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 拜 箴 言 录(4)


第三十八篇



    喂,我心灵的支柱——孩子们!我为你们写下一篇有关一个人品性的文章,以志留念。切望你们认真阅读品味,它将充实你们的爱心。爱心首先通过人格、智慧和科学得以升华。它萌自美好的追求,健康的良心。其次仰赖家严家慈良好的家教,以及良师益友们的耳濡目染。人的抱负和理解源自爱心。而对科学与学识的挚爱,则来自于前述三者施加的影响。 
    孩子并不会自己寻求科学和知识,起初需要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或诱导,使之逐步产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日渐变得自觉起来。直到
何时他开始有了主动求知的欲望,方可称之为人。这时才可以指望他会去知认至高无上的主,亦即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区分利弊,并且善于维护自己的人格,从而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否则,徒劳无益,或者一知半解。然而做父母的常常耽误孩子们的学习良机,到后来才送到毛拉那里受点启蒙教育,或者孩子们索性自己找上门去求教,自然收效甚微。 
    那些被耽误了学习的孩子们,终将会成为一个胸无大志、无视科学、目无师长、乃至没有信仰、没有操守的人。这些被耽误者只能算
作不健全的人,半个毛拉和半心半意的穆斯林。他们的人格获得公众的推认亦将难上加难。因为真主之道是真理正道,真理与真实向来与虚与委蛇相对立。差遣冤家去请友人怎肯赏脸光顾,一个另有所爱的人怎么会寻求公正?一个人只有以他的才学、知识致力于追求真理与真实境界,方能揭开事物的奥秘所在。这不只是对神学而言,而是对大众科学的一种追求。人类自有真主赋予的相应的科学。 
    因此,切当对真主充满挚爱。科学是真主的本体之一,这是真理,你对此所具有的爱心,自然是公正与人格的体现。否则,以迷恋财
富、赞美、荣誉与声望之心,去追求科学、知识、真理,终将一无所获。 
    倘若财富、赞美、荣誉与声望是自然而然获得的,不仅不会对人格构成损害,还会带来荣耀。反过来一个人若要刻意寻求,无论他是
否如愿以偿,他的人格终将丧失殆尽。如果你热爱真理,且想一心探索,你当认真聆听如何完善人格。首先,信奉伊斯兰教的人们,应当信仰真理之所在。所谓信仰不是一般的信奉而已,你当信仰至高无上的真主的独一,《古兰经》是由真主降示的圣言,先知穆罕默德——愿真主赐福与他,并使他永获安宁——是真主的使者。不知是否清楚?你是在为至高无上的主去崇拜,还是为你自己崇拜?即使你不去为主崇拜,真主也不会有丝毫缺憾。倘使你仅止是为了你自己,即使你尽心崇拜,亦于你无助。你并不会因你崇拜而获主任何襄助。如果你想获主襄助,主会助佑你,你的崇拜亦会被主接受,只是你当理喻如何获主襄助之道。 
    你宣称信奉真主的美名与完善的德性,真主的美名是对他完善德性的表述。你当深明其义,并铭记属于真主的八种德性。你当明白你
是真主的仆人,作为一个穆斯林,你当成为一个完全的顺服者。你当尽你所能,规范你的行为以求近主。切不能在至高无上的真主面前愚蠢地为自己的行为不能近主而失去信心。近主毋须你能言善辩,而是一种终极目标。至高无上的真主的德性有如:永生、全知、全能、全明、全聪、意欲、能言、创造等。 
    真主在创造人类时,虽然没有将八种德性同时赋予一个人,使他变得十全十美,却也赋予了每一个人适于他自己的不同的德性。 
 
