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浮

介绍加拿大新移民的感受,安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们到加拿大的机票提前一个月就订好了,528号我们把6个标准大小的国际旅行帆布箱从武汉天河机场托运到北京国际机场,并注明机场自提,以便在北京上飞机时方便。530号下午我们全家带着随身行李坐火车离开了武汉。

 

531号早晨7点多我们到了北京,北京的朋友把我们安排在一家招待所。在北京,我们又参观了天坛公园,天安门,故宫和西单。即将离开祖国之际,在天安门广场无法面对自己的国旗,只能背过脸去,偷偷擦掉脸上的泪水。61号给北京机场打电话询问托运的行李到了没有,得到的答复却是行李已运到北京市内某一航空货运站。真是脱裤子放屁,又麻烦又臭。只好赶快给朋友打电话帮助租车。

 

6210点半,一辆小面包到招待所接我们再到货运站,在货运站填表交钱,还要开箱验货,差一点用刀在包上捅几个洞,还要等他们吃过中午饭才能提货。最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已被折腾得变了形的行李装上车。下午1点左右到了北京国际机场,才松了一口气。在机场一切都很顺利,候机,托运行李,过海关,过边检,登机,和在国内旅行乘飞机相差无几。

 

下午4点我们乘坐的加航CP30航班腾空而起,直飞加拿大。天空没有一片云彩,通过窗户我们注视着祖国大地,北京变得越来越越小,五颜六色的山川河流和村庄越来越模糊。可是,已经烙在心上的,由长江和黄河标志的那一副图画从此越来越清晰。我的心情异常的平静,即没有离开的留恋也没有对未来的憧憬。想当年,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城市读书时的激动和向往,大学毕业回家探望父母时的急切和期待,现在一点影子都没有。

 

飞机飞行了10多个小时,于温哥华时间中午12点左右到达温哥华。下了飞机, 随着别人进入候机大厅,就象进入了迷宫,七拐八拐才到了关口,提供了证件和说明是新移民后,被告知到旁边等候办理入境和海关手续,入境手续包括检查签证,护照,询问准备在哪里定居等简单问题,签字盖章,告诉你一些在加拿大定居的知识,如申请社会保险(SIN)卡,医疗卡,申请儿童牛奶金等,然后再等候办理海关报关手续。

 

我买的机票是联票,在温哥华停3小时,再转乘另一航班飞多伦多,我原以为行李会自动被转运到下一航班。可是,在等候报关手续时,通过玻璃竟发现外面行李传送带上我的7件大行李在孤独的旋转。赶快去把他们装在两辆行李车上,推到海关门口,虽然大厅的空调很好,我还是出了一身臭汗。和我同机到达具有相同身份的另一家子十分着急地在找他们的最后一件行李,无论如何没有找到。我再回到海关时,老婆和孩子已经坐在海关官员的桌子前, 把报关单递了过去,由于我们的家当一次带完,不需要下一次或者以其它运输方式从中国运到加 拿大,行李中也没有什么东西值得在以后离开加拿大时带出,返回时入关免税,所以我的入关手续非常简单,没有任何东西报关。坐在海关官员旁边的汉语翻译从头到尾没讲话,直到最后,问我要英语的还是汉语的有关小册子时,翻译用汉语重复了一边,我才知道旁边坐着的是一位翻译。除了他们送的一些小册子,老婆在柜台上自己还拿了些,包括定居城市的华人社区地址电话,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S)部的地址电话等等,这些小册子都挺有用的。

 

当我们走出海关门口的时候,1个半小时的时间已经过去,我还不知道哪里是去多伦多的候机厅,在哪里重新托运行李,心里不免有些着急。在国内时就听说,温哥华机场于1996年重新扩建,候机厅非常宽敞和漂亮,可是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那迷宫般拐来拐去的长长的走廊和过道。推着2辆沉重的行李车, 随着众人往外走,碰到1家和我同机到达具有相同身份的,也是带着一大堆行李将和我乘同一班飞机去多伦多。走着走着发现到了候机楼的大门口。我一点也不想走出去,只想赶快找到行李托运处和去多伦多的候机厅。回头找同来的那一家时也不见了。正在不知所错时,那一家从我们走来的门口走出来,却不见了他们的行李,一问才知他们在出来的半路上遇到一个华人服务员,他帮他们在取行李附近就把行李重新托运了。我赶快推了行李回头,到了门口被服务员告知,此通道只出不进。我暗自为那一家人庆幸,遇到了好人,同时,也第一次体会到在加拿大运气的重要性。

 

