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锦堂师范的日子

一九四九年五月宁波解放,那时我在效实中学念初中一年级,解放,意味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是激情、火热的时代,人们有着新的追求和期待.国民党残余势力狂轰滥炸,把宁波最繁华的地段成为一片废墟,学校不得不搬到郊区上课.大家对读书也没有多大心思.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运动不少在校的学生纷纷参加工作和军事干校,我们家的大哥因为舟山新解放被分配去沈家门工作,三哥去参加土改,大表哥被批准参加空军干校. 二表哥五零年初中毕业后进入宁波农校,家里可说说话的人都没有了.所以初中毕业后,领导一号召去渎师范,也就二话没有就读锦堂师范.当时思想很简单,以后大家做什么工作都一样,都是革命工作,没有贵贱之分.还有一部苏联电影叫乡村女教师给留下深刻的印象,当一个农村小学老师对国家也会有很大的贡献.就是桃李满天下.  锦堂师范座落在宁波三北地区.观海卫东山头,一个十分偏僻的农村,离宁波市区约一百二十华里,离杭州湾口约二十多华里,估计与现在杭州湾大桥不远.学校原本由旅日爱国华侨吴锦堂先生创办.校舍主要部份就是一座口字型的两层楼房,口字型房子大概比较牢固,可防台风.还有几十亩棉花田.当时领导可能留着准备为学校发展之用.所以劳动是天天必修之课程,几乎没有农工,全是学生自已劳动.每天下午三点至五点.大家背着锄头或者刮子,到地里种棉花,小麦,蚕豆.有的锄草,有的施肥.有点像半工半读似的.对于劳动虽多数同学都来自城市还不习掼体力劳动,像我连棉花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地上也搞不清楚的人很多,但是很开心,一方面是劳动强度不是很大,都还吃得消,另一方面也学到不少种棉花等知识,什么营养钵育苗,捉地蚕和消减红知蛛,学生种的棉花产量比当地农民要高.因为学校生物老师懂科学,棉花的种子比当地农民好,当时学校用一种叫岱字棉,农民叫洋棉,当时农民种的是本地棉,后来农民也种洋棉,尤其像五洞闸集体农庄和吴长根生产合作社.这是当地著名的先进单位.口字型二层楼房一楼为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楼上就是师生宿舍.开始时学生没有床,就睡地铺,也没有电灯,教室里晚自修用的是气油灯,点灯前先打气,再加煤油.一个教室四十佘同学四盏灯也很亮,回宿舍就只有点上洋蜡烛,十分钟内自觉熄灯,即使条件很差,但内务很清洁正齐,白天被子叠好后把席子盖上,地上用拖巴揩得十分清爽,还用滴下来的蜡烛油打上蜡.搞得既亮又滑.大约一年以后学校才购买一部柴油机,晚上发电.白天抽水.同时也添置了有上下铺的木板上,生活条件有所改善. 师范教育的课程与普通高中有很大区别,不仅增加了教育理沦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以教学法外,还特别重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当然还有一般的文化课程.老师也还不错,尤其是文科方面的.音体美老师也很有水平.像美术老师刘文选先生至今仍为宁波著名画家.音乐老师戴伟文先生也是如此.戴先生的夫人后来成为我侄孙女的钢琴启蒙老师.但我是一点艺术细胞都没有的人.这方面设备也很差,一个班级只有一架破风琴.轮流着练习,说实在我也没有兴趣,至于其他课程我的成绩还是很好的,尤其是理科.由于我的基础扎实,考试成绩基本上在九+五分以上.但在同学们看来,不算是用功的人,经常是看看小说,当时的苏联小说很多,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真正的人.古丽亚道路.青年近卫军等等,可以说我们这一代人中不少是读苏联小说.唱苏联歌曲长大的.还有就是自动组织起来学俄浯.没有老师听广播,那本书叫俄文津梁.再就是读一些历史,一度对像中国封建社会为什么持别长?奴隶社会为什么特别短?中国奴隶社会何时开始?等等.都有过浓厚的兴趣.
  锦堂师范与当地的农民关系是很好的.每一班负责一个村,帮助扫除文盲,办冬学.每一个学生联系一户烈军属.帮助写信等.那时连收音机都没有,也没有有线广播,每当学校收到天气预報.尤其像台风来临,立刻分赴各村,让农民做好防台准备.如赶紧把能收的棉花收起来,海塘要派人去巡逻等.当时文化生活是十分贫乏的,学校放电影,第一场先让农民看.然后再让学生看.学校里的文娱演出也是先让农民观看.所以农民也很爱护学校和学生,很少有农作物和物品被偷之类事情发生.
 在这样环境中同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友爱的,整个社会的变化是很大的,正在进行着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三反五反,对每个家庭的影响可能是很大的,同学中间不少是地主富农和资本家家庭出身的,但从大的方向上说基本上都能接受,土改要彻底铲除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三反五反要清除经济上贪污和浪费以及资本家的五毒行为.虽然有时感到有些过火的事情,但相信党和政府的政策.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激发了年轻人的爱国热情,一百年多年被帝国主义侵略屈辱的历史终于有了扬眉吐气的日子.同学中间有此什么思想上或者经济上的问题和困难,彼此都能理觯和帮助,没有后来的那样激烈的思想批判和斗争.那时大家生活是很艰苦的.好在学校不收学杂费,吃饭不要钱,而且不定量.同学相互理发,确实也很少化钱.三北地区土产是小青豆,杨梅.难得几个人凑在一起化几角钱就可以买到一大堆沙爆豆或一小篮杨梅,大家一起"共产".也不用考虑有没有出过钱,那时每半年家里给我五元钱,买一些必需的肥皂牙膏之类生活及学习用品之后,还订了一份青年報和一本中国青年杂志寒暑假回家除了购买车票,还可以买一点豆酥糖之类去孝敬奶奶.大概有两次还是不乘车,约几个同学一起走路瓞过一个山头,行程120华里,从早上五时离校,下午四时到宁波,第二天照样东奔西走,毫不疲乏.在这辈子生活中锦堂师范三年是很值得回味.

Ayala 发表评论于

过去的一切
都会变成
亲切的怀念.

普希金

Ayala 发表评论于
终于更新了.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