   
我们如不把自身具有的渺小的近似八种德性,用来追求近主的八种伟大德性,而是走上旁门左道,我们还能被称之为穆斯林么?恐怕不能。如此,怎样才能以我们的德性追求和接近真主的八个德性,和他美名表明和引申的内涵意义,这一心愿怎样才能达到,应当明确知晓。至高无上的真主的物质不需要任何属性,我们需要用理智明辨真主的上述德性。如果我们不能明辨真主的德性,便不可能知认真主。当然我们对至高无上的主的知认也仅限于其显迹,绝无可能穷尽。任何一位先哲的思辨也不能对真主的所有物质与迹象加以囊括。真主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而我们的智慧则有限。以有限去认识无限绝无可能。我们肯定真主“独一”、“必有”,也是为了使我们理智的理解能够统一。否则,只说“独一”亦与至高无上的真主不宜。在可知世界无论存在何种事物与可能,均不能超越独一的主的支配。每一圣训所表述的均为经典依据。独一存在于宇宙间,而宇宙则在真主的掌握中。创造万物的、至高无上的主在圣书中以恒定的八种德性和99个美名将其显迹。这一切皆为至高无上的真主的意欲。 
     在此我向你们诠释其中的四种。有两个为全知、全能。八个德性中其余六个是这两个德性的注脚。而六个德性之一为永生,亦即生命
。 
    我们说真主是独一的本体存在,知认他全知、全能的德性。那么此独一的本体存在是否更能强化他全知、全能的德性?全知、全能当
然便是本体存在,对此永生便已昭示,还有意欲。全知与意欲互为关联。他不受制于任何一物,却让万物受他的支配。意欲与全知的另一属性曰能言,即降圣言者。有何种语言既无文字,又无声音?唯有真主的语言既无文字、又无声音。如此说来,他的语言之所以能够让你知认,是由于他全能、全明、全聪使然。亦即能明察和闻知一切。至高无上的真主明察和闻知截然不同于我们,毋需用眼去看、用耳去听便能洞察一切,这便是他全知的德性之一。 
     一曰创造,亦即创造万物之意。倘使创造是他独具的德性,至高无上的真主的德性与他一样无始,一样令人膜拜。如果通常仅止于膜
拜他的创造,就显得他的德性有主次之分,那样是不妥的。那样一来,不去知认他全知、全能的德性,仅限于膜拜他的创造,便会衍生一种被动。而被动对于知认至高无上的真主并不相宜。他的创造只是对他的全能所做的一个注脚而已。他的全知、全能与他的八个德性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统一体。这一全知、全能涵盖了一种无限,并无任何缺憾可言,亦无力所不及的弱点。观其创造便当知其能量。有目共睹和共同感知的宇宙万物的和谐与统一,便是一个创造的奇迹,是凡人的智慧所不可企及的。 
    但是,人又运用其智慧、能力和意志去进行营谋行为。由此而想,这也是至高无上的真主的德性定然。如前所述,全知、全能仅在我
们的概念中是相互有别的,实则融为一体。否则,德性之间便会有主从关系了。这一点与元始的养育者并不相宜。 
     把八个德性分离开来,并认定相互非此非彼之说,势必让教民与民众背离此道。这样显然不妥。如果说这些德性相互独立存在,便说
明真主是一个各类客体的结合物。此说大逆不道矣。人的唯一特性在于他的才能。而才能、知识是有别于智慧的存在。至高无上的真主除了具有全知、全能的德性,还具有至善的属性。这一至善的属性虽没有写入八个德性中去,却从真主拉赫曼(普慈的主)、拉希姆(特慈的主)、厄富尔(至赦的主)、瓦杜德(至爱的主)、哈菲兹(荫庇穆民的主)、赛达尔(宽恩的主)、拉扎克(普施的主)、纳菲尔(施益于人的主)、瓦基勒(可信赖的主)、拉蒂夫(仁厚的主)等美名中,便可以知认他的这一伟大德性。我一向坚持此说,依据便是上述真主的美名。我所参悟的依据在于真主创造的这个宇宙奇妙无穷,同时万物又相互依存。动物作为生灵有赖于植物生存;而智能人有赖于这些动物生存皆是他的造化。 
     将供养动物的植物创造的毫无痛楚,将有生命的动物归于有智慧的人来豢养,并在末日审判时亦不为此而受审问。而且赋予人类以智
能,以便从这一切受益。 
     创造人类并让他们接受末日审判,个中既有公正,亦有厚爱。创造人类时,将其创造的有别于虫豸、飞鸟、及其它动物。赋予如此健
美的形体——双足直立,头颅在上,以便于放眼世界。也不像其它动物垂首采食,使他具有为其头颅服务的双手。并当双手将食物送到嘴边时,为了明了所饮所食为何物,嗅知、享受饮食的美味,在嘴上边赋予了鼻子。为了审视其清洁,又在鼻子上方赋予了眼睛。为了保护双眼不受异物损害,又赋予了眼睑,在眼睑启闭时为了不致磨损,又赋予了眼睫,为了不使额际的汗水浸染眼睛,又赋予了双眉加以阻隔。更使人脸面生辉的是,为了在一个人力所不及时能够求助众人,以便人们相互沟通,特别赋予了语言。这一切不正是对人类的厚爱么?谁给予你厚爱,你当给他奉上爱心,这难道不正是应尽的天职么? 
