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对樱花盛开的期盼,一年一度被掀动的欣喜与怜悯。
樱花,确实能够让人产生不尽的思绪丰富联想。
首先一个“樱”字就可以给人有“成双成对的宝贝”和“女人”
相聚树下这种文字深刻的寓意来。难怪日本人将樱花树当做
圣树,她可以寄托人们对“宝贝”与“女人”的追求,啊!
“金钱”,“美女”,是男人都会喜欢!
当然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革会让赏樱花的人对樱花所寄托的情思
也在不断变化。
樱花让古代的日本人浮想联翩而得到许多名诗佳句。
在这里介绍两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的短歌。
日本的诗词没有中国古诗那样讲“平仄”、重“押韵”等严格的
格式等要求。
日语是粘连语,要求诗词按照字数来隔开,实际上是严格
按照音节来组合的。短歌就是按音节5,7,7,5规律来作
诗歌的。这里不妨按照短歌的形式,按照汉诗的押韵格调来翻译。
可以领略到日本古人的深刻而细腻的文学水准。
(1)纪贯之的咏樱花短歌
下榻山麓边。
惯看春来花枝展。
夜深酣睡眠。
梦中繁花犹再现。
樱瓣飘飘然。
やどりして春の山辺に寝たる夜は夢の内にも花ぞ散りける (紀貫之)
注: 纪贯之(KINOTSURAYUKI)∶(872年~945年)。
乳名“阿古屎(AOKUSO)”是平安时期的诗人(歌人)随笔作家。
是当时36歌仙之一。曾受醍醐天皇圣旨编写敕撰和歌集
《古今和歌集》。他所著《土左日记》等对后代影响很大。
短歌背景:
参拜山神庙会是所作的一首诗。大概是樱花盛开后开始飘落凋谢的时候吧。
樱花不经白昼出现在眼前,夜晚也在眼前展现,“下榻在山下边,在我的梦中都已经
飘满了樱花的花瓣”。这真是一种栩栩如生的咏叹!
(2)在原业平的咏樱花短歌
世上若无樱。
心情宽畅多安宁。
不盼花期讯。
何地何时睹倩影?
花落更伤神!
世の中にたえて桜のなかりせば春の心はのどけからまし (在原業平)
注:
在原业平(ARIWARANONARIHIRA): ∶(825年~880年)
平安时代初期的贵族。别名“在五中将”是平安初期的诗人(歌人)。
是当时36歌仙之一。
也是小说《伊势物语》作品里的主人公。是桓武天皇的曾孙。
其母亲是桓武天皇的孙女。母亲是伊登内亲王。
当然主要是身为贵族而后,来因为政治阴谋被贬为平民而受到后人
的同情的缘故吧。在战前日本被描写美男子的代表。
传说他“体貌闲丽,放荡不羁”,总之是能文能武,能些诗歌会做学问的偶像
级别人物。
短歌背景:
世界上如果没有樱花该多好啊!
我们的心情将悠悠自得,漫漫陶然。
因为在樱花开放的时候,我们用不着担心花已经开了吗?
在什么地方开啊?
想着这些就会心中激动不安,要是花在凋落的时候还要无端
地涌现出为凋零的花瓣而惋惜怜悯的心情这又会让人坐卧不安。
这是一种深切的对花的爱惜之情是一种“逆说”假设性格的诗篇。
清平调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 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云想衣裳花想容”是诗人设想云朵想与杨贵妃的衣裳媲美,花儿想与杨贵妃的容貌比妍,这是极言杨氏的衣饰和容貌之美。而“想”用得颇为巧妙而富有张力,这是用拟人、夸张和想像等艺术表现手法侧面摹写出杨贵妃的亮丽容颜和高贵身份。此外,这句诗互文见义,用笔灵动而经济。
你的容貌服饰是如此美艳动人,以至连白云和牡丹也要来为你妆扮,春风骀荡,轻拂栏杆,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你的美真像仙女一样。如果不是在仙境群玉山见到你,那么也只有在西王母的瑶台才能欣赏你的容颜。(见到云就联想到她华艳的衣裳,见到花就联想到她艳丽的容貌;春风吹拂栏杆,露珠润泽花色更浓。如此天姿国色,不是群玉山头所见的飘飘仙子,就是瑶台殿前月光照耀下的神女。)
此诗想像巧妙,信手拈来,不露造作之痕。诗中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读这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无须刻画,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
第一句,以牡丹花比贵妃的美艳。首句以云霞比衣服,以花比容貌;二句写花受春风露华润泽,犹如妃子受君王宠幸;三句以仙女比贵妃;四句以嫦娥比贵妃。这样反复作比,塑造了艳丽有如牡丹的美人形象。然而,诗人采用云、花、露、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字眼,赞美了贵妃的丰满姿容,却不露痕迹。
清平调:清平调:一种歌的曲调,“平调、清调、瑟调”皆周房中之遗声。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 可怜飞燕倚新妆。
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修饰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拟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哪里比得上杨氏的花容月貌!就说是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已经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固然是“尊题法”的创作技巧了。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这是借其他绝色美人之美来反衬杨妃之美的杰作。但由于其中造语颇为多解,使得后来李白的难得青云直上,据说是大有关系的。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绝代佳人与红艳牡丹相得益彰,美人与名花长使君王带笑观看。动人姿色似春风能消无限怨恨,在沉香亭北君王贵妃双依栏杆。
在三首诗中,把木芍药(牡丹)和杨妃交互在一起写,花即是人,人即是花,把人面花光浑融一片,同蒙唐玄宗的恩泽。从篇章结构上说,第一首从空间来写,把读者引入蟾宫阆苑;第二首从时间来写,把读者引入楚襄王的阳台,汉成帝的宫廷;第三首归到现实,点明唐宫中的沉香亭北。诗笔不仅挥洒自如,而且相互钩带。“其一”中的春风,和“其三”中的春风,前后遥相呼应。
相传,唐明皇携爱妃杨玉环在沉香亭赏牡丹品美酒,逸兴勃发的唐明皇即宣李白为其撰新歌词助兴。借着酒力,李白呼来宦官高力士为他脱去皂靴,又唤贵妃为他磨墨。
酒尽诗出,李白挥笔而成新诗三章。乐师李龟年歌咏,梨园弟子伴奏。连杨贵妃也命人拿来七宝杯,斟满西域葡萄酒,敬于李白。玄宗也忍不住吹起笛子来。沉香亭内外,牡丹齐放,花香阵阵,歌乐袅袅,一派祥和。
李白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彩、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原因所在。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唐的韩愈、孟郊、李贺,宋代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明清的高启、杨慎、龚自珍等著名诗人,都受到李白诗歌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