推着行李边走边问,总算到了行李托运处,在上面写着多伦多的传送带前很多人排着长长的队,我倒抽了一口凉气,如此排队,不误飞机才见怪呢! 旁边的另1个传送带前空无一人,一个白人老太太服务员正准备离开,我赶快上前询问,她告诉我应该去排队,可是当她看了看我的行李和孩子,问了航班后,让我把行李放在传送带上, 当她启动传送带并告诉我可以了时,我简直难以相信,这太简单了,我甚至认为她有点不负责任,怀疑行李能否可靠地运到多伦多。

 

在离托运处不太远的门口拿到登机牌,过安检,走过长长的过道,终于到了往多伦多的候机厅。此时,离飞机起飞时间还有1小时。在候机厅休息时,广播里播出请北京来的一位旅客去拿行李,但愿着急找行李的那一家还没有离开温哥华,还有时间去拿行李。下午温哥华235开始登机,带孩子的和老人优先。飞机正点起飞时间为3点正,不知什么原因,飞机到3点半才起飞。飞机飞行了4个小时,于多伦多时间晚上10点半(夏时制)到达多伦多Pearson国际机场,此时天已经全黑了。

 

下了飞机直接到取行李处,各种各样的皮箱,旅行包已经在随着传送带旋转,看着行李1件件被别人拿走,迟迟不见自己的帆布箱,心中不免有点发毛,在温哥华对白人老太太的怀疑似乎得到了证实。大约等了15分钟看到了我的第一件行李,才算放心。把行李从传送带上取下来,去取行李车时,发现行李车全锁在一起,要用时必须先投币一元。出国前,从中国银行换的加元大部分用汇票汇到了中国银行多伦多支行,身上只携带了150加元现金,1100元和150元面值,哪里有1元,2元的零钱呢。在机场内转了1圈,想买东西换点硬币,竟然没找到卖东西的地方,可能是由于时间太晚,要么是加拿大人不懂做生意。找个人换呢,由于50元面值太大也毫无结果。找服务人员说明情况,他们也爱莫能助。如果没有行李车,我总不能把7个大箱1件件扛出去吧! 真有点走头无路的感觉。最后,1个拣行李车的工作人员(他的工作就是把别人用过扔在外面的行李车拣回来锁起来)大发慈悲,给了1辆,才使我们得以解脱。把7件行李高高的摞在车上,慢慢地向大门走,此时已接近午夜12点。

 

出国前和多伦多的朋友刘先生约好的,到达后给他打电话,他会来接我,可是,看着身边的1个个电话,由于没有硬币也只能望洋兴叹。虽然,我在信中把航班和到达时间详细的告诉了朋友,也不敢期望朋友在接到电话前来接我。走一步说一步,推着行李慢慢地向大门走。在夜里灰黑色的背景下,大门显得特别的突出,门口挤着的人,审视着每一个正在走出的人,时不时有人焦急的脸上露出笑容。当听到有人用普通话喊我的名字时,我有点不敢相信,一个熟悉的身影从门口的人群中走出来,我知道那是我的亲人,到了加拿大仍是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人,我相信此时我的脸上一定露出了笑容。

 

大门外就是宽阔的马路,一切都感到陌生,在马路边等了大约25分钟,朋友帮我租的1辆后面双排座车开过来, 装了满满1车。车主是2年前从福建投资移民来的陈先生(电话:416-7279029),在国内还有生意。现在在加拿大做一些接送的生意。车开的很快,除了整齐的路灯和宽阔的马路也看不清什么景色。大约开了20分钟左右,进入市中心地区,当车在1个十字路口红灯前停下时,有人出现在车前,在玻璃上做着什么,我还以为是交通警察在贴违规罚款单或者是遇到持枪歹徒抢劫呢。陈先生讲,那是流浪汉用刷子和肥皂水在车前玻璃上随便擦2下, 以换取司机施舍的几毛钱。夜里1点左右我们到了在市中心Ossington大道和Queen街交界处的新移民之家,房间是预先订好的,把行李搬到房间里,陈先生和我朋友原来认识,收了我25加元的车费,一般是30加元。由于时间太晚,朋友明天还要上班,简单聊了一会儿,给我留下了一张多伦多地图走了,虽然1整天多(从在北京离开招待所开始大概共27小时)的连续旅行,已经非常疲劳,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可能是时差的原因,也可能是疲劳过度。过去20多个小时里发生的事在头脑里11幕的出现。最后,总算睡着了,我梦见断了线的风筝和大海中漂浮的木头。

 

