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驻中越边境边防部队列装新型巡逻艇(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解放军驻中越边境边防部队列装新型巡逻艇
2010年04月         来源:解放军报

新型巡逻艇破浪疾驰。 刘峰 摄

    中越边境,北仑河入海处,万顷碧波摇曳出醉人的涟漪。迎着朝阳,一艘悬挂五星红旗的新型巡逻艇破浪疾驰划出一道优美的尾弧。

    阳春3月,记者跟随广西军区某边防团竹山港哨所官兵沿北仑河巡逻,亲眼目睹了被官兵誉为“水上轻骑”的新型巡逻艇的“飒爽英姿”。

    4年前,记者曾跟随这个哨所的官兵巡逻过。如今,眼前的场景却是人依旧、“物”已非:巡逻艇已更新换代,整个艇身线条简洁、轻盈,宛如随时准备出击的矫健鱼鹰;宽敞的艇舱里,电子雷达、卫星导航系统等装备一应俱全;驾驶室里的电子屏幕上,一条闪烁的红线清晰地标示出巡逻的航迹。如果不是亲身“客串”一下现代“水兵”,记者很难想象眼前的这番景象。

    “水上轻骑”名不虚传!巡逻艇一驶入北仑河宽阔的水面,记者便体验到了高速航行的刺激。驾驶台宽大的电子显示屏幕上,飞快地跳出该艇的实时时速:26节、32节……速度越来越快,而它最快航行时速可达40节。

    记者注意到,驾驶舱内有好几个电子屏幕,上面显示着各种数据和图形。记者一了解,原来是最先进的导航设备,包括卫星导航系统、雷达显示仪、电子海图,各种航行参数都一目了然。打开舱门,只听海风呼啸,溅起的浪花打在船头;转向艇尾,只见艇过处,水面上飞快留下一条笔直的浪花线,如刀削一般。

    “北仑河中多沙洲、浅滩,以前巡逻,划的是租用边民的舢板,有时甚至是撑着自己扎的竹木筏子。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如今我们的巡逻工具已经换到了第三代。”谈起自己心爱的“坐骑”,经历过新老三代装备更新的“红旗驾驶员”周军特“牛气”:“这新家伙2006年配发到哨所,是船艇设计专家亲自下河勘测后专门为我们设计的,特别适合在浅水区纵横驰骋,是不折不扣的‘水上轻骑’。”

    该艇艇体用钢结构,上层建筑用铝合金结构以使重心降低,艇体设计降低了运动阻力,它不仅舒适美观、耐腐蚀、抗风浪、机动能力强,而且信息化程度特别高。通过微波无线传送系统,航程中的海域情况可实时传回连队,艇上的卫星导航系统使官兵彻底告别了靠经验判断航道的历史,大大提高了部队的巡逻控边能力。

    说话间,巡逻艇进入北仑河狭窄的水道。周军指着屏幕上的航迹自豪地说:“以前靠经验判断航道,一不小心就可能碰‘红线’,现在有了这设备,就是闭上眼睛也不用担心越界。”

    前行不久,河面中央出现一片长满红树林的小沙洲。上等兵丁晋手持数码摄像机将小沙洲上的景象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这些画面通过艇上的微波传送系统迅速传回连队监控室的电脑上。一路上,小丁“快门”频闪,让记者真实地感受到了“信息化巡逻”的意味。

    界河的天,如同孩子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风和日丽,此时河面突然起了风浪,附近的渔民急忙驾船返回避风。看到记者担心的眼神,周军轻松地说:“要是放在以往,我们必须靠岸避风。现在有了这个‘宝贝疙瘩’,一般风浪根本奈何不了它,可抗8级风浪呢。”

    “现在,我们驶过的航迹,就是一条标准的国界线。这是一条用崭新的信息化手段打造的钢铁防线,巡逻艇就是北仑河上一座移动的数字化界碑。”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哨长邓海波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

    东兴口岸的中越友谊大桥是巡逻的终点。记者看了看表,新型巡逻艇完成一次全线河上巡逻用时不到一个半小时,而以前完成这样一次全线巡逻至少要3个小时。

    返航疾驰,新型巡逻艇身后卷起两条长长的“白龙”。记者不由想到:巡逻艇的变迁只是整个西南万里边防线上信息化建设和连队巨变的缩影。近年来,新型巡逻车、视频监控系统、巡逻终端、卫星导航系统等科技含量很高的装备,纷纷落户一线边防连队,边防装备建设和我们的祖国,正在同步实现着历史性的跨越。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