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大学》,不想去看注解。原因为何,试为二三子言之:
自公元十二世纪来,中国对《大学》最权威的注解,是南宋理学祖师朱熹所作的章句版《大学》,后人称为朱子章句。
然而后来, 朱子章句可不仅仅是注解那么简单,封建知识分子要考取功名,朱子《大学》章句是必考题,也是标准答案。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对《大学》的理解,必须以朱子章句为准,有任何不同的解释,都会被当作异端邪说。
南宋的程颐、程灏兄弟俩,被人认作理学的创始人。朱熹是他们的学生,后人就称"程朱理学"。其实,二程从没有想过要自创一个学派。但是他们的学生朱熹胆子很大,野心也不小。他自认为自己是孔孟以后儒家的又一个圣人,担负着儒学复兴的重任,所以,他要新创一个与古人并驾齐驱的学派。
我们一说起"四书五经",往往就会觉得,文言文写的古书,是多么的深奥难懂。不过细读之下就会发现,《大学》的语言其实很通俗,很精炼,理论也浅显明晰。事实上,《大学》的中心思想,就在开篇第一段。它的要义,就是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但朱熹不这样看,关于这一句,它的解释很特别。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意思就是人本来有个"虚灵不昧",但是因为"气禀所拘",又被"人欲所阻",所以被蒙了心。要找到"理"就可以突然开悟,这就是大学。朱子既然要另立门户重开张,就必须凸显与众之不同。所以他就想出来"虚灵不昧","气禀"、"人欲"这几个佛不佛,道不道,儒不儒的四不象。这样,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水也搅浑了。朱子也就成了一代宗师。
我们抛开"虚灵"、"气禀"这些玄虚,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其实很好理解。
大学:大要之学,有别于学法律,学医生,学开飞机,它是万学之本,教人如何抓住主要矛盾。"明明德", 前一个"明"是动词,后一个"明"是名词。
明,从日从月,日月在天,人人可见。,那么"明德"的意思,就是说真理其实是简单清楚,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的。只是人们被自己的眼睛所迷惑,视而不见罢了。换句话说:"路,就在你自己脚下。"你走在上面,自己却没意识到。
那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说,一切学问之关键点,在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掌握最简单,最基本的原理。怎么才能做到呢?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象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如果经常能做到凡事分清主次,抓住要点。其实也就离"道"不远了。
那又怎么才能知道物的"本末",事的"终始",掌握"先后"呢? 就在于"知"。正如唐初有个禅宗的名师之一神会法师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大学》提出说"格物致知",在"亲民"。所以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精神修养,是一个进步,再进步的过程。直到"止于至善"。
然后,全文由此展开。
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自公元十二世纪来,中国对《大学》最权威的注解,是南宋理学祖师朱熹所作的章句版《大学》,后人称为朱子章句。
然而后来, 朱子章句可不仅仅是注解那么简单,封建知识分子要考取功名,朱子《大学》章句是必考题,也是标准答案。在明清两代,官方规定,对《大学》的理解,必须以朱子章句为准,有任何不同的解释,都会被当作异端邪说。
南宋的程颐、程灏兄弟俩,被人认作理学的创始人。朱熹是他们的学生,后人就称"程朱理学"。其实,二程从没有想过要自创一个学派。但是他们的学生朱熹胆子很大,野心也不小。他自认为自己是孔孟以后儒家的又一个圣人,担负着儒学复兴的重任,所以,他要新创一个与古人并驾齐驱的学派。
我们一说起"四书五经",往往就会觉得,文言文写的古书,是多么的深奥难懂。不过细读之下就会发现,《大学》的语言其实很通俗,很精炼,理论也浅显明晰。事实上,《大学》的中心思想,就在开篇第一段。它的要义,就是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但朱熹不这样看,关于这一句,它的解释很特别。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意思就是人本来有个"虚灵不昧",但是因为"气禀所拘",又被"人欲所阻",所以被蒙了心。要找到"理"就可以突然开悟,这就是大学。朱子既然要另立门户重开张,就必须凸显与众之不同。所以他就想出来"虚灵不昧","气禀"、"人欲"这几个佛不佛,道不道,儒不儒的四不象。这样,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水也搅浑了。朱子也就成了一代宗师。
我们抛开"虚灵"、"气禀"这些玄虚,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句话,其实很好理解。
大学:大要之学,有别于学法律,学医生,学开飞机,它是万学之本,教人如何抓住主要矛盾。"明明德", 前一个"明"是动词,后一个"明"是名词。
明,从日从月,日月在天,人人可见。,那么"明德"的意思,就是说真理其实是简单清楚,明明白白的摆在那里的。只是人们被自己的眼睛所迷惑,视而不见罢了。换句话说:"路,就在你自己脚下。"你走在上面,自己却没意识到。
那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就是说,一切学问之关键点,在于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掌握最简单,最基本的原理。怎么才能做到呢?所谓"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就象我们生活和工作中,如果经常能做到凡事分清主次,抓住要点。其实也就离"道"不远了。
那又怎么才能知道物的"本末",事的"终始",掌握"先后"呢? 就在于"知"。正如唐初有个禅宗的名师之一神会法师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
《大学》提出说"格物致知",在"亲民"。所以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精神修养,是一个进步,再进步的过程。直到"止于至善"。
然后,全文由此展开。
就是这么简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