     你当以智慧的目光去看:在阳光照射下海水生云,从云中又降下雨水,而借雨水大地上多种谷物和果实生长,赏心悦目的花卉盛开,树木枝繁叶茂,蔗园丰盛,植物竞长,保护了动物,生出百泉汇流成川,奔腾而去,成为动物、飞鸟、家畜饮水之源,鱼类繁衍畅游之所。大地以其孕育的棉花,大蒜,水果,矿产,鲜花;飞禽以其羽绒,肉,蛋;动物以其肉,奶,力气,美观,皮毛;水里的鱼,鱼之鱼籽;甚至蜜蜂所产的蜜,蜂蜡;蚕吐的丝等,一切均为人类所需创造,没有任何一物能够言明这些是它的,一切皆属人类取之不尽的给养。 
    制造多种精密的机器,开设工厂,是为了让人类享受与利用。这些制造者不正是因为对人类拥有一颗爱心么?谁对你献出爱心,你当
爱戴他不也理所当然么? 
    为了防止人类无休止地滥捕滥杀动物,不顾荫及后人使之灭绝,便让人类自身的惜财妒忌之心守护家畜。其余动物生存有的依靠双翅
,有的依仗雄风,有的依赖生风的飞蹄;有的攀于绝壁悬崖,有的潜入海底深渊,有的藏进深山密林。而且赋予它们各自以繁衍生息的本能,使其雏幼柔弱,却尽其保护,并非为了使它们发旺,以便复与人类争雄,而是为了使它们成为生生不息的人类取之不竭的给养。在这些显迹中无不透着仁爱与公正。 
    你在我们当中并不把这种仁爱与公正视为信仰的条件之一,那么何以证明我们身为穆斯林,已然顺服至高无上的真主,遵循了真主正
道?这两点难道不是胜似日月同辉一般明显么? 
    我们不去仰慕真主的每一德性,也不反感他人的这种所为,自己不去恪守天职,难道这不是一种亏折么? 
  凡亏折的人或不是穆斯林,或起码是半个穆斯林。 
    何为创造万物的、至高无上的真主给人们引导的正道?很多人并不明了。“你当感念真主的赐予,”高贵的圣人有圣训曰:“虔敬真
主者,必受真主喜爱。”对此,未见有谁认真从内心科学地表示拥戴。“你当信道而且行善,真主确是喜爱行善者的。”“信道而且行善者,是乐园的居民,他们将永居其中。”《古兰经》中此类章节比比皆是,然而何为行善我们却一无所知。“确有信道而且行善的人,谨守拜功。真主的确不喜爱奸诈的犯罪者。”从这些章节看来,信道与奸诈确是对立的,如此,无论是谁在扬善时不主公道,便无廉耻。而无廉耻者便无信仰可言。愿真主赐福于他,并使他永获安宁——先知在他高贵的圣训中所云:“无廉耻者,便无信仰,”便是明证。显然,信仰并非仅止于信服,同公道与扬善并存。那些举意行善、仁爱、公道并仅以躯体膜拜者,将与公道与仁爱无缘。你每天都能看到,那些仅会礼拜、把斋者的境况如何,对此无须举例赘述。 
    或许公道乃是一切善举之母。良知、廉耻均由公道衍生。因此,一个公道的人当会反躬自问:我的品性我自己心知,不能长此以往,
当与那些具有各种高尚品性者交往。这本身不就是公道与良知的体现么?同样不也是一切善举之源么?那么,既有这样秉赋与这般心愿的人,怎么会不思感赞造物主呢? 
    感赞由崇拜衍生。切勿松懈与真主的盟约、公道、行善。倘若松懈,信仰与人格无从谈起。受主庇护的苏菲苦行僧所云前功尽弃的困
境终将降临。 
    以我们前述知认,至高无上的真主是全知的、至慈的、公正的、全能的。你亦当有学识、善良、公正这三种品性。你有愿望起誓成为
一名穆斯林,方能有完整的人格。慷慨大度的人亦当有三种品性,即真诚、行善、智慧。这三种品性真诚与公正相通,行善与善良一致,智慧的别名显然是知识了。创造万物的、至高无上的真主将这些品性大约赋予了每一个人。但是每个人都要致力于如何进一步发扬光大,或者尽各自的能力达到虔信。 
   这些品性你要执意追求才能获得,否则,将一无所获。在具有这三种品性者的行列里,以众先知为先,尔后是列圣,然后是各位先哲,最后是坚定的众穆斯林。是众先知启迪教化我们,此三种德性当属真主正道,应当一心作真主的奴仆,挚爱这些德性。列圣们早已诵读并炽爱之。不过,他们只着眼于末日的功过。虔教者以至于达到了这样的境地,他们全然淡忘了今世的功利,甚至根本不予理会。 
    先哲们往往论及的是今世的福祉,以经验的目光来看,两者并不相去甚远。因此即使他们各有各的说法,有一点却是二者一致强调的
,要以至高无上的真主的意欲阐释。阐释之后当是体认。智慧、科学二者,最为忌恨自高自大、奸诈、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主张乐善好施,大概这就是仁慈为怀。 
 
