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文件:冷战时美国怕苏中偷运核弹搞袭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解密文件:冷战时美国怕苏中偷运核弹搞袭击
2010年04月        来源:中青网

美国总统奥巴马4月11日说,在安全问题上,美国政府最担心的是恐怖组织获得核武器,并偷运到美国本土引爆。的确,核安全问题已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然而,真理和谬误只有一步之遥。冷战期间,美国就因为在核安全问题上反应过度,闹出不少笑话。4月16日,《纽约时报》根据最新解密的文件,详细披露了个中内幕。

    1.“核武器可能藏在苏联驻美使馆”

    根据美国的《自由信息法案》,《纽约时报》从美国联邦调查局那里获得了数百页20世纪50年代的绝密文件——国家情报评估报告。从文件中可以看出,在当时的美国当局看来,共产主义国家的特工可能会谋求对美国搞核爆炸。

    该国家情报评估报告称,美国正面对这样一类敌人,他们对“使用任何武器和手段都不会感到一丝不安”。报告警告,共产主义国家的特工或许已潜伏在美国本土。

    据《纽约时报》获得的这份报告显示,早在苏联1949年首次搞核爆炸之前,美国安全官员就开始研究核武器被偷运至美国的威胁了。不过,在苏联获得核武器之后,该报告的结论是,只有当苏联打算发动全面战争时,苏联才会在大战开始前偷偷摸摸地搞这种核武器袭击。美国专家甚至还怀疑,苏联特工可能已将核武器偷运至位于纽约和华盛顿的苏联外交官办公室,只待引爆的指令。而接下来的后果是,美苏发生全面战争。

    机密文件显示,大约早在1951年,美国中情局负责人就向当时的杜鲁门总统汇报这一情报评估。

    1953年,《纽约时报》曾发表报道,提醒读者说,艾森豪威尔政府打算警告公众,当心“小型旅行袋炸弹”(valise bombs),“由于美国存在事实上根本没有巡逻的边界,官员们认为,敌方可能会利用核武器来达到颠覆美国政府的目的,这是美国当下面临的最严重威胁”。

    2.怕苏联特工装成“湿背客”入境

    《纽约时报》称,和现在一样,当时的美国特工也在四处监视敌对势力的特工,因为担心他们会在美国随时待命,发动可怕的袭击。美国联邦调查局1953年的一份备忘录就警告:“一名阴谋破坏者可以轻而易举地化装成‘湿背客(wetback)’,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美国,而他的行李包内很可能就藏有一枚核武器。”

    “湿背客”是个贬义词,专指那些非法进入美国的墨西哥移民。有些赴美国打黑工的墨西哥人趁着美墨边境的格兰德河某些河段河水少的时候,冒着生命危险游过河,到达美国,因此得名“湿背客”。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湿背客”涌入美国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可胜数。

    美国情报官员还担心,核弹的部分部件可能通过以下途径运往美国:通过外交邮袋运抵美国;通过乘坐飞机的乘客用行李箱运送;通过小船或者潜艇送到一个人迹罕至的海滩。而苏联的特工已先行潜伏在美国本土了,当这些部件运抵美国时,他们会伺机而动,对这些部件进行组装,进而引爆核武器。

    针对偷运核武器的问题,当时的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曾建议增加人手进行应对。联邦调查局的一份备忘录显示了有关特工的抱怨:“监视所有的共产党员及其支持者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可行的,因为他们的数量要超过我们联邦调查局特工人数的很多倍。”

    3.为24瓶樱桃汁大动干戈

    严肃的《纽约时报》1953年的报道,让普通民众绷紧了神经。美国小报也闻风而动。1954年,《洛杉矶镜报》刊发该报记者一篇“引人入胜”的报道,题为《我将仿制的原子弹偷运到洛杉矶》。该报道还附有图片,上面显示一名男子携带内装“原子弹”的手提箱。由于该报道“图文并茂”,自然在民众中引发强烈反响。虽然《洛杉矶镜报》是一家小报,1948年才创刊,并于1962年停办,但这篇报道却“激活”了美国民众的核恐怖梦魇。

