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生涯的另类宣泄――细说美军机鼻艺术(组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机鼻艺术既是体现飞行员个性和自尊的方式,也是对军旅生活的一种情绪宣泄。

军旅生涯的另类宣泄――细说美军机鼻艺术

(美)詹姆斯·格里菲斯 长弓 编译




在紧张严酷的战争环境中,由于飞行员的生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行良好的飞机,以及具备高超作战技能的空中战友,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他们为何要将飞机这种没有生命的武器,进行人格化处理。从最高层次衡量,机鼻艺术既是对个人形象的反映,也是飞行员表现自尊的一种方式;既是对注重低调和强调集中统一的军旅生活的一种情绪宣泄,也是对战争非人性特点的矫正。 

另类的艺术,复杂的情感

在令人消沉的战争背景下,机鼻艺术一直被视为振奋士气的手段之一。飞行员们认为,把名人(如好莱坞著名女影星)的姓名和图像,或是某种具有保佑作用的标志物(如飞行员本人的母亲)涂在他们即将面临险境的飞机机身上,将使他们产生某种安全感。而一些具有凶猛或防护性含意的名词和装饰物,如 “ 强力 ” 、  “ 地狱野兽 ” 、 “ 狂怒 ” 、 “ 滚雷 ” 等,也被视为能驱除噩运并使敌人产生恐惧的标志。


对于飞行员而言,机鼻艺术的吸引力部分来自其较为轻微的违法特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机鼻艺术得到上级的默许,但军队中的相关制度规定,不允许在军事装备上涂画除正式指定标志之外的其他标记。因此,机鼻艺术始终是集中统一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对抗,它实际上是那些突出自己驾驶个性的飞行员与强调整齐划一和严守纪律的上级之间的一种抗争。



机鼻艺术的内容,尤其是性感的女人,对机鼻艺术家而言始终是一种挑战。飞行员中流行在机鼻上涂画裸体女性,但这不可避免地与指挥官的愿望相悖。对于机鼻艺术为何高度关注性感有几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作战部队的主体是未婚男青年,他们大都是第一次远离家庭并脱离了社会生活的制约。此外,在战争条件下,丧命和负伤成为军人最担心的问题,道德控制便有所放松。飞行部队距家乡和指挥部越远,机鼻艺术的大胆程度就越高。尤其是在二战期间,社会对那些以生命代价为国家作出奉献的官兵采取了不同的道德准则。



机鼻艺术的灵感来源多种多样,如爱国主义思想、英雄人物、家乡、体育运动、漫画人物、流行音乐和电影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女性图像,但大部分局限于好莱坞女影星以及媒体关注的时尚女性。



创造性和幽默感(如在机头写上 “ 特快专递 ” 等字样)是机鼻艺术中令人兴奋的一大特点,能对处于沉闷而严酷的作战环境中的军人产生某种抚慰作用。一语双关在机鼻艺术中尤为流行。有时,只有飞行员之间才能理解一些事物所体现的人格化含义。例如, “ 勇敢的处女 ” 将女性和战争两种事物结合在一起,象征着保持飞机的完整性。 



由于机鼻艺术没有严格规则,因此题材和制作方式多种多样,表达了人类情感中的各种极端因素以及所有相关事物。题材既可由飞行员本人选定,也可由机长与机组人员或地勤人员协商后确定。创作这些机鼻艺术的既有业余人员,也有专业人士,但绝大多数都是军人。付给他们的创作酬劳通常是现金或实物,也很有可能是战时难得一见的美酒,但有时根本没有报酬。一些飞行部队内部已有一些才华出众的艺术家,而那些缺乏此类人才的部队则采用对外招募方式引进。虽然部分机鼻艺术有作者本人的署名,但绝大多数艺术画都没有作者署名。他们并不重视对个人身份的认同,而是全力以赴为飞行员创作能够带来吉祥的画作。艺术家们通常只能在颜料、油彩、溶剂、画笔和画布等条件都不理想的条件下作画。他们在创作过程中不得不使用墙壁涂料以及很难用画笔绘图的油漆,并用快干航空燃料取代松节油,同时还必须克服机身表面高温带来的不便。因此这些艺术画作者必须极富创造性。