2年以前,老婆动了出国的念头,虽然一开始我并不想出国,可是,也实在受够了武汉恶劣的气候和环境污染,想想在国内每一对父母为了孩子上学付出的辛苦,在她的争取下,终于在199712月底决定技术移民加拿大,并和移民公司签定了合同,咨询费为5500美元。经过1年辛苦的英语学习和培训,于19981211号在香港加拿大领事馆顺利地通过了移民面试,今年三月份收到移民签证。现在,已经踏上了加拿大的国土,却没有梦想成真的喜悦,前途灰蒙蒙的,不知如何起步,陌生的环境和语言障碍是将来一段时间内挥之不去的阴影。

 

刘先生是在移民申办过程中,一起参加英语学习认识的,并早我9个月先移民到多伦多。我的移民咨询费中, 包括了250美元的加拿大接机安置费,后来听说移民公司的接机服务很差,就请朋友帮忙,移民公司少收了250美元。和5500美元相比,可能250元不算什么,可在加拿大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就知道,250美元对每一个新移民都不是一个小数目。我提出把移民公司少收的钱付给朋友时,他坚决拒绝。为了接我辛辛苦苦跑到机场,到夜里1点多还不能休息,第二天还要上班,到达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不知所错时,遇到一个朋友,这种情景是很难忘记的,这一份情义恐怕不是用250美元能够衡量的。

 

我们临时住的地方被称作新移民之家,相当于国内的私人家庭旅馆,实际上就是1栋三层的房子,房东是上海来的投资移民,自己住第3层,第2层分别租给两家。第1层一半在地上,一半在地下,也可叫作地下室,有4个房间,分别租给4家,公用1个大厅,很宽敞,厅里有电视,电话,2个餐桌,旧书和旧杂志,沙发等,有2个卫生间,洗澡间,大厨房,厨房里有大冰箱,电加热炉子,共有4个炉头,锅,24小时有热水。可以自己做饭。每家每天房租30加元,熟人介绍便宜些,我离开时是按每天26元收的,多伦多有很多这种类型的新移民之家。现在大陆新移民很多,前半年有13千人从大陆进入加拿大,平均每天72人,其中, 相当一部分选择定居多伦多,所以,这些新移民之家基本上都能保持客满。

 

63号的早晨是我们到多伦多的第一个早晨,由于时差的关系,5点多就醒了,一点困意都没有。此时, 天也亮了,在床上捱到7点,起床去买早点。外面空气清新,有点凉,天空特别的兰,有几朵白云在飘。时不时有海鸥飞来飞去。第一次走在多伦多的街道上,感到有点失望,街道不宽,也不象想像的那么干净,烟头和废纸在人行道上随处可见,看不到一座高楼。都是两层小楼,面积有大有小,样式各有不同,看起来都有点旧了。早点想吃油条豆浆看来是不可能了,大多数的杂货店,便利店都还没有开门(后来知道一般在9点左右开门),多伦多人极少在外面买早点吃,走了一段挺远的路才在一家洋人的面包店里买到面包。上午一家人步行去中国银行,边走边看,中国银行位于唐人街附近,从新移民之家要走40多分钟。离唐人街越近,人也越多,大部分是中国人,街道也越脏,街两旁的小商店都是汉字招牌。感觉就象到了广州的某一条商业街道。在国内时,对中国银行就没什么好印象,没想到在加拿大中国银行给我的印象更坏。赶快把汇票上的钱如数取出,以便转存到已经通过香港开了户头的加拿大帝国银行(CIBC)。吃过中午饭后,由于时差的原因,困的了不得,一家人一觉睡到下午5点多。多伦多的夏天,白天时间很长,到9点还不会完全黑下来。到旁边的公园里去散步,有些黑色和灰色的小松鼠在公园里穿来穿去,这是我女儿第一次亲眼看到小松鼠,高兴的追来追去(后来见的多了,几乎天天见,也不稀罕了),所谓公园,就是一大片草地和一些树,有些海鸥和人一样在草地上优闲的走来走去。后来知道多伦多的公园特别多,随处可见,可是公园里人并不多(节假日除外)。在国内, 很多人喜欢晚饭后出去散散步, 苦于没有多少合适的地方,这里的情况刚好相反。除非你来之前,你的朋友已经帮你租好了房子,否则,到加拿大以后,第一件急着要做的事就是租房子,租好了房子就有通信地址,就可以申请社会保险卡(Social Insurance Number 简称SIN),在银行开户头,安电话,买计算机上网,买家具等。

 

