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上千名中国游客穿梭在纽约最繁华的第五大道,购物“扫货”。新年,成了纽约商家的“黄金周”。另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九成以上中国游客在纽约的主要活动是购物。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中国游客在异国购买的商品中不乏“中国制造”的洋品牌。奢侈品、中高档品牌服装、名牌运动鞋……近年来,以往“高高在上”的国外品牌纷至沓来抢占新兴的中国市场,中国低廉的生产成本更是吸引了不少洋品牌加入“中国制造”的大军。由中国工厂代工的时装、珠宝等商品在贴上金光闪闪的品牌标识后,销往全球。
按理说,“中国制造”理应在中国卖得最便宜,可奇怪的是:“一条Levi's牛仔裤在美国的折扣店卖15—30美元,按照即时汇率(1美元折合6.8267元人民币)换算,也就100—200元人民币。但同一条裤子,出口转内销后在中国国内的专卖店却至少要卖700元。”
“一双耐克运动鞋,在美国售价32.99美元(约合人民币224元),出口转港回内地,身价大涨至668元人民币。一套在国内售价3万元人民币左右的Armani(阿玛尼)西服,在美国1000多美元(约合人民币7000元)就能买到。”
同一件商品,同样的“出身”,而且在中国本土生产,为何反而在中国卖得比在欧美贵如此之多?
消费者
美国:购物天堂?
“第一次来美国的时候,我从国内带来了满满的行李,生怕美国的东西太贵。”一个曾经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如是说。可是她很快就发现此前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在美国,除了以人工工资为主要成本的人工服务(如理发)外,生活用品的价格普遍比中国国内要低,特别是那些在国人眼里“高高在上”的中高档品牌,如阿玛尼、耐克、阿迪、Levi's(里维斯)等,在美国的售价居然只是国内价格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这位已经毕业回国工作的留学生反而不太适应现在的生活了。现在,她大多时候都在网上购物。“有时候想买些名牌商品,就上淘宝网找海外卖家帮我代购。”
把品牌店买断货
不少去过欧美的人都说,出国前原本没有购物计划,但受当地的低价刺激,也忍不住要买些东西。他们不远万里把商品带回国,回家细看,“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的商品还不在少数。
在一个卖箱包的商店,几乎每一个从中国去的人都买两个以上的箱子,因为他们要装下刚买的商品。他们一边挑选商品一边惊诧地自言自语:“这里的东西怎么会比国内便宜这么多?”让人吃惊的是,竟然还有不少中国人在欧美的商店里购买“中华”牌香烟和茅台酒,原因同样是便宜,而且基本可以确保是真货。
“2001年在美国待了半年多,回来前想给家里买些东西,叫家人给我列个购物清单,和一帮朋友出去买东西,照单全买。大家购物就像疯了一样,一天之内竟然能把一个专卖店买断货。第一天买光了,第二天继续去,照样买光。”广东一家企业的高管这样描述自己当年在美国购物的“疯狂经历”。
制造工厂
“我们没有定价权”
不少中国网民在通过互联网了解到同一件商品在国内外的巨大价差后,感到无比惊讶。究竟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运输费?关税?但不管怎么说,一件远渡重洋到美国的商品,其跨国流通的成本也不至于如此大幅度地小于中国国内的流通成本。按常理说,应该涨价才合情合理。
而且,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美国当年的人均收入为3.76万美元(世界排名第4),而中国当年的人均年收入仅为1100美元(世界排名第109位)。为什么这些“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国内的身价比在国外还要高呢?这种中美间物价的“价格倒挂”颇让人费解。
佛山明驰服装有限公司曾经给百事公司做过代工,2007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他们彻底放弃了百事品牌服装的代工生产。公司总经理何伟昌说:“我们生产的服装都是来料加工的,一下单就是十多万件。每一件短袖的出厂价大约在20元,在中国市场的零售价至少要200多元。在美国,百事是一个普通的运动品牌,同一件衣服,售价不到10美元。”
至于商品在中国与美国的巨大定价差异,他们表示“没有任何发言权”。“世界工厂”,处在产业链的最低端。
原因1
国外品牌寡头垄断
价格差异的症结点在哪里呢?“寡头垄断市场的形成”,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教授牛鸿说,这是问题的核心。
我们把出口品、进口替代品统称贸易品。这些贸易品大多都是国际品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厂,但品牌是外国的,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上。定价权也掌握在跨国公司手上。
“这些商品看起来是中国生产、全球统一销售的,可为什么在美国的售价低,在国内的售价高?因为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激烈,欧洲、美国、日本的品牌都在美国销售,耐克、阿迪……仅仅是美国青少年可以选择的运动品牌,就有二十多个,出国一看,好多品牌都没有见过,‘在美国的地位相当于佐丹奴在中国的地位’。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必须遵循低价策略。而在中国,市场竞争不足,国内的品牌没有树立起来,为数不多的几个国际品牌独占鳌头,逐渐形成了寡头垄断市场。你看看中国的国际运动品牌,只有耐克、阿迪等为数不多的几家。”牛鸿认为,这是最关键的,结构性的原因。
“寡头垄断市场,就拥有高的定价权。”牛鸿笑道,“很显然,竞争市场中,肯定要把价格放低,而在垄断市场,价格必然偏高。所以关键点是打破在中国消费品市场中由少数几家国外寡头垄断的局面。”
原因2
内销流通成本高
虽然近年来珠三角的加工企业做外单的利润并不高,但转型做内销品牌又谈何容易?东莞奥必飞鞋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董世明对内销有些望而却步。
虽然内销的利润貌似比做外单的利润要高,但内销的背后有一系列问题有待企业去解决:“首先,国内的信用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付款方式是一种压力。现在都是供货商先垫付资金,对方在付款的时候按照‘6+3+1’的行规分三次支付,先付六成,再付三成,最后一成可能永远也不会付了。现在做鞋的利润也就四五个百分点,这样算下来就亏了。其次,许多发达国家都有庞大的采购团队,不同品牌可以统一调度,比较成熟。而国内市场的采购团队和销售网络都是单一的一个品牌,要建立起成熟的系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第三,没有财力进行推广,营销的成本太高。”
董世明经过细致的分析后,决定继续接外单,“外贸生意操作更简单,单纯的商业契约行为,行政成本不高,可以预见,也容易控制。”
“中国的流通领域成本非常高。”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说。
除了运输费用以外,还有高额的进场费、商店租金。比如说,要进入超市销售,每个商品都要缴纳十几万元的进场费,还要在营业额里扣取一定比例的利润和回扣。乱收费、乱收税,最终的结果自然是把成本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所以很多工厂宁愿做很薄利的出口单,也不敢接利润高出一大截的内贸单。
原因3
中国有钱人“不差钱”
“我们一直都在说‘培育中国本土品牌’。现在国内的不少产品质量已经不输给国外同类产品了,但品牌还在输。”牛鸿这样认为,“国内的品牌没有树立起来,这就直接造成外国品牌的吃香。内销商品普遍存在低价竞销的现象,不是做不好,而是不做好,只求价低,不求质量,偷工减料。”长此以往,自然会让消费者产生崇拜国外名牌的心理。
另外,从消费群体看,“这些国际名牌的消费对象是城市中高收入者。即便运营成本高,他们也能承受。这些人未必会去网上买,因为购物有一个购物带来愉快心理的问题,买的就是这个过程。”据《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