    当时,整个美国草木皆兵。美国政府耗资数百万美元在美国机场和海港安装放射性物质探测器,至于这一举措是否有效,连美国政府都表示怀疑,但装总比不装好。在那段日子里,出现了这样一件让人不寒而栗的事情:有一次,核警报突然响起。不过,事后证明,那是一场虚惊——一名妇女的紧身胸衣中装了一只含有镭的怀表。

    美国情报部门也是风声鹤唳。他们想当然地认定了众多潜在的搞核袭击的破坏者。西雅图的一家左翼书店,一名苏联塔斯社的记者,甚至“希腊裔美国人委员会”的一名代表,都是联邦调查局一线特工的重点盯防对象。

    20世纪50年代中期,波兰驻底特律领事带着4个大箱子抵达美国。这触动了联邦调查局的敏感神经。联邦调查局特工偷偷摸摸地搜寻其中是否有核材料。不过,他们最终发现,里面装的是24瓶樱桃汁。他们在秘密报告中郑重其事地宣称:“没有发现任何可被用来制造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部件。”

    20世纪50年代末,由于发明了洲际弹道导弹,有关核武器被偷运到美国的担忧开始退潮了。这是因为洲际弹道导弹更能被用来进行出其不意的打击。不过,在随后的半个世纪内,有关核武器被偷运的担心从未彻底消弭。

    4.曾怀疑中国会嫁祸苏联下手

    当中国拥有核弹时(北京时间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美国安全官员又将怀疑的目光转向中国。不过,更具戏剧性的是,他们竟然担心中国特工会将核弹偷运到美国搞爆炸,并伪装成苏联干的,以此挑拨美国和苏联开启毁灭性的战争,自己渔翁得利。

    再后来,当便携式战术核武器被美国部署到西欧、被苏联部署到东欧后,美国安全人员的怀疑目光再次转向这些部署了便携式战术核武器的欧洲国家。

    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上,巴勒斯坦特工杀死了多名以色列运动员。此后,美国安全官员将工作重心转向防范恐怖分子。

    5.如今重点防“基地”

    2001年9月11日的恐怖袭击发生后,美国安全官员的忧虑更是无限放大。因为有报道称,基地组织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就一直想方设法谋求一枚核武器,这让美国安全官员心有余悸。

    由以上不难看出,现在美国担心的是像“基地”这样的恐怖组织。美国的大部分安全专家认为,核恐怖主义是美国当下面临的最严重威胁。恐怖分子只要偷一枚或自制一枚核武器,就足以使数以万计的美国人顷刻间毙命。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研究员迈卡·詹科对美国核武器的历史颇有研究,他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自打核武器时代来临,美国就开始担心本土会遭受秘密核打击,只不过当时不将其称作恐怖主义。”

    20世纪50年代,美国知道它的对手拥有核武器,只是难以知晓它们是否会使用核武器。而时至今日,情况则发生了逆转。从事核武器历史研究工作的历史学家杰弗里·理查德森说:“基地”头目公开暗示他们将会使用一枚核武器,“但是,就我们现在所知,基地组织没有造出核弹的能力。”

    最近几年,绝大多数的安全专家都深信,比起封锁美国边境来说,破坏或封存核材料更加有效。今年4月12日至1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做东,在首都华盛顿市会议中心,主办了首届核安全峰会。与会各国同意采取措施加强高浓缩铀和分离钚等材料的安全,予以集中存放,并将高浓缩铀转化为低浓缩铀,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使用高浓缩铀。

    外交关系委员会的研究员迈卡·詹科表示,了解昔日美国面临的周期性核武器偷运恐慌,有助于消除当下的恐慌。他说:“如果你能考虑到,这样的威胁已持续了60多年了,那你就不会被当下的恐慌所击倒。”

    6.美国国家情报评估很权威

    那么,美国国家情报评估报告又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其可信度如何?为何《纽约时报》视为至宝?

    美国的国家情报评估(National Intelligence Estimates,简称NIEs)始于1950年,由当时的美国国家评估办公室发布。1973年,评估办公室被美国国家情报办公室取代,1979年又更名为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向当时的美国情报部门总负责人“中央情报总监”提交相关报告。

    事实上,美国的国家情报评估是美国国家安全事务方面最权威的书面评估,它是美国情报界“诸多兵种”智慧的集大成,美国各路情报部门收集的“大珠小珠”,都会落入这个“玉盘”。(《青年参考》 记者 陶赋田)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