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阶段重在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

在生活中品味,到书写中挥发。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高桂云:这个孩子的情况,前面是家里爸爸、爷爷奶奶都比较宠爱,也比较包办,所以妈妈看不下去了,决定把孩子转到全托学校锻炼一下自主能力,妈妈的想法是非常好的,但是问题出在孩子在家里所有的事情都被包办了,他的生活自主能力依然相对比较差,妈妈把他放到寄宿学校,孩子一下子被投到这里,他面对的不只是学习了,还面对方方面面生活上的困难。
   从妈妈反映的状况来看,家长还有一个误区,不谈这个个案我们再谈一下,家长觉得我爱孩子,愿意把所有的都给孩子,或者是只要学习好,其他的都可以不去计较。这种情况下,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建立是不利的。比如说系鞋带不会系,爸爸妈妈来系,穿衣服不会穿,爷爷奶奶给穿,放学书包爷爷给背着,放学奶奶领着,孩子应对事物的能力没有被培养起来,孩子的自信很难建立。这种只是家长单纯要求孩子学习好,当然有些孩子也会学习状况比较好,但是他克服困难的韧劲很差,一旦遇到什么事很容易趴下。
   孩子也不喜欢被包办,因为被包办的过程中,孩子的自我价值感、认同感、成就感全被剥夺了。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孩子是不愉快的。
   通过这个家长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也希望摆脱这种被控制的状态,所以他最初的时候表现出来的是学习还可以,降级时孩子的抵触情绪好像不是很大,能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在于后面,孩子在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中,妈妈或者是家庭给予孩子的心理支持不够。孩子面临很多困难,当孩子独立面对这么多困难时,还要顾忌学习,一开始是很好的现象,孩子表现不错,这个时候家庭如果能够给予更多的支持、鼓励和欣赏,孩子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久违的成就感和价值感获得以后,他会更加努力,劲头感会更足。
   但是刚才这个个案,家长刚才提到了,它恰恰缺少了这一块。再加上老师一反映,妈妈再不注意,一打一骂,孩子就出现了这种问题。
   刚才妈妈提到要不要辞职,租房照看孩子,我觉得应该更多给孩子一些空间,让孩子能够独立面对困难。作为家长更多的给孩子一些鼓励和支持,要比你陪在身边天天埋怨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知心姐姐: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不仅是来自于学习这一块,生活中孩子做很多事情都会带给他成就感。
   我们今天现场也来了一位家长,请问您感觉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您对家长辞职陪伴孩子学习怎么看?
   
   志愿者家长:作为家长我本人不太认同这种方法。但是我身边很多家长确实也很烦恼,他们确实觉得没有很好的办法了,他们就想管住孩子,不让孩子去网吧,不让孩子去打游戏,他们心里就会踏实一点。
   从我身边效果来说,尤其是到了青春期的孩子,很反感这种做法。
   
   知心姐姐:孩子对于家长扮演这种监督的角色,还不习惯。
   
   志愿者家长:对,孩子感觉是不信任,家长是想表达爱的感觉,但是孩子觉得是家长不相信自己。
   
   知心姐姐:家长主观上想扮演爱的角色。
   
   志愿者家长:对,但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的。不知道,高老师怎么说这个问题。
   
   知心姐姐:家长说得很好,从父母角度也是非常想帮助孩子学习,但是行为上使孩子非常反感。我们接触到这三个问题,都是小学的孩子。那么小学是否会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幼儿园到小学过渡中,孩子的学习问题会有一个变化呢?
   
   高桂云:幼儿园还是以动的游戏为主,到了小学以后是以静的学习状态为主,孩子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这个适应过程,如果过渡得比较好,孩子就逐渐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学习状态,如果过渡不好,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
   尤其是一年级,一年级更多是在一个心理上的基础,就是学习这个事是挺好玩的,很有意思,孩子才会逐渐步入学习正常的状态。如果一开始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后,一下子被打压下来,学习变成了孩子不好玩的一个游戏,孩子就开始逐渐厌学,写作业拖拉、偷懒,出现种种学习的问题。
   
   知心姐姐:高老师认为,从幼儿园到小学最重要是培养学习兴趣。
   
   高桂云:对,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心理习惯就是学习兴趣的培养。很多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不刻苦,不认真,其实这个阶段孩子还不知道刻苦是什么,这个时候如果让他头悬梁、锥刺骨,一下子会把孩子吓跑的。实际上孩子知道了刻苦还是到了中学,在小学阶段如果孩子成绩不好,但是还能保留孩子的学习兴趣,到了中学也会慢慢提升成绩。但是如果小学孩子成绩很优秀,但是是被家长控制和打压下的好成绩,往往到中学还会出现问题。
   
   知心姐姐:学习兴趣保护的很好,对它长期是是很好的。表面上成绩不错,但是是打压出来的,中学以后就是一种内在的缺失。
 
登录后才可评论.