租房子是1件挺麻烦的事。同住在新移民之家,从上海来的,早我们三天到多伦多的H陈先生,每天早晨6点多到唐人街去买星岛日报(多伦多销量最大的汉语报纸),看着报纸上每天几十个租房消息,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可事实上,几天打电话看房子忙下来,要么房子不满意,要么等20多天后才能入住,要么被别人抢了先,房子已经租出去了,要么房子租金太高。H陈在上海生活的挺好,挺能干,英语讲的也好。到多伦多租房这么难,说不出的难受和心灰意冷,甚至动了回去的念头。

 

看着别人租房那么难,自己心里明白要面临的局面。别人买的,看过的当天的报纸拿来翻翻,试着打了几个电话,也没有什么结果。SC吴先生1家和我们是通过同一家移民公司办理的从武汉来的技术移民,在武汉时就相互认识,他于99年元月份来到多伦多,一开始是住地下室,后来实在受不了地下室的闷气,就和别人共同租了高级公寓里的一套2室一厅的Apartment,签了一年的租约,每月1200加元。和他们一起住的是1个年轻母亲Miss杨,带着1个孩子,吴先生讲,Miss杨是从国内来加拿大玩的,想读书或者工作,由于一直解决不了身份问题,最近几天要回国,正在买机票,等她走后,希望我们与他们合住。于是决定明天拜访吴先生看一下房子。

 

在国内时,加拿大帝国银行香港办事处给我们在加拿大开了户头,并且,提供了多伦多联系人WILSON 李先生。 这次,刚好顺路把手中的现款存入银行。

 

多伦多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建筑物以两,三层的别墅式住宅为主,高层公寓和办公大楼都不多,市区分为METROTORONTO GREATER TORONTO METRO TORONTO包括TORONTO(DOWNTOWN) SCARBOROUGH EASTYORK(即东区) NORTH YORK ETOBICOKE GREATER TORONTO 包括MARKHAM RICHMOND HILL VAUGHAM BRAMPTONMISSISSAUGA。每一个都相当于一个卫星城市。多伦多的公共交通系统(TORONTO TRANSIT COMMISSION 简称TTC)非常发达,形式多样,几乎包括了世界上除无轨电车外的所有公共交通工具: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STREET CAR),地铁, 轻轨铁路。多伦多的道路布局很有规律, 由南北方向性很好宽些的街道把城市分成一个个的方块,公共汽车在这些街道上行驶,并且一趟车基本上只在一条街道上行驶,不转弯, 如果你需要转弯, 就在转弯处换乘另一趟车,只要不走回头路, 在一定时间内(大约2小时) 换车时凭第一趟车提供的TRANSFER不再收费。方块内道路较窄并且没有方向性,不通公共汽车。在多伦多乘公共汽车可以上车付款,每人2元,儿童0.5元,自动投币,无人售票, 需要时向司机索要TRANSFER 如果你投入的硬币不够, 司机知道的很清楚,可能会要求你下车。另外,千万别指望司机给你换零钱,在加拿大硬币非常非常重要,除了坐车外,还可以在自动售报机上买报纸,打电话等,每次出门前都要检查所带硬币是否足够。也可以先在书店, 邮局或者杂货店里把票买好, 一般一次10张或更多,车票每人1.7元,儿童0.4元。用时,车票和硬币一样, 上车后投入投币箱。 如果你上班每天都要乘TTC 最好买月票,月票价格为80多元。多伦多还专门为周末家庭乘车提供了特殊优惠票,称为Family Pass Day Pass,每张票6.5元,只能在周末使用,凭此票在一整天内乘车不再收费,最多供一个家庭两个成人和4个儿童或者一个成人5个儿童共同使用。从国内来的三口之家, 礼拜天出去玩,买一张Family Pass,玩一天只要6.5元的车费,是相当划算的。如果你经常乘坐TTC,车费是一个不小的开支。从GREATER TORONTO西南的MISSISSAUGA乘车到东北的MARKHAM,大约要3个小时,由此可以想象多伦多之大。在多伦多,地图非常重要,1TTC交通路线图,可以在地铁站免费索取,1份多伦多市区图,非常详细,任何1条小路,哪怕只有100多米长,也在地图上表示得清清楚楚。凭着这两张地图,即使你没有汽车也可以顺利地到达任何你想去的地方,只要你知道目的地的街道和号码。

 

