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之行(4,5,6,7)zt (图)


德国之行(四)—听老公做学术报告

送交者: linda 2009年07月28日22:56:03

2009年7月28日

下午与老公一起来到Technology University的数学系大楼(MiB)听老公在SPA(Stochastic Process and their application)上做题为“Functional Inequalities and Applications”的大会特邀报告。这是我第一次坐在国外大学的数学系学术讲堂上感受严谨的学术气氛。来自哥廷根大学的一位著名教授给老公做了简短的学术背景介绍后,老公就开始了他的滔滔不绝的演讲。这个大厅可以容纳600人以上,综黄色的实木地板,四周的墙壁全是实木的竖条。阶梯状的椅子和折叠的小桌板也都是木板制作的。顶部的灯是与地面的阶梯状相对应的一层层的长方体的荧光灯,排成错落有致的平行线。这也是我毕业后第一次听老公做学术报告。惭愧的是我硕士毕业后就从数学系离开了,很少再参与概率统计专业的学术会议。记得94年在烟台大学我们一起参加概率统计年会,我也没有去听老公的讲座。对于概率领域的知识,所知甚少,当时选择学习统计学,也是由于本科时畏惧随机过程等课程,感觉自己不可能搞懂这些艰深的知识。毕业后只是从事一些统计方法的应用工作。对于老公所钻研的领域更是点滴都不懂。刚毕业时常常数老公发表的文章数,但是读不懂他的任何一篇文章。不过当初看到他的文章一篇篇在国外著名概率和、泛函分析及其他数学杂志上发表,都为他欣喜不已。老公也由于他的丰硕成果而连续两年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并获得德国洪堡基金资助来到德国做了近两年的学术研究,最近一些年也常到德国来做短期访问。



听着老公不紧不慢的语调,知道他已完全进入他的学术思维中,屏幕上的一个个不等式,一个个定理,都是他独立以及与其他学者合作的智慧结晶,他如同在介绍自己最熟悉的孩子,点点滴滴,无需夸张,无需谦卑,实事求是,数学可以说是最不能有半点水分的知识了,完全是在一个公认的逻辑体系下的推理,尽管可能有的发表的文章还有漏洞,但总有一天会被同行所发现,一篇篇严密逻辑的文章才能得到所有同行认同。



老公常开玩笑地说我们搞教育、心理等社会学科都不是科学,因为经不起推理,主观性、随意性太强,即使是大规模调查得到的数据分析结果也未必能全信,因为被试的回答未必真实可信。自己多年来在这方面也深有同感。但从方法论这一方面可以说,目前国内的社会学科还是比八十年代以前要进步很多。更多的学者已经在逐步采用量化研究的方法来分析教育、经济、社会等问题,而不是以前纯粹是在主观理论的建构基础上来阐释社会现象。



老公的讲座在一阵掌声中结束了,我的这篇短文也接近尾声。仅以此篇短文献给老公——在数学领域拼搏数年的学者,希望他能够不断出新文章,事业日臻辉煌。


德国之行(五)
一个六十年后被重新发现的天才数学家

送交者: linda 2009年07月29日23:43:19

今年7月27-31日在柏林Technology University召开的第33届SPA国际研讨会有一项重要会程——颁发2009年Ito奖,并播放纪念Doeblin的影片。 



Wolfgang Doeblin于1915年出生在德国柏林,他的父亲是魏玛共和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艺术家Alfred Doeblin,Wolfgang是其第二个儿子。Alfred对于当时抬头的纳粹势力十分不满,因而遭到了纳粹的追捕。1933年Doeblin全家逃到法国巴黎,为了方便与尚在德国的一些亲友保持联系,他父亲在邮局附近租了一个住所。Doeblin当年进入Poincare数学研究所学习概率论。他是个沉默寡言的人,常常一个人在图书馆看书思考。1933年至1939年,他发表了有重要影响的13篇文章,尤其是1938年在其导师M.Frechet的指导下发表了一篇极其重要的论文,其贡献后来被人们称为马氏链的Doeblin常返。但是一年后,他被应征入伍,成为一名通讯兵。在艰苦危险的战争期间,他还坚持数学研究,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录自己的数学发现。1940年5月,Doeblin所在的部队被德军重兵包围,Doeblin预计自己可能很快会被俘,并由于家庭背景而被纳粹处死。利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还在继续他的研究。可惜时间来不及让他完成他一直倾注心血研究的用布朗运动构造分布密度满足Kolmogorov方程的扩散过程的工作,他遗憾地停止,只好寄希望于未来的学者能够继续他的工作。他设法把笔记本寄给了法国科学院,然后结束了自己年轻宝贵的生命。



一个数学天才在世界最黑暗的时候被迫离去了,他对数学的热爱,对数学的沉迷,对数学的灵感,后人恐难以相比。他把一个新的伟大发现留给了未来的学者,他在冥冥的天空中期盼这个发现被世人所开启。然而,这位天才冥冥期盼的实现居然延迟了整整六十年!世事沧桑,半个多世纪过去了。2000年法国科学院在Bernard Bru和Marc Yor的极力促成下终于开启了这个尘封六十年的信件。



