如果是今天中产阶级的一员,在一个平等、开放、民主的社会,他们可以成为一对儿过着平常幸福生活的小夫妻,因为制度保障他们自食其力,独立生活。那么在前现代社会,就是在《红楼梦》那个时代,无论他们的内心是多么的独立,精神上是何等地自由,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要么依附官府,要么依附家族。宝玉痛恨八股取士,痛恨官场的龌龊,向往纯洁自在的生活。然而他优渥的生活却须臾离不开他所痛恨的东西。贾府的繁荣是建立在占有权力的基础上,贾府的衰落也是因为权力场上的决斗失败了。所以贾府一旦丧失了宝玉、黛玉他们所不喜欢的权力,俩人就没有生存的土壤,这就是一个对宝黛来说是一个莫大的悖论。就是说他很烦权力,很烦这样的家族等级森严,但是他所依靠的正好是这么一个土壤。如果他的家庭没有权力了,他完了。就是一个自愿去当和尚,一个死掉了,确实没有勇气活下来。

  就是在《红楼梦》里面,除了这两个主子以外,还有一些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些奴才,比如说焦大,比如说赖大家的,包括袭人、晴雯、鸳鸯等等。其实看了以后,曹雪芹正是以大同情的笔墨写这些人,其实我觉得曹雪芹笔下没有一个人是坏人,包括大家不喜欢袭人,觉得袭人太会装了,而且太善于八面玲珑了等等,但是你看完了以后,你觉得其实是袭人她自己不得不这样生存,是她生存的一种合乎逻辑的选择。

  【中国过去几千年的权力更替也好,或者是整个朝廷解决一个问题也好,总是李逵的板斧原则,看谁的拳头硬。】

  -《水浒传》的“四大一小”

  《水浒传》讲的是如何在江湖上生存,一帮强盗的故事。我觉得中国过去几千年的权力更替也好,或者是整个朝廷解决一个问题也好,就是解决真理也好,总是李逵的板斧原则,看谁的拳头硬。我说我们应该告别,你不告别的话,即使像宋江成功了,到了东京,坐了那个位置,当了皇帝。你说他会比宋徽宗强吗?一样,不过就是换了一个王朝。

  第一个就是梁山的“山头”。江湖最开始的时候,它总是一个,开始形成前的过程,它是一个比较混沌的,就是次序还没有排,将来谁是老大都不知道,晁盖也好,宋江也好,到了最后基本上就定了。定了以后,就能看出来梁山这个山里面就分了很多山头,就是我们说的帮派。

  我们看梁山排座次以后,宋江当了老大,然后就整天想招安。然后武松说:“今日也招安,明日也招安。冷了兄弟们的心。”鲁智深也说:“至今满朝文武,多是奸邪。”说:“招安不济事!”便离开了。李逵也跟他喊“招安、招安,招一个鸟安”。然后这三个人都对既定政策有看法,宋江只能把李逵给抓住,说要把他杀掉。然后大伙儿就求情,然后就放走了李逵。李逵是家奴,是宋江从江苏脱险带出来的亲信,反对自己的招安大计,他很伤心。然后对家奴怎么呵斥不为过,还能敲山震虎。那么其他的人,像武松、鲁达这些二龙山的头领,他就不能像对李逵那样,他们是他的“合股公司”。

  看梁山的权力构架,基本上是“一大加四小”。“一大”就是原来的梁山人马;“四小”指的是二龙山、桃花山、白虎山、少华山。那么在这个“ 一大”里头,它又不一样。一大里头,原来的梁山人马,一拨儿是生辰纲派别,就是晁盖智取生辰纲的时候,带着那些人,像赤发鬼刘唐,包括吴用等等。这些人后来一看晁盖不行了,马上就成了宋江的人了。其他的,你看包括跟他一起起事的,刘唐那些人,阮氏三兄弟均没有得到重用。那一拨儿就是他江州带来的人马,那才是宋江真正的人马。那最好的两个,一个保镖兼杀手——李逵,另外一个是他的特务头子戴宗,经常给他收集情报的。还有一个是他的公关先生燕青。这江州带来的人,几乎都是他的嫡系,他用的肯定都是这么一帮人,还有他自己的弟弟,宋青,管酒席,实际上管财政,管后勤,反正就是这么安排的。那么还有一拨儿,更惨了,比生辰纲、晁盖那一拨儿还惨,晁盖的实力毕竟带的那几人还比较大,还比较有能耐,那就是原来的火并王伦的那些人,宋万、杜迁,还有朱贵,基本被边缘化了,这些人实际上都有功劳的。