64号星期五,我们一家人乘公汽,转地铁,再转轻轨,再转公汽,用了1个半小时,共花了4.5元车费到了位于SCARBOROUGH的吴先生家,那是118层的高级公寓,有免费网球场,室内游泳池,桑那,健身房,周围环境优美,购物方便,交通便利。房内一大一小两个房间,大房间吴先生在住,内带卫生间,浴缸,储衣间。小房间内放1张大床和1张书桌,其余的空间就不多了,厅很大,从窗户望出去,视野很好,厨房和厅相连,内有电加热炉灶带烤箱和洗碗机(已坏),大冰箱,橱柜和吊柜,洗衣间内有洗衣机和烘干机,另有1卫生间靠近小房间,供合住者使用。整个Apartment的租金为1200元,住小房间,合用厅,厨房及其它,吴先生收我550元。我对这里的环境和地理位置挺满意,可那个小房间里除了一个双人床的空间外,再放不下一张女儿的小床,对合住心里也感到不舒服。好在Miss杨还没有离开,有时间再找一找别的房子。

 

下午,我们去了CIBCWILSON 李先生很客气,他是理财顾问,会讲一些汉语。我们把带来的美元存了半年的定期,把加元存入活期户头,当时就拿到了CIBC的银行卡(BANK CARD),银行卡和国内的信用卡如牡丹卡相似,可以购物,在自动取款机上取款,付帐等,但不能透支,不同于普通意义上信用卡。大约一个多月后,我拿到了社会保险卡,CIBC才给我寄来了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VISA卡。为了租房买了1份英文报纸: 多伦多太阳报(TORONTO SUN)。按照报纸上广告,打电话出去,总算有1家约好明天即星期六去看房子。

 

来加前听说,多伦多夏天热,冬天冷,其实,这里夏天并不太热,既是偶尔达到35度,到了晚上,也就凉了下来,也热不了几天,一下雨,天气立刻凉爽。不过,多伦多的太阳直射很利害,有点象深圳和广州,中午在太阳下烤的难受,并且紫外线也挺利害,很容易伤皮肤。

 

65号星期六,天空晴朗,我们一家三口坐了40分钟的公共汽车,由于走错了路又步行了30 几分钟,看到附近的1家家房子整齐又漂亮,每家房前的院里的草坪,树木和鲜花修正得有条有理,居住的大部分是白人,心里想住在这种环境里也满意了。当找到那个门牌号码时,却大失所望,那是1座国内学生宿舍式的三层小楼,楼下垃圾,修车的环境很差,楼内灯光暗淡,住着除了华人以外的各色人种,看着就有点恐怖,楼内1住户告诉了我们要找的那人的房间,可当找到那儿时,一个有点像巫婆,不知哪个国家来的老女人竟然告诉我们,这楼上无房子出租, 吓得我们赶快逃到了街上。回来时,换了1条大路,没想到此路在修,不通公共汽车,又要步行30多分钟,此时,中午12点半多,烈日当头,只苦了女儿的1双小腿和1张小脸。唯一值得欣慰的是,碰到一家路边卖东西的花了1加元为女儿买了1只布兔子,后来她一直很喜欢这个玩具。回住处的路上,中途下了公共汽车,决定步行回去,以便浏览多伦多的风景。

 

路两边都是一家家的两层小楼,门前都有草坪并且种着各种各样的鲜花,偶尔可以看到有的人坐在门前平台里,对着马路,面无表情的在晒太阳。在一家的小院里竖着1个牌子,写着for rent,想来就是有房子出租,硬着头皮去敲门,开门的是一个显得非常疲惫看起来不到40岁的女人,后面跟了一个6岁左右的小男孩,她不是房东,是住在二楼的房客,从巴西来。房东住在别的地方,整个一楼要出租,也只有1室一厅,厨房,卫生间和后花园。巴西女人带我们看了看房子,里面乱七八糟地堆着她的东西,她本来是住在1楼,估计是经济条件不好才搬到二楼,她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唠叨着我不完全明白的英语。最后,给了一个电话号码,让我给房东打电话联系。

 

