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6年中国跃居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以来,外汇储备以月均两位数的速率增长,截止今年3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已高达19537亿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总额的1/4强。中国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藏富于国的分配模式
和西方国家的“藏富于民”不同,中国长期实行低分配、高积累的“藏富于国”体制,在计划经济时代,一部分未分配利润以福利性质分流,但随着市场化改革,住房、医疗等原本部分或全部由福利承担的领域进入商品领域,但原有的低分配、高积累模式却未作根本调整,政府负担减轻,开支却未相应增加,居民由于缺少了保障,不得不提高储蓄率,这造成政府财力的提升。
外汇制度使储备暴涨
国家实行严格的外汇管制和复杂的结汇、换汇制度,这不但使中国绝大部分外汇流量控制在政府手中,还能对相当大部分非经营性外汇流入实行有效控制。如果从绝对量来说,中国总体拥有的外汇总量并不十分惊人,但正因为外汇管制,大多数外汇集中于国有,中国政府便很容易成为第一外汇储备大国。虽然许多人士不断呼吁进行外汇体制改革,但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要这种分配、管制体系一日不变,中国的货币和外汇积累速度,就会随着经济高增长率水涨船高。
做美国“头号债主”的巨大风险
美元若贬值,中国财富缩水
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而美国掌握印钞权,如此庞大的美元投资,显然会令中国的外汇储备陷入身不由己的巨大风险:不论是投资者对美国债券丧失信心,或美国政府为解决财政问题大量发行新债,从而导致债券价值“稀释”,都会令中国财富缩水;而一旦美国祭起其屡试不爽的“印钞大法”,人为制造美元贬值,以转嫁自身经济和金融危机,最大债主中国自然首当其冲。
美国还在不断发新债
更令人忧虑的是,这一趋势仍在扩大:一方面,美国为筹集救市资金,还在不断发行新债,相关资料显示,美国2009年和2010年发债规模将各达2.56万亿美元和1.14万亿美元,今年9月份前发债规模大约在7000亿左右;另一方面,中国虽抱怨不断,却仍然一再增持国债,而美国则在抱怨“借中国的钱太多”同时,又不断派出要员,游说中国购买更多美国国债,从希拉里到佩洛西,再到盖特纳,他们此前对中国的态度、立场相去悬隔,但此番来华,却无不用温和的口吻重复同样的话:再买些美国国债吧,这是最安全、最实惠的投资。
美债既不安全,也不实惠
美国国债恐怕是既不安全、也不实惠的投资。这里并非要附和“阴谋论”者的论调,认为美国朝野处心积虑,要将全世界财富圈为己有,而是纯粹从事实出发所作的推论:美国政府已积累下11万亿美元的债务,还有四、五万亿的预算外债务承担,平均每一个美国人(包括初生的婴儿)负债18万美元,从某种意义上,美国政府早已“破产”,虽然其债券仍被美国评级机构评为AAA级,投资如此一个烂摊子,显然绝谈不上安全二字。那么实惠呢?美国国债回报率不断下跌,今年一月份跌幅高达3.08%,为5年来首见,10年期长期国债收益率一度降到2.5%,这一利率甚至不如国内普通定存。
不买美国国债,能买什么
外汇储备的投资无非有两个方向:一是具有保值增值可能的实物资产,如黄金、白银等,也包括房地产;二是证券类的虚拟资产,如股票、期货、债券等。
抄底战略物资?势必炒高价格
以“股神”罗杰斯为代表的一些人主张,中国应“大胆抄底”,将外汇储备用于在国际市场购买战略物资,进行储备和投资。然而如此庞大的资金流量,和如此明显的投资意图,势必造成市场价格的哄抬,和国际游资的蜂拥而至,回顾近几年来铁、铝、石油等价格走势的轨迹,便不难明白这一点。此外,对一个国家来说,因为实物需要运输、储存,还会产生损耗和折旧,且流动性极差,因而投资实物的成本非常高。作为游资的代言人,罗杰斯提出这样的建议并不难理解,因为这符合他们的利益,但如此冒险,显然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向国际机构注资?恐受到他国抵制
有人提出,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可用于向IMF等国际机构注资,并借机提升中国的发言权。事实上中国也的确有所行动,日前中国外汇管理局表示,中国正“积极考虑”购买至多500亿美元的IMF债券。然而这种注资本身受到相当限制,此次注资受到鼓励,是因为此系4月伦敦G20峰会各国承诺总额5000亿美元增资的一部分,即使如此,BBC财经仍然预计,中国扩大持股和发言权比例的努力,将受到欧洲许多国家的顽固抵制,因为中国发言权和控股比例的增加,势必意味着它们发言权和控股比例的下降。
购买收益高的金融产品?风险太高
有人建议中国将外汇投放在收益率更高的金融产品,或直接用于控股,以获得更高回报;一些人进而指出,与其把钱交给美国政府,让他们去股市抄底,还不如自己去抄。这种想法本身并无问题,问题在于,中国在金融投资的海洋里,只是个不谙水性的“新兵”,近几年的一系列失败投资证明,在高风险的市场里,中国的胜算并不大。国债是最稳妥的投资,因为国家政权发生无序更迭的几率很小。于是,剩下的选择无非就是买哪个国家的国债。国债的可靠性归根结底取决于发行国的综合实力。现在还有哪个国家比美国强大吗?
持有美债,“最不坏”的选择
只有美国能消化这么多钱
中国如此惊人的一笔外汇储备,除了美国这个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最大的负债消费国,任何一个经济体都难以消化,即使中国有意分流外汇投资,也难找到第二个有如此容量的、安全的金融投资市场。事实上,即使做美国“大债主”实际上帮了美国人的忙,美国仍有许多人并不放心,甚至总统奥巴马都免不了要惊呼“再不能借中国人这么多钱”,经济规模和举债规模远不如美国、甚至只是中国一个零头的其它经济体,又如何敢承接这样大的一个“金娃娃”?
美国和债主们利益一致
尽管美国素有操纵美元汇率和滥发国债的传统,但作为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政府不得不付出努力,确保美元和美国国债体系的大体稳定,以维系庞大经济、金融机器的运转,在这方面,美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债主”们利益是一致的。投入美国国债固然要冒外汇储备缩水的风险,但不至于如贝尔斯登债券持有者那样血本无归;借钱给美国政府固然要忍受“欠债大爷”的讹诈,但不至于如破产“大限”前的通用或克莱斯勒“债主”那样,面临要么把债券换成一堆废纸般股票、要么干脆连废纸都换不回的无情选择题。
中国不能抛售美债
中国一旦大幅抛出美债,势必造成其它债主的恐慌,产生足以压垮债券价格的连锁反应,最终吃亏最大的,一是“欠债人”美国,二是“大债主”中国;即使捂着不操作,美国政府依旧会根据自己的利益需要行事,该印钞就印钞,该增发便增发,中国仍无法掌控外汇储备的安全。即使真能抛掉全部美债,但在目前的国际外汇体制下,中国势必无法改变外汇储备以美元为主的现实,结果只能是既做不成债主,又保不住财富。尽管持有美债绝非好的选择,但在目前情势下,却的确是“最不坏的选择”。
如何走出美债困局?
中国应争取“大债主”应有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在国际上,改革国际货币体制、废除美元的一家独大;在国内,改变现有分配模式,实现“藏富于民”,逐步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但这需要时间。从近期看,利用美国经济刺激计划对资金的需求,利用中国经济发展后,中美事实上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之中这些便利条件,充分运用政治、经济等多种手段,争取“大债主”应有的利益和保证,是较为现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