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问问题的人拥有控制权,因为他最知道什么是他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回答问题的人拥有控制权,因为他在那一方面知识多经验多,最知道什么是最好的做法?
先举一个例子:
A 在网上问问题,怎么能使用手提电脑一边对着麦克风说话,一边从喇叭里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 B 回答,手提电脑设计好了不让你那么做,这么设计的理由是避免喇叭的声音回馈到麦克风,又被放大,造成很尖很响的啸音。 A 说,这个我明白,我只是想知道怎么让麦克的声音马上从喇叭里出来。 B 说,我讲过了你不该那么做,你怎么就听不进去?你问问题是因为不懂,问问题但又不听意见你是什么意思。 A 说,你就回答我的问题就行了,告诉我怎么让麦克的声音从喇叭里出来。如果你不知道答案就别在这儿惹我生气还耽误我时间。啸音的问题我明白,我有办法解决,我让麦克离喇叭远点儿或者干脆用耳机听就解决了。最后, C 给出了答案, go to control panel, go to sound, and uncheck the speaker mute. D 给出了第二个答案,修改 registry. E 给出了第三个答案,也许有些 sound software 能解决这个问题,但是你得自己去寻找。我试了 C 给出的方案,能行。
A 和 B 谁对谁错,问题出在哪里?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这场无谓的争执?
很显然, B 是有错误的,因为他没有明白 A 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B 自己武断地假定 A 什么也不懂,给出了 A 不需要也不同意的建议,却没有回答 A 的问题。 B 认为 A 的问题已经问错了,没有必要回答。但是,这里 B 也有好处, B 站在高处,没有局限于 A 的问题,而是看远一步,看到了如果 A 得到了问题的简单答案照着去做会出现什么样的不利后果。 B 很负责任地提出了自己高瞻远瞩的看法。说明 B 专业知识很好,经验丰富,而且喜欢大包大揽地帮助别人“全面解决”问题。确实有不少人电脑知识很差,如果你不提,他们会犯低级的错误,所以 B 提前提醒是有道理的。但是 B 没有认清的是,不是所有的人的电脑知识都那么差。当 A 已经表示明白 B 的提示后, B 应该直接回答 A 的问题,而不是继续居高临下地控制和贬低 A并 继续拖延回答 A 的问题。
A 的问题在于,他应该首先感谢 B 全面负责任的好意,赞扬 B 的学识,具体解释自己怎么有办法解决 B 的担忧,然后再虚心请教自己要问的具体问题。 A 指责 B 耽误自己时间不妥,因为毕竟是 A 在提出问题, B 在帮忙回答问题。要知道不是所有回答问题的人都受过训练明白怎么当老师教别人。如果两样不可能同时得到,你更想要好态度和精神安慰,还是更想得到问题的答案?
类似的事情在病人看病时经常出现。比如病人去查体或因为感冒或腰痛去看病,有些医生会根据病人的年龄建议做结肠镜,或者根据化验结果告诉病人得了糖尿病或有高脂血症需要治疗,而对病人的感冒腰痛不重视。病人说,什么高脂血症,又不引起我痛痒的治什么治。我胃肠啥毛病也没有,做什么结肠镜。你先好好解决我的腰痛是真的。
在这里,医生应该做的是,对病人来看病的症状更重视一些,尽量解决病人自己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关于高脂血症和结肠镜问题,跟病人解释清楚为什么需要那么做,不那么做对病人的健康有什么不利之处。最后到底做不做,决定权在病人。作为病人,也要体会医生专业知识丰富,能看到自己看不到的更重要的健康问题,认真考虑医生的意见。有些非特异的症状,比如浑身不舒服,这儿疼那儿疼的,非要坚持彻底治好有时候也很难做到,治疗使用的有些药物副作用还挺大。如果运气不好吃药造成肝功能或肾功能损害就因小失大了。医生不愿意使劲治疗这些不会引起大问题的病痛,原因就在这里,是因为医生喜欢从病人整体健康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的医生,其实比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医生负责任得多了。
总结一下,这一篇的寓意是
1. 重视交流
2. 问问题的人要感谢回答问题的人高瞻远瞩的好意和负责任。
3. 回答问题的人要除了高瞻远瞩也要直接回答问题,不要把所有问问题的人都当成什么都不懂的初学者。要因材施教。
4. 病人看病,用人不疑。
5. 医生,想让病人相信你,你也得显点儿本事和关心理解,治一治人家头疼脑热的问题吧。不要光谈那些遥远的保健的问题。耐心解释,深入浅出,病人会明白你的好意和远见的。
知道吗,精神科医生去其它科会诊,有一些就是因为其它科的医生跟病人意见不一致了,闹别扭了。精神科的会诊专业叫 C&L ,其中的 L 是联络,就是协调各方面的意思。协调病人,家属,不同专业的医生,保险公司,护士,院方,法院等等。什么都能协调,和稀泥功夫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