  机鼻艺术某种程度上更类似于壁画,都具有暂时性。一般情况下,这些艺术画的生命仅限于一场战争、甚至是一次作战任务,很少出现参加朝鲜战争的飞机仍保留二战时期机鼻艺术的情况。通常即便飞机得以幸存,飞机名称在其服役期间也会被多次更改。而在另一些情况下,飞机虽然保留了原有名称,但机鼻艺术已被涂改。然而,一些机鼻艺术却从未 “ 毁灭 ” ,即便原画未能保存下来,但其题材却经常被复制,尤其是对那些曾取得突出战绩或拥有非凡历史的飞机而言更是如此。在复制过程中也经常会借鉴原画的构思,有时也对原画进行一些修改。例如,二战时期的裸体画在越南战争时就穿上了泳装或裙子。



机鼻艺术通常能让人回想起往事,其最重要的意义也许在于它所讲述或隐含的故事。许多与机鼻艺术相关的照片已成为历史记录,并经常用于识别在作战任务中被击落的飞机。此类照片的数量多得惊人。虽然这些照片可能无法反映事情的全貌,但每张照片的说明都暗示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以及惨重的生命损失。正是由于这些反映机鼻艺术的照片,同时拍摄了站在飞机前面的机组人员,使得这些艺术画以个性化方式间接体现了为赢得战争而付出的巨大代价,并让平民和军人真正认识了参加战争的人员。



机鼻艺术还被视为一种民间艺术,因为它是一种非官方的个性化符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没有获得批准,只是在参战飞行员的支持下才得以存在。民间艺术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作为战时娱乐项目之一的机鼻艺术同样如此,因为它代表着流行文化中的某个特定群体――参加战争的男性青年。



二战: 为了上帝和祖国

虽然胡乱涂画的中队徽章在一战期间非常流行,但真正的机鼻艺术直到二战期间才出现。二战之初,在将图像直接画在飞机机身上的构想出现之前,美国陆军航空队的飞行员通常将《绅士》、《男人》等男性杂志上的图片直接贴在 B-17 型 “ 飞行堡垒 ” 轰炸机的机鼻、机身和机尾部位。

到二战末期,美军部队对机鼻艺术创作者的需求大幅度增加,为每架飞机绘制一幅机鼻艺术可获得 15 美元的报酬,这已发展为一种产业。这种现象在二战期间达到了巅峰状态,出现了所谓机鼻艺术 “ 黄金时代 ” 。



机鼻艺术之所以能够在得到迅速发展,是因为飞行人员能够更为自由地改变飞机的外观。军方从未正式惩罚过这种行为,只是非正式地默许其存在,并将其视为一种有助于提高士气的手段。因此机鼻艺术是一种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得以幸存下来的技巧。它正是凭借自身的不稳定性和分散性而长期存在,并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了个人的自豪感和激情。



二战中,机鼻艺术呈现的特点以及这种现象在此期间异常活跃的事实,都属于时代的标志。它反映了参战人们的态度 ── 乐观向上,这些人既包括在前线作战的官兵,也包括处在后方的民众。机鼻艺术的图案通常体现爱国主义情绪,有时还带有宣传色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以及美国各界全力以赴打赢正义战争的信心。飞行人员们获得了万众一心的民众的支持。这是一场目标明确的战争,也是一场整个国家与邪恶敌人的对抗。初看起来,机鼻艺术只不过是在战争中涌现出的一些不起眼的名称和图画。但从整体上看,这些图画则非常明确地展示了美国消灭敌人的坚强决心。



上世纪 40 年代,机鼻艺术的构思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来源。首先是广为流行的男性杂志《绅士》,该杂志的日历页在当时的流行程度,类似于 60 年代《花花公子》杂志的中间插页,当时流行的性感女郎画像大都被画在飞机机身侧面。连环漫画中的人物则是机鼻艺术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当时漫画中常见的形象包括:米尔特 · 坎尼夫的漫画《特里与海盗》中的缅甸、苏苏/>夫人和龙/>夫人,以及他为美军报纸创作的连载漫画《阳刚呐喊》中的蕾斯小姐。狗眼罩和月光猪取材于阿尔 · 卡普的漫画《里尔 · 阿博纳》。第 56 战斗机大队以及第 15 战斗机大队所属第 47 战斗机中队的绰号都是 “ 狗眼罩 ” ,它们都有一整套基于《里尔 · 阿博纳》创作的机鼻艺术。 



由于美国电影业为战争进行了不遗余力的宣传,加之电影一直是对美国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因此电影中的形象以及女影星理所当然地成为当时流行艺术创作灵感的来源。丽塔 · 海华斯曾在 40 年代的一部电影中演唱过一首名为《责怪妈妈》的歌曲,她在此片中扮演的角色则被画在 1 架绰号为 “ 生气的妈妈 ” 的 B-24 型 “ 解放者 ” 轰炸机上。好莱坞经常在飞机前面与飞行人员一起举行庆典活动,从而使两者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