在国内时就听说,多伦多星期六和星期天有Yard Sale,可以买到很便宜的旧东西,今天是我们在多伦多的第1个星期六,回住处的路上就遇到了,在一家门前的草坪上放着几张桌子,桌子上有衣服,书籍,玩具,廉价的装饰品等等,我最感兴趣的是一辆旧的12变速自行车赛车。上面的标价是15加元,没有锁,轮胎瘪瘪的,我担心内胎已破。让车主给充了气,看起来还好,赶快付了钱,自以为捡了一个大便宜。每次出去乘车一来一回4加元,少坐4次车,自行车的钱就出来了,即使加上锁钱9元,也才是7次公共汽车的车费,就因为我有了这辆自行车,比别人省了不少的车费。骑了几次后,感到很不舒服,买的时候只顾高兴,竟然没有注意到这车是大个子白人骑的,我165的身高,即使骑在梁上,脚也够不着地。无论如何这辆车买的很值得。一个月后,我又花25元买了一辆更新更适合我骑的12变速自行车。那辆旧的我一直保存着,等国内的哪位高个子朋友来加时,可以立刻有车骑。我还帮别人买过两辆车,不知为什么所有的车子在买时都是轮胎瘪瘪的并且没有锁。 估计是车主已好久没骑过车了,后来知道,除了Yard Sale 还有Garage SaleMoving Sale 等。Garage Sale Yard Sale 从名字上很容易区别,Yard Sale 是在房前的院内,一般车库不在房前,而Garage Sale就是在房前的车库门口。Moving Sale 是指搬家前的大甩卖,一般居家所用样样都有。

 

65号星期六下午4点,骑车去见那个要出租房子的房东,同时,再看看房子,房东要每月700元房租,没有立刻答应,回来后,和老婆左想右想,相对于我们现在的经济条件,700元的房租还是贵了。华人在多伦多租房子主要的消息来源是多伦多星岛日报, 房主也都是华人大多从香港来的早期移民。由于目前大陆新移民很多,大有僧多粥少之势。另一主要消息来源是每周一本的Renters News,周日在马路口的免费报箱里自取,房主都是讲英语的。今天的经历提醒我,房前竖着的牌子for rent,也是一个很好的消息来源。并且不象报纸上的租房广告,会有很多人同时看到。

 

下午骑车在新移民之家附近转了1个多小时,看到34For Rent把电话号码抄下来,联系了以后也都没有满意的结果。体验了租房的难处后,知道短时间内租不到合适的房子,决定星期一先搬到吴先生那里去住。星期天我们买了1Family Pass,逛了逛唐人街及华人超市,在国内喜欢吃的康师傅快食面,豆豉鲮鱼,各种做饭用的调料等一应俱全,到了异国他乡,在市场上看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感到非常亲切。

 

星期一,又租用陈先生的车,顺利到达了吴先生的家,算是暂时安顿了下来。电话,Internet 和吴先生合用,没有床暂时睡在地毯上。计算机,餐桌,炒锅用的都是吴先生的,大概20多天后,吴先生的计算机显示卡出了故障,我花了550元才买了一台150M主频的旧计算机。我在多伦多见过的煮饭炉子不论是电加热的还是煤气加热的,炉头形状都是平的,来加拿大时曾想带只尖底的炒锅,如果真的带了,也无法使用,这里使用的全是平底锅,在这里一只从中国进口的平底不粘锅要40加元,如果来时带只这种锅,我想最少可以节省20加元。

 

住下来的当天下午,就去了加拿大的人力资源部(HRDC)Scarborough的办事处,申办加拿大最重要的证件:社会保险卡(Social Insurance Number简称SIN),大约34周后给寄到家里。SIN卡的重要性和国内的身份证相当,但其作用完全不同。身份证与户口公安局有关,而SIN卡是与工作,福利,失业保险,税收相连。由于住了下来, 对时间的印象已不太深刻, 接下来办的很多事都忘记了日期,其实时间也已经不重要了,下面就是一些每一个新移民都可能遇到情况。把地址和电话告诉银行,很快就收到了银行寄来的月结单。月结单上的地址就可以作为地址证明去 申请另一重要证件健康卡Health card或称医疗卡,从到加拿大之日算起,三个月后健康卡开始生效,一般在其生效之日的前12天就会寄到你提供的地址。月结单上的地址也可以作为地址证明去图书馆申请借书卡,加拿大的图书馆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我女儿每星期最少随我老婆去三四次。在图书馆可以看书,读报,有些还可以上网,书都是开架的(部分参考资料和工具书除外),要看自己拿过来看就是了,不用向图书管理员打招呼,不想看了随手一放就可以走人。要借书时,把书和借书卡交给管理员,在计算机上一扫描,打印出1张单据就可以了,大概借1本书需要1分钟,如果你要的书没有,自己可以在计算机连网检索系统中查找,在其他图书馆找到后,你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预定,如果此书目前在馆内,34天后书就运到你指定的图书馆,并且电话通知你取书,如果此书有人在借,并且有人在你前已经预定,你预定后等12个月才看到书也很正常。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书,如企业目录,标准,专业书,小说,历史,大量儿童书,磁带,录像带等,我想从国内来的移民第一次进加拿大图书馆大多不敢相信:图书馆如此方便,对看书人如此信任。 图书馆对找工作等很多方面都有帮助。