 不过我想,这二者均希望人们牺牲自己的某种欲望。 
   也就是说,倘若人人修行是为了成为圣贤,个个都逃遁现实世界,狂热地投入到教门中去,世界亦将毁于一旦。这样一来,谁来放牧,谁来御敌,谁来织衣,谁来种粮,谁来寻找真主为世人创造的宝藏? 
    撇开令人作呕的不洁之物不提,凭了至高无上的真主的力量,依靠自己的智慧,非但不去获得和享用为你理应享用而创造的财富,反
倒冷眼以待,漠然处之,难道于理智、礼貌、良知相吻么?倘使你对财富的主人(真主)没有谢忱,难道你不会(在真主面前)由于失礼而成为罪人? 
    其次,这种人极有受尽凌辱,一生穷困潦倒的危险。甚至成为异教徒口中的食物。某些没有忍耐心的人还会出现迷误,以为只要恪守
某一信条便足矣。 
    如果说这是一条给半心半意者指明的路,现实世界中是否真的存在这种半心半意的人呢?如果确实如此,自然人人都该是这样。那么
他们每当念及真主是否还有真情?有无公道可言?如果是这样,说明在这一方压根没有生活。生活本身就是真理。哪里没有生活,哪里便没有虔信可言。 
    不过,即便圣贤们也不都是遁世者。在先知穆罕默德以天园相许的十位圣门弟子中,奥斯曼、(注:奥斯曼:(577—656)全名奥斯
曼•本•阿凡,伊斯兰教历史上的第三任正统哈里发。贵族富商。他主持汇集的《古兰经》,史称“奥斯曼定本”,世界穆斯林一直沿用至今。)阿卜杜•拉赫曼•本•奥夫、(注:阿卜杜•拉赫曼•本•奥夫:(580—652)穆罕默德的门弟子。以慈善好施著称,曾将多年经商积累的巨额财富捐献给伊斯兰教事业。)赛尔德•本•艾比•瓦戛斯(注:塞尔德•本•艾比•瓦戛斯:(593—675)穆罕默德的门弟子。军事将领,家庭十分富有。曾参加过穆罕默德领导的所有战役,因骁勇善战并在吴侯德战役中保卫穆罕默德有功,而享有“雄狮”之称。)等三位都十分富有。 
    遁世者生怕被现世的享乐所迷惑而不能实现心愿,实则是对自己没有信心之故。或是想以此对那些迷恋今世的人们产生影响,克制自
己的义愤,而以牺牲自己的方式去唤醒民众。以为当他与自己的生命苦斗时,众人总该与欲望苦斗,从而漠视嗜好、渴念与欲望,追求公正、良知、爱心。此举自是对人们强烈爱心的体现。然而这是一条极为艰难、极为脆弱的途径,只有那些不惧徒劳执意追求的人才会成功。如今已经十分罕见。这需要渊博的学识、文静的性情、坚强的毅力、强烈的爱心。这些对人民对天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想将这些集于一身恐怕难上加难,也许从恶更易些。 
    总是标榜自己特殊的人容易走上邪路。每一位浅薄的人声言自己是禁欲主义的门徒,无异于宣称自己已经堕落。虽说贤哲与学者并无
二致,但他们在认识上各有千秋。 
    世上有一种揭示客观规律的学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思想,那些思想敏锐的人就是学者。 
    至高无上的真主从来不曾无缘无故地创造任何一物,至尊圣书(《古兰经》)中关于“你当感念真主的赐予”一节便是依据。对于全
能的主全身心地膜拜、体认者是无禁令的。也许他们对于知认真主何以全能的缘由十分着迷,并由此更加挚爱真主的造化。对至高无上的真主的造化,一个人倘若不能参悟,声言自己如何挚爱恐怕不妥。人与动物之间不可能相爱。惟有悟知真主赋予人以爱心与仁爱,并深受真主爱心感动的人,我们才称之为真正把爱心奉献给真主的人。 
    如是说来,对真主的迹象极欲知认,并竭力想探明每一事物缘由的人,当称其为贤哲是也。 
    他们无私无畏,致力于探明事物的缘由,不要说玩乐,凡世上一切该有的享受对他们而言都退居次位。他们的乐趣只来自于寻求公道
、探明每一事物的缘由。 
    如果不是这些不曾迷误、坚持正道的贤哲,天下便要大乱。人类的各项事业便是以这些贤哲为核心,得以发展的。他们所追寻的事业
,往往都是天下大事。然而,这些贤哲发现、传播、告诫过的事物,犹如“今世播种末日”之说,正是与末日互为因果。 
    每一位学者并非都是贤哲,然则每一位贤哲都是学者。 
    由于学者们的真知灼见,穆斯林的信仰不会盲从,将会更为坚定;由于贤哲们的箴言指引,信仰将会一片至诚。 
    这些贤哲——是穆斯林贤哲也好,或是异教贤哲——都认定只要努力,将会有收获,并且揭示了世界和人类生活的奥秘,但是均未能
知认宗教的公正所在。这些人大多对信仰的七项条件,除知认真主独一外,对其余六项或持怀疑,或持否定,未能详加研究。虽说这些人不是我们教门导师,但正如我们教门的引导者——真主的使者在高贵的圣训所云:“高尚的人是给人类造福的人。” 
    这些贤哲废寝忘食,舍弃个人爱好与享乐,为了给人类造福,发明了电,并能避开天上的雷电,发明了即刻便能与世界的另一端取得
联系的手段,贺驭和利用水与火的能量,轻而易举地去完成成千上万的人难以胜任的劳作。尤其是提高了人类自身的认识能力,教会他们无私无畏,真乃善莫大焉。无须多言,我们对他们自有应尽的义务。 
    当今时代的毛拉们仇视贤哲,实属无知,甚至是一种道德的堕落,是人内心丑恶的表现。他们的学生大多刚接触阿拉伯语、波斯语,
一知半解便感到很满足,开始装腔作势。休说对民众带来益处,反而造成各种危害,竭力用各种空话和自我标榜迷惑乡里四邻。倘若他们并非想成为一般的坏人,而是要做一个十足的恶棍的话,怎么可能一听到公正的话语便会立即找回良知重新膜拜。坑害忠良,网罗罪名者良心何在?自私与一切自私自利的行为终将使一个人堕落。真理亦名公正,公正乃是真主的化身。与其对此抗拒,不如认真地去领会,透彻地了解。不然这种品性有叛教的危险。先知穆罕默德——愿真主赐福予他,并使他永获安宁——曾经说:“当世界末日降临时,一日等于一年。”有虔信者问:“在这有如一年漫长的一天里,该做几番礼拜才是。”他回答说,到了那时的学者自会对此有说法的。由此看来,显然意味着随着时代的变化,一些规矩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如今学习科学知识,如果还象旧式宗教学校那种教法,则对今天这个时代并无益处。所以在奥斯曼帝国建立了军事学校和综合学科的
学校,形成了一种新的气象。而这里的人们长久以来虚度年华,以一种毫无意义的方式探寻科学知识,在这个生存空间终将成为一介愚夫。由于一事无成,便开始干起琢磨人、算计人的勾当来。当然这些愚夫们的话一般是不会具有影响力的。 
    世界的乐趣在于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智慧。贫困往往使人兽性勃发。应当说一个不了解世界科学的人,是在以一种愚昧的方式戕害自己