象好莱坞一样,迪斯尼也是美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从多个方面对机鼻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迪斯尼的卡通人物形象适于表现幽默和爱国主义主题,因此经常成为飞行人员摹仿的对象。迪斯尼的影响还包括画室艺术家,他们加入军队并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机鼻艺术的创作之中。当二战于 1939 年爆发时,沃尔特 · 迪斯尼以及该公司的艺术家们为美军设计和绘制了中队和部队徽章,当他把一战时期形成的单调的军队徽章转变为鼓舞人心的卡通标志后,有效地激发了军队的士气。到二战结束时,迪斯尼公司的五人设计小组已为美军的 1200 多支部队设计了徽章,而且从未向军队收取任何费用。

与那些在任务间隙绘制机鼻艺术的飞行人员相比,迪斯尼艺术家们则在飞机制造阶段即开始绘制多种多样的机鼻艺术。迪斯尼位于伯班克的创作室与洛克希德公司的飞机工厂相距不远,这也有效地促进了美国政府与迪斯尼公司的合作。当飞机在生产线上完成总装时,画室艺术家们也在机身上绘制了激励美国参战的机鼻艺术。与飞行人员创作的机鼻艺术相比,这些专业人士的作品对敌方领导人进行了更为猛烈的抨击,甚至不排除采用种族主义和贬损言论。



随着性感女郎图片与战争努力融为一体,它也很自然地成为机鼻艺术的核心内容。二战时期机鼻艺术中的性感女郎体现了精神自由和意气风发的特点。在上世纪 40 年代,机鼻艺术创作者所处的美国文化氛围对性问题更为宽容,他们当时不会受到后来那种较为严格的审查。虽然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通常对飞机标志作出了严格规定,但美国陆军却为机鼻艺术作者提供了表达个人意志的空间。 1944 年 8 月,美国陆军部长签署了陆军航空队 35-22 号条令,允许在航空队武器装备上绘制个人设计的图案,这实际上是在鼓励将机鼻艺术作为提高士气的手段。在距指挥部和公众视野越远的地方,机鼻艺术也愈加生动活泼。例如,与部署于英格兰的战机相比,在南太平洋执行作战任务的战机上更有可能绘制裸体画。



朝鲜战争:纯真不再

美军向日本投下的原子弹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诞生,美国国会此后批准组建了作为独立军种的空军,该军种随即制定了严禁未经批准在飞机上绘制图案的规定(精锐部队除外)。 1950 年,当美国介入朝鲜战争后,虽然机鼻艺术有所恢复,但已没有了二战时期的那种盛况。



虽然距二战结束仅过了 5 年,但机鼻艺术的特点已出现了细微的变化,这反映了公众和军队对战争的态度都发生了变化。与二战不同,朝鲜战争期间的机鼻艺术并未将表现重点置于击败实力强大的敌人,这主要是因为战争威胁缺乏现实性。也体现了美国从总体上对这场战争缺乏激情: “ 爱国主义被执行联合国赋予的任务所取代。 ” 与二战期间有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为代表的明确的敌人不同,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则是在遥远而又完全陌生的外国领土上与笼统的共产主义势力进行对抗。被称为 “ 红色橡皮 ” 的飞机即反映了这种情绪。美国人对参加朝鲜战争的目的逐渐感到迷茫和捉摸不定。以 “ 联合国 ” 和 “ 紫箭 ” 为标题的具有反战情绪的机鼻艺术就反映了上述态度,并与当时仍在使用的爱国主义题材(如 “ 星条旗 ”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二战时相比,朝鲜战争机鼻艺术的另一个特点是很少用当时的流行音乐为飞机命名,这是因为用了这些歌曲的名称会提醒所有人,他们并不想来到朝鲜作战。

与二战一样,朝鲜战争机鼻艺术的主题仍然包括担负的任务、家乡、好运气和女人等,但表现形式已不像以往那样吸引眼球或精心绘制了。新的内容,如电影《邻家小鬼》以及当红影星(简 · 拉塞尔和玛丽莲 · 梦露),已开始出现。少数经历过二战考验的飞机及其机鼻艺术(如第 35 战斗机大队的 “ 荷兰女人 ” )在朝鲜战争中重新参战。一些名称和画作(如 “ 沙漠之鼠 ” )表明飞行员曾于二战期间在北非战场服役。与二战时期一样,除非被公众看到,否则机鼻艺术表现的裸体不会成为问题。虽然朝鲜战争期间机鼻艺术的性感特征已不如二战时期那样普遍,但裸体女性图像却表现出一种新的直率感。除吉尔 · 伊夫格伦制作的日历图片中的女性图像之外,机鼻艺术的内容变得更为直接,缺少了浪漫情调和理想主义精神,几乎 “ 没有任何想象空间 ” 。机鼻艺术内容的这种变化是否也反映了美国社会在二战后的十年中已经失去了曾经拥有的纯真情感和理想主义精神?