 

带孩子来加的新移民另一件要办的事就是申请孩子的牛奶金(Child Tax Benefit),不过,此事迟些办也可以,一般要求拿到SIN卡后才能办,只要从孩子到加拿大之日起11个月内申请,牛奶金就从孩子到加之日算起。在我们住的房子旁边有一家Daycare,相当于国内的幼儿园,出国前曾听说,把孩子送daycare,如果夫妻二人或工作或学习,没有时间带孩子,政府就会给补贴。我们抱着向政府要补贴的心里,到Daycare 联系,结果没有空位置,要等20多天后即7月初才有空位,每周收费130元,从早上7点多到下午6点多,包括午饭和点心。

 

要申请政府补贴条件很多,也要排队,银行存款不得超过5000元,要存款证明,工作证明和学习证明。想想申请政府补贴无望,就不敢送孩子去Daycare了。我女儿在6月份有48个月,已经可以读Kindergarden。相当于国内的学前班,每天两个小时,从早上9点到11点,或者从下午1点到3点,学校离住的地方很近,大约1公里,刚好吴先生的儿子也在学校,我们就把女儿送到了学校,我老婆每天去接她送她。

 

在多伦多有些社区服务专门帮助新移民和难民,这些服务机构大多得到政府的支持和拨款。华人咨询社区服务处CICS,简称华谘处,在多伦多Downtown ScarboroughMississaugaMarkham都有办事处,主要免费提供广东话和汉语的安居咨询和协作,求职就业辅导和英语培训,有一种分级英语课叫LINC,在多伦多每个区都有好几处,共有8级,只要提供移民证明或者难民证明,就可以上课,免费,有的提供免费托儿服务,有的甚至提供交通费。经过笔试和面试决定你要学的级别。

 

到多伦多两个多星期后,大部分需要办的事都已办完,由于一家人的生活重担在我的肩上,就不能去读LINC英语课,接下来就该找工作了,找工作的主要方法就是把RESUME(简历)通过计算机发Email和传真,工作机会在一些Internet网址,报纸如TORONTO SUNTORONTO STARGLOBE AND MAILNATIONAL POST上查找,有一份免费周报EMPLOYMENTNEWS,每周日在路口的免费信箱里自取,内容全是与工作有关的。在加拿大做义工(Volunteer)很平常,一方面处于英语环境下可以练习英语,另一方面认识朋友,对找工作有帮助,在家除了找工作别无它事,就想每周去做一次义工,在EMPLOYMENT NEWS 上找到Scarborough Historical Museum,他们在71号加拿大国庆节那天需要义工,到博物馆去了后知道他们平时也需要义工,就决定每周三和其他两个本地老人一起做Gardening。包括国庆节那天一共去了三次,再没时间去了,博物馆的负责人主动提出愿意提供推荐信(Reference),如果找工作时雇主要推荐信的话,我想这就是对找工作有帮助的一方面吧。

 

出国前就知道在加拿大找工作难,作好了在最恶劣的条件下打工的准备。但是,在内心深处还是抱着侥幸的心里,因为在国内我是电子电气工程师,能独挡一面,专业好,还曾是大学讲师,搞过很多项目,有实际工作经验,应该算是有真才实学。可是经过20多天的努力,发Email,发传真,几十个Resume出去如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偶尔收到Eamil,也是客气的拒绝,或者是Employment Agency问几个不疼不痒的问题,原来仅存的一点侥幸也彻底破灭了,象无头苍蝇般撞来撞去。

 

7月初,偶然撞到了一个地方叫Catholic cross-culture center,专门为各个国家来的新移民,难民提供就业,语言及其它服务。其中有两个工作人员,1个香港来的老移民和1个大陆来的新移民,很热心帮助国内来的移民,在她们的推荐下参加了他们的就业培训workshop training class1周的课下来,感觉受益不浅,英语得到了训练,结交了国内来的其他朋友,简历写得更加拿大化,重要的是端正了态度,认清了形势。得到了一次面试机会,公司在Downtown,坐TTC去要1小时45分钟,问了一些技术问题但并不多,本来他们要的只是一个技术员(Technician),负责装置内配线。问了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你有很高的学历和工作经验,在这个公司你只能作技术员,一旦你找到好些的工作而我们希望你留下,你怎么办? 最后让我到车间去亲自配了一些线,虽然线配的准确无误,但估计工艺不合要求,面试后再没消息,两次打电话去追问(Follow up),都是说决定后回话。可是一直也没有回话。