  【实际上他不是这样想的,他也想当官。隐居之处南阳实际上襄阳属于南阳郡,地理位置很重要。】

  -《三国演义》蜀汉的“股份制”、“经理人”

  然后我就讲庙堂上的游戏——《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讲的就又是高一个层次了,那些玩的权谋都是宰相一级,世子一级的。这个里头,我比较关注一个,一个是我说“桃园三结义留下的隐患”。就是桃园三结义是兄弟合股做买卖,刘备卖草鞋,那个人卖枣,那个人杀猪,三个人,然后根据年龄大小就排了大哥、二哥、三哥。我想,蜀汉如果当时有朝一日,真的是北伐中原成功了,统一天下了,又重振了大汉的基业,这个时候关羽怎么办?张飞怎么办?我看《三国演义》看到底就是觉得关羽和张飞一直没有转过弯来,就是没有从兄弟转到君臣,这个一直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大的企业股,刚开始合伙做买卖的时候,是大家的股本。你说一起桃园三结义,你说是刘备你一个人的力量吗?不是,没有关羽,没有张飞,他就完了。实际上是大家一起做买卖,兄弟合伙,只是你年长,而且你有经验,让你当总经理,我们可能副总经理什么的。但是如果北伐中原成功,真的把江山建立起来以后,他就变成一个家族公司了,变成一个家族公司,就意味着这个江山就是刘家的,你这个关羽和张飞,你们的后代只能是封一个什么王,或者封一个侯,你就是高级打工仔,这个江山你是没有股份的,一下子从合伙公司,变成一个独家的家族公司,这个时候怎么办?

  所以有时候我们所谓的义气是扯淡的义气。因为刘备北伐还没有成功,死在白帝城了。他的两位兄弟死得更早。关羽和张飞,也没有把刘备当皇帝,当主子,而是当成自己当年结义的哥哥,所以我说这个隐患,历史到这里结束了,后来蜀汉没有成功,所以这个隐患就不叫隐患了。

  第二个就讲诸葛亮的等待和无奈。你看诸葛亮说:“我不求闻达于诸侯,苟全姓名于乱世。”实际上他不是这样想的,他也想当官。隐居之处南阳实际上襄阳属于南阳郡,就是湖北、河南交界,那就是往西进巴蜀,往东下长江,往北走中原,往南去控制两湖。在那个地方就是在做公关,炒作自己谁来买。但是后来我就一直纳闷,为什么最后就是让一个最弱的一家去买他,就是刘备。刘备当时确实是没有钱,没有资本的。后来我就说他的档次还不到。因为在汉末时期,建文帝讲家世,他们诸葛家世不怎么样,世代没有做过大官非常牛的。到他那一族已经很衰了,他再有才能也进入不了正统,我说的是洛阳、许昌——那些人的视野。其实多数中国的才俊、才子进了洛阳,后来的许昌。

  东吴孙家所用基本上是江中才俊,就是本土的江中才俊。能用他的只有刘家了,不是说他对刘家多么忠,但是到了这个地方以后,他就成了刘备的军师。这个时候他最无奈的就是说,我刚才已经说了,他要面对的三个主子,不是一个,开始关羽和张飞就不信服他,就是我跟我大哥一起打江山,你还在哪儿呢,现在一下子你是啥事都要管,就是你当总经理,董事长是我哥,我们两个倒什么事都没有了,就要一人带一支兵马去守城,所以其实把关羽弄到荆州,实际上就是这个道理,不让他呆在成都,那是诸葛亮的意思。因为关羽这个人肯定是觉得我的资格老。当时他最大的无奈是他没法对待当年跟他的主公刘备一起创业,一起搞原始积累的关羽和张飞,这是他最最苦恼的。

  诸葛亮作为一个请来的职业经理人,从海归过来,用高薪请来的,原来就是家族公司,或者是一个松懈的公司,不但董事长要说,另外几个股东也说,今天你不行,明天你不行,你说你烦不烦。所以我说,他的无奈实际上是对官和商的无奈。

  【孙悟空他刚开始的时候,见到妖怪就打。到后来他明白了,那个妖怪不管做多大的恶事,他首先要了解一下背景。】

  -《西游记》:中国人想像的彼岸

  我首先讲一下孙悟空的体制化之路与紧箍咒。紧箍咒大家都知道,动不动就念,它实际上无处不在。我们就看孙悟空。孙悟空大家就很有困惑,说孙悟空的法力为什么越来越不行了,一到后期,一个小毛贼,一个小妖怪都打不掉,早期闹天宫、闹地宫、闹龙宫。恰恰就是这样,他的武力衰减,我觉得就是体制化。

