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 发表于 2009-09-11 11:52:32
李安的传记中有这样一个细节:李安的台湾编剧在描写当地小资生活时,提到剧中人物翻阅米兰·昆德拉的作品;但到了美国编剧那儿,这个无足轻重的细节被改动了,昆德拉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原来,昆德拉是中国小资的最爱,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均如此,但美国小资不迷昆德拉,他们的相应偶像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倒不是这两位作家之间有什么共通之处,而是两者的受众相对应。如果美国电影观众看到该人物阅读昆德拉,他们不会有特别反应,但一旦看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字,至少小资可能会心一笑。
没有哪本工具书能告诉你昆德拉可以“翻译”为陀思妥耶夫斯基,要理解其中奥秘,唯一的途径就是深入中西文化,沉浸其中,发掘微妙之处。在我国,连语言翻译仍往往停留在直译的阶段,由此造成大量词不达意甚至荒唐可笑的译文,更别说超越语言的细节转换了。但是,真正高层次的传播和沟通就需要从蛛丝马迹中寻找各自文化的契合点,如此才能引起共鸣。李安能同时驾驭中西方电影题材,跟他这方面的能力(以及他团队的构成)有密切的关系。
有句话流传很广: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其实这话不能绝对,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它才有道理。比如“打酱油”、“躲猫猫”那样的概念,别说是直译成英语,即便拿到港台,也没有几个人能理解。所谓文化,即是指一个词、一个地方、一种现象背后的积淀。把词翻译过去很容易,翻译意思就难多了,而翻译内涵更难上加难。“潜规则”是近年我国娱乐界的一种现象,字面意思只要不是文盲都明白,但只有追踪张钰新闻,才知道这是指女演员为了上戏所做出的性付出。这种现象在影视发达的美国早就存在,而且表述更加生动,叫做casting couch,字面意思是挑选演员时应征者所坐的沙发,往往也就是导演吃豆腐的地方。诚然,两种文化要找出绝对对应的概念是不容易的,这个例子中,“潜规则”始于影视业,但如今用于其他行业的其他形式交易,而casting couch仅指娱乐业的肉体交易。
时常有人问起,某某人或某某作品在美国能不能走红?为什么不能?内在的逻辑是,如果我们喜欢美国的作品,美国人也该喜欢咱们的作品。其实,文化往来不同于外交礼仪,外交事务是可以(甚至必须)对等的,但文化却无法强加,任何文化的输出均以对方的接受为前提,如果对方不接受,即便你免费发放、免费播映,也未必有人捧场。比方说,我们的民乐在西方是没有市场的,有人会说民乐整体素质不如西方古典音乐,或者西方人有歧视意识。这些都不是主要因素,关键是民乐到了西方,便完全脱离了它的土壤,这种情况跟爵士乐、布鲁斯、乡村歌曲差不多,咱们中国人除了少数西乐发烧友,一般也无法欣赏这些地道的美国民间音乐。那么西方古典乐又如何解释?古典乐虽然起源于西方,但这一百多年来已经普及全球,其乐器成为各国音乐学院的必修课。逐渐,古典音乐的欣赏范围不再局限于西方。但即便如此,西方能欣赏古典音乐的人数,无论绝对数还是相对数均大大高于咱们。那又怎样解释京剧在西方人见人爱呢?京剧在西方靠的是它的异国情调,这是民乐所不足的,京剧太不同了,所以才引入注目。但京剧在西方并没有真正的市场,因为捧场者并非真能欣赏,而是当作文化观摩,所以,几年看一次无妨,一年看几场(像西洋歌剧那样)则不可能。
倒没有人问我美国有没有汪国真,是我自己在翻阅汪的诗歌时豁然开朗,其实美国真有汪国真,那就是Hallmark公司。该公司出品的精美卡片,每张都有一段精致的人生感怀,未必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但很讨普罗大众喜爱,属于高雅的应时作品。我们买了汪国真的诗集,老美购买Hallmark贺卡,都觉得它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而且表达能力高过自己。这么说似乎贬低了汪,其实不然,汪如果开一家贺卡公司(当然得在网络普及之前),经济价值一定大大超过写书。
近期游泰山,要写一篇英文游记,猛然发现泰山为什么不如张家界吸引西方游客。张家界完全靠自然景观,无需翻译,一目了然,泰山有文化底蕴,但文化的东西变成英文就跑调了。导游不断强调,泰山是历来皇帝最喜欢的山,但美国人生来就不信皇帝,以前华盛顿有家麦当劳,克林顿老去吃,若搁在中国,那家的生意肯定发了,可老美偏偏不信这个。皇帝或总统来一百次,这个地方未必更值得一游。怎么办?我想到一个类比,中国皇帝上泰山封禅,因为皇帝是天子,他们只对天负责,因此,封禅的意义相当于美国总统每年一月到国会做国情咨文。这么一说,老美就明白了。至于那无数的“皇帝到此一游”的景点,我只能说,这相当于“George Washington slept here”(乔治·华盛顿曾在此就寝)。后来,我把“乾隆皇帝到过此地”翻成“Emperor Qianlong slept here”,引得老美哈哈大笑。为了解释皇帝的三千嫔妃,我玩笑道,这是三千女实习生。
当然,外交文件是不能这么处理的,这也是为什么外交词语大家听着似懂非懂的原因之一。文化传播不是为了吵架时抠字眼,无需字字对应;但若要出神入化,需要超越文字的对译,找到不同文化中的对应点,这样才可能“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