 

一转眼, 到加拿大快2个月,工作还没有指望,银行帐户里的存款只出不进,在国内挣的那钱,在国内生活是绰绰有余,可哪经得起在加拿大花。看着存款的第4位数字快速的越来越小,心中不免发急。容易急躁的老婆开始埋怨,说我没有全力去找工作。距我住的地方不太远有1个挺大的工业区,在图书馆借了1本企业目录,把整个工业区里的所有与电气电子有关的公司抄下来,开始骑单车逐家登门拜访。大部分公司的接待小姐(Receptionist)还能客气的收下简历并说有机会电话联系,有的就只说NO. 有时天下着小雨,有时烈日当头,在工业区的马路上,很难看到行人和骑单车的,孤零零的我孤独的从一家公司出来,又到另一家公司进去,要么一脸雨水,要么一脸汗水。心中的滋味不可言语。

 

721日星期三,到了一家公司LUMACELL,进去说明来意,就让填申请表,还有一个书面考试,题目只是加减乘法和几道国内小学水平的应用题及1个英语理解题,申请表交上去,就有人事部的人出来面试,简单谈了几句, 换了技术人员面试,详细谈了我简历上的项目和工作经历,他们所要的也只是低级的技术员,每小时8.5元,主要工作内容是电气装置的装配和内部走线,又让我到车间里实际操作了几种配线的工具,无外乎是剥线钳,压线钳。最后告诉我,回家等电话。星期五,接到LUMACELL的电话,星期一可以上班了。这并不能算是一个正式的工作,但总算和专业粘点边,在短期内找不到其它工作的情况下,先挣口饭吃。726号开始在加拿大打第一份工。

 

多伦多有几百万人,是加拿大第1大城市,可是在马路上并没有很多人,汽车的普及率和中国的自行车差不多了,私家车和公共汽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我上班的地方距住的地方不远,一直坚持踩单车上班,孤零零的我骑在马路上,一辆辆的汽车从身边疾驰而过,常常感到孤立和寂寞,心情也常常因此而变得沮丧。在加拿大买车是必然的趋势。要考驾驶执照开车,在加国不象在国内那么容易。这里的驾照考试分三级,首先是笔试,非常容易,买本书看两天,准能通过,可以用汉语考试。笔试通过后,你就得到了G1执照,可是你并不能单独开车, 你旁边必须坐着一个具有G照达4年,并无不良记录的老司机,一年后,你才有资格参加G1路试,如果你参加驾驶学校学习,时间可以缩短到8个月,通过了G1路试拿到G2执照就可以开车了,不过,G1路试并不容易,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在国内就有驾照,已经考路试两次了,还没有通过。这段时间内有些路(包括高速公路)你是不能开的, 并且,不能犯错误, 一年后还有另1G2路试,这次路试更难,通过后拿G照, 这才是正规的加国驾驶执照。限于开各种小型车。

 

我到加国已经三个多月,从和吴先生合住的公寓里搬到了地下室,房租变成600元,虽然是地下室,毕竟象个家了。上班也快2个月了,刚上班时,由于很多工具和元器件的英语名称不知道,很多工艺要求也不熟悉,和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各色人种的交流也有困难,心情着实很坏了一段时间。回想在加国的这段经历,总感到自己象一个旅游者,这不是我的国家, 很快会再回到国内去,那才是给我安全感和归宿的地方。2星期前,刚搬到地下室的第二天,为了买便宜的中国菜,老婆带着女儿一来一回步行1个多小时,还要提着10几斤的东西,想想女儿跟在后面,一边说着腿累,一边还要不停的跑,下班后,看到老婆孩子安全在家,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情,第一次在加国流泪了。为了补贴家庭收入,老婆也去衣厂打工,我们不得不把女儿送给别人带,当第一天下班后我和老婆一起去接到女儿后, 老婆背起女儿就往家跑, 我第二次在加国流泪了。希望在加国我的沙眼不要变得越来越严重。我不知道我的将来会怎么样,我还会找工作,还会搬家,女儿还会换学校,还会单独和新的陌生人待在一起,不知哪一阵风吹过来,就会把我吹到别的地方,在加拿大我经常梦见断线的风筝和大海中漂浮的木头。

 

想移民到国外的同胞们,如果你已过而立之年,如果你在国内有一片天地,如果你有住房和稳定的不错的收入,如果你有能力和机会为国家的科学技术进步作些贡献,在你作出移民国外的决定前要好好的想一想,出国这一步走出来,想回头也不容易。

一九九九年九月十六日 

方玉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