  孙悟空开始的时候,无君无父谁都敢打,什么都很厉害,后来这个人就是老想当官,给他当弼马温,后来嫌太小;给他一个齐天大圣,也没有实权。然后再造反,造反以后就被压到了山下面,后来被唐僧救了,要他戴罪立功,这个时候他就逐渐、逐渐地进入了,而且他的体制化路是一点、一点的进入。开始的时候他还有野性,动不动就不听师傅的,因为他师傅很窝囊。但是为什么让唐僧当,不要他当呢?大家就说,你看看在里头的,包括小白龙马在内,他四个徒弟哪个都比他本事高,为什么要他当取经团的团长,别人只能干活呢?让悟空一个人去取不行吗?不是。

  首先这是一项观音菩萨交给的政治任务,那么她一定要找一个,整个佛界和大唐王朝很信任的人,那么作为李世民的玉帝唐僧,他的父亲最后被强盗弄死了,他根正苗红。那么肯定是要他去当团长。那么其他的人,悟空也好,八戒也好,都是犯过错误的人,只能给他干活。开始悟空不服气,后来一点、一点,三打白骨精,那是师徒第一次大冲突,到后来,一点、一点他又逃回花果山,后来又回来了,一点、一点他认清自己的位子了,到后来越来越乖顺。

  孙悟空他刚开始的时候,见到妖怪就打。到后来他明白了,那个妖怪不管做多大的恶事,他首先要了解一下背景,首先他是干嘛的。一知道是太上老君旁边的童子,他就去找太上老君“你看,你去管管。”太上老君就把他弄走了。有时候文殊菩萨旁边的一头象想打的时候,文殊菩萨说:“悟空留情,我自己带回去管去了。”他后来越来越聪明了。

  到这个时候,孙悟空已经完全成了一个在官场游刃有余的官僚了。所以到最后,他所谓的修成正果——斗战圣王佛,就是他已经彻底完成了体制化,这才叫修成正果。

  【反对秩序的目的还是要建立一套秩序,那一套秩序跟前面没有什么关系,还是一种各安其分。】

  -四大名著的共同点:权利因权力而不同

  四本书讲家族、家庭,讲江湖,讲庙堂,讲我们想象的那个天堂。实际上我觉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权利因权力而不同,就是Rights和Power,长幼尊卑、强弱之间一定要有差别。封建社会理想的社会秩序就是各安其分,构成一种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和谐。

  所以,我们看这四部小说讲的全是这个东西。其实我们读书也是,你看我们小时候读《隋唐演义》,读什么的,一问,就说长大了说你读哪个书印象最深。印象最深是什么?印象最深是什么呢?肯定是好汉排座次,说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第三条好汉裴元庆。然后梁山多第一条好汉宋江,一定是这样的。为什么?这就是中国,我认为是中国礼(礼貌的礼)、等级、座次,我觉得这是中国文化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凡是在一起,一定要分一个你高我低,你尊我卑,在一起就要论官衔。我们在《西游记》里面,什么时候看到唐僧自己去化缘,他只要身边有一个徒弟,他就说:“徒儿师傅饿了,你去化缘吧。”那中国的传统就是说:“有事,弟子服其劳。”你说研究生不跟老师打工,很正常,就是这样的。那么在佛教里面,它只是一个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我传授知识而已,但是我的事我自己做,我并没有差遣你的权力,平等嘛,佛家讲的就是平等。那么你看《西游记》就一定不这样,这个取经团,唐僧就是个领导人,最后修成正果以后,也是根据当年的级别来给,净坛使者给八戒,八戒还不干,骗他说这是可以到处吃贡品的,他就高高兴兴的接受了,他一定是这么做的。

  所以包括《三国》也是这样的,《三国》你看,开始那么无序,然后有序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三个王朝变成一个王朝,听一个人的话,然后皇帝、宰相,将军什么的分下来,各州、刺史、各知县(县令),这个就叫刺史,这个就叫一统。看《红楼》也是这样的,像晴雯那样的人,她不听话,不把自己当奴才,那肯定要治你,主仆,包括你贾环,你是庶出,你就没有像大老婆生的孩子那么有权力,你探春再聪明“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我说不仅仅生于末世,因为她生于小老婆,大家为她叹惜。

  大概说《水浒传》最反对秩序,但是它反对秩序的目的还是要建立一套秩序,那一套秩序跟前面虽没有什么关系,但还是一种各安其分,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和谐,要把那一百零八将的座位,一个都不含糊地从上到下排下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