。《古兰经》有训诫曰:世界上无论是谁,不得为自己拥有特殊地位而去追逐财富。只有那些不是一门心思地迷恋财富,只是出于担心自己无力帮助他人,并且不想为此有求于人,而是为了慈善事业,以自己正当的劳动所得积累起来的财富,算不得聚敛贪财。 
    我们不是以出卖科学换取财富,而是用财富来支撑我们探寻科学。科技自身就是财富,学习科技本身就是在帮助他人。当然不能让科
技背离正义的事业,应与教律相符。人与人尽力相助是相互的义务,然而依赖他人的帮助终究不是正道。 
    暂且不要理会那些毛拉们,尤其要提防那些现今的依禅(注:依禅:中亚与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苏菲派首领的尊称。)们。他们对
科学只具破坏力,他们除了带来损害别无益处。他们并不真正懂得教律教规,大多愚昧无知,反而自诩为真主正道的信徒,并且声言要培育他人。这并不是他们份内的事,更不具备培育他人的能力。他们只是些蛊惑人心者,甚至破坏正教。他们只依靠愚昧的人,满嘴谎言,除了手中的念珠和头顶的缠巾,别无依据可言。 
    孩子们!现在你们该懂得了,真主的正道是无限的,任何人都不可能达到其极限。但是有谁将追随此道作为己任,并已迈步,他便是
纯正的穆斯林,一个真正的人。如果今世的根本目的是你的私利,那你是一个受局限的人。那不是真主的正道。声言让全世界的财富汇集到你手里,滚滚财源流进你家门,这是什么样的良心?无论以什么方式,或以你的财富,或以你的智慧,或以你的畜群,给他人带来公正和仁慈,并让他人受益,——你如果有这种目的,这便是真主正道,是无限的正道。只要你以坚实的步伐迈上此道,你便有希望近主,成为真主慈悯的奴仆。其他的道路有什么希望? 
    有些人的全部能量和心思都用在了如何穿戴和修饰自己的仪表举止上。他们把这些看得很重。这一切无非是为了显示自己,招摇过市
,以便博得那些浮浅者的青睐与喝采。有人对此起而效仿,有人为此妒火中烧。这一切究竟带来了什么好处?如此费神是为了让那些倾慕你外表的民众仿效你的作派?人的天赋并不在于外表,而是在于受真主审视的品格和毫无粉饰的心灵中。那些迷恋镜子的人会有什么长进?只有对深邃无边的善充满渴望的人才会有长进。 
    至高无上的真主创造的万物精美绝伦,创造人类意欲让其繁衍生息。人类在繁衍生息进程中,首先应尽的义务是广结朋友。广结朋友
的途径在于你自己要对他人充满友情和诚意。将心比心,以心换心。最起码不能对任何人怀有歹意,要避免自视清高,谨防从言行中流露出来。 
    所谓自视清高者通常有两种类型。 
    首先,要出污泥而不染,这将给人增辉。 
    其次,总喜欢自我表现不同凡响,这将会败坏你的人格。 
    另外,与人做对,侮辱他人,贬低他人的言行,都将招徕敌意。 
    总要表现自己不同凡响的根由是爱慕虚荣。每一种虚荣心实则都是一种妒意使然。而妒意又将点燃新的炉火。如果没有这三者,人将
会心平气和。平静的心情自然会使你向往追求。 
    通常困扰人类的有三个因素,理应远离它们。其一、愚昧;其二、懒惰;其三、残暴。 
    愚昧是指没有知识不懂科学。离开科学知识便无法了解世界。 
    人没有知识形同走兽。 
    懒惰是世界上一切生计的大敌。胸无大志、缺少毅力、没有尊严、穷困潦倒,盖源自于此 
    残暴是人类的公敌。与人类为敌的人,自然要被人们唾弃,汇入那些凶残的野兽行列中去。 
    医治的良方是要有爱心,要对天下大众仁慈为怀,要有坚强的毅力,要有能够明辨是非的学识。学识是为了用来遵循真主的正道。也
就是说,至高无上的真主创造了宇宙万物,履行了他的约言,显示了他的迹象,使一切统一和谐。你们从事的事业也应有一个良好的基础,并且要有娴熟的本领。至高无上的真主创造的每一种事物,奇迹在于各有各的用途。你所从事的事业也不要出现纰漏,要成为能给大众带来益处的有希望的事业。离开这些,事业无从谈起。抑或连膜拜也无从谈起。 
    显然,真主创造的任何一物皆有迹象,从不存在毫无迹象的意欲。一切迹象均有缘由。暂且不提我们的民众,热爱科学的人必须应当
了解他所应尽的义务。你们的每一举措充满仁慈,而且是在诚心诚意这样去做。有这样的心意本身便是尽了义务。先知穆罕默德——愿真主赐福予他,并使他永获安宁——在高贵的圣训中曰:“人应当有追求有事业心。” 
    你已举意净身、礼拜、斋戒。如果你只是净你外在躯体,岂不是未能达到崇拜的境地?只有你内心洁净方能守住信仰,外在净身也才
能算做你为信仰尽了义务。你的外在崇拜是你内心信仰的折射,而且只会使你的信仰生辉。所以学者们认定信仰独一无二,仁慈之心有了忍耐才能生辉。若是忍耐不足,便会显得黯然失色,甚至潜伏着泯灭的危机。如果那些愚昧的人忽略崇拜的内在奥秘,即使他们在行崇拜之事,内心的信仰将泯灭。 
    我担心他们自以为是,以为这便是崇拜,是真主应允了的,只要这般行事就会成为坚定的穆斯林。监护的主明察你的崇拜。那些,监
护者岂能不顾受监护者的平安,只是让他们觉醒作罢,尔后不再理会受监护者何去何从?监护的目的不正是要受监护者平安、纯洁么? 
    喂,你们这些不懂启示的人,请看!崇拜之首为礼拜,礼拜首先要净身,之后再行礼拜。而净身的关键是小净,一定要切记这些。最
后一道还要蘸水点在软靴尖上。所有这些都已启示。 
    小净要洗下体。你的下体原本与人无关,只是你以此显示投入纯净的感情和绝对的真诚,将你纯洁的心灵昭示于天下,同时保持体表
的干净,乃至羞体的干净。在这纯洁的基础上向真主祷告。 
    乃麻孜又名索拉特,索拉特亦即都阿,也就是礼拜、祷告之意。 
    在洗脚和洗过颈部之后,又要以水蘸在软靴尖上,这只是为了表明已经净身而已。 
    祷告时首先是端立举手至耳,面朝天房正向,赞颂至高无上的主,一心向主。但祷告时间拖得太久属无礼之举。祷告乃是向真主祈求
免于使你坠入罪恶深渊,摆脱人世的诱惑,给予你佑助。 
    然后恭敬地两手交叉在胸,胜于仆人立于主人面前,臣民立于君主面前,表明对真主的威严和对你自己的渺小心悦诚服。 
    面朝天房表明,虽然对真主不可能认定某一处所,但是面向有朝拜义务的处所祷告,有如亲临其境祷告,有可能近主和被真主悦纳之
意。 
    然后是诵经,即念诵法谛海章。(注:法谛海章:为《古兰经》首章。《古兰经》共114章。)这就难以一言以蔽之,法谛海章的含意
十分深奥。 
    鞠躬、叩首表明真主犹在面前之意。 
    叩首表明首先知认人是真主由泥土造化的,最终将复归泥土而去。直身表明人将在复生日复生,并将接受末日审判之意。 
    跪坐乃是在祷告结束前向真主致意,并为高贵的先知穆罕默德——愿真主赐福予他,并使他永获安宁——作为真主的使者作证。并以
最后的行礼来结束祷告,也就是说,你究竟向至高无上的真主举意祈求了什么。神圣的祷告将以向所有穆斯林祈求平安,并求他们的谢忱而结束。 
    那么,这一篇使我们懂得了什么样的义务?!