Doeblin在数学方面的天才被新的世纪重新发现了!封存六十年的手稿就是被当代数学家所推崇之至的Ito公式的另一种形式——Ito使用他所引入的随机积分,而Doeblin使用布朗运动的时间变换,两者异曲同工!而Doeblin比Kiyosi Ito早两年发现了这个重要结果。



2009年7月28号的夜晚,柏林的夜空一定星光璀璨,因为这是个不平凡的夜晚,世界概率学家云集的夜晚,大家惊叹Doeblin的伟大发现,感激Doeblin对概率领域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敬佩Doeblin为数学献身的崇高精神。我相信Doeblin的在天之灵一定能感知这个非同寻常的时刻,他终于可以无憾地安息了!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个伟大的天才——Wolfgang Doeblin.做一个纯粹的人,执着于理想,永不放弃的人。



德国之行(六)— 我见到的洪堡大学

送交者: linda 2009年08月02日02:01:27
                    2009年7月30日

洪堡大学让我景仰已久,1998年LG第一次来德国做长期访问,就是来自洪堡基金会的资助。我也在其后几个月来到德国学习德语三个月。曾读过一本基金会发的亚历山大8226;洪堡传记,在我们所住的IBZ的楼道里还有洪堡的肖像画——一位清秀、绅士般的年轻学者。可以说很早就熟悉洪堡的一些生平事迹和对科学的杰出贡献。今天上午和女儿终于来到了我崇敬的洪堡先生及其兄长创立的这所世界著名学府——被誉为“现代大学之母”(Mutter aller modernen Universitaeten)与典范的柏林洪堡大学。洪堡大学座落在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中段,原为一座宫殿,1810年在威廉8226;洪堡与亚历山大8226;洪堡兄弟(前者为哲学家和普鲁士教育大臣,后者为勘探学家)的努力下,该建筑改为柏林大学。1949年为纪念这两位创始人而改名为洪堡大学。



威廉8226;洪堡与亚历山大8226;洪堡的汉白玉雕像分列在洪堡大学校门外左右两侧。亚历山大8226;洪堡身着一件翻领风衣,坐在一张靠椅上,目光深邃地遥望远方,似乎还在探寻未知世界。他的右手捏着几朵邹菊,左手下垂在衣服上,衣服下方有一个地球仪。底座正面上方有两个小男孩各扛着一个天文望远镜。威廉8226;洪堡也是坐着,不过他右手上放着一本翻看了的书,而左手落在扶手上,椅子的左右两侧是两只狗状的柱子(为何是两只狗作为椅腿?我猜测是象征他的忠实追随者,因为他是一位政治家、思想家和教育改革家)。威廉8226;洪堡目光坚毅地朝向左前方,似乎没有人能够改变他的信仰与理念。底座正面上方有一只展翅的猫头鹰。(是不是象征着权威?)



校门内外都有书摊,吸引了不少游客以及学子驻足翻看、挑选。当时我很感诧异,这么著名的令人肃穆的高等学府怎么随便让人在门口设摊卖书呢?这在我们国内的名牌大学是罕见的。像北大、清华等名校,不仅各个校门均有门卫,而且不让在正门前一定范围内有经营活动。前两年北大因为暑假各地学生夏令营来访的人过多,而开始设限,并对进出的外单位车辆收费,此事在国内引起不小的风波。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是探索新知的圣地,也是传播知识的场所。这些书摊不也是传播知识的一个链条吗?它们的存在不正是显示威廉8226;洪堡所提出的现代大学是“知识的汇合”的理念吗?它们的存在不正是在检验威廉8226;洪堡所倡导的大学“自由”组织的理念吗?(注:威廉8226;洪堡不仅着力提倡现代大学的学术自由,还提出大学组织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寂寞与自由,大学的寂寞意味着不为政治、经济社会利益所左右,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强调大学在管理和学术上的自主性,以及大学教师与学生应甘于寂寞,不为任何俗务所干扰,完全潜心于科学;自由是强调大学的权利与国家的职责,大学应遵从科学的内在要求在自由的条件下运行。)



“Humboldt Universitaet”没有写在校大门上,而是在正对大门的主体建筑的顶部。校门与这个主楼之间是个面积不大的院子,Max Planck 与Theodor Mommsen的塑像立在院子的左侧。进入主楼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卡尔8226;马克思的烫金名言:Die Philosophen haben die Welt nur verschieden interpretiert, es kommt aber darauf an, sie zu verandern.(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拾阶而上,来到二楼。一幅幅曾在这里工作学习过的名人照片挂在墙壁上。二十世纪柏林洪堡大学对于世界科学的卓越贡献都在这一幅幅照片下面的说明中。第一个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就出自洪堡大学即当时的柏林大学,即1901年荷兰人雅可比·亨里修斯·凡霍夫因研究出化学动力学定律而获得诺贝尔奖。此后,该大学共出了二十九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如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1875-1877年在洪堡大学学习,1888-1926年在该校任教,因创立光的量子论于1918年获奖;美籍德国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914-1932年在洪堡大学任教,因创立相对论和提出光电效应定律于1921年获奖;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玻恩(Max Born),1915年起任洪堡大学理论物理学教授,由于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方面的突出贡献与德国的另一位科学家瓦尔特·波西于1954年同获此奖;德国历史学家特奥多尔·蒙姆森(Theodor Mommsen),曾在洪堡大学讲授古代史,1874-1875年任该校校长,因著《罗马史》于1902年获奖……除此之外,还有许多世界著名人物先后在洪堡大学学习或深造,如著名诗人海涅(Heinrich Heine)曾在该校学习法律;古典唯物主义哲学家费尔巴哈(Ludwig Feurbach)曾在洪堡大学学习神学,后因受黑格尔影响改学哲学;伟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马克思(Karl Marx)曾于1836-1841年在洪堡大学攻读法律专业等等。



