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不同习惯的细微区别(73)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国人过去将不认识的人叫“同志”,后来称“先生”,现在称“老板”。
上个世纪“解放前”称“少爷”,“掌柜的”等等,再往古代追溯还有
“官人”,
“客官”,“相公”等等什么的。当今社会总是将“有钱人”,
或“有地位”的人,所以不管他的身份如何都
一律称为“老板儿”。
现在很多对有地位的文化人爱称做“老师”了。
过去对真正的“老师”不
尊敬,被蔑称为“臭老九”、“小知识分子”。
原来以为中国人对“老板”是对其地位、荣誉的称呼,相当于在日本被
称为
“社长”一样的。其实有中国人自身的对“老”字的一种特殊情结。
因为日本社会是一个典型的私人企业多的社会,自然而然头衔是“社长”
人就很多。再说,中国人喜欢当“老板”,宁为鸡头不为牛尾嘛,从餐
厅的
老板到国营企业的老板,被人成为老板似乎就是人上人了;日本人
喜欢
叫“社长”,被叫做社长的日本人内心却知道这标志着要当冤大头
,
当社长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在汉语里的“老板”意思很多,不一定就是头头,有可能是董事长,
有可能是
总经理也有可能是局长、厅长、处长、科长……,中国人
对管理自己的顶头
上司都习惯于称“老板”。这就有点和日本人在
泡酒吧时坐台小姐都称
客人为“社长”一样。由于社长的人口多被
叫为社长或叫社长的人都不会觉得突兀。就像日本一亿
多人口,公务
员就有400多万人,日本的法人现在有300万之众,也就是
说真
正的老板就应该有300万人之多。按照比例30个人中就有1
社长。社长占普通人的比例是30%所以到处听到叫“社长”的人
就不足为
奇了。而中国有13亿人口,其生产型的企业仅800多
万家,这个比例很小。

无论如何中国的这些“董事长”、“总经理”还是少数。
如果不分地点不管场合的叫人“OO董事长”、“OO总经理”
肯定会引来周围奇妙的关注。叫“社长”更不合适,不被认为是
韩国老总就是日本老总了。
所以现在中国人采取一种“朦胧”且
“含糊”的称呼就是对知道姓名的人称
为“OO总”,对陌生人
干脆就称呼为“老板”了。因为中国人爱“老”,
只要是“老”
的就有一种“平衡”,“放心”的感觉。为了找到这种感觉,

很多年少者也可随意和“老”的挂钩。二三十岁的姑娘可以称
自己为“老娘”,
为了表示对她们的尊敬不管年龄多大的人都
可以称她们为“少奶奶”,
“姑奶奶”。为了表示谦卑,老年人
也要称有钱人家或自己的家主的少年为
“少爷”,当家的男人则
为“老爷”。南方人称自己女儿为女婿,北方人则
称为“姑爷儿”。
不管年龄多大有钱人家的媳妇都是“OO太太”。
从北方人们
的谦卑心理出发对待外人或顶头上司、客户多称呼为“老爷子”,
“老大”、“大爷”。对客户可称为“老主顾“、对内行人
可称为“老在行”。

当然对于那些深恶痛绝的人为了加重语气或憎恶的感情也有
加上“老”字的。
:“老妖婆”、“老奸巨猾”、“老着面皮”、
“老油条”、“老骚货”、
“老大难”......。

在日本没有多少场合使用“老”字的。日本的公司内部年长的对
待下属或年
龄更小的都要称为“~~君”。中国人之间最好不要
称为“~~君”。

近代以来,中国向日本学习西方文明,大批中国留学生东渡日本,
学习和研
究日本的先进技术、先进思想。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
家鲁迅先生1902年东
渡日本求学,受日本新文化的影响很深。
他的《纪念刘和珍君》中称呼刘和珍
为“君”就是按照日本的
习惯称呼的。在中国“君”有“君子”的部分含意,
更多适应
于长者或起码是平辈者。日本的“~~君”很少用来称呼长者的。
如果按照中国的习惯鲁迅的文章题目在那个背景和那个年代不
可能是
《纪念刘和珍同志》,也不可能是《纪念刘和珍小姐》;
起码应该是
《纪念刘和珍女士》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