越南战争:玩世不恭压倒爱国热情

朝鲜战争结束后,机鼻艺术在美军中日趋式微,而美国介入越南战争又标志着它的复苏。虽然越南战争从 1965 年一直持续至 1973 年,但机鼻艺术的寿命则较短,只是从 1967 年延续至 1970 年。其中的原因除了相关规章制度比过去更为严格之外,美军各部队的飞机也比过去少多了,飞行员很难再“独享”一架飞机。因此,飞行员与飞机之间的身份联系不再像以往那样紧密了。 

与美国此前参加的战争相比,越南战争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美国社会对这场战争的态度也大相径庭。无论是在美国国内还是在越南前线,人们都已缺乏对国家的奉献精神。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机鼻艺术上,它们传递的主要信息不再是敌人,而是国内的民众。例如,当时出现了 “ 和平特使 ” 和 “ 沉默的大多数 ” 等新的标题内容。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二战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第 91 轰炸大队的 1 架 B-17 型轰炸机被命名为 “44 年精神 ” 号,它象征着机组人员高昂的参战热情。越南战争期间的机鼻艺术,如 “ 抗议者的保护者 ” ,反映了美国公众对这场战争的不满情绪。有时,美军参战部队也会产生类似于美国国内公众的心态,并用反战抗议标志取代原来涂在机身上的爱国主义标志。一些机鼻艺术作品采用了令人恐惧的内容,如题为 “ 谈判者 ” 的画作内容是一具戴着大礼帽和白手套的骷髅;另一幅机鼻艺术则是以死神为主题。以死亡为主题的图案并不是新鲜事,它们也曾出现在此前的战争中,但在越南战争的时空背景下,这些图案具有非常浓厚的讽刺意味。而战争期间更普遍的情况是,机鼻艺术的内容完全回避了与战争有关的事物,而只是以当天流行的短语、卡通形象(史努比取代了兔八哥)、音乐、电视和电影作为主题。

另一种引人注目的转变是用摇滚乐取代了裸体女性,这种情况反映了美国当时对女性社会地位的态度有所转变。一位曾参加过越南战争的飞行员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飞行员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当时绝大多数飞行员已拥有大学学历),以及飞行员年龄相对较大(平均年龄为 32 岁)。成熟男性更感兴趣的是用他们妻子、孩子或女友(而不是某个影星或模特)的姓名为自己驾驶的飞机命名。

当时美国军队对机鼻艺术(尤其是与性内容相关的作品)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这不仅导致机鼻艺术的主题出现调整,也使它在整体上处于衰退态势。在以往的战争中,美军官员们可能对机鼻艺术还不太在意,但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军总体上更趋保守。 1968 年,部署于东南亚的美国空军第 7 航空队司令威廉 · 莫姆耶上将下令将首批部署的 F-4E 型战斗机上的鲨鱼嘴标志全部擦除,这种举动无疑体现了上述保守心态。当时有人还以为这些规章制度是在鼓励以创新方式运用机鼻艺术。而到了 1970 年 7 月,第 7 航空队又颁布命令,宣布所有绘制在飞机上的个人标志均属非法。然而,表达个人意志的强烈意愿难以被完全压制,飞行员们虽然按照上述指令擦除了战斗机和轰炸机上的机鼻艺术,却将绘制艺术画的位置转移到了不易被发现的起落架舱门。美国空军的某支部队也一直对上述命令置若罔闻,直到上级通知它们美国空军参谋长要在 11 月视查该部队后才有所动作。

第一次海湾战争:新瓶装旧酒

越南战争结束后,机鼻艺术的创作曾长期处于中止状态,这可能是和平时期严格实施的相关规章制度所致。另一个因素是战略空军司令部所属飞机经常在各部队之间轮换部署,而且每次部署都要重新喷涂机身标志,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对机鼻艺术的创作造成了不利影响。

