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最好还是自己带
--大宗师
小时候在单位大院里我们住的单元楼上住着个老红军,据说这个老红军曾是个红小鬼文艺兵,长征时在战场上被吓坏了,时不常的有点神经失常,就一直被放在后面养病,没干过什么事,但解放后仍然是老红军老资格高待遇,给安排了一个漂亮的上海媳妇不说,还安排到我们单位当挂名的院长,什么事也不干,成天就呆在家里,只是每两个礼拜单位派车送他去趟医院。那时单位最好的车就是苏联的小轿车,白色的,标志是只飞奔的梅花鹿的那款。每隔两个礼拜,这小白车就停在我家门口,等着接送这老红军。一帮小孩就围着这小车转,想着什么时候咱们也能坐坐,当然后来比这车好多少倍的车也坐过了。这老红军两口子生了两个小孩,由于老红军时不常的发个神经,就不方便自己带小孩了,于是小孩就由上海的丈母娘带,等到孩子到了十几岁了才和父母一起住。这俩孩子和老红军两口子一点感情也没有,从来不叫他们父母,对他们总是呼来唤去、爱搭不理的,把老两口气得够呛,成天吵架,闹得满城风雨,全院都知道。
我们这辈人小时候正赶上动荡年代,父母两地分居,各忙各的“革命事业”的非常普遍,小孩子常常被送回老家让老人带,等上小学了,甚至上中学了才和父母相聚。大学时的一个室友,小时候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上中学时才回到北京,大概也是由于性格上的原因,他心理上一直就不能接受他父亲,从来不能管他父亲叫“爸爸”,只能叫“叔叔”,他和他父母对此都很难受,尤其是他父亲,更是伤心,但没办法,他就是这个样子。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他父亲还健在,也不知道他现在能不能管他叫声“爸爸”。另一个家里是国家教委的室友,小时候父母在边远地区工作,把他寄养在上海,直到他上小学时才把他接到在广西她父母当时工作的地区一起生活,后来他又随父母调回北京。他常说,从小没和父母在一起,情感的发展总是感到有缺陷。他有个妹妹,他的妹妹是随他父母长大的,他就觉得和他妹妹相比他就缺失很多,他将来绝对不会再走他父母的老路,再困难,自己的孩子也要自己带!他现在在硅谷这么些年,两个孩子都是他们两口子带大的,应该不会有他当年的缺憾了吧。
在北美大陆来的朋友们,还时常有将小孩子送回国让老人们带的,等大一些了再回来和父母团聚。有的是由于两个人上学或工作都太忙;有的是嫌麻烦,生了孩子还想潇洒;有的是想让孩子小时候多学学中文,等等各有各的理由,但是以我们这辈人的亲身体验,从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这种体验,父母的爱对小孩子的成长,特别是情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缺少了她,实在是人生中好大的缺憾,所以建议除非万不得已,还是如同我那个室友讲的,再困难,自己的孩子也要自己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