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之鉴
据了解,建国以来,中央曾多次整顿驻京办之乱,仅国务院下发要求撤销驻京办的“红头文件”就有两次,但均未收到成效,反而使乱象愈演愈烈。
有“夹缝”就能“幸存”
《驻京信息》社长李罡介绍了这两份“红头文件”的具体情况,其中第一份是在1962年4月25日,为贯彻中央精兵简政的政策方针,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批转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关于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撤销与保留的意见》,要求各省、市、自治区驻京办事处,除西藏、新疆和内蒙的继续保留以外,其他各地的陆续撤销。文件同时表示,各地若有困难或者实际需要,可予以保留。“就是这一句话,绝大部分本应撤销的驻京办都保留了下来。”
文革开始后,驻京办遭受波及,有人指其为“搞特务活动”。1966年12月27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决定撤销各省、市、自治区、人委驻京办的决定》,除西藏办事处由中央另行处理外,当时其余的27个办事处全部撤销。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进程后,1978年11月8日,国务院同意恢复各省市驻京办事机构。
李罡说,自那以后,驻京办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但对其弊端,中央一直相当重视,并屡次出手整治。早在1990年代初,国务院办公厅就曾转发一份驻京机构清理整顿通知,要求“各级政府的驻京办事机构一律不得经商办企业,已开办的企业要立即撤销。”
2005年8月,新华社记者李松撰写了一篇关于驻京办事处的内参报道,将这个神秘机构的内幕逐一曝光,中纪委为此专门成立专题调研小组,但调研结果与李松内参文章反映的情况有较大出入。
审计长痛批“跑部钱进”
同年底,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公开表示:“有的驻京办,目的就是‘跑部钱进’。跑是足字旁,还有一个‘包’,要带包去跑。这么一跑,很多问题随之而生。”他的直言再次引起关注,有媒体为此给驻京办取了一个“蛀京办”的谐音名字。
2006年2月27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召开廉政工作会议,各省驻京办负责人全部到会。会议决定,由中纪委负责调研驻京办,将由国管局具体酝酿拿出驻京办的改革方案,同年,整顿驻京办事处还被中纪委和监察部列为当年四大工作任务之一。不过,该改革方案一直没有出台,驻京办乱象也越演越烈。此次中央再次祭出重拳,能否收到成效,人们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