第 三 十 九 篇
       
    的确,我们的先辈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来说,他们的知识、生活、修养、卫生境况都差矣。不过有两个特性比今人要强。今人在革除祖先遗留下来的陋习的同时,把那两个特性也丧失殆尽。现今的人在竭力改变自己的特性,倘若我们不要抛弃祖先生前的两点特性,今天我们也会站在先进民族的行列里了。由于失去了特性,靠我们模仿来的那点东西,根本就不像个人样,反倒更像魔鬼了。民族越发不成其为民族的根本原由看来在此。 
    若问何为两点特性,第一,那个时代民众都有领头人。无论是迁徙转场,还是发生纠纷,他们都会出来做出决断。黎民百姓则各过各
的日子,相安无事。那些领头人怎么去做,怎么去办,民众从不过问和为难他们,更不会搬弄是非。正像常言所说的,“手捧一把羊拐来,哪个顺手便用它。”“要是人人都成比(注:执法官。),辽阔的山野容不下;如果有了领头人,面临火海也不怕。”即是宰牲祭灵,盟誓祝福,把草原的缰绳交给这些领头人,民众不再反悔不说,反而会同舟共济,扬你之长,避你之短,对你倍加尊崇。于是,那些显贵们也不再造次。大家情同手足,不分彼此。真要有人生活拮据,自然会替他们排忧解难。 
    第二,十分珍惜尊严。只要以祖先的名义号召,人们会不计前嫌聚拢在一起,奋不顾身地奔向疆场。常言说的好:“懂得自尊自爱者
,令人望而生畏”;“过于计较前嫌,终会因小失大”;“骨肉之间若反目,断了骨头连着筋”;“隔阂冲运,和气生财”;“探寻正道者将致富,热衷纠纷者将招祸。”这些也正是他们的信条。 
    这两个特性今安在?应当说是从你的志气、尊严、毅力中来。而这些在我们已经荡然无存。 
    今天人与人之间没有真诚的友谊,有的只是虚情假意。就连真正的敌意也不存在,有的只是妒意与庸人自扰罢了。


第 四 十 篇
 
        
    先生们,我有心事要求教于你们。 
    为什么哈萨克人只有当一个人故去了才会人人说他是好人,而活着的人没有一个可以躲过流言蜚语的中伤? 
    为什么力不从心的老人可以与年轻人和睦相处,而尽管老人们相继作古,同辈人日益见少,他们却仍不能和睦相处? 
    为什么一些人远走他乡时,人们个个有如亲人一般柔肠寸断地思念他;一旦他重归故里,要不了多久又要逼得他再度出走? 
    为什么见到一位略显体面的异乡人,便要对他赞不绝口,推崇备至;而本乡本土有比他更为出色的人物,却视而不见? 
    为什么一些人到了外乡夸自己的家乡好,而回到家乡又夸外乡好? 
    为什么我所见到的哈萨克人,孩子年幼时,做父母的处处袒护着,视若掌上明珠;一旦长大成人,反倒要疏远他? 
    为什么亲友之间遇到红白喜事,需要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时,找不到一个人;如果相约结伙前往劫掠、行窃,便会立即纷纷找上门来? 
    为什么当你的马参赛时,友人会为你的赛马喝采;一旦你的马果真获胜,却要为你的奖品眼红? 
    为什么从前的人在自己遇到困境时,得到他人的相助会没齿不忘;而今天的人,即使你刚帮助过他,转身就会忘却? 
    为什么破落弟子宁肯偷盗面无愧色,让他再兴家业却会感到大为尴尬? 
    为什么两个能人在一起不能长期友好相处,反倒那些背信弃义的小人往往会一拍即合? 
    为什么你对朋友十分慷慨,而你的敌人只给他蝇头小利,朋友即刻就会背弃你? 
    为什么人们比起言听计从的朋友,更乐意讨好那些偶然听从一次的仇人? 
    为什么许多人并不希望自己的朋友出人头地,一旦当真出人头地了,第一个便要与朋友反目为仇? 
    为什么有的人明明苦于找不到一位可以指点迷津的人,却要极力回避那些知根知底、明察秋毫的人? 
    为什么有人去做客,要把别人的羊群从草原赶进主人圈里——期待着享受宰牲款待的礼遇;而当别人来他家做客时,反倒要把自己家
的羊群赶往草原深处去? 
    为什么苦于不得安宁的人们,一旦过上安宁的日子,转瞬便觉得百无聊赖 
    为什么治理民众的人一般都精明,而精明人个个又很贫穷? 
    为什么偏房总是占上风,歹人总是胆大妄为,穷人总是一根筋? 
    为什么安分守己的人往往落得个恶名,而从不安分,好惹事端的人却备受赞赏? 
    为什么哈萨克人从不愿意相信真话,不肯留意、甚至没有工夫去听;反而热衷于流言蜚语,即使耽误了正事也在所不惜,也要听完听
尽方肯作罢?