作为一所有着将近200年历史的大学,洪堡大学将它的传统和历史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同时她也在不断迎接挑战,锐意改革。例如,改革学制(自2000年起某些学系开始颁发学士和硕士学位),调整科系设置,充实教学力量,新建阿德勒斯霍夫校区。那一栋栋经历战火洗礼而更显苍劲的古老建筑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发生在它们身上的一个个故事,那一栋栋崭新的建筑在迎接着更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年轻学子,他们将缔造新的科学知识的殿堂。一幅幅著名学者的画像,一座座伟人的雕塑,既是让后人景仰,又是在激励后人,未知的科学领域需要人们共同去探索,更宏伟的知识殿堂需要有学术自由精神和完全潜心于科学的人去缔造。代代学子相传,让人类知识的诞生日夜无间,永不停息。让我们期待着洪堡大学的美好明天,期待着更多的科学奇迹诞生于此!




德国之行(七)——记录分享感谢

送交者: linda 2009年08月24日01:29:10

记录生活、分享感悟、感谢读者——在万维开博月记



今天是我来万维读者网开博满月的日子,按照常规大多是周年纪念日的时候大家才会写开博心得之类的文字,而我则不得不提前写了。再过两天我们就要回国了,不知何时才会再有机会来国外度假继续写我的博客,继续在万维上欣赏诸多博友的精彩博文。



这个假期是我近五年来最为轻松的一个暑假了,没有给自己规定任何必须完成的工作,也没有同事或学生临时强加的任务,整个假期都处于悠闲之中。每天最为惬意的时光是在万维上闲游,看看新闻,读读博客,有兴致时也写篇短文与博友们分享。说起开博,最早的博客是在百度上建的,那是07年11月初,到英国后不久,在我姑姑的建议下写写在英生活,放在博客上,正好自己暂时回归全职太太的生活,也有充裕时间,于是就开张了。写出来的东西,总希望有人分享,每天上网浏览的同时也关注着自己博文的点击数。就好像演员在台上演戏,台下无一人,哪个演员还会有心思演下去呢?观众越多(无论是鼓掌叫好,还是喝倒彩),演员也会更有心气神演下去。而我的网页当时遇到的场景就是读者寥寥无几,点击率非常低。在我都想“退场”时,姑姑建议我在新浪上申请一个博客,那里人多势众,名流聚集,还有几十万“草根”博主,不信没有瞎撞来的。于是乎,自个又在新浪上落了“家”。其实,写博客的初衷是让我的亲友、同事和学生们了解我在英的所见所闻,让大家分享我的点滴感悟,也是对自己生活的一个记录。去年五月份回国后,尽管不会像在国外时那样何时想写就有时间写,但我也抽空记录让我感动的事情,写下对学生成长可能会有帮助的文字。上月中旬我们全家来到德国,我又有空闲时间上万维了。在英国的时候我也常常光顾万维,昭君的博文是我最喜欢阅读的。可能我们同是大学老师的缘故,感兴趣的问题较为一致,她写的博文题材如中美教育比较、育儿经、时事评论、职场见闻以及最近她涉猎较多的古典音乐鉴赏等等。那时的我几乎读过她写的每一篇博文,从她的博文中了解美国教育、经济、社会以及普通人的生活,对于她心存感激已久,直至上个月24号才注册万维,当时仅为了给她能够留个言,略舒心意。既然注册了,不能让自己的网页空着,那样也有愧于撞来的博友,于是来了个网上“大搬家”,把自己在新浪博客上的一些自认为可以让博友草阅的东西贴过来了。同时也紧锣密鼓地涂鸦些新东西,把这个“家”装点装点,以免博友们见笑。每天也不忘上自个网页上看看,有多少人撞来了,心中也很宽慰,比新浪每天来的观众多多了。27号那天上午LG告诉我,我的那篇短文“德国之行二”在万维首页的论坛栏目上了,我惊喜万分,连问了几次,真的吗?没有想过自己的拙作也能得到读者的认同,得到万维论坛和博客版主的认可,也能同昭君、海云、意味、来生、伍加等等著名博友的博文一样的“待遇”。当时的心里除了欣喜,就是感激!感激热心的读者,感激版主的赏识,感激万维提供这样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我的信心倍增,不让支持我的博友们失望,将自己的点滴感悟落于键盘,记录下这个假期的真实生活,请万维读者网的博友们分享。再见,万维!期待着不久的将来能够重回这个精神家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