从 80 年代初到 1991 年,机鼻艺术的发展又处于上升态势,它先是起源于少数几个经过选择的部队,随后扩展至美国空军各种型号的飞机。机鼻艺术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美军官方的认可,这种苗头实际上在 70 年代就已显现,当时美国空军开始实施一项旨在纪念飞机历史的代号为 “ 勇士计划 ” 的项目。根据该项目的安排,第 380 和第 509 轰炸联队开始在所属飞机上绘制机鼻艺术,虽然此举与当时规章制度的要求相悖,但仍被允许继续实施。到了 80 年代初,战略空军司令部又作出规定,允许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部队在飞机上绘制反映历史情况的机鼻艺术。出于提高士气的考虑,战略空军司令部于 1985 年又作出了允许其它飞机绘制机鼻艺术的规定,前提条件是这些画作必须保持高雅品味,不准出现裸体形象。即便获得了官方的正式批准,但并非所有部队都允许个人在机身上绘制机鼻艺术。例如,直到 1992 年,第 384 轰炸联队联队长仍只允许在机身上绘制名称,但不允许绘制图像。对机鼻艺术的反感也从未消失。 1988 年,战略空军司令部司令再次发布了经过修改的规定,批准在绘制机鼻艺术和机尾标志时使用 8 种较淡的色彩。

机鼻艺术从 1985 年开始复兴,再经历第一次海湾战争直到今天,仍然沿用了二战时期的一些内容和名称,如里尔 · 皮奇二世、佩蒂三世和奥奇塔小姐三世等等。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美国空军第 2 轰炸联队的轰炸机被命名为 “ 屋外老鼠 ” ,而这正是 1944 年 8 月 16 日 />首次遭受德军 ME-163 型火箭战斗机攻击的 1 架 B-17 的绰号。其他例子还包括,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的 FB-111A/> 战斗轰炸机使用的是二战时 B-24 型 “ 解放者 ” 轰炸机的绰号,如 “ 幸运打击 ” 、 “ 狂暴之夜 ” 等。

在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并非所有机鼻艺术都是老旧题材的复制品。与 40 年代的情况相似,它们也反映了当时的流行文化。当时,电视剧演员和歌星已比影星更受欢迎,例如在电视连续剧《夜晚情人》扮演主角的埃尔维拉以及摇滚乐组合 “ 枪炮与玫瑰 ” 等。在 1991 年的 “ 沙漠风暴 ” 行动结束后, F-117A/> 、 F-16C/> 和 B-52G/> 除了展示新一代任务和战果标志之外,还在飞机上绘制了振奋人心的新机鼻艺术。不知是出于伪装考虑还是因为总体上的保守主义倾向,在实施作战行动期间,以前使用过的一些丰富多彩的图案设计要么进行了柔化处理,要么被完全覆盖了。

虽然与越南战争相比,绘制机鼻艺术的自由度有所提高,但与二战时相比却存在差距。飞行人员一度将战略空军司令部于 1988 年制定的规章制度理解为只能使用淡色绘制机鼻艺术。后来上述规章制度的修订版澄清了有关问题,并且确保了图案设计以及颜色使用的自由度,但前提条件是飞机在执行部署任务时必须将机鼻艺术擦除。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在美军飞机部署至沙特阿拉伯之前,为避免冒犯当地民众,具有性挑逗含意的机鼻艺术均被擦除,比基尼泳衣被换成了黑色长裙。战后,机鼻艺术作者根据飞行人员的要求又将图案恢复原状。当公众得知一些飞行员将二战时期的性感女郎图片绘制到飞机上后,曾出现了抗议的声音。《时代》杂志也曾刊登题为 “ 为轰炸机准备的荡妇 ” 的文章,读者在写给该杂志的信中纷纷对这种现象提出批评。在海湾战争结束以及公众的批评声浪过后,美国军方作出了严禁在机身上绘制女性形象的规定。 1992 年,第 319 和 382 联队所属飞机的机鼻艺术被全部擦除。一架被命名为 “ 女王之心 ” 的飞机虽然保留了名称,但却没有了图案。与 50 多年前相比,在机身绘制图案需要履行更为严格的手续。飞行员必须向中队长提交方案,再由后者向联队长呈报。但飞行员仍能从飞机的命名和机鼻艺术中体验到某种自豪感和身份认同。

总之,机鼻艺术有着辉煌的历史, 甚至在内容、题材、创作目的、形式和绘画材料等方面都保持了半个多世纪的连续性。创作者们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使其具备了符合民间艺术标准的特点。无论它是否受到限制,都注定会在将来以某种方式实现复兴。

《现代舰船-军事广角》2009年刊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