第 四 十 一 篇
 
        
    如果有谁操心启迪、改造哈萨克人,应当具备两个条件。 
    首先,需要一位手中操有生杀大权的人。要能镇服那些做父母的人,强制他们把子女送进学校,去奔各自的前程。世上有无数学科,
每一学科都有相应的专科学校,要让这些孩子分修这些不同的专科,并让这里的民众分担费用。甚至就连女孩子,起码也要送进伊斯兰学校,让她们精通宗教学识。当这些年轻人成长起来,他们的父辈由于年迈而退出舞台时,方会有所好转。 
    其次,他应当有无穷的财富。这样可以与那些做父母的人进行交易,把孩子们赎来,再如前所述把他们送去接受教育,方能走上正道
。 
    不会有谁能拥有足以镇服这样一群民众的力量,也不会有谁能聚敛如此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 
    对哈萨克人既不镇服,又不赎买,只靠以理服人,以情感化,无论何事都难以奏效。那种与生俱来,根深蒂固,因袭至今的愚昧,早
已使他们不成体统。除了他们那点喜欢眉飞色舞,飞长流短,飞扬跋扈,自吹自擂的习性,便不知道世上还有比这更为有趣的事,即使他们想起也不会投入。你给他以忠告,他却没有那个耐心听完,只会环顾左右,心不在焉。 
    我们该怎么办才好,又有什么指望!

第 四 十 二 篇
     
    哈萨克人恶习不改的原因在于——无所事事。倘若他们或去务农,或去经商,哪里还会有闲暇?成天走村串户,东家蹭饭,西家传言,费尽心机,唆使他人。自己一门心思投机钻营,整日价沉湎于游手好闲。这些行为自然让那些忙于正业的人们所不齿,更不会丢下手中的正事,跟着到处去游荡。 
    富裕人家把畜群分给牧民去牧放,或者交代给家小照看作罢,并不珍惜真主赐予的这点家业,也不操心天灾人祸会使家业流失。却不
肯舍弃搬弄是非,走乡串村,混迹席间,耍弄阴谋诡计的乐趣。若问其缘由,世风如此。那些善经营能发财,善于养牧的人,不再被认为是能人;而那些善于捕风捉影,谣言惑众,不务正业的人才算得上能人。 
    因此,哈萨克人当中的那些自命不凡者,说一声“帮我照看照看,”便把自己那点畜群丢给他人,腾出身来,四处打探,混吃闲饭,
到处周游。 
    现今就是这样,人们对富足、智慧、威望不以为荣,反以善于控告、诈骗为荣。这种人尽管势单力薄,却往往被视为上宾,肥马轻裘
,美餐佳肴总不离他。只要他们对那些喜好虚荣的财主信口说上一句:“你尽管吩咐,在下甘愿为您赴汤蹈火,”就立刻被他们煽乎得忘乎所以。于是,毋须再去辛劳,便可获得良骥,也不愁吃穿,混得像个人五人六似的。 
    从此,这位财主便不再有安宁,也不会发觉自己的损失,反倒每当有人投门求拜,总要先找来那位骗子请他们指点。骗子生怕财主身
边的谋士多了,自己的高位会被人取代,便会出些笨招:“天哪,您连这一点都不明白,那是他的一计毒招,这是他的一计损招,您只要对他如此这般一说,不就了了么!”尽讲一些歪理,点拨一些邪门歪道,使这位财主从此不敢近人,也失信于人。由于财主回复得不爽快,脸色也不大好看,来人自然不能谈拢,那个骗子便会更加得意:“这不,我早说过了,他那只是虚情假意而已,您都瞧见了不是。”从此财主会对他百依百顺。时下人们的心思、期待、行动皆是如此。

