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没大,在美国没小-没大没小(二)

在中国没大,在美国没小-没大没小

      等自己有了孩子,生活在一个完全不同的国度,这平等的意识那是与生俱来的。在中国时咱就没啥“大”的概念,在美国那就更不用在孩子面前端个架子了。

      于是,和孩子打闹成一团。

      可能孩子还没到青春期,和我们现在还能做做朋友。有喜欢的同学或是不喜欢的,有时会说给我们听,我记住了一个儿子特别不喜欢的女孩,“啃特嫩”。偏偏这女孩在我每次去接儿子时都特别有礼貌,特别热情地和儿子打招呼,我看儿子带答不理的样子心里觉得对那女孩有歉意,儿子却和我说千万可别上她的当!这女孩是人前一面人后一面的,他们好些男孩都吃过她翻脸告状的苦头。我听了,默然。这女孩一定成长于一个不太好的环境,小小年纪心灵竟然这样的扭曲。只好告诉儿子尽量不要招惹她,但在可能的基础上多体谅理解她。儿子嘴上应着心里是不以为然的,当妈的这是一眼就看穿的。我嘴角露出不易察觉的微笑,这下有了!

以后只要我想“挑衅”逗弄儿子,这女孩是一定搬出来做武器的。我和叽叽喳喳的女儿会开玩笑地说“啃特嫩”可以做儿子的女朋友,她有多好多可爱,弄得儿子烦不胜烦。

      平时,儿子、女儿会把一些在学校学来的“小儿科”的笑话、游戏说给我们听,要我们一起玩。因为我们不是这边长大的,听听也很新鲜。比如他们会问:“为什么蜜蜂要过马路(Why did the bees cross the road)?”然后答:“因为他们要去BP加油站(Because they need to go to BP station)。”笑料在BP,意思是Bee Pee(蜜蜂撒尿)!这种不登大雅之堂的笑话能让上小学的孩子乐半天。对孩子尊重,就应该认认真真地听孩子讲这些事给你听,不要敷衍,孩子是很敏感的。一次,两次,等他们不愿意和你讲了,那是悔青了肠子都没用的,这一点我自己也做的不好,记在这里也提醒自己。

我和孩子都喜欢德国的甲壳虫车,设计别致,颜色清雅独特,开车时我们常一起欣赏过路的“甲壳虫”。不久,儿子就和我玩上了打“甲壳虫”(Punch Buggy)的游戏。就是在路上谁先看见“甲壳虫”车,谁就先喊:“拳打‘甲壳虫’,不能还手(Punch buggy, no punching back)! ”真正玩应该出手打对方一下,但开车时这是万万不可的,所以我们只是喊一声。刚开始玩我连这句话都说不太利落(谁叫咱的英语是第二语言呢),玩了几次,我却成了“独孤求败”,儿子招募了朋友、爸爸、妹妹帮忙,却还是屡屡败给老妈,可贵的是他倒是屡败屡试,不肯服输。

和孩子玩这些,我是寸土必争的,一点儿也不假装出错让给他们。如果他们赖皮,我就使出“杀手锏”,不玩了,回回他们得回头求我一起再玩。也许正是因为我的真诚投入,孩子们才觉得有意思。儿子的朋友暑假大半是我一起开车接送夏令营,觉得坐我的车好玩。

不过,有次我和儿子玩笑开大发了。

教儿子认中文字,这个“教”怎么也记不住。给他写了贴在卧室门上、床头上,一星期后还是没记住。我一生气,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儿子说中国古代有黥刑,就是往犯人脸上刻字。我随手就在儿子额头上写下这个“教”字,儿子当时没怎么样,过了一会儿发现他是眼泪汪汪的,我这才意识到玩笑开大了,伤了儿子的自尊了,在先生的冷眼下赶紧道歉陪不是,帮儿子把脸洗干净,请他原谅妈妈,心里是很灰溜溜的。

周末的早上,孩子们都愿意跑到爸爸妈妈的床上来赖一会儿,大约是还留恋小时在爸妈怀里的温暖。爸爸妈妈也愿意趁此亲亲两个宝贝,常常却是亲着亲着一家人滚作一团,互相攻击挠痒,在嘻嘻哈哈中开始了宝贵的周末。

是为在美国“没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