第 四 十 三 篇
 
         
     人是由躯体与生命两者构成。首先应该知道,这两者之间哪个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哪个则是后天生成。 
    欲解饥渴是人的第一本能,睡眠也自然相同。些许存在的求知欲,也是人的本能之一。智慧、科学,则属于后天生成的范畴。亲耳聆
听,亲眼目睹,亲手触摸,亲口品尝,亲嗅其味,才能获知外部世界的信息。 
    这些信息,无论有益与否,都以其原初形态传导于内心世界,并在那里归纳储存,最终留下印象。 
    由于生命本能的驱使,令人内心对于美好事物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对丑恶事物则留下恶劣的印象。这种本能的力量原本十分脆
弱,有心人会精心培植这种力量使之壮大,反之稍不留意,这种力量将会消失。即便没有消失,也只能对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发挥一点作用,而不能对重大的事情有所作用。 
    无论何人,如果能够多听多看,他就会广集博采,并且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把这种人称之为智者。 
    有人抱怨:“真主没有赐予我智慧,我无可奈何。”也有人说:“真主没有把你我造就成一样。”这分明是在亵渎真主,企图以此为
他自己开脱,是那些无能之辈所为也。 
    莫非真主让他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毋须留意,也不必记取在心?更没有让他只顾吃喝玩乐,吹嘘炫耀,沉睡不醒,把肚子里的那点
存货丢失的一干二净,像个畜生一样苟活。 
    有人说:“虽说智慧不是本能,欲念却是本能。有了欲念人可以获得智慧,没有欲念则将一无所获。”真是一派胡言。 
    就连小孩子也有欲念,这一点无可争辩。如前所述,生命本能的力量原本十分脆弱,稍纵即逝,只有精心培植方会壮大。用生命本能
的力量换取的本领,经日日精选,会日渐增长。如果长期弃之不顾,不但会断送到手的本领,甚至你自己也会不知不觉间变得判若两人。行将荒疏的本领从本不会向你朗声辞别,再去追回,已是难上加难。 
    生命本能的力量十分庞杂,在此无暇一一列举。然而,正是它驱使人们寻求和掌握各种本领,并在心田扎下根来。长期无暇顾及自身
本领的人,将会失去其最迷人、最珍贵的部分。再若长此下去,你连守住那点本领的能力都会丧失殆尽。至此,你再想重操旧业,已是万不可能。 
    在这种生命本能的力量中有三种超然之力,无论如何不能丧失。一旦丧失,人将不人,将变作畜生。 
    第一种曰:对周围环境反应的敏捷性。此为何物?是指对你看到的、听到的、感触到的事物,反应要快速敏捷,对其前因后果,要做
出准确判断。如不这样,懂得再多,读多少书也无济于事。在关键时刻不动心思,不去行动,不去说通,总是坐失良机。于是只有长吁短叹,抱怨自己:“唉,想当初我怎么没有这样,我怎么没有那样!”一生追悔莫及。 
    第二种曰:对事物的本质应当充满好奇与探究精神。是指当你听到、看到某种事物时被吸引,便立即投入与同类事物进行比较。是完
全相同?还是只在某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于是,对自己感触到的类似的事物都加以思索,把已经晓知的部分头绪理清,尚不明白的求教于人,或从书本寻找答案。不彻底弄通,不肯罢休。 
    第三种曰:内心的敏感性。也就是说,要谨防内心被虚荣,贪欲,轻浮,疲沓等四种情结玷污。这样,客观世界投射于内心世界的形
态,将在心镜清晰地显现,并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倘若内心被方才的四种情结所玷污,心灵的明镜将被损毁,所折射的形态或是扭曲,或是模糊,更无助于产生正确的认识。 
    靠躯体本能所聚敛的称之为财富,财富乃身外之物,当然守财也有它独特的门道。与此相同,靠生命本能所汲取的是智慧与科学,自
然也有相应的烦恼与痛苦。不懂得这些,不去专心致志地钻研,将会荒废学业。每一种美好事物都有它的限度,超越这个限度就要走向反面。知晓事物的限度尤为重要。思索固然是好事,过于投入的人将无法收住思绪,陷于想入非非也是常事。 
    吃喝穿戴,嬉戏玩乐,拥抱相爱,升官发财,胸怀韬略,攻于心计,这一切均有各自的限度,一旦超越限度,将适得其反。 
    古人云:“执意追求某种乐趣,必将饱尝它的痛苦。”有一点可以正言相告,在我所说的三种超然之力中,第一、二种互为关联,所
有的利弊均源自于此。而丧失理智,官迷心窍,喜欢炫耀,好施淫威,巧舌如簧的恶习,亦由二者滋生。总之,人应当追求美好的事物,要早有防备不要堕入上述那些非人的勾当中去。 
    理智能够明断利弊。不过单凭理智尚不足以自制。只有理智与决心融为一体,才能具有自制力。如果有谁二者兼备,便能对前述两种
超然之力驾轻就熟。 
    如果两种超然之力都有亏欠,或二者缺一,其中之一便会有如脱缰的野马,天知道会将你撞向山崖、怪石,还是将你坠入河流、沟壑
。路人甚至来不及问明原由便抛于身后。你身不由主,任凭双襟迎风翻飞,两眼空望长空,狼狈不堪地奔向末路。

第 四 十 四 篇
 
        
     人之大忌为不思进取。有进取心的人也各不相同,进取目标五花八门。当选择进取目标时,只有选择与你相适应的目标方可达到。人不管有无进取心,都希望博得他人的称道。不管这种称道是否适宜,总是翘首以待,十分入耳。 
    志趣相投,志同道合,人们自然就走到一起了。因此,对于陌路人的称道,一般未必在意。只是很想听到同道的圈内人的称道。人们通常把进取心更多地投向如何获得荣誉、地位。
   有人却投向如何聚敛财富,并为此而不择手段。认为:“谁发财,谁好汉;”“财大者,气也粗。”对这些民谚确信无疑。在他们看来,黎民百姓从来笑贫不笑娼,财富对他既可享用,又使人荣耀富贵。似乎这些从哈萨克人的尺度来看,倒也合乎情理。不过,从理智和作人的准则来看,不要说是哈萨克人,简直让任何一个人作呕。 
    有人乘机想被人称为朝觐过圣地的哈吉大人,威镇一方的霸主,智者,机灵鬼,乃至地头蛇,并为此而奔波操劳。无非想在哈萨克民
众面前抬高自己,并以此作为日后的资本而已。 
    而这边有人早已开始窥探哈萨克人的心态。“看来眼下到这儿推销这类物品能赚大钱,”他们得出结论。其实这一切从哈萨克人的脸
上便可一望而知。毋须从书本字里行间苦苦寻觅。 
    如果你想从书本获得进取,首先应当净化心灵才是,然后方可以有所祈求。 
    如果想从阅读哈萨克人的面孔获得进取,那么尽可以继续下去,毋须为净化心灵而费力。谁也不会注意的,不是说人缺了心眼财源不
会茂盛么。现在大概已经辨清,究竟可以从何处着手开始阅读和进取了。

第 四 十 五 篇
 
        
   存在一个创造万物的主的最伟大的明证在于,千百年来尽管人们操着各不相同的语言,却不约而同地认为存在一个伟大的造物主,各种宗教也同样一致认为公正与爱心皆属于造物主。 
    我们不是造物主。我们只是能够隐约认识被造物主创造的事物轮廓的凡人而已。也想获得公正与爱心。一个人因对造物主的奇迹知认程度不同而将优越于他人。 
    信服与顺从,不能勉强。 
    人性的前提是爱与公正。时时处处凡事都离不了二者。这是造物主的意欲。即使牡马占有牝马,也有爱情的驱使。 
    谁更公正,更具爱心,谁便是学者,智者。我们命中并没有带来科学,只能从造物主所创造的客观事物